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脑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贺曦 陈莉 王唯成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2,共6页
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不存在清除代谢废物的淋巴系统。近年来,随着对大脑代谢废物清除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淋巴系统,包括胶质淋巴系统和脑膜淋巴管,并在动物及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本文通过回顾脑淋巴系统的... 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不存在清除代谢废物的淋巴系统。近年来,随着对大脑代谢废物清除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淋巴系统,包括胶质淋巴系统和脑膜淋巴管,并在动物及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本文通过回顾脑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因素及检查方法,并综述了该系统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疾病的神经影像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胶质淋巴系统 脑膜淋巴管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转运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田恬 孙强 +1 位作者 袁鹏 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530,共5页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BA从突触前元件释放后,由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s)再摄取从突触间隙中被移除。随着研究的深入,GATs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BA从突触前元件释放后,由γ-氨基丁酸转运体(GATs)再摄取从突触间隙中被移除。随着研究的深入,GATs在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意义陆续被揭示,其各类抑制药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就GAT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 Γ-氨基丁酸 GABA血浆膜转运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3
作者 范清华 周珂青 +2 位作者 吴晓燕 伍叙州 胡跃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属樟科常绿乔木植物,以其树皮入药,其主要含有挥发油、多酚类、多糖类、黄酮类、黄烷醇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神经细胞凋亡,神经保护以及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等作用。随着现代医学...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属樟科常绿乔木植物,以其树皮入药,其主要含有挥发油、多酚类、多糖类、黄酮类、黄烷醇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神经细胞凋亡,神经保护以及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等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发现该药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CNSD)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肉桂及其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因此,肉桂治疗CNSD成为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目前,肉桂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有全面的概括与总结,因此,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肉桂治疗CNSD实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为肉桂的临床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活性成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代谢/乳酰化在运动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唐韶慨 谌晓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1417,共17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及第二大死亡原因,其病理机制复杂,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深入探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靶点及靶向明确的干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乳酸作为糖酵解的核心代谢产物,可通过乳酸代谢...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及第二大死亡原因,其病理机制复杂,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深入探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靶点及靶向明确的干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乳酸作为糖酵解的核心代谢产物,可通过乳酸代谢及乳酰化调节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磷酸化、神经炎症、内皮细胞凋亡、神经元铁死亡、小胶质细胞增殖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等病理机制,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证实,运动可通过调控乳酸代谢及乳酰化,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保护效应。本文综述乳酸代谢及乳酰化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以及运动调控乳酸代谢及乳酰化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运动裨益脑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代谢 乳酰化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萎缩蛋白1介导的线粒体动力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5
作者 齐格格 董新刚 +4 位作者 李伟峰 刘艳 李慧 任艺芹 张素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3,134,共11页
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中心,线粒体动力学是指线粒体进行融合和裂变的动态过程,在维持线粒体稳态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神经萎缩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是参与线粒体动力学的关键因子,通过调控线粒体的融... 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中心,线粒体动力学是指线粒体进行融合和裂变的动态过程,在维持线粒体稳态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神经萎缩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是参与线粒体动力学的关键因子,通过调控线粒体的融合裂变过程,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线粒体自噬等,进而维持线粒体数量、结构和生物功能等动态变化。大量研究表明OPA1介导的线粒体动力学在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OPA1对线粒体动力学的调控机制及其介导的线粒体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神经萎缩蛋白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连接组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可忻 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非侵入性研究人体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方法愈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目前,基于MRI数据,利用不同的连接组学方法,已经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不同层次和维度异常,为疾病发生发展、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预测与早期干...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非侵入性研究人体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方法愈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目前,基于MRI数据,利用不同的连接组学方法,已经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不同层次和维度异常,为疾病发生发展、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预测与早期干预等提供了多角度的科学分析和解释。然而,基于脑连接组学的研究主要为结构或功能的单一角度,缺乏对连接组学的系统描述,不利于深入理解大脑网络的复杂性以及神经疾病的多维影响。因此,本文对脑连接组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合理选择相关技术和方法,加深对神经系统疾病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连接组学 结构连接 功能连接 有效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通过脑-肠轴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范明磊 李佳敏 +1 位作者 谢梦裴 杨奇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4-538,共5页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内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结合并激活肝脏、肠道以及大脑中的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和法尼酯X受体(FXR)等特异性受体来发挥多种调控作用。其中,脑-肠轴在大脑与肠道之间的双向通讯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这种双向通...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内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结合并激活肝脏、肠道以及大脑中的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和法尼酯X受体(FXR)等特异性受体来发挥多种调控作用。其中,脑-肠轴在大脑与肠道之间的双向通讯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这种双向通讯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有关。但目前关于胆汁酸在中枢神经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现从胆汁酸代谢以及胆汁酸对脑-肠轴的影响等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深度分析胆汁酸受体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内在联系,为相关疾病的药物发现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脑-肠轴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给药系统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挑战
