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组装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减反射薄膜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志娟 陈雪莲 蒋春跃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7-955,共9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壳层材料,聚丙烯酸(PAA)为核材料,以传统的St?ber水解法为基础制备得到结构规整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单层减反射薄膜和宽波段双层减反射薄膜。主要研究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结构调控方...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壳层材料,聚丙烯酸(PAA)为核材料,以传统的St?ber水解法为基础制备得到结构规整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单层减反射薄膜和宽波段双层减反射薄膜。主要研究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结构调控方法;自组装次数和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分散液的pH值对减反射薄膜透光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具有渐变折射率的双层减反射薄膜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AA和TEOS的用量可精确调控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空腔体积分率,进而可精确调控减反射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通过酸洗工艺,将自组装次数由10次减少为2次,简化了涂膜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单层减反射薄膜在350-800 nm波长范围内可显著提高玻璃的透光率,在最佳波长(λ=520 nm)处将玻璃的透光率由91.6%提高至98.1%;双层减反射薄膜可在更宽的波段范围内提高基材的透光率,在400~1500 nm波长范围内将玻璃的透光率提高了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减反射薄膜 透光率 自组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戊唑醇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2
作者 桂阔 周瑞 +6 位作者 惠托平 刘夷宁 张欣茹 李文奎 雷鹏 高艳清 马志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9,共11页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及热重分析仪(TGA)等仪器对其形貌、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研究了戊唑醇在缓释颗粒中的释放行为。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测定了Teb@HMS缓释颗粒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和斑马鱼试验对Teb@HMS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载药粒子呈规整的中空介孔结构,对戊唑醇的载药率为52.02%,缓释时间长达400 h;Teb@HMS缓释颗粒降低了戊唑醇对非靶标生物水稻种子及斑马鱼的毒性,抑菌活性明显优于戊唑醇原药;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药后第18天Teb@HMS针对水稻纹枯病的保护作用防效分别达61.79%和70.42%。该研究可为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缓释颗粒在农药减量化和植物病害绿色可持续防控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 戊唑醇 缓释颗粒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安全性评价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肽修饰的pH响应型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小宁 巩志强 +2 位作者 闫梦茹 梁晓燕 马远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9期25-31,共7页
以聚多巴胺(PDA)为反应平台,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MSN)进行RGD肽和聚(2-乙基-2-噁唑啉)(PEOz)双重修饰,构建了RGD肽和PEOz共同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HMSN-PEOz-RGD),以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构建载药体系DOX@HMSN... 以聚多巴胺(PDA)为反应平台,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MSN)进行RGD肽和聚(2-乙基-2-噁唑啉)(PEOz)双重修饰,构建了RGD肽和PEOz共同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HMSN-PEOz-RGD),以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构建载药体系DOX@HMSN-PEOz-RGD,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载体进行结构表征,考察载药体系的载药量、包封率及载体的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通过体外释药实验研究载药体系在不同pH值下的响应性释放,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模型,考察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及载药体系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过程。结果表明,HMSN-PEOz-RGD的平均粒径为(256.1±26.5)nm,粒径分布较均匀;DOX@HMSN-PEOz组和DOX@HMSN-PEOz-RGD组的体外释药都表现出明显的pH依赖性,即酸性(pH值5.0)条件下药物快速释放,而在生理pH值(pH值7.4)条件下药物释放缓慢;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各载体在2.5~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MCF-7细胞共培养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在89%以上,表明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余载药制剂组,DOX@HMSN-PEOz-RGD组细胞的生长明显得到抑制,RGD修饰显著促进了DOX的细胞摄取。本研究所构建的纳米载体能够特异性靶向递送DOX,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盐酸阿霉素 RGD肽 聚(2-乙基-2-噁唑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负载的鱼藤酮纳米颗粒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和传导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亚军 沈殿晶 +3 位作者 赵明 范添乐 王智超 陈小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3,共9页
【目的】以纳米载体作为农药载体,提高农药利用率。【方法】采用自模板合成法,在合成实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的基础上,以水为刻蚀剂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 【目的】以纳米载体作为农药载体,提高农药利用率。【方法】采用自模板合成法,在合成实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的基础上,以水为刻蚀剂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HMSNs)。通过溶剂挥发法将植物源农药鱼藤酮(Rot)负载到HMSNs的孔道中,制备得到Rot@HMSNs。测定Rot@HMSNs的缓释性能和杀虫活性。HPLC检测Rot@HMSNs中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系统分布。【结果】所制备的HMSNs粒径约250 nm,比表面积达999.4 m^(2)/g。Rot@HMSNs粒径均一,载药率达46.7%,具有良好的释放特性,释放模型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HMSNs显著提高了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和传导能力。【结论】通过纳米载体HMSNs可以提高鱼藤酮的利用率,此研究对于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鱼藤酮 纳米颗粒 缓释性能 吸收传导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农药可控释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顺 高云昊 +2 位作者 万虎 马洪菊 李建洪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6-423,共8页
