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6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趋向
1
作者 杨姝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7期37-45,共9页
在研究政治文化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及其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变迁的新时代趋向,表现为政治理解趋于全面与深刻;表现为政治认知的普及化、政治情感趋于理性与现实;表现为政治态度的... 在研究政治文化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及其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变迁的新时代趋向,表现为政治理解趋于全面与深刻;表现为政治认知的普及化、政治情感趋于理性与现实;表现为政治态度的客观化、政治方式趋于有序与有效;表现为政治行为的规范化、政治生态趋于民主与法治;表现为政治发展的文明化。要从营造文明化政治生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完善民主化政治方式,兼容并蓄、文化创新四个方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理解 政治态度 政治行为 政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2
作者 蔡彦士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8期7-10,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资产阶级 人权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型构分析
3
作者 孟睿 俞良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3,共6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型构特征,它在空间结构上包括思想域区、社会域区和价值域区;在意义结构上表现为以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追求;在表达结构上包含“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型构特征,它在空间结构上包括思想域区、社会域区和价值域区;在意义结构上表现为以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追求;在表达结构上包含“双效”合一、“双创”融合、“双百”与“二为”共生、内外“双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型构带有政治文化的一般特征,也因自身的特定时空而被赋予个性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文化 型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4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5
作者 刘艺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一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历史过程,以及三次研究高潮,重点展示了近十年来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历史篇、理论篇、方法篇、实践篇四部分进行了专题探究,并对学科的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探究 研究高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出版社 王立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精品教材——兼评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6
作者 林木西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共7页
由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的中国经济学系列第一批出版发行的“双子座”教材之一。这部重点教材是推进习近平经济思... 由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的中国经济学系列第一批出版发行的“双子座”教材之一。这部重点教材是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和阐释的示范性成果,是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推进全国高校经济学原创性教材的先导性成果,是一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品教材。该教材从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了学理性阐述,从制度导向上对社会主义经济赋予新的内容、对新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进行了系统化分析,从而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和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进行先行尝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7
作者 姜澄 郑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文化自信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萌生于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艰难求索,发展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选择,确立于新时代文化思想创新的价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自信,是在摸索开拓中国研究生教育道路中牢固的“文化自立”,是在变革更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形成的“文化自建”,是在凝练总结中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中追求的“文化自强”。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历史主动、坚持回归人本和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和引领力,稳步提升对其在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信心和认同,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研究生教育 文化自信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超越性特征和历史优势
8
作者 郑丽娟 何友鹏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5,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根基,不断巩固夯实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根基,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奇迹,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根基,不断巩固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验和发展智慧的制度凝结,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性、整体的目标合理性、鲜明的人民主体性、切实的希望可得性、科学的系统自洽性等诸多层面的超越性特征。这种超越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持续发挥巨大政治制度能量,越来越显示出其“全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代表全体人民利益”“凝聚最大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自我纠错的勇气和魄力,渐进改革的智慧和使命担当”“立足世界历史的格局,怀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信念”的系统性力量和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呈现鲜明的样态异质性和道路差异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保证,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历史之根、优势之源、制度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 超越性特征 历史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6
9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种观察视角——兼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联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其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由此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现代以来我国政治建设长期内生性演化的成果,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作出的一种回应,也是新征程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理念,也是具体的政治制度实践。从制度实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持续探索的实践结晶,代表了新时代以来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从重大理念的角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过程中得出的民主新认识,是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基于《资本论》主线视角的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8,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由政策话语正式升级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范畴,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使“中国式现代化”由政策话语正式升级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术范畴,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剩余价值”作为《资本论》的主线,在范围、结构、属性和目的四个维度分别呈现出线索性、枢纽性、宣示性和导引性的理论特质。文章以此为参照系考察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在范围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能够明晰历史线索、聚焦研究对象和主题;在结构上作为中心范畴,以其蕴含的综合性内涵和逻辑性思维特征将经济运行各个方面的理论成果联结成为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在属性上凸显出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的价值立场和制度背景;在目的上作为揭开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题眼,有助于推进学说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主线的作用与意义,新时代的理论研究应沿着这一主脉络不断丰富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逻辑主线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与研究主线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永秀 刘盼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以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规律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践为研究任务,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研究对象,以追求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协调统一为研究主线,是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新质生产力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公平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3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共2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 集体学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信息技术发展 文化强国战略 锚定 根本指导思想 文化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柱与实践典范——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石 袁同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5,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理论灯塔与实践标杆,深刻阐释了文化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中的核心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通过全面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彰显其对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颜晓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结晶、实践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的时代,必将创造出属于这个新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述新时代新的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结晶、实践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的时代,必将创造出属于这个新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使命 实践创新 文化传承发展 社会变革 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明燕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一以贯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人民至上”是整个思想的价值支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整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一以贯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人民至上”是整个思想的价值支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整个思想贯彻落实的根本保障,“守正创新”是整个思想建构的基本方式。这些一以贯之的精神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又合理继承、转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理解“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原则
17
作者 郭娇 秦泽洪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82,共12页
党一以贯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这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既保证了中... 党一以贯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这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既保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又是正确处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原则。从历史维度看,党带领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光辉历程;从理论维度看,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从实践维度看,党在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根据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持续改革,不断突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目的,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则是遵循资本逻辑,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根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源式发展道路
18
作者 李笑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2,共10页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内源式政治发展应当具备独立的领导核心、制定合理的战略、应对多元的挑战、选择改革的路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出了一条内源式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总体逻辑是中国共产党统筹总揽现代化进程,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治理需要,通过宏观主导与微观调适的渐进改革路径推动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并维系秩序的相对稳定。它确立了以政党力量为主导的领导主体,实行了以发展绩效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以统筹兼顾为核心的应变策略,选择了以渐进变革为原则的改革路径,实现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内源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何以超越民族环境?--基于《巴师夏和凯里》手稿的考察
19
作者 陈海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70,160,共9页
马克思在《巴师夏和凯里》手稿中提出了经济思想发展的“民族环境”问题,阐述了法国和美国不同的民族环境何以驱使巴师夏和凯里走向相同的“经济和谐论”的理论谬误。特定的民族环境决定了研究者面对经济材料时的预设立场,遮蔽了对资本... 马克思在《巴师夏和凯里》手稿中提出了经济思想发展的“民族环境”问题,阐述了法国和美国不同的民族环境何以驱使巴师夏和凯里走向相同的“经济和谐论”的理论谬误。特定的民族环境决定了研究者面对经济材料时的预设立场,遮蔽了对资本主义规律的认识,限制了经济理论的世界视野。作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巴师夏和凯里的观点体现了鲜明的辩护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对“民族环境”问题的突破与创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时彰显了超越一国疆域的真理力量。这种超越源自其对现实经济运动的深刻总结、对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准确把握和开放包容的理论品质。最根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使其避免了服务于本民族资本增殖的经济学理论的狭隘辩护性,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环境 《巴师夏和凯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20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5月17日,由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政治经济学评论》《教学与研究》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创新专题研讨会”在... 5月17日,由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政治经济学评论》《教学与研究》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财经大学 政治经济学研究 知识体系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研讨会 《教学与研究》 联合举办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