8
作者 朱森林 徐华娥 全丹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7-1016,1058,共11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类复杂且危害严重,由于特殊生理结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在药物递送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类复杂且危害严重,由于特殊生理结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在药物递送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通过皮肤将药物送入血液循环,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透皮贴剂由于其无痛、给药方便等独特优势,具有良好的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显著降低首过效应和不良反应。文章综述了透皮贴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了纳米载体、微针技术等新型技术在提升药物递送效率方面的研究进展。但个体差异及长期用药安全性等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未来研究应着重于新型递药技术开发及临床转化应用,以推动TDD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系统 透皮贴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璐 吴丽娥 贾建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滋补强身等;现代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凋亡、调控自噬、增强体力和抗疲劳、改善学习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表明肉苁蓉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发生常伴随着脑水肿、血脑屏障的破坏、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肉苁蓉提取物肉苁蓉总苷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及凋亡,减少脑梗死面积,对CIRI模型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通过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肉苁蓉可以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运动行为异常,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能够抑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减轻神经毒性作用,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目前肉苁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其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肉苁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 神经系统变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调节BDNF/TrkB信号通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栗文静 白艳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538,共9页
BDNF/TrkB信号通路作为神经元生长、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关键调节器,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脊髓损伤等。研究表明针刺能调节BDNF/TrkB信号通路的活性,对以上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潜... BDNF/TrkB信号通路作为神经元生长、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关键调节器,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脊髓损伤等。研究表明针刺能调节BDNF/TrkB信号通路的活性,对以上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潜力,其作用机制与参与突触结构重塑,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发生和突触再生等有关。本文综述了BDNF/TrkB相关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以及针刺对该通路的调控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究针刺对BDNF/TrkB信号通路的精准调控,以开发更高效安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BDNF/TrkB信号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脊髓损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及其抑制剂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雅诗 华祚玉 张立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1,共6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复杂且大多不明,患者多有后遗症且预后不良。近年来,铁死亡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死亡途径,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铁死亡是神经细胞死亡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总结了铁死亡的分子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复杂且大多不明,患者多有后遗症且预后不良。近年来,铁死亡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死亡途径,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铁死亡是神经细胞死亡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总结了铁死亡的分子机制、铁死亡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及铁死亡抑制剂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阿迪力·阿不都肉苏力 迪丽呼玛尔·阿尔肯 +1 位作者 朱虎虎 汤慧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8,共9页
磷酸二酯酶(PDE)通过催化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解参与调节神经元可塑性、突触发生、突触传递、记忆形成和认知功能等细胞生理过程及功能发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PDE4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cAMP水解、提高c... 磷酸二酯酶(PDE)通过催化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解参与调节神经元可塑性、突触发生、突触传递、记忆形成和认知功能等细胞生理过程及功能发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PDE4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cAMP水解、提高cAMP含量,增强其下游效应,从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PDE4抑制剂可提高长时程增强效应、海马神经元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和记忆相关Arc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善认知和记忆障碍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样症状;通过减轻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细胞毒性,增加miR-124-3p对细胞活性的作用而抵抗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可激活cAMP/PKA/CREB通路,从而减弱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增强神经可塑性,改善精神分裂症;通过抑制海马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Toll样受体4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通路降低小胶质细胞激活和IL-1β产生,下调HMGB1/RAGE信号通路和抑制炎症因子,在抑郁症中发挥作用;通过减少小脑神经胶质细胞损伤,增加伤害性感受阈值,改善相互学习和记忆缺陷,从而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中发挥作用;通过调节cAMP含量影响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表达,有望应用于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治疗;促进少突胶质祖细胞分化并增强髓鞘形成而影响多发性硬化症治疗。PDE4与双向情感障碍也有关,可能作为治疗靶点之一。目前还有不少PDE4抑制剂处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试验阶段。本文综述了PDE4抑制剂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进展,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基础研究 临床试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ALPS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类淋巴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朱小影 周天宇 +2 位作者 黄强 马红卫 张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71,共6页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近年出现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理病理机制的新兴角度。