鉴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节、孔道均匀、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鉴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节、孔道均匀、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软模板法、硬模板法和自模板法),表征技术[扫描电镜分析(SEM)、透射电镜分析(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物理吸附分析、热重和差热分析(TGA-DT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及其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应用状况,探讨了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农药载体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 农药控释 制备方法 表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余海湖 伍宏标 +2 位作者 李小甫 朱云洲 姜德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以二氧化硅胶体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铝(PDDA)为原料,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PDDA/SiO_2复合薄膜.TEM图象显示.薄膜中的SiO_2纳米粒子为密堆积,薄膜均匀、致密;电子衍射实验结果显示,所组装的薄膜为非... 以二氧化硅胶体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铝(PDDA)为原料,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PDDA/SiO_2复合薄膜.TEM图象显示.薄膜中的SiO_2纳米粒子为密堆积,薄膜均匀、致密;电子衍射实验结果显示,所组装的薄膜为非晶态膜.载玻片表面组装SiO_2纳米粒子薄膜后,透射率随薄膜双层数增加呈现周期变化.薄膜具有增透作用,载玻片双面组装薄膜后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的透射率可提高5%以上.PDDA/SiO_2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主要由SiO_2纳米粒子决定,每一双层的平均物理厚度小于SiO_2纳米粒于的粒径,薄膜中存在层间穿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自组装 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复合薄膜 光学性能 制备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胺低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作为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策 张亚红 +6 位作者 高军波 张万金 卢云峰 白玉白 李铁津 李丽娟 危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491-1493,共3页
An access to an increase in the information storage capacity is to reduce memory units to a nano-scale. There fore, we used carboxylized phenyl-capped polyaniline tetramer (PCAT) as the functional component and silica... An access to an increase in the information storage capacity is to reduce memory units to a nano-scale. There fore, we used carboxylized phenyl-capped polyaniline tetramer (PCAT) as the functional component and silica as the carrier to prepare PCAT/silica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 60 nm) with a structure of core-shell. The functionalized particles were two-dimensionally arrayed on substrates such as silicon, glass and ITO glass at pH 3.SEM and AFM results proved the arraying regularity of these particles under any given conditions, and the electrostatic force microscopy showed their response to +3 V bias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苯胺低聚物 纳米粒子 信息存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i多组分反应的海藻酸酰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5
8
作者 颜慧琼 陈秀琼 +5 位作者 李嘉诚 冯玉红 伍剑博 林强 史载峰 王向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8-1024,共7页
采用海藻酸酰胺衍生物通过Ugi多组分反应制备了新颖的聚合物-二氧化硅(Oct-Alg-Si O_2)纳米粒子.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Oct-Alg-Si O_2的结构和表面元素组分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采用海藻酸酰胺衍生物通过Ugi多组分反应制备了新颖的聚合物-二氧化硅(Oct-Alg-Si O_2)纳米粒子.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Oct-Alg-Si O_2的结构和表面元素组分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Zeta电位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Oct-Alg-Si O_2的形貌、粒径和胶体性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海藻酸酰胺衍生物共价接枝到氨基二氧化硅(Si O_2-NH_2)纳米粒子的表面,提高了其平均直径,调控了其Zeta电位,在水介质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分散稳定性.以10%的液体石蜡为油相,采用Oct-Alg-Si O_2制备了Pickering乳液.在油水界面能够形成液滴粒径为5.7μm的稳定Pickering乳液.随着水相p H值的增大,乳液体积分数增大,稳定性增强.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Oct-Alg-Si O_2纳米粒子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i多组分反应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两亲性 Pickering乳液 海藻酸酰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玉琨 钟浩波 吴金桥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1-64,68,共5页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形疏松无定型纳米 Si O2 粒子 .Si O2 粒子粒径尺寸可通过调节水与表面活度剂分子数之比 m、水与正硅酸乙酯分子数之比 n控制 .探讨了影响 Si O2 纳米粒子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合成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受控水解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丁建芳 姜继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201-205,共5页
