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永贵 吴锦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11-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全面把握了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地为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正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全面把握了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地为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正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旨归。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方针上不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的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理论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毛泽东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曾胜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70,共4页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创造性、指导性和历史性的理论贡献。对...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创造性、指导性和历史性的理论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追根溯源于毛泽东对于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探索。无论是从理论贡献还是历史事实的角度,毛泽东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都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历史起点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六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辉吾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8,共4页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开拓文化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主要体现为,高度凸显文化的重要地位,将其置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提...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开拓文化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主要体现为,高度凸显文化的重要地位,将其置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其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形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任务,重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清晰把握文化的发展途径,积极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4
作者 王永贵 吴锦春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6期5-10,共6页
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基础、探索历程、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我国实际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象及如何开... 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基础、探索历程、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我国实际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象及如何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对策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邓显超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4,共5页
十六大以来,我党总结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回应人民群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既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 十六大以来,我党总结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回应人民群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既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形成的主要标志是科学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形成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科学把握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 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桂韩 刘绛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6-69,共4页
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真正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潮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本质上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 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真正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潮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本质上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保障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共享。从战略任务上,应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在思想层面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实践层面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道路的实践选择——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民族性特质 被引量:4
7
作者 路向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29,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民族性特质注重"东西"之别,"古今"之承继,体现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四维有机统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某种程度上是对基于民族性特质的文化多样性的威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民族性特质注重"东西"之别,"古今"之承继,体现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四维有机统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某种程度上是对基于民族性特质的文化多样性的威胁,保有民族性特质的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从世界文化、中华文化出发理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性特质的真正内涵,藉此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以及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赢得文化发展话语权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民族性特质的两条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民族性 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制度特征论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郝立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24,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在社会主义制度,"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魂在服务为民的价值旨归。一方面,制度优势使得中华文化的发展更为自觉与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制度也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内化于文化软实力之中。在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在社会主义制度,"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魂在服务为民的价值旨归。一方面,制度优势使得中华文化的发展更为自觉与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制度也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内化于文化软实力之中。在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持、对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导向的坚守以及对以人民需求为文化发展的价值旨归的不懈追求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鲜明制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制度导向 价值旨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拓展与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剑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1期11-16,共6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具体表现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加强和谐环境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传承、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具体表现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加强和谐环境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传承、发展与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贡献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正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45,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于毛"。毛泽东从实践哲学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先导;同时,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于毛"。毛泽东从实践哲学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先导;同时,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中国文化发展"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中成为先行者。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当代依然启示着我们要认识到这是"马克思主义道路",要坚持文化发展的这条"社会主义道路",要实事求是地完善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云山 《行政管理改革》 2011年第12期4-10,共7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发展 道路 六中全会 历史经验 文化建设 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锦涛 《行政管理改革》 2012年第2期4-8,1-3,共5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共同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为实现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发展 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文化建设 文化改革 纲领性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巩固和拓展
13
作者 樊锐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0,共5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发展目标上,经历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发展目标上,经历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大战略转型;在着力点上,经历了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服务”到“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再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重要调整,文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 道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文化 思想文化素质 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14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15
作者 姜澄 郑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发展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选择,确立于新时代文化思想创新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是在摸索开拓中国研究生教育道路中牢固的“文化自立”,是在变革更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形成的“文化自建”,是在凝练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文化自强”。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主动、坚持回归人本和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稳步提升对其在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信心和认同,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生教育 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种观察视角——兼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联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现代以来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作出的一种回应,也是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也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实践。从制度实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持续探索的实践结晶,代表了新时代以来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从重大理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得出的民主新认识,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17
作者 刘艺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一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历史过程,以及三次研究高潮,重点展示了近十年来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历史篇、理论篇、方法篇、实践篇四部分进行了专题探究,并对学科的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探究 研究高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出版社 王立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源式发展道路
20
作者 李笑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2,共10页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出了一条内源式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总体逻辑是中国共产党统筹总揽现代化进程,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治理需要,通过宏观主导与微观调适的渐进改革路径推动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并维系秩序的相对稳定。它确立了以政党力量为主导的领导主体,实行了以发展绩效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以统筹兼顾为核心的应变策略,选择了以渐进变革为原则的改革路径,实现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内源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