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8
1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建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7,共14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根本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有所下滑,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学的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魂脉,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完整思想体系,包括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关系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等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建设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论述,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教育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体系建设成效 被引量:9
3
作者 冯建军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共14页
新时代的十年,中国教育学正在向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目标迈进,在“三大体系”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学科体系上,制度化建设成效显著,学科体系日益健全,中国特色日益凸显;在学术体系上,以问题为导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 新时代的十年,中国教育学正在向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目标迈进,在“三大体系”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学科体系上,制度化建设成效显著,学科体系日益健全,中国特色日益凸显;在学术体系上,以问题为导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话语体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概念、范畴和一批原创性的教育教学理论已经或正在形成,中国教育研究成果在世界上已占有一席之地,但原创性理论和本土话语需要进一步提升。构建中国教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是今后一个阶段我国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十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探索——以陈桂生教授的《教育原理》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建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7,共9页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陈桂生教授的《教育原理》可视为一个成功案例。以陈桂生的《教育原理》为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解读,认为它是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著作,是关于教育事理的理论教育学,也是科学的教育学。从陈桂...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陈桂生教授的《教育原理》可视为一个成功案例。以陈桂生的《教育原理》为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解读,认为它是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著作,是关于教育事理的理论教育学,也是科学的教育学。从陈桂生教授的治学经历可以看到,他具有四方面的素养: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二是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三是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四是元教育学的素养。这四个方面,使得他对中国教育学的研究,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中国教育问题,建构中国教育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桂生 教育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立场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应始终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做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人民权益的维护者。本文首先围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以人为本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审计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外在现实需求和自身能力供给视角,系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的生成基础、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思想内涵 生成基础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6
作者 姜澄 郑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发展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选择,确立于新时代文化思想创新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是在摸索开拓中国研究生教育道路中牢固的“文化自立”,是在变革更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形成的“文化自建”,是在凝练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文化自强”。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主动、坚持回归人本和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稳步提升对其在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信心和认同,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生教育 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7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蔡春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
8
作者 余怒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155-155,共1页
蔡春教授作为当代中国审计学界旗帜性学者之一,在推动审计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特别是在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中国审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是对国际审计理论体系中关于国家审计系... 蔡春教授作为当代中国审计学界旗帜性学者之一,在推动审计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特别是在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中国审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是对国际审计理论体系中关于国家审计系统化研究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贡献了中国智慧。蔡春教授新近领衔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六卷本系列专著)以深邃的学术视野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开创性地构建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国家审计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研究 国家审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9
作者 刘艺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一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历史过程,以及三次研究高潮,重点展示了近十年来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历史篇、理论篇、方法篇、实践篇四部分进行了专题探究,并对学科的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探究 研究高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出版社 王立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推荐序
10
作者 郭道扬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60-160,F0003,共2页
蔡春同志1988—1991年在天津财经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会计审计大师李宝震教授,是我国本土培养的最早毕业的审计方向博士之一。我有幸成为蔡春同志博士论文的评审人之一,见证了他从博士生到博士再到著名学者的嬗变。他的博士论文... 蔡春同志1988—1991年在天津财经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会计审计大师李宝震教授,是我国本土培养的最早毕业的审计方向博士之一。我有幸成为蔡春同志博士论文的评审人之一,见证了他从博士生到博士再到著名学者的嬗变。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审计理论结构研究》,1994年和2001年先后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响重大深远,因此获得我国审计学术领域“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结构第一人”的赞誉。1988年至今30多年,蔡春同志一直持之以恒地坚守在持续推进审计理论创新发展的学术探索中,成果丰硕卓著,堪称审计理论创新研究的大胆追求者和卓越探索者。因其在审计理论创新研究领域的突出且重要贡献,蔡春同志2014年入选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2018年荣获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名家”证书。蔡春同志已经成长为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计审计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理论结构 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问题》
11
作者 单连春 许振煜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维度的伦理秩序重构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以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经济时代的伦理规范,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的探索创新
12
作者 刘威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2,213,214,共13页
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思想根源和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社会建设和群众工作有机统一、相得益彰的“三位一体”工作。它强调从“问题补救”向“赋能... 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思想根源和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社会建设和群众工作有机统一、相得益彰的“三位一体”工作。它强调从“问题补救”向“赋能增韧”的理念范式扩展,实现了从“单一纾困”向“动员枢纽”的角色定位跃升,从聚焦“老弱病残”等传统弱势群体,转向包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字边缘群体、新社会组织参与者在内的更广泛的社会成员,主动识别并回应那些隐匿在数字洪流中、游离于传统社会服务外,但同样面临生活和发展困境的“隐形群体”。与服务对象的拓展相适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的工作空间和服务场景也随之扩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在新的服务理念、角色定位、服务主体和对象、场景工具等一系列要素上,实现了对传统社会工作、西方社会工作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政党领导逻辑
13