核壳结构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综述了核壳结构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的各种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在核壳结构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制备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并对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 核壳结构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综述了核壳结构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的各种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在核壳结构二氧化硅/磁性纳米粒子制备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并对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磁性纳米粒子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昆 杨红 +3 位作者 温刚 张元新 葛雅琨 隋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纳米粒子;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62.5μg/mL时,细胞的存活率为100%;有92.80%的细胞吸收了样品HMSNs,即HMSNs具有较高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生物相容性 细胞内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粒子-二氧化硅复合颗粒溶胶-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少华 李贵安 张玉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不同浓度的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其形貌、结构及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15-20nin)具有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不同浓度的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其形貌、结构及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15-20nin)具有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且均匀分散于二氧化硅颗粒表面.银粒子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位于410nin,吸收强度随银粒子浓度增加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羊海棠 杨瑞成 +3 位作者 冯辉霞 李迎春 陈奎 袁晓波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聚丙烯(PP)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比较了溶液共混法与聚合法的改性效果差异,并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的纳米SiO2/PP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在纳米SiO2粒子含量为4%左右时达到...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聚丙烯(PP)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比较了溶液共混法与聚合法的改性效果差异,并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的纳米SiO2/PP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在纳米SiO2粒子含量为4%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约为未经改性的PP材料的8倍;用纳米SiO2粒子改性的PP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未经改性的PP材料基本一致;在相似的工艺条件下,共混法对PP的增韧效果较聚合法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聚丙烯 冲击强度 拉伸强度 溶液共混法 聚合法 增韧机理 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微米球与纳米粒子膜间的摩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孝挺 吴小辉 +1 位作者 张秋云 刘佩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8,共4页
通过旋涂法制备表面粗糙度为(57±1.7)nm的SiO2纳米粒子膜来模拟纳米器件的基底。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胶体探针,分别对有无正辛基三氯硅烷修饰时,该体系的纳米摩擦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胶体探针与SiO2纳米粒子膜之间的黏... 通过旋涂法制备表面粗糙度为(57±1.7)nm的SiO2纳米粒子膜来模拟纳米器件的基底。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胶体探针,分别对有无正辛基三氯硅烷修饰时,该体系的纳米摩擦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胶体探针与SiO2纳米粒子膜之间的黏着力和摩擦力均随着法向载荷增加而增大,而经正辛基三氯硅烷修饰后,该自组装膜能显著改善SiO2表面间的摩擦学性能,起到明显减摩擦抗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微米球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原子力显微镜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杂化膜漆酶传感电极的邻苯二酚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娄童芳 屈建莹 +2 位作者 邢欢欢 杜学萍 董莹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利用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CS—SiO2)溶胶-凝胶复合材料固定漆酶(Lac),制得漆酶生物电极(Pt-Au-CS—SiO2-Lac/GC).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了邻苯二酚(cc)在该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 利用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CS—SiO2)溶胶-凝胶复合材料固定漆酶(Lac),制得漆酶生物电极(Pt-Au-CS—SiO2-Lac/GC).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了邻苯二酚(cc)在该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Au—CS—SiO2-Lac/GC电极对邻苯二酚的电催化在8×10-7~1×10-4mol·L。