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现实追求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郑杭生
童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研究、发掘和写好中国社会学史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盛世修史"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走向"理论自觉"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学术格局中"强益自我"位势的需要,同时还是一代社会学者...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研究、发掘和写好中国社会学史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盛世修史"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走向"理论自觉"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学术格局中"强益自我"位势的需要,同时还是一代社会学者对历史有所交代的需要。研究中国社会学史,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在内涵上,中国社会学史是学术进程的复合体:是学术发展史,也是思想更新史,是学科推进史,也是学说传播史,还是矛盾斗争史。根据中国社会学发展脉络的实际,其外延可界定为"中社会学"的框架范畴,既包含了小社会学,也包含了人类学的一部分、社会工作等多项内容。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应客观揭示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进程,根据史料分析综述各学派学术观点,科学揭示中国社会学的成就与不足,把握治史的态度与原则。此外,还应注重对中国社会学史的使用和开掘:从已有的成果中寻找认识中国社会的方式和方法,发掘面对中国社会、反映时代精神的本质问题,对前辈认识中国社会的切入点进行追踪式的"再研究",传承前辈构建中国社会学的特有概念和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中国
社会学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识、分歧与趋势: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三十年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劲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2,共5页
随着1979年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也陆续开展起来。经过差不多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既取得了很多共识,也存在一些重要分歧。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共识
分歧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欲兴其学 先正其史——略谈中国社会学史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景天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以往一百多年的成见是说社会学只是“舶来品”,中国古代没有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只能从西方社会学的传入写起。然而,清末民初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以及后来的潘光旦、费孝通等,都肯定过战国末期荀子创立的群学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社会...
以往一百多年的成见是说社会学只是“舶来品”,中国古代没有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只能从西方社会学的传入写起。然而,清末民初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以及后来的潘光旦、费孝通等,都肯定过战国末期荀子创立的群学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社会学,因此,中国社会学史必须重新书写。本文提出以群学命题演进史的形式书写中国社会学史。这样既可以体现群学作为合群、能群、善群、乐群之学这条主线,也可以展现群学2200多年的绵延和发展历程。群学命题体系及其历史演进,就是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历史版本,从而为实现中国社会学的崛起奠立深厚的学科史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学
命题体系
命题演进
史
中国社会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40年:历程、共识和展望
被引量:
4
4
作者
岳天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8-26,共9页
恢复重建以来,可以分为3个阶段的40年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取得了基本共识。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和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社会学史"的内涵基本形成了较为一致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是中国社会学史的主...
恢复重建以来,可以分为3个阶段的40年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取得了基本共识。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和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社会学史"的内涵基本形成了较为一致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是中国社会学史的主要内容。展望未来的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在研究指向上,既要向现当代延展,更需要向以前拓深;在研究体系上,多样性并存的现状并不能阻止更加丰富和完善的研究追求;在研究内容上,对曾经主要争鸣问题的趋同化认识已基本形成,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将会更为个案化、专门化和精致化;在研究视角上,反思性的视角将会进一步得到延续和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研究
阶段划分
研究共识
研究指向
研究体系
研究内容
研究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社会学史:一个学科的成长与学脉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敏
朱亭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共10页
学科意义的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迁过程中,中西学术源流的汇合共同推动了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与此相联系,中国社会学从一开始就面对着“传统—现代”“中国—西方”“理论—实践”的关系,由此也就决定了中国社...
