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启蒙视阈下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疾病隐喻——以鲁迅、丁玲、张爱玲的小说为例 |
李建伟
杨金芳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2
|
小城镇题材创作与中国现代小说 |
易竹贤
李莉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3
|
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 |
王德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1
|
|
4
|
“反讽”:打开中国现代小说精神空间的另一钥匙——以对鲁迅《故事新编》的解读为例 |
李金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5
|
“道德视景”与“感时忧国”: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再审视 |
乔琦
邓艮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6
|
《中国现代小说史》絮语 |
杨义
|
《中国出版》
|
1987 |
15
|
|
7
|
家族文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
肖向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8
|
中国现代小说视角理论评析 |
刘涛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8 |
4
|
|
9
|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与《圣经》文本 |
杨剑龙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0
|
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的话语实践 |
郭晓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1
|
《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建立 |
周海波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2
|
下不为例:也谈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
江弱水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3
|
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流浪汉形象 |
司新丽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4
|
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海外形态——以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为中心 |
任南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5
|
潜意识与中国现代小说 |
余凤高
|
《江汉论坛》
|
1986 |
2
|
|
16
|
鲁迅的《风波》和《故乡》对于农村题材小说的开拓——《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片断 |
林非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6 |
2
|
|
17
|
善:中国现代小说的一种镜像 |
冒建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8
|
“叙意识”与“事意识”: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建构品格 |
王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9
|
《中国现代小说的风貌》:叶维廉道家美学探索的生长点 |
冯晖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0
|
“意识流小说”及其对小说艺术的贡献——兼谈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
唐翼明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