浓度范围,其浓度与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7.9×10-8mol·L-1,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壳聚糖/二氧化硅溶胶-凝胶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 邻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tber法合成粒径精确控制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顺英 梁重时 +3 位作者 张淑彦 高峰 余家会 罗淑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改进了Stber方法合成粒径介于90 nm至200 nm之间的且粒径精确可控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技术(DLS)研究了原硅酸乙酯的用量、溶剂、催化剂的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二氧化硅粒子大小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改进了Stber方法合成粒径介于90 nm至200 nm之间的且粒径精确可控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利用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技术(DLS)研究了原硅酸乙酯的用量、溶剂、催化剂的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二氧化硅粒子大小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粒子的粒径以及粒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利用该改进的方法合成的200cm以下的二氧化硅粒子具有极窄的粒径分布,透射电镜显示某一粒径分布下的粒子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变化可控制在20 n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粒径控制 Stber法 单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功能化中空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新型抗菌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孜文 张康民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6,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接枝的中空纳米二氧化硅(HSN-PHMG)的简便合成方法,PHMG的接枝提高了HSN的水分散性和抗菌性。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纳米二氧化硅的中空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 提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接枝的中空纳米二氧化硅(HSN-PHMG)的简便合成方法,PHMG的接枝提高了HSN的水分散性和抗菌性。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纳米二氧化硅的中空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热失重分析(TGA)表征PHMG的成功接枝,HSN-PHMG中PHMG的质量分数约为9.5%;抗菌测试以大肠杆菌(E.coil)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测试菌种。结果表明:HSN-PHMG对E.coil和S.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32 mg/L;当HSN-PHMG的浓度为64 mg/L时可以在2 h内完全杀死E.c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 接枝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相微乳液法制备负载染料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宝利 王明亮 +2 位作者 钱鹰 王芳 周盛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6-419,共4页
采用正相微乳液法制备了负载油溶性染料2,5-二[4-(2-N,N-二苯胺苯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PASPO)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荧光纳米粒子呈单分散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0 nm.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 采用正相微乳液法制备了负载油溶性染料2,5-二[4-(2-N,N-二苯胺苯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PASPO)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荧光纳米粒子呈单分散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0 nm.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染料PASPO和荧光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其光谱基本一致,从氯仿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两者的紫外光谱分别蓝移了3和5 nm,荧光光谱分别红移了54和50 nm,表明染料PASPO负载于荧光纳米粒子之后光学性能并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荧光纳米粒子在水中分散后仍然具有较强的荧光,因而可以直接用于含水生物样品的检测,对于发展用于生物标记和生物检测的高灵敏度荧光纳米探针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相微乳液法 PASPO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聚氨酯/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泡沫形貌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卿璟琦 梁书恩 +2 位作者 曹芬 田春蓉 王建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9,共7页
利用2种不同粒径的球形二氧化硅(SiO_2)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制备了硬质聚氨酯(PU-R)/SiO_2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泡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复合材料的形貌,通过压缩试验、尺寸稳定性测试和热导率测试表征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 利用2种不同粒径的球形二氧化硅(SiO_2)纳米粒子作为填料,制备了硬质聚氨酯(PU-R)/SiO_2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泡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复合材料的形貌,通过压缩试验、尺寸稳定性测试和热导率测试表征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热导率。结果表明,球形SiO_2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孔径从纯PU—R泡沫的303μm降低到170μm),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与纯PU-R泡沫相比,比强度和比模量分别提高了8.3%和12.5%),降低了其线膨胀系数,并使热导率略微下降,而对尺寸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与粒径为400 nm的SiO_2纳米粒子相比,粒径为700 nm的SiO_2纳米粒子较易均匀分散,对PU-R泡沫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 泡沫 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 形貌 力学性能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Tb^(3+)掺杂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结构、成分和荧光性质的调控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捷 李海峰 +3 位作者 刘燕 唐娜 孙康 陶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402,共10页
针对目前存在的稀土螯合物掺杂量低、发射吸收波长受到限制等问题,首先用设计好的敏化剂-配体-硅烷偶联剂来螯合稀土离子得到稀土螯合物,然后在反相微乳液中将上述稀土螯合物与正硅酸乙酯(TEOS)共同水解缩聚,合成了稀土掺杂的二氧化硅... 针对目前存在的稀土螯合物掺杂量低、发射吸收波长受到限制等问题,首先用设计好的敏化剂-配体-硅烷偶联剂来螯合稀土离子得到稀土螯合物,然后在反相微乳液中将上述稀土螯合物与正硅酸乙酯(TEOS)共同水解缩聚,合成了稀土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对FSNPs粒径、成分、发射波长的调控,还通过使用不同生色团和稀土离子,获得了对激发波长的调控能力。此外,进一步阐述了稀土掺杂FSNPs中的能量转移过程,提出了一种通过能级调节FSNPs荧光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荧光 稀土元素 敏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