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接触EHL二次压力峰和中心压力拟合公式 被引量:2
1
作者 夏伯乾 张鑫磊 米俊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1-436,共6页
基于求解点接触弹流润滑(EHL)问题的高效直接算法,研究了点接触EHL状态下载荷、速度、材料参数对二次压力峰和中心压力的影响,在对大量数值解结果进行分析和回归的基础上,给出了二次压力峰和中心压力对载荷、速度、材料参数关系的拟合公... 基于求解点接触弹流润滑(EHL)问题的高效直接算法,研究了点接触EHL状态下载荷、速度、材料参数对二次压力峰和中心压力的影响,在对大量数值解结果进行分析和回归的基础上,给出了二次压力峰和中心压力对载荷、速度、材料参数关系的拟合公式,并对拟合公式的精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相当宽的参数范围内,所提出的拟合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数值解的相对误差小于10%,为研究零件在点接触EHL状态下的最大应力及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接触 弹流润滑 二次压力 中心压力 拟合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接触EHL状态下中心压力和二次压力峰的拟合公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鑫磊 夏伯乾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7-651,共5页
研究了线接触EHL状态下载荷、速度、材料参数对中心压力和二次压力峰的影响,在对大量数值解结果进行分析和回归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心压力幅值和二次峰压力幅值的拟合公式,并对拟合公式的精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相当宽的参数范围内... 研究了线接触EHL状态下载荷、速度、材料参数对中心压力和二次压力峰的影响,在对大量数值解结果进行分析和回归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心压力幅值和二次峰压力幅值的拟合公式,并对拟合公式的精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相当宽的参数范围内,提出的拟合公式的精度令人满意,可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接触 弹流润滑 中心压力幅值 二次压力峰幅值 拟合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估算步行中的地面反作用力和压力中心
3
作者 冯茹 杨辰 刘卉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目的 应用两类神经网络算法估算步行中双足三维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 GRF)和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并对比两种算法模型的估算效果,为无测力台条件下的步态动力学数据获取提供解决方案。方法 筛选1 384人次... 目的 应用两类神经网络算法估算步行中双足三维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 GRF)和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并对比两种算法模型的估算效果,为无测力台条件下的步态动力学数据获取提供解决方案。方法 筛选1 384人次步态数据。采用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构建基于全身标记点三维轨迹估算GRF和COP各分量的模型。随机选取100个样本作为测试集,利用估算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相对均方根误差(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RMSE)评价各模型的估算性能,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类神经网络模型的估算性能。结果 MLP在GRF各分量中的估算r为0.954~0.993,rRMSE为4.36%~9.83%;CNN估算r为0.979~0.994,rRMSE为3.06%~6.69%;MLP在COP各分量中的估算r为0.888~0.992,rRMSE为4.78%~16.63%;CNN在COP各分量中的估算r为0.944~0.995,rRMSE为3.06%~10.85%。CNN在右侧支撑时相的GRF内外分量、COP内外分量和COP前后分量,以及左侧支撑时相的GRF左右分量、COP前后分量上的估算rRMSE均低于MLP(P<0.01)。MLP在右侧支撑时相的GRF前后分量,以及左侧支撑时相的COP前后分量、GRF垂直分量上的估算rRMSE均低于CNN(P<0.01)。结论 利用全身标记点轨迹估算步行中GRF和COP时,MLP和CNN技术均获得较好的估算精度。MLP在GRF前后分量和垂直分量的估算精度优于CNN,而CNN在GRF内外分量和COP前后分量和内外分量的估算精度优于M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反作用力 压力中心 神经网络 步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的太极桩功足底压力特征提取及分析
4
作者 万红 谷智元 李蒙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5,共6页
为探究太极桩功训练的内在特点,数字化解读其动作要领,借助有效的足底压力检测设备采集被试者的足底压力信号,并对比分析了专家组和学员组足底压力中心(COP)移动的相对位置、时域、频域及规律性指标。结果显示:相比于学员组,专家组COP... 为探究太极桩功训练的内在特点,数字化解读其动作要领,借助有效的足底压力检测设备采集被试者的足底压力信号,并对比分析了专家组和学员组足底压力中心(COP)移动的相对位置、时域、频域及规律性指标。结果显示:相比于学员组,专家组COP相对位置更接近50%;时域指标方面,专家组COP移动均方根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均显著大于学员组,而频域的移动峰值频率在两个方向上则均显著小于学员组;衡量规律性的COP样本熵分析显示,专家组左右和前后方向的平均样本熵均显著小于学员组。专家组站桩过程中的COP更集中在中心位置,体现了“立身中正”的技术要领;其中规律性的低频调整,体现了太极桩功“静中有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桩功 足底压力 压力中心 样本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肌肉疲劳对老年人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新 魏琳娟 +1 位作者 王岩 张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86-486,共1页
