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与文化话语权提升 |
章瀚丹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逻辑进路论析 |
张正光
洪帆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哲学社会科学叙事方式的历史变革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
韩喜平
刘峻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4
|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文化成就 |
蓝江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推进路径 |
沈江平
武磊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以译为媒: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构建——以“新质生产力”及其外译为例 |
胡筱颖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和合共生: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逻辑 |
尹广文
|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社会科学现代性问题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关于沃勒斯坦“否思”的“否思” |
崔延强
陈孝生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9
|
建构中国护理人文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以照护人类学为例 |
程瑜
季若冰
|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0
|
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 |
张栋梁
邱滨泽
夏文莉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
11
|
中国高水平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发展的价值意蕴与策略研究 |
谢梦
曹燕南
|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语境转换、话语重塑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初步探索 |
王昆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3
|
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探索 |
柴玉芳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李大钊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
刘雄伟
|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论中国学校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何、何为和如何 |
周珂
乔石磊
吴安月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16
|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着力解决的若干基本问题 |
王丰
何宇霞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7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原理与路径 |
赵联飞
徐威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9
|
|
|
18
|
论新时代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建设 |
范恩实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19
|
论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
董必荣
徐志耀
陈汉文
|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20
|
论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 |
张梓太
包婧
|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