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4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郑敬斌 刘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71,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离不开有效的动力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要素包括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宣传教化引导力、环境规制约束力。其中,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离不开有效的动力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动力要素包括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宣传教化引导力、环境规制约束力。其中,文化体系原生力、利益需求内驱力属于本原性动力;理想目标引领力、实践发展支撑力属于激发性动力;宣传教化引导力和环境规制约束力属于运行性动力,六者共同构成文化自信的三维结构动力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现是六重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生成 动力要素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四大主体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沈江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6,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形态及其实践并最终必须依赖最广大人民群众来践行和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形态及其实践并最终必须依赖最广大人民群众来践行和推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赖于四大主体的建构:指导思想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实支撑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践依靠主体——人民群众。唯有如此,文化自信建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形成合力,共同塑造有中国气质、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柳青 王建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5,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两者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紧紧浇铸在一起,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两者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紧紧浇铸在一起,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十八大以来,文化中关乎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准则,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和价值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逻辑意蕴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晓玲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0,共5页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从对象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逻辑意蕴,既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又是科学性与先进性...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从对象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逻辑意蕴,既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又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并通过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的内在融合,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豪,成为构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笃定前行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价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华 王文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99,共6页
理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是拓展和深化文化自信的理论之维、凝练与提升文化自信的价值之维的逻辑起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诉求、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较量、推进"四个全面"进程中的文化引领是呼唤文化自... 理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是拓展和深化文化自信的理论之维、凝练与提升文化自信的价值之维的逻辑起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诉求、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较量、推进"四个全面"进程中的文化引领是呼唤文化自信的现实场域;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拜金主义的人生观是泯灭文化自信的现实表征;国内文化建设、对外文化传播是提升文化自信的现实向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现实之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的构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 被引量:10
6
作者 戴锐 徐菲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05,共9页
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构成性。但这种构成性不是基于文化的结构性,而是基于文化的生成性。基于文化的结构性去理解文化自信,就会导致理解上的认识误区和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误区。为避免对文化自信的抽象的或片面的理解,必须不仅从文化结... 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构成性。但这种构成性不是基于文化的结构性,而是基于文化的生成性。基于文化的结构性去理解文化自信,就会导致理解上的认识误区和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误区。为避免对文化自信的抽象的或片面的理解,必须不仅从文化结构的特定层面深入文化自信的内部结构,还应当使文化自信的构成问题的认知逻辑,实现由结构性向生成性的转变。从文化的生成性视角看,文化发展进程自信、价值取向自信、创新能力自信、冲突解决能力自信和国际比较自信构成了文化自信的总体,同时它们作为文化自信的五种不同面相呈现出来。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需要经由主导文化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价值基础;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本体论基础;经由知识分子文化先觉和文化自信教育,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主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发展 主导文化 文化先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价值观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评介 被引量:1
7
作者 袁银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朝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17XKS022)最终研究...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朝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17XKS022)最终研究成果《价值观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一书,从价值观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整体性和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视域下 最终研究成果 价值指向 价值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志友 章冠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70,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内在的思想特性,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人民大众广泛认同;从价值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政治凝聚、经济服务、社会整合、价值引领等重要功能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历史维度 理论维度 价值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被引量:10
9
作者 辛向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7,共6页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分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文化自信问题,并且把坚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分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文化自信问题,并且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自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内涵,使之充满实践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义、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海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7,共6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先进性的重要表现,是重塑中国人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是开启人类发展新类型、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依然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文化安全依然面临挑战;二是文...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先进性的重要表现,是重塑中国人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是开启人类发展新类型、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依然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文化安全依然面临挑战;二是文化的转化、继承、创新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努力: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着力在理念明确而又通俗易懂上下功夫;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三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追求、大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根据 被引量:8
11
作者 项久雨 石海君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地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自信根据。从历史来看,其自信的底蕴在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文明资源、承续了中华文明的显著文明特质;就理论而言,其自信的底色在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地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自信根据。从历史来看,其自信的底蕴在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文明资源、承续了中华文明的显著文明特质;就理论而言,其自信的底色在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坚守和坚持的理想信念、根本立场和时代精神;从实践来讲,其自信的底气在于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依托了"中国道路"的现实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 内在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智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冯诗琪 郭凤志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1期29-39,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种既有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有待提升和实现的自信。提升文化自信是一个系统性任务,做的成效“依智不依识”,唯以智慧为主旨方为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本质是要确立独立的民族精神自我,提炼中华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种既有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有待提升和实现的自信。提升文化自信是一个系统性任务,做的成效“依智不依识”,唯以智慧为主旨方为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本质是要确立独立的民族精神自我,提炼中华民族在复兴过程中为世界贡献的先进发展理念、先进制度精髓和有影响力的先进价值观,建立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我们应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基础上,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其打造为支撑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内因”,盘活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资源,提升中华文化的内在统一性,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何以可能——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域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泉蛟 张澍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7,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何以可能,这实质上是一个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得以成立的前提、依据、基础等的本体问题。而这种追问不应仅仅从文化学的限域内来闭环阐释,而应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即依托马克思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何以可能,这实质上是一个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得以成立的前提、依据、基础等的本体问题。而这种追问不应仅仅从文化学的限域内来闭环阐释,而应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即依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从决定、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何以自信的经济、政治、历史时空等方面来予以深度挖掘和有效建构,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价值要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柳青 王建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0,共6页
文化自信的问题既是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命题。文化自信作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不仅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成果,还是新时代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 文化自信的问题既是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命题。文化自信作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不仅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成果,还是新时代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举措。我们要正视文化建设滞后,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不均衡的问题,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需要满足,看到文化自信已经提高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战略高度,意识到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突出问题。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以中国力量推动中国文化强国的建设进程,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和新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展与养成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雷 隋立民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115,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展与养成是一个系统性的“大研究”,要将其置于历时性视角作为几千年文明中的阶段性文化之一比照史实加以研究。要从上位、平行、下位关系三个层面全面把握其发展脉络,明确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与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展与养成是一个系统性的“大研究”,要将其置于历时性视角作为几千年文明中的阶段性文化之一比照史实加以研究。要从上位、平行、下位关系三个层面全面把握其发展脉络,明确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与定位;要从哲学、政治学、管理学三个维度深刻理解其理论逻辑,阐明其指导思想、执政理念、价值导向的基本理路;要从历史基础与文化周期律、民族基干与文化向心力、价值向度与文化最原点三个视域深入挖掘其实践意义,刻画文化自信养成的基础与根源,进而保持文化定力、凝聚文化共识、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16
作者 姜澄 郑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发展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选择,确立于新时代文化思想创新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是在摸索开拓中国研究生教育道路中牢固的“文化自立”,是在变革更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形成的“文化自建”,是在凝练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文化自强”。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主动、坚持回归人本和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稳步提升对其在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信心和认同,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生教育 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基于意识形态维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析论
17
作者 孙绍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5-172,共8页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意识形态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都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深化意识形态建设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航定向、凝心聚力。着眼思想文化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价值内契性,从而不断开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筑牢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18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柱与实践典范——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石 袁同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5,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通过全面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彰显其对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