目的探究老年人在下肢肌肉疲劳后,足底压力中心(COP)轨迹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研究老年人因行走疲劳导致的受伤机制。方法18名健康的老年人志愿者身穿课题组提供的同一款鞋子和紧身衣在跑步机上快速行走(4.10±0.62 km/h),经5 min适应... 目的探究老年人在下肢肌肉疲劳后,足底压力中心(COP)轨迹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研究老年人因行走疲劳导致的受伤机制。方法18名健康的老年人志愿者身穿课题组提供的同一款鞋子和紧身衣在跑步机上快速行走(4.10±0.62 km/h),经5 min适应期后开始采集足底压力分布数据(Novel Pedar-X system,Novel Inc.,Munich,Germany),而后每5 min采集1次,每次持续2 min,共采集13次。提取COP的轨迹,计算COP在内外侧和前后侧的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以及移动速度。最后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行走任务刚开始时的不疲劳状态相比,老年人疲劳后,COP轨迹在外侧方向上向内靠近了28%(P=0.002),在内侧方向上向外靠近了7%(P=0.004);在后侧方向上向前移动了8%(P=0.005);在内外侧的变异性降低了12%(P<0.001),在前后侧的变异性降低了6%(P=0.002);在内外侧的移动速度降低了13%(P<0.001),在前后侧的移动速度降低了7%(P<0.001)。结论老年人下肢肌肉疲劳后,COP轨迹在内外侧方向上向中线靠近,在后侧方向上向前靠近,同时伴随COP轨迹移动速度的减小和轨迹变异性的降低。本研究对探究老年人因下肢肌肉疲劳而受伤的机制有所帮助,为老年人鞋子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肌肉 受伤机制 足底压力中心 疲劳状态 跑步机 足底压力分布 统计学分析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足底压力采集系统和压力中心的人体稳态判定方法
6
作者 崔建超 杜巧玲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733,共6页
设计一种可穿戴的无线足底压力采集系统,并提出基于人体足底压力中心(CoP)的人体稳定状态判定方法.首先,使用该系统采集人体站立和行走时稳定和临界失稳状态下的足底压力数据;其次,通过足底压力信息获取人体稳定行走状态下CoP活动轨迹... 设计一种可穿戴的无线足底压力采集系统,并提出基于人体足底压力中心(CoP)的人体稳定状态判定方法.首先,使用该系统采集人体站立和行走时稳定和临界失稳状态下的足底压力数据;其次,通过足底压力信息获取人体稳定行走状态下CoP活动轨迹的区域和边界;最后,采集当前时刻的CoP,通过对当前时刻CoP与人体最大稳定CoP的轨迹区域及边界范围进行对比,实现对人体行走过程的稳定状态判定.结果表明,设计的可穿戴式无线足底压力采集系统具有可穿戴性,方便测量人体足底压力数据,实验验证了基于足底压力采集系统和压力中心的人体稳态判定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稳定性 足底压力 足底压力采集系统 压力中心 稳态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前倾人群步态启动时压力中心轨迹的特征研究
7
作者 马可 包佳威 +3 位作者 郑艳 薛景贤 张秋霞 孔翎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2-182,共1页
目的头颈前倾姿势(forward head posture,FHP)在大学生中是常见不良姿势。由于姿势控制需要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输入的准确感觉整合,以及对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 P)的适当反应,因此FHP会引发姿势控制障碍,如干扰正常的步态启... 目的头颈前倾姿势(forward head posture,FHP)在大学生中是常见不良姿势。由于姿势控制需要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输入的准确感觉整合,以及对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 P)的适当反应,因此FHP会引发姿势控制障碍,如干扰正常的步态启动(Gait Initiation,GI)表现。本研究旨在探索头颈前倾对成年GI时Co P轨迹的影响,评估FHP对其姿势控制造成的潜在影响。方法共招募40名高校学生。收集其颅脊角(craniocervical angle,CVA)角度并进行分组。使用三维力台和红外动作捕捉系统收集受试者在单任务和双任务状态下完成GI时的Co P相关参数。采用混合方差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效应显示,FHP和认知任务会对人体GI时的步态参数造成影响,比如预期姿势调整(anticip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APAs)时间显著延长(P=0.044;P=0.029)。同时,在执行认知任务时,FHP对GI时姿势控制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放大。比如APAs时间延长(P=0.035),迈步时间延长(P=0.022)等。结论FHP和认知任务出现影响了成年人GI时对Co P的控制能力。本研究初步提示,培养正确的姿势习惯对于预防FHP对姿势控制的不良影响至关重要。未来研究将深入探究FHP和认知任务对步态控制机制,制定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中心轨迹 本体感觉 姿势控制 步态 不良姿势 认知任务 三维力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楼梯行走地面反作用力及压力中心预测
8
作者 马晔 刘东威 侯美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9-159,共1页