作者 张等文 刘绍覃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M0003,共15页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改革、完善与成型,始终遵循着政党领导的独特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既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注入强大动力,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奠基到成熟定型的全过程,既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政治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政治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稳步迈进,不断开拓“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成熟定型 制度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开展研究型审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方法论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汉文 曹强 +1 位作者 贺东航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要求审计机关做实研究型审计。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理论模型是“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和“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模型,具有定位精准、宏微结合、顶天...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要求审计机关做实研究型审计。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理论模型是“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和“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模型,具有定位精准、宏微结合、顶天立地、切中本质的特征。该理论模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包含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等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具体表现在:坚持人民至上,审计工作要关注和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守”审计政治属性与经济监督主责主业之正,“创”审计政治功能、宏观管理职能与工作方式之新;坚持系统观念,用全面系统的视野、普遍联系的观点、统筹规划的方法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与解决审计问题;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审计方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审计工作要敏于发现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由此本文得出结论,研究型审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审计领域的深刻贯彻与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审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方法论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精品教材——兼评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5
作者 林木西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共7页
由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的中国经济学系列第一批出版发行的“双子座”教材之一。这部重点教材是推进习近平经济思... 由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的中国经济学系列第一批出版发行的“双子座”教材之一。这部重点教材是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和阐释的示范性成果,是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推进全国高校经济学原创性教材的先导性成果,是一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品教材。该教材从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了学理性阐述,从制度导向上对社会主义经济赋予新的内容、对新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进行了系统化分析,从而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和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进行先行尝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的典范--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
16
作者 张琦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F0004-F0004,共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六卷本)是蔡春教授团队历时16年完成的鸿篇巨制,代表了当代中国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这部250万字的著作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的理论空白,具有重要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六卷本)是蔡春教授团队历时16年完成的鸿篇巨制,代表了当代中国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这部250万字的著作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的理论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该书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观”为理论核心,创新性地提出了圈层结构式国家审计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做到“三个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工作要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1 位作者 王帆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14,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具体要做到“三个如”——“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三个如”高度凝练了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具体要做到“三个如”——“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三个如”高度凝练了新时代新征程审计监督的政治性、全面性与权威性特征,精准呼应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总要求,蕴含着深邃的理论意蕴与重要的实践价值,为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锚定了方向。“如臂使指”是根本原则,强调国家审计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精准发挥治理效能,释放各监督主体间的协同监督效力。“如影随形”是目标任务,要求审计监督全方位覆盖,将监督嵌入权力运行全对象、全流程、各环节,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纠偏—事后问责”闭环。“如雷贯耳”是实践要求,彰显审计监督的权威性,确保监督行动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制性和人人信任的公信力。本文从理论视角讨论“三个如”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意义,并立足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思想核心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建设要求,从学理上阐释“三个如”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而从多个维度、不同层面探索“三个如”的具体实现路径,以期为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自我革命 审计监督 工作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基础性保障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1 位作者 金瑛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8,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审计干部队伍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基础性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审计干部队伍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基础性保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2006年10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针对审计工作的“三立”要求,即“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三立”高度凝练了审计干部队伍建设需遵循的思想引领、价值指南和行动准则,彰显了审计干部绝对忠诚、绝对过硬、绝对可靠的品格特质,契合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对审计干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自我革命能力的要求,是审计干部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有机结合,指引着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的建设方向。本文剖析“三立”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建设审计专门队伍、建设审计服务队伍、建设审计专家队伍与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机制四个维度探索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的具体实现路径,以期助益于新时代审计人才培养,进而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基础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立” 审计干部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高素质 专业化 基础性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思想——实践基础、核心要义与理论创新
19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1 位作者 曹强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10,共8页
实践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市域、省域和中央层面,特别是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之后,有关审计的重要论述与宏大实践,为审计事业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场域。由此,形成了新时代党在审计领域... 实践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市域、省域和中央层面,特别是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之后,有关审计的重要论述与宏大实践,为审计事业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场域。由此,形成了新时代党在审计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并升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思想是内涵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领域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以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系统回应了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工作要求、职责定位、重大任务、独特作用、战略任务、重要抓手(“下半篇文章”)、方法论、基础保障等根本性问题,具体体现为“十大坚持”。从“十大坚持”的深刻内涵与核心要义中,能够提炼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六大标识性概念与三大原创性理论。这些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构成了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石与支柱。六大标识性概念分别为中央审计委员会、审计政治性、审计人民性、审计专业性、研究型审计与审计整改。其中,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审计治理架构的基础,审计政治性是审计工作的统领,审计人民性是审计工作的立场,审计专业性是审计的技术特征,研究型审计是审计实施的方法,审计整改是审计系统闭环治理的机制。三大原创性理论包括关于审计职责定位的经济监督理论、关于审计实施过程的研究型审计方法论,以及关于审计实施结果运用的审计整改理论。这三大理论呈现出从职责定位到执行过程,再到结果整改的依次递进闭环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思想 经济监督 研究型审计 审计整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系统性论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晓琴 吴学琴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结构阐释性话语呈现制度的层级构成优势;以价值衡量性话语展现制度的评价标准优势;以方向统领性话语突显制度的领导主体优势;以实然描述性话语彰显制度的运行效能优势;以应然规范性话语昭示制度的自我完善优势。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我国制度优势话语体系,需聚焦体系化建构与学理性阐释,优化话语内容体系;注重标识性概念打造与创新性议题设置,优化话语表达体系;统筹纵向性分析与横向性对比,优化话语叙事体系;彰显民族性特色与世界性意义,优化话语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优势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