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命题意涵与时代呈现 被引量:2
1
作者 种海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7,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从文化本质观、和谐文化观、文化道路观、文化价值观、文化实力观、国家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从文化本质观、和谐文化观、文化道路观、文化价值观、文化实力观、国家文化梦想等方面,对新形势下我们党"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发展文化"等重要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与诠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理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面向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丛书)述评
2
作者 商志晓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经济全球化 文化发展 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战略研究的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评介
3
作者 盛春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 罗文东 学术价值 精神文明建设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永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5,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其在文化方面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中国特点和时代表征。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文化理论 文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
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日至5日在成都四川联合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六中全会后第一次全国性文化理论讨论会。会议由中国马哲史学会、国家教委社科中... 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日至5日在成都四川联合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六中全会后第一次全国性文化理论讨论会。会议由中国马哲史学会、国家教委社科中心、四川联合大学、四川省社联和马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理论 研讨会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科学人生观 意识形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6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7
作者 姜澄 郑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发展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选择,确立于新时代文化思想创新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是在摸索开拓中国研究生教育道路中牢固的“文化自立”,是在变革更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形成的“文化自建”,是在凝练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文化自强”。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主动、坚持回归人本和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稳步提升对其在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信心和认同,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生教育 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优势——基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再审视
8
作者 尹希文 赵佳杰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6,共8页
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与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生产新模式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全面革新。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分工与所有制建构演化过程的回溯,解析以数... 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与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生产新模式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全面革新。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分工与所有制建构演化过程的回溯,解析以数字化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分工何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桎梏,实现市场经济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分工所衍生出的社会问题并没有因分工形式的改变而消失,生产效率提升与贫富分化加剧并存的现实更加确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分析。结合新的社会分工形态,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优势,以“两个毫不动摇”为原则,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互补性,实现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方面相互协同,挖掘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度空间,为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打好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 马克思分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9
作者 刘艺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一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历史过程,以及三次研究高潮,重点展示了近十年来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历史篇、理论篇、方法篇、实践篇四部分进行了专题探究,并对学科的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探究 研究高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出版社 王立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柱与实践典范——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石 袁同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5,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通过全面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彰显其对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述要与展望
12
作者 黄晓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理论问题。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形成历程、显著特征、优势建构、重大意义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基...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理论问题。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形成历程、显著特征、优势建构、重大意义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理论研究、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层次多重逻辑关系、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视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颜晓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结晶、实践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的时代,必将创造出属于这个新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述新时代新的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结晶、实践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的时代,必将创造出属于这个新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使命 实践创新 文化传承发展 社会变革 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维阐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安宝 黎胜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兼具“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以及“民族历史”发展的个性,是指导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时,将之置于世界历史的视阈下,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科学性以及方向指引性,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现代性改造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从而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明燕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一以贯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人民至上”是整个思想的价值支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整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一以贯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人民至上”是整个思想的价值支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整个思想贯彻落实的根本保障,“守正创新”是整个思想建构的基本方式。这些一以贯之的精神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又合理继承、转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理解“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天健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0,共12页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整体教育改革与单项教育改革两个方面。整体教育改革包括教育政策改革、国民教育体系改革、类型教育体系改革;单项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学校改革、教师队...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整体教育改革与单项教育改革两个方面。整体教育改革包括教育政策改革、国民教育体系改革、类型教育体系改革;单项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学校改革、教师队伍改革。总体而言,教育改革在实践中回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路向”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建设中国气质、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作出了独有的实践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实践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与研究主线 被引量:5
17
作者 白永秀 刘盼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以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规律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践为研究任务,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研究对象,以追求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协调统一为研究主线,是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新质生产力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公平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文化意蕴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德莉 陈晓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5,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世界先进文化为重要来源的理论成果,是对一切先进文化有益吸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化意蕴的科学把握,有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世界先进文化为重要来源的理论成果,是对一切先进文化有益吸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化意蕴的科学把握,有利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自信 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2
20
作者 孙育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6,共6页
法治文化是指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现代人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具有人类法治文... 法治文化是指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与人治文化相对立而存在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现代人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具有人类法治文化共有属性的法治文化,又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殊个性特点的法治文化,其必须被放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世界法治文明成果、中华传统文化、"五大建设"实践、"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关联中来加以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实践中应坚持把文化自觉与综合创新作为重要战略理念,务求实效地继续推进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工程",坚持把培育宪政法治文化作为统领和核心,把培育公平正义的司法法治文化作为突出着力点,把培育网络法治文化作为紧迫的重要课题,把培育公民法治文化作为基础性、归宗性的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理论解析 实践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