目的地面反作用力(GRFs)及足底压力中心(COPs)是生物力学动力学分析以及姿势控制研究的重要指标。在楼梯行走中需要使用配备至少两块测力台的特制楼梯采集完整的GRF和COP数据。该楼梯并非标准配置,且在实验室外场景也较难实现。因此,本... 目的地面反作用力(GRFs)及足底压力中心(COPs)是生物力学动力学分析以及姿势控制研究的重要指标。在楼梯行走中需要使用配备至少两块测力台的特制楼梯采集完整的GRF和COP数据。该楼梯并非标准配置,且在实验室外场景也较难实现。因此,本研究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开发GRF和COP估算模型,使得在没有测力台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楼梯行走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CNN)架构构建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使用运动学数据作为输入来估算楼梯行走任务中的三维GRFs和二维COPs。构建了一个大型数据集训练该模型,包括从172名受试者中采集到的3782个楼梯行走实验数据。受试者包括健康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以及中高风险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十折交叉验证来评估模型的性能。通过比较测试集中整个步态周期估算的GRFs和COPs与测力台金标准数据得出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 RMSE)来评估模型性能。结果所建模型在上下楼梯任务中达到了最先进的估计性能,其中三维GRFs和二维COPs的n RMSE分别为2.525%~7.518%和5.012%~19.434。结论所建模型基于运动学数据,在估计上下楼梯任务中的地面反作用力(GRFs)和压力中心(Co Ps)方面达到了最先进的准确性,可以满足临床使用或生物力学研究的要求。使用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可以在不配备测力台的楼梯行走场景中估计上下楼梯时的GRFs和Co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地面反作用力 生物力学研究 足底压力中心 深度学习 比较测试 十折交叉验证 步态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女大学生步行和慢跑运动模式下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相似度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红拾 邱健威 +3 位作者 于媛媛 杨洁 敖英芳 罗定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5-1039,共5页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32例健康女大学生被试在步行和慢跑时足底压力中心(centre of pressure,COP)轨迹的变化规律进行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对照研究,分别分析左足、右足在5次步行或慢跑时整个支撑期的COP轨迹及其相似度。结果...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32例健康女大学生被试在步行和慢跑时足底压力中心(centre of pressure,COP)轨迹的变化规律进行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对照研究,分别分析左足、右足在5次步行或慢跑时整个支撑期的COP轨迹及其相似度。结果表明:1)不同运动模式(步行与慢跑)的COP轨迹相似度低于0.25;2)同一运动模式(步行或慢跑)下,左侧、右侧的COP轨迹均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大于0.91)。其中被试内(同一被试)COP轨迹相似度高于被试间(不同被试),且前者方差低于后者,差值具有显著意义;被试内(同一被试)同侧足之间的COP轨迹相似度高于异侧足间,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得到:步行和慢跑两个运动模式的COP轨迹相似度很低,COP轨迹可以识别不同的运动模式;运动模式相同时,不同被试间的COP轨迹相似度较高,且同一被试内同一侧的COP轨迹相似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断、康复评定、矫形处方和运动训练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足底压力 足底压力中心轨迹 相似度 步行 慢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矩平衡和模拟退火的级进模压力中心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炜 周芝福 +2 位作者 江丙云 孙志浩 戴峰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65-867,871,共4页
针对级进模压力中心的求解及优化,提出应用转矩平衡原理建立带料压力中心求解模型的方法,推导出了压力中心与滑块中心偏离值、滑块中心两侧转矩偏移等量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公式。在中心偏移优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滑块中心两侧转矩... 针对级进模压力中心的求解及优化,提出应用转矩平衡原理建立带料压力中心求解模型的方法,推导出了压力中心与滑块中心偏离值、滑块中心两侧转矩偏移等量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公式。在中心偏移优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滑块中心两侧转矩偏移最小的优化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计算了各工序中凸模的冲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使用模拟退火算法,迭代求解了最优带料压力中心偏移值。以壳形电子零件的级进模为例,与理论计算作比较,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中心 级进模 中心偏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压力中心移动面积评价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任超学 徐纳新 王少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较4种足底压力中心面积计算方法的差异,甄选出足底压力中心移动面积的最佳计算方法。方法34名男性随机分为A组和B组,应用三维测力台测试所有受试者在睁眼前后脚站立姿势下30s的静态姿势控制能力,所得数据分别进行矩形法、积分法、... 目的比较4种足底压力中心面积计算方法的差异,甄选出足底压力中心移动面积的最佳计算方法。方法34名男性随机分为A组和B组,应用三维测力台测试所有受试者在睁眼前后脚站立姿势下30s的静态姿势控制能力,所得数据分别进行矩形法、积分法、95%置信圆法和95%置信椭圆法的面积计算。