学科意义的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迁过程中,中西学术源流的汇合共同推动了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与此相联系,中国社会学从一开始就面对着“传统—现代”“中国—西方”“理论—实践”的关系,由此也就决定了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历史方位、学理脉络和现实关切。在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阶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一直贯穿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中,推进社会学中国化也一直是中国社会学的总体趋势。中国社会学史依据“过程性”及其史料和素材的叙述,着力展现一百多年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和变迁,西方来源和本土渊源的汇合促成了中国社会学的始创,专业和学科意义的社会学初步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社会工作以及包括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在内的学科体系全面推进,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社会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快速积累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前进步伐。随着这一学科的蹒跚踉跄、起伏跌宕的努力前行,其研究范域日益拓展、日渐开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
社会学
中国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社会学史之最
6
作者
云集
《学习与实践》
1984年第3期39-39,共1页
最先接触西方社会学的中国人——严复,在其译的《群学肄言》的《译余赘语》中曾说“不佞读此(指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在光绪七八之交(即1881-1882年之间),辄叹得未曾有。”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群学肄言》
西方
社会学
社会学
研究
中国
人
斯宾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社会学:百余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
5
7
作者
杨敏
褚世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5,241-242,共14页
以1840年为标志,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开启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和转型。20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入和传播,中国社会学也由此开始建构。中国社会学百余年发展轨迹显示,这一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
以1840年为标志,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开启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和转型。20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入和传播,中国社会学也由此开始建构。中国社会学百余年发展轨迹显示,这一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直面三大学术关系(即"中-西""古-今"以及"理-实"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可以说,研究和回答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实践问题,赋予了中国社会学独特的品格。在未来,中国社会学者将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服务中国社会发展,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在这一过程中淬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史
社会学
中国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社会学史上的一位重要学者——许德珩
8
作者
罗东山
《学习与实践》
1984年第9期42-42,共1页
现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是中国社会学史上的重要学者之一。他出生于1890年,今年已经九十四岁了。 1919年,他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法留学。在法国五年,他专研社会学,对于各派社会学学说,都有...
现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是中国社会学史上的重要学者之一。他出生于1890年,今年已经九十四岁了。 1919年,他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法留学。在法国五年,他专研社会学,对于各派社会学学说,都有所涉猎,尤其膺服埃米尔·杜尔克姆,并于1924年10月将这位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的四大名著之一《社会学方法论》译成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许德珩
学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
社会学
方法论
九三学社
副委员长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景汉社会调查思想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阎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中国早期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实地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对于认识中国社会及其问题、提出社会改革方案,以及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聚焦于中国早期社会学家中注重实地调查的代表性人物——李景汉,展现他面对厚重的...
中国早期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实地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对于认识中国社会及其问题、提出社会改革方案,以及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聚焦于中国早期社会学家中注重实地调查的代表性人物——李景汉,展现他面对厚重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经济动荡,试图以社会调查这个“新工具”,为中国的社会改造和现代化“开路”的激情与决心,为社会调查本土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分析李景汉对于调查技术背后的人文环境、调查与社会改造以及救国救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对其工作的贡献、意义,以及在调查技术和伦理方面的某些局限性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李景汉
社会
调查
定县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学回忆点滴
10
作者
张世文
《学习与实践》
1984年第9期48-48,共1页
为了给研究中国社会学史的同志提供一些第一手的、直接的资料,我想尽量作一些点点滴滴的回忆。 一、一个开社会学课的中学 1928年秋,我考入距北平四十华里的潞河中学,这中学竟开设有“社会学”这样一门课,列为公共课,在太礼堂讲...
为了给研究中国社会学史的同志提供一些第一手的、直接的资料,我想尽量作一些点点滴滴的回忆。 一、一个开社会学课的中学 1928年秋,我考入距北平四十华里的潞河中学,这中学竟开设有“社会学”这样一门课,列为公共课,在太礼堂讲授,听课的学生有百余人,没有教科书,老师自编讲稿,学生随听随记,老师常常介绍社会学的英文术语,如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社会改革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回忆
社会学
课
英文术语
社会
关系
社会
问题
社会
改革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群学:荀子的开创性贡献及对其精义的阐释
被引量:
6
11
作者
宋国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荀子为中国社会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群学创始人,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阐释了荀子的群学,在以"群"的概念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围绕这一核心概念的概念群和概念体系,提出"群"的若干命题,阐释合群、能群、善群、...
