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和汤联合乳管镜中药灌注对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灿 杨萌萌 +1 位作者 徐其锋 蔡文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13-3617,共5页
目的探讨阳和汤联合乳管镜中药灌注对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乳管镜中药灌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症状(乳房红肿、疼痛、肿块... 目的探讨阳和汤联合乳管镜中药灌注对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乳管镜中药灌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症状(乳房红肿、疼痛、肿块)评分、补体(C3、C4)、免疫调节相关指标(lgM、lgG、lgA、IL-1β、IL-6、IL-35、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补体、lgM、lgG、lgA、IL-1β、IL-6、TNF-α降低(P<0.05),IL-35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联合乳管镜中药灌注可安全有效地缓解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补体C3、C4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和汤 中药灌注 乳管镜 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灌注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临床疗效
2
作者 吕玉霞 杜玉芹 杨俊翠 《中国乳业》 2024年第1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灌注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探究中药复方灌注剂的最小抑菌浓度。临床治疗中将120头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分成4组,每组10头,每组4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灌注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探究中药复方灌注剂的最小抑菌浓度。临床治疗中将120头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分成4组,每组10头,每组4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灌注10 mL、20 mL、30 mL中药复方灌注剂,21天后检测乳中体细胞数量(SCC)、患病奶牛体温、采食量、产奶量。[结果]中药复方灌注剂对金黄色链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为中度敏感,可显著降低乳房炎关键致病菌繁殖活性(P>0.05)。中药复方灌注剂可显著降低7天、14天和21天奶牛乳中SCC,可在临床治疗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症状(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患乳房炎奶牛体温(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患乳房炎奶牛采食量(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患乳房炎奶牛产奶量(P>0.05)。[结论]中药复方灌注剂可显著抑制金黄色链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繁殖,降低患乳房炎奶牛乳中SCC,降低体温,提高采食量、产奶量。不仅治疗乳房炎,还可提高奶牛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中药复方灌注 奶牛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灌注液对奶牛急性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冯伟 张烜明 +4 位作者 麻武仁 高媛媛 陈颖 任美美 宋晓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为了考察中药复方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自然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将确诊患有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牛40头,随机分为5组(A组-E组),每组8头,其中A、B、C组分别为中药复方灌注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内灌注中药复方灌注液150、100、50... 为了考察中药复方灌注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自然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将确诊患有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牛40头,随机分为5组(A组-E组),每组8头,其中A、B、C组分别为中药复方灌注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内灌注中药复方灌注液150、100、50mL/次,隔天1次,连用3次;D组为阳性药物对照组,子宫内灌注双黄连注射液100mL/次,隔天1次,连用3次;E组为疾病对照组,不给药,另选择临床健康奶牛8头作为健康对照组(F组),不给药。结果表明,中药复方灌注液能显著降低急性子宫内膜炎病牛子宫颈口黏液白细胞数和血液白细胞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高、中剂组效果较好,说明该中药复方灌注液对奶牛急性子宫内膜炎自然病例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推荐临床使用剂量为100mL/次,隔天1次,连用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急性子宫内膜炎 中药复方灌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子宫灌注液中盐酸小檗碱和丹酚酸B的质量控制
4
作者 高媛媛 陈颖 +6 位作者 钟留情 任美美 许清慧 张世佳 范云鹏 麻武仁 宋晓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57,共4页
为了建立中药复方子宫灌注液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其中的黄连和丹参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和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为了建立中药复方子宫灌注液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其中的黄连和丹参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和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线性方程为Y=38553X-89683(r=0.9998),进样量在4.1616-83.232μg/m 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为0.70%;丹酚酸B含量测定的线性方程为Y=1×10^7X-80303(r=0.9999),进样量在0.02952-1.476 mg/m 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为1.8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子宫灌注 盐酸小檗碱 丹酚酸B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动脉灌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荣田 +4 位作者 李泰贤 薛志鹏 刘道兵 何海军 陈卫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剂动脉灌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为该病治疗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住院治疗的8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1例),分别予以西药、中药...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剂动脉灌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为该病治疗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住院治疗的8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1例),分别予以西药、中药动脉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灌注术中股骨头供血动脉计数,术后7 d、90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活动和术后90 d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灌注术后股骨头第1、第2、第3线血管计数均显著多于灌注前(P<0.001);灌注后7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灌注前(P<0.001),髋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灌注前(P<0.001),灌注后90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灌注前(P<0.001),髋关节活动度(P<0.001)、Harris评分(P<0.001)均显著高于灌注前。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灌注术后第1、第2、第3线股骨头供血血管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后7、90 d VA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后90 d 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和西药动脉灌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相当。中药动脉灌注治疗可快速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在短期内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中药动脉灌注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魏巍 侯德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3期1837-1840,共4页
骨科发展至今,早中期的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仍然是目前难题,随着骨坏死的进展,可能恶化为不可逆性骨破坏,对髋关节产生影响,甚至导致髋部严重致残。在传统医学中,股骨头坏死属于“骨痹”“骨蚀”的范畴,作为骨科常见病,治疗难度相对比... 骨科发展至今,早中期的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仍然是目前难题,随着骨坏死的进展,可能恶化为不可逆性骨破坏,对髋关节产生影响,甚至导致髋部严重致残。在传统医学中,股骨头坏死属于“骨痹”“骨蚀”的范畴,作为骨科常见病,治疗难度相对比较大。在中医看来,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为肾虚精亏、痰瘀痹阻等。临床上,大多数医生采用活血通络、补肾健脾的治疗原则。在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中,中药治疗方式比较多元,经济性兼具,一直以来都备受现代医学界重视。本研究特对中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学研究及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中成药 外敷 健脾补肾 中药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中药方对隐性乳腺炎奶牛乳腺组织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 杜冬华 +1 位作者 李忠浩 周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23,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自拟中药方制备的乳房灌注剂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根据牛奶体细胞数(SCC)和加利福尼亚乳腺炎试验(CMT)筛选出12头患隐性乳腺炎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阳性对照组奶牛经乳腺管注射40... 试验旨在探究自拟中药方制备的乳房灌注剂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根据牛奶体细胞数(SCC)和加利福尼亚乳腺炎试验(CMT)筛选出12头患隐性乳腺炎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阳性对照组奶牛经乳腺管注射40 mL灭菌ddH2O,各治疗组奶牛每个乳区分别注射低剂量(10 mL)、中剂量(20 mL)、高剂量(40 mL)的中药乳房灌注剂,连续使用7 d。试验结束后,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奶牛乳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和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Jun N-端激酶(JNK1/2/3)、p38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中药灌注剂以剂量依赖方式降低了牛乳中SCC和乳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抑制了乳腺组织中NF-κB p65、ERK、JNK、p38的磷酸化和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研究表明,中药灌注剂可通过抑制NF-κB、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NLRP3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乳腺炎 奶牛 中药灌注 信号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结肠透析辅助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邢秀亚 张丽丽 +1 位作者 曾媛 马健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7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序贯结肠透析辅助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保肝、抗感染、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序贯结肠透析治疗,并用清肠养肝方保留灌肠,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 目的探讨序贯结肠透析辅助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保肝、抗感染、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行中药序贯结肠透析治疗,并用清肠养肝方保留灌肠,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治疗后患者发热、乏力、腹胀、口干症状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中药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较好,可显著减轻患者不适症状。做好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护理,可保证透析治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序贯结肠透析 中药保留灌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