结果 A组和B组的矩形面积皆明显大于95%圆面积和95%椭圆面积。A组矩形面积、95%圆面积和95%椭圆面积大于B组,而B组的积分面积大于A组,所有数据之间未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矩形面积不能有效反应姿势稳定性的特征。足底压力中心移动面积的评价方法应该选择积分法和95%置信圆法或95%置信椭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压力中心 面积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步行中身体质心和压力中心轨迹空间关系的动态平衡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玉瑢 李乐 +2 位作者 肖湘 赵江莉 黄东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7-801,共5页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平地步行中全身三维运动生物力学中身体质心(COM)和压力中心(COP)空间轨迹的分析,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动态平衡特点,为脑梗死患者步态康复和步行安全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首次脑梗死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平地步行中全身三维运动生物力学中身体质心(COM)和压力中心(COP)空间轨迹的分析,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动态平衡特点,为脑梗死患者步态康复和步行安全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首次脑梗死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偏瘫患者16例作为实验组,相匹配的正常中老年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Vicon Nexus和AMT OR6-7进行平地步行时全身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检测和处理,用C-Motion Visual 3D分析软件进行COM和COP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在水平面内外侧(ML)COP-COM差值与健康老年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侧向摆动幅度明显增加。矢状面上足触地和离地时前后(AP)COP-COM差值与健康老年人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其前后偏离幅度减小。脑梗死患者健侧和患侧COP-CO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全身体表定位的三维运动生物力学检测可以为脑梗死患者提供动态量化平衡评估;②脑梗死患者平地步行中ML方向身体质心偏离压力中心距离大于正常中老年人,其侧向平衡较正常中老年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三维运动生物力学 身体质心 压力中心 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静态姿势控制中压力中心时域频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国栋 毛晓锟 +1 位作者 张秋霞 陆阿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1-697,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者静态姿势控制中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的特征,探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姿势控制策略。方法:13名FAI者和13名对照组受试者在测力台上完成30 s睁眼和闭眼赤足单腿站立测试,计算压力中心(COP)信号的时... 目的:通过分析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者静态姿势控制中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的特征,探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姿势控制策略。方法:13名FAI者和13名对照组受试者在测力台上完成30 s睁眼和闭眼赤足单腿站立测试,计算压力中心(COP)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与小波分解频段能量,对计算内容进行方差分析。结果:COP时域参数指标,睁眼与闭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I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计算结果,睁眼与闭眼比较,COP前后方向信号4个频段能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左右方向信号仅中频频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闭眼条件下,COP前后方向超低频频段能量,FAI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中心频域指标比时域特征参数更敏感,能够检测踝关节不稳对姿势控制的影响;睁眼时,视觉能够很好地补偿踝关节不稳患者姿势控制的不足;在闭眼时,踝关节不稳者的神经系统赋予本体感觉和前庭更多的权重,对姿势控制的综合能力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压力中心 姿势控制 小波分解 时域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裁件压力中心的确定及图形处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志方 杨静 谷元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8年第10期44-46,共3页
本文介绍了冲模CAD中的冲裁件的压力中心的获得方法,利用AutoCAD和ADS编程技术形象显示冲裁模零件的压力中心,为实现冲裁模零件排料最优化提供可视化途径。
关键词 冲裁件 压力中心 图形处理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CAD的冲裁压力中心和冲裁力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奇涵 冯伟东 +1 位作者 马风雷 李任江 《电加工与模具》 2003年第2期40-42,共3页