荀子为中国社会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群学创始人,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阐释了荀子的群学,在以"群"的概念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围绕这一核心概念的概念群和概念体系,提出"群"的若干命题,阐释合群、能群、善群、乐群的要旨,并将此贯穿践行于中国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各个层面,进而形成社会规范,约束个体行为,浸润群体生活,调节社会关系,影响社会变迁;荀子创立的群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中国社会学绵延发展的基石以及弥足珍贵的优秀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学
合群
明分使群
中国社会学史
荀子
中国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现实追求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郑杭生
童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20,共7页
文摘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研究、发掘和写好中国社会学史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盛世修史"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走向"理论自觉"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学术格局中"强益自我"位势的需要,同时还是一代社会学者对历史有所交代的需要。研究中国社会学史,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在内涵上,中国社会学史是学术进程的复合体:是学术发展史,也是思想更新史,是学科推进史,也是学说传播史,还是矛盾斗争史。根据中国社会学发展脉络的实际,其外延可界定为"中社会学"的框架范畴,既包含了小社会学,也包含了人类学的一部分、社会工作等多项内容。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应客观揭示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进程,根据史料分析综述各学派学术观点,科学揭示中国社会学的成就与不足,把握治史的态度与原则。此外,还应注重对中国社会学史的使用和开掘:从已有的成果中寻找认识中国社会的方式和方法,发掘面对中国社会、反映时代精神的本质问题,对前辈认识中国社会的切入点进行追踪式的"再研究",传承前辈构建中国社会学的特有概念和理论体系。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中国
社会学
理论自觉
Keywords
history of China's sociology
China's sociology
theoretical awareness
分类号
C91-09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识、分歧与趋势: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三十年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劲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2,共5页
文摘
随着1979年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也陆续开展起来。经过差不多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既取得了很多共识,也存在一些重要分歧。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共识
分歧
趋势
Keywords
China' s history of Sociology
common sense
difference
direction
分类号
C91-09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欲兴其学 先正其史——略谈中国社会学史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景天魁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文摘
以往一百多年的成见是说社会学只是“舶来品”,中国古代没有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只能从西方社会学的传入写起。然而,清末民初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以及后来的潘光旦、费孝通等,都肯定过战国末期荀子创立的群学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社会学,因此,中国社会学史必须重新书写。本文提出以群学命题演进史的形式书写中国社会学史。这样既可以体现群学作为合群、能群、善群、乐群之学这条主线,也可以展现群学2200多年的绵延和发展历程。群学命题体系及其历史演进,就是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历史版本,从而为实现中国社会学的崛起奠立深厚的学科史基础。
关键词
群学
命题体系
命题演进
史
中国社会学史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40年:历程、共识和展望
被引量:
4
4
作者
岳天明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暨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助(16BSH039)
文摘
恢复重建以来,可以分为3个阶段的40年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取得了基本共识。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和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社会学史"的内涵基本形成了较为一致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是中国社会学史的主要内容。展望未来的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在研究指向上,既要向现当代延展,更需要向以前拓深;在研究体系上,多样性并存的现状并不能阻止更加丰富和完善的研究追求;在研究内容上,对曾经主要争鸣问题的趋同化认识已基本形成,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将会更为个案化、专门化和精致化;在研究视角上,反思性的视角将会进一步得到延续和强化。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研究
阶段划分
研究共识
研究指向
研究体系
研究内容
研究视角
Key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sociology
research process
research consensus
research direction
research system
research contents
research perspective
分类号
C91-06 [经济管理]
C91-09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会学史:一个学科的成长与学脉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敏
朱亭瑶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社会学史》”。
文摘
学科意义的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迁过程中,中西学术源流的汇合共同推动了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与此相联系,中国社会学从一开始就面对着“传统—现代”“中国—西方”“理论—实践”的关系,由此也就决定了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历史方位、学理脉络和现实关切。在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阶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一直贯穿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中,推进社会学中国化也一直是中国社会学的总体趋势。中国社会学史依据“过程性”及其史料和素材的叙述,着力展现一百多年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和变迁,西方来源和本土渊源的汇合促成了中国社会学的始创,专业和学科意义的社会学初步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社会工作以及包括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在内的学科体系全面推进,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社会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快速积累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前进步伐。随着这一学科的蹒跚踉跄、起伏跌宕的努力前行,其研究范域日益拓展、日渐开阔。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
社会学
中国
化
分类号
C91-09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会学史之最