研究证实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e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能够有效地评估中枢神经... 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近年出现的探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理病理机制的新兴角度。研究证实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e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能够有效地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GS功能改变,尤其是在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痴呆。本文就应用DTI-ALPS技术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GS功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疾病的神经影像研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类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免疫受体NLRX1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高保青 曹碗君 +4 位作者 高小川 吴兴安 刘蓉蓉 陈雅慧 邝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CNS)正常功能的发挥高度依赖细胞能量供给与固有免疫体系提供的内环境稳定。NOD样受体家族成员X1(NLRX1)是定位于线粒体的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具有调节线粒体自噬、炎性反应、活性氧的生成等多种功能,因而可影响炎症、... 中枢神经系统(CNS)正常功能的发挥高度依赖细胞能量供给与固有免疫体系提供的内环境稳定。NOD样受体家族成员X1(NLRX1)是定位于线粒体的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具有调节线粒体自噬、炎性反应、活性氧的生成等多种功能,因而可影响炎症、肿瘤等多种疾病的进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LRX1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调节神经细胞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动力变化和氧化应激反应等机制,在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缺血缺氧性疾病、创伤等CNS疾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了解NLRX1参与CNS疾病过程的机制,可加深对CNS固有免疫分子的认识,并可望为CNS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NLRX1 神经炎症 线粒体调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双反转恢复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肖倩 初曙光 +1 位作者 林琳 梁松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150,166,共6页
核磁双反转恢复(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DIR)序列是一种通过施加两个反转脉冲来选择性抑制两种不同纵向弛豫时间组织信号的成像序列。对比其他常规序列,尽管DIR序列的成像时间相对较长,但该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测中显示出了... 核磁双反转恢复(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DIR)序列是一种通过施加两个反转脉冲来选择性抑制两种不同纵向弛豫时间组织信号的成像序列。对比其他常规序列,尽管DIR序列的成像时间相对较长,但该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测中显示出了更高的灰-白质对比度,提高了对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尤其是皮质及近皮质病变的检测。近年来DIR技术不断取得进展,提高了空间分辨率、采集速度及信噪比,减少了图像伪影,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DIR序列的成像原理、技术发展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未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双反转恢复序列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皮质病变 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免疫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孙芃 高俊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9,共12页
脑膜作为包绕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4层膜状结构,含有大量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屏障和通道,但是其具体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脑膜淋巴管的发现揭示了脑膜在清除大脑代谢物、参与免疫监视与免疫反... 脑膜作为包绕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4层膜状结构,含有大量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屏障和通道,但是其具体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脑膜淋巴管的发现揭示了脑膜在清除大脑代谢物、参与免疫监视与免疫反应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脑膜免疫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脑膜免疫对相关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展望脑膜免疫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免疫细胞 脑膜淋巴系统 脑膜免疫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腹部推拿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李华南 马永利 +4 位作者 张玮 刘斯文 骆雄飞 董桦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21-2324,共4页
一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被认为是医学界的难题,中西医均在探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腹部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临床实践已证实,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揭示腹部推拿的作... 一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被认为是医学界的难题,中西医均在探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腹部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临床实践已证实,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揭示腹部推拿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脑肠轴理论作为近年来学界研究热点,为解释腹部推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现代理论假设。文章以脑肠轴理论为切入点,初步探讨腹部推拿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及其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脑肠轴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尿酸代谢途径异常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道涵 王素梅 +2 位作者 卫利 赵荣华 刘晓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6,共4页
犬尿氨酸代谢途径(kynurenine pathway,KP)是脑内色氨酸代谢的重要通路。该通路由不同代谢产物及酶系构成,受促炎介质和激素等影响,通过激活或改变通路中代谢产物的合成,调控神经递质释放与功能执行。近些年研究发现,多种中枢神经系统... 犬尿氨酸代谢途径(kynurenine pathway,KP)是脑内色氨酸代谢的重要通路。该通路由不同代谢产物及酶系构成,受促炎介质和激素等影响,通过激活或改变通路中代谢产物的合成,调控神经递质释放与功能执行。近些年研究发现,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理化改变与该通路代谢紊乱相关。本文将重点介绍KP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并就KP与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尿氨酸代谢途径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犬尿氨酸 犬尿喹啉酸 喹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吴孝军 朱路文 +3 位作者 叶涛 李宏玉 陈玉宏 唐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9-543,共5页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和疾病转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参与宿主的多项生理过程,还可通过菌群-肠-脑轴的活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可能与神经递质、免疫、内分泌以及代谢产物等途径密切相关。当肠道菌群失调时,可对脑缺血、帕...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和疾病转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参与宿主的多项生理过程,还可通过菌群-肠-脑轴的活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可能与神经递质、免疫、内分泌以及代谢产物等途径密切相关。当肠道菌群失调时,可对脑缺血、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肝性脑病以及精神障碍等CNS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粪便微生物移植、运动训练、针灸推拿等疗法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有望成为治疗和预防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菌群-肠-脑轴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肌电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肌痉挛患者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汪菲 何晴 李建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77-1280,共4页
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表面肌电 肌痉挛 患者 牵张反射 肌张力增高 运动障碍 反射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