在冲模设计中 ,一般认为冲裁力与刃口轮廓线长度成正比 ,冲模压力中心通常采用计算法 (解析法 )或作图法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AutoCAD中“工具”的压力中心和冲裁力确定方法 ,此法快速直接、简单方便、精度较高 ,可替代原有方法 ,值得... 在冲模设计中 ,一般认为冲裁力与刃口轮廓线长度成正比 ,冲模压力中心通常采用计算法 (解析法 )或作图法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AutoCAD中“工具”的压力中心和冲裁力确定方法 ,此法快速直接、简单方便、精度较高 ,可替代原有方法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模 AUTOCAD 压力中心 冲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底硬度与步态周期对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冉美玲 刘子煜 +2 位作者 杨璐铭 张惟雯 喻伟才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26,31,共5页
将三种不同硬度的材料用于职业女鞋中底前掌的制作。使用Footscan R压力板&测力台组合系统采集36名女性穿着三双试验鞋正常行走时的时相和压力中心轨迹数据。三双试验鞋的中底前掌材料分别为SRVS、SRS和SRF;肖氏硬度分别为12、18和2... 将三种不同硬度的材料用于职业女鞋中底前掌的制作。使用Footscan R压力板&测力台组合系统采集36名女性穿着三双试验鞋正常行走时的时相和压力中心轨迹数据。三双试验鞋的中底前掌材料分别为SRVS、SRS和SRF;肖氏硬度分别为12、18和22。结果表明:中底材料硬度对步态周期时相和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均有显著性影响。SRS试验鞋初始着地期时长显著大于SRVS试验鞋,前掌着地期时长显著大于SRF试验鞋,蹬离期时长显著小于SRVS和SRF实验鞋。中底硬度过小时COP在内外方向的摆动增加,足部稳定性下降;中底材料硬度过大,会引起跖屈不足而增大摔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跟鞋 中底硬度 步态周期 压力中心轨迹 鞋类舒适性 青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XA的压力中心计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英 刘洪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0-221,共2页
根据力学和材料冲压成形的理论,用解析法推导冲裁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公式,将压力中心坐标的计算转换为重心的计算,在常用的CAXA绘图软件中进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通过把凸模刃口轮廓线转化为一个无限小的封闭环,解决了CAXA不能直接计... 根据力学和材料冲压成形的理论,用解析法推导冲裁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公式,将压力中心坐标的计算转换为重心的计算,在常用的CAXA绘图软件中进行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通过把凸模刃口轮廓线转化为一个无限小的封闭环,解决了CAXA不能直接计算模具刃口轮廓封闭线的重心问题,并详细叙述了利用CAXA确定模具压力中心的方法和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XA 压力中心 计算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CAD2000的冲模压力中心确定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奇涵 冯伟东 李任江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0-41,共2页
在冲模设计中 ,冲模压力中心通常采用计算法 (解析法 )或作图法求解。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uto CAD中“工具”的压力中心确定方法 ,快速直接 ,简单方便 ,精度较高 ,并举出应用实例。此方法可以替代原有方法 。
关键词 冲模 压力中心 AUTOCAD2000 解析法 作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压力中心法确定农田空气动力参数 被引量:10
19
作者 覃文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9-106,共8页
利用小麦、水稻、大豆及玉米作物叶面积密度和冠层内外风廓线等的实测资料,作者首先在大田条件下根据压力中心法计算了上述农田的空气动力参数,并导出了一个计算零平面位移(d)的物理模式。通过与实测资料的比较得出,压力中心法不... 利用小麦、水稻、大豆及玉米作物叶面积密度和冠层内外风廓线等的实测资料,作者首先在大田条件下根据压力中心法计算了上述农田的空气动力参数,并导出了一个计算零平面位移(d)的物理模式。通过与实测资料的比较得出,压力中心法不仅完全可以用于野外的大田作物,而且结果的稳定性基本上不受大气层结的影响,精度在非中性层结下通常高于常用的对数廓线法和拽力系数法。本文结果还表明,通常情况下d,Z0与作物高度(h)之比值是随作物群体结构和大气层结、湍流状况等的不同而变化的,而不是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常数值。随群体中最大密度层的相对分布高度和风速递减指数的增大,d/h增大。只有对于矮杆的大田作物,在其群体处于中等密度时,以下关系d≈0.64h,Z0≈0.08h才较稳定。对于高杆作物或密度稀疏的群体,土壤表面湍流通量的增加以及叶子的拽力系数随风速的变化指数的选取都对压力中心法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中心 农田 空气动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模压力中心计算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晓卿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467-469,共3页
对形状复杂工件用解析法确定冲模压力中心 ,计算繁琐 ,工作量很大 ,因此提出简化解析法确定压力中心 ,采用本方法可大大减轻设计人员的计算工作量 ,节约时间。
关键词 冲模 压力中心 解析法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