6
作者
云集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84年第3期39-39,共1页
文摘
最先接触西方社会学的中国人——严复,在其译的《群学肄言》的《译余赘语》中曾说“不佞读此(指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在光绪七八之交(即1881-1882年之间),辄叹得未曾有。”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群学肄言》
西方
社会学
社会学
研究
中国
人
斯宾塞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会学:百余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
5
7
作者
杨敏
褚世伟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教育部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5,241-242,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社会学史》”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1840年为标志,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开启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和转型。20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入和传播,中国社会学也由此开始建构。中国社会学百余年发展轨迹显示,这一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直面三大学术关系(即"中-西""古-今"以及"理-实"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可以说,研究和回答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实践问题,赋予了中国社会学独特的品格。在未来,中国社会学者将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服务中国社会发展,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在这一过程中淬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学。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史
社会学
中国
化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社会学史上的一位重要学者——许德珩
8
作者
罗东山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84年第9期42-42,共1页
文摘
现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是中国社会学史上的重要学者之一。他出生于1890年,今年已经九十四岁了。 1919年,他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法留学。在法国五年,他专研社会学,对于各派社会学学说,都有所涉猎,尤其膺服埃米尔·杜尔克姆,并于1924年10月将这位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的四大名著之一《社会学方法论》译成中文。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许德珩
学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
社会学
方法论
九三学社
副委员长
北京大学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景汉社会调查思想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阎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文摘
中国早期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实地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对于认识中国社会及其问题、提出社会改革方案,以及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聚焦于中国早期社会学家中注重实地调查的代表性人物——李景汉,展现他面对厚重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经济动荡,试图以社会调查这个“新工具”,为中国的社会改造和现代化“开路”的激情与决心,为社会调查本土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分析李景汉对于调查技术背后的人文环境、调查与社会改造以及救国救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对其工作的贡献、意义,以及在调查技术和伦理方面的某些局限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李景汉
社会
调查
定县调查
Keywords
history of sociology in China
LI Jinghan
social investigation
Ding County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C91-0 [经济管理]
C91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学回忆点滴
10
作者
张世文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84年第9期48-48,共1页
文摘
为了给研究中国社会学史的同志提供一些第一手的、直接的资料,我想尽量作一些点点滴滴的回忆。 一、一个开社会学课的中学 1928年秋,我考入距北平四十华里的潞河中学,这中学竟开设有“社会学”这样一门课,列为公共课,在太礼堂讲授,听课的学生有百余人,没有教科书,老师自编讲稿,学生随听随记,老师常常介绍社会学的英文术语,如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社会改革等等。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回忆
社会学
课
英文术语
社会
关系
社会
问题
社会
改革
中学
分类号
G62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群学:荀子的开创性贡献及对其精义的阐释
被引量:
6
11
作者
宋国恺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文摘
荀子为中国社会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群学创始人,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阐释了荀子的群学,在以"群"的概念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围绕这一核心概念的概念群和概念体系,提出"群"的若干命题,阐释合群、能群、善群、乐群的要旨,并将此贯穿践行于中国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各个层面,进而形成社会规范,约束个体行为,浸润群体生活,调节社会关系,影响社会变迁;荀子创立的群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中国社会学绵延发展的基石以及弥足珍贵的优秀传统。
关键词
群学
合群
明分使群
中国社会学史
荀子
中国
传统文化
Keywords
Qunxue
forming society
forming society by division of labor or by social stratification
Chinese ociology
Xunzi
Chinese tradition culture
分类号
C91-09 [经济管理]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现实追求
郑杭生
童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共识、分歧与趋势: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三十年
陈劲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欲兴其学 先正其史——略谈中国社会学史研究
景天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40年:历程、共识和展望
岳天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社会学史:一个学科的成长与学脉
杨敏
朱亭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社会学史之最
云集
《学习与实践》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社会学:百余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杨敏
褚世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我国社会学史上的一位重要学者——许德珩
罗东山
《学习与实践》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李景汉社会调查思想与实践研究
阎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社会学回忆点滴
张世文
《学习与实践》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群学:荀子的开创性贡献及对其精义的阐释
宋国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