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建设:经验坐标与核心要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志强 尹召凯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6,84,共7页
智库作为纽带和桥梁,弥合着知识和权力、政策思想和决策之间的鸿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发展。如何理解中国特色... 智库作为纽带和桥梁,弥合着知识和权力、政策思想和决策之间的鸿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发展。如何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文章尝试从历史的、比较的、发展的角度厘清其相关政策脉络,作出国内外比较,考察当下建设现状,定位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发展的经验坐标,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运用理论归纳、分析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的外部互动模式,进而理解其内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 出版智库 智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智库评价看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建设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洁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4,21,共6页
出版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典型代表和出版强国建设的有效支撑。科学、客观的智库评价在出版智库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主流智库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完全适用于出版智库的评价,原因在于出版智库的价值取向、建设目标和运行... 出版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典型代表和出版强国建设的有效支撑。科学、客观的智库评价在出版智库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主流智库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完全适用于出版智库的评价,原因在于出版智库的价值取向、建设目标和运行规律与综合性智库及其他专业智库存在根本差异。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应该创新出版智库评价方法,探索出版智库建设的有效途径,以科学、客观的智库评价引领出版智库遴选、培育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评价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出版智库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君 张轩 王健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目的/意义]新发展阶段,如何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质量,持续推动决策体系和决策过程的现代化,是智库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新型智... [目的/意义]新发展阶段,如何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质量,持续推动决策体系和决策过程的现代化,是智库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定位,剖析了当前我国智库建设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的制约因素,并从明确智库研究属性、提升智库研究能力、增强智库内生动力、凝聚各方智库力量、激发智库创新活力5个维度,提出了推进我国智库建设质量提升的现实路径。[结果/结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需要:坚持创新导向,提升研究能力;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内生动力;坚持合作理念,凝聚智库协同力量;优化评价体系,激发智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新发展阶段 决策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探析——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赖丽华 刘鸿武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目的/意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引导国际舆论,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方法/过程]中国特色新型... [目的/意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引导国际舆论,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方法/过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现中国好形象等方面责无旁贷。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院对非话语创新与战略传播的探索实践,分析总结其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结果/结论]本文从建构话语体系、传播平台、人才队伍、传播路径等四方面,就新时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如何加强我国国际传播效能、改进国际舆论引导、提升国际话语权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国际舆论引导 国际传播 国际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内容要点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鑫汝 唐果媛 吕青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5,共10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深入解析“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的核心议题和专家观点,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新时代背景下所承担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方法/过程]本文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组织举办的“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深入解析“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的核心议题和专家观点,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新时代背景下所承担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方法/过程]本文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组织举办的“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和圆桌论坛的专家观点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其中重要的观点从时代责任、使命担当、实践路径3个层面进行总结、提炼和推荐。[结果/结论]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包括: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关键问题,促进科技创新;传播中国声音,促进国际形象;智力服务支撑,提升决策质量;支撑社会治理,促进文明进步。新时代下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使命需要做到五点创新,即智库国际化发展创新、智库理论方法创新、智库运行机制创新、智库治理能力创新以及智库信息化建设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实践路径则包括:制定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立足理论创新与方法论研究;构建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推动智库国际化与全球合作;实施智库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以及创新运行机制与优化结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建设 智库理论与实践》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智库研究的“两种知识”——兼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概念框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馨伦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目的/意义]立足现代智库研究学理需求,反思现代智库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形成具有本土特征的概念框架,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新路径。[方法/过程]通过区分不同层次的研究,提出现代智库研究的“两种知识”,用以... [目的/意义]立足现代智库研究学理需求,反思现代智库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形成具有本土特征的概念框架,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新路径。[方法/过程]通过区分不同层次的研究,提出现代智库研究的“两种知识”,用以分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本质的研究困境与功能发挥的研究现状,找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概念框架切入点。第1种知识的探究运用经验性、解释性与评判性并存的研究思路,第2种知识的探究运用“结构—行动”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概念框架。[结果/结论]本研究通过概念框架区分不同层次的研究,“两种知识”组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概念框架的构成要素。第1种知识回答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本质、功能、特点和背景知识等相关问题,第2种知识回答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功能发挥过程之中涉及到的、如何在一般性预先假设下互动、如何在互动中更好地发挥功效,以及行动如何改变一般性预先假设的问题,即关于行动者与结构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智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机制、重心下移、嵌入决策过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下半场”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刚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4,41,共7页
根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时间表——到2020年实现总体目标,2013年以来的五年属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上半场",未来三年属于"下半场"。"上半场"成果丰硕,截至2017年底有九大... 根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时间表——到2020年实现总体目标,2013年以来的五年属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上半场",未来三年属于"下半场"。"上半场"成果丰硕,截至2017年底有九大类604家智库,分布于50多个战略和政策领域;智库的制度建设和运营管理探索出不少经验,涌现出很多可圈可点的案例。目前各界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深远意义认识得更加清晰,包括:新型智库建设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重要路径;新型智库建设继承了儒家"学为政本"传统,促进了国家治理的科学理性和专业理性;新型智库建设本质是开放言路,建立制度化的"政-知""政-产""政-媒""政-社"意见交通渠道,调动各行业知识精英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新型智库建设促进了有利于开展政策辩论的理性"第二公共政策空间"。"下半场"面临五大挑战:智库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集群性很低,"散""弱""小"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新型智库建设未能突破"三明治陷阱";研究咨询业务过于集中政策过程的前端,业务模式头重脚轻;智库和政府内部研究机构是"两张皮",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以消除;智库成果认定与激励的指挥棒设计不合理。新型智库体系建设要解决智库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群性问题,实体化和法人化是解决体制机制创新、克服"三明治陷阱"的重要途径,业务重心下移和后置是解决智库浮于表面注重形式传播问题的重要思路,而推行"嵌入式决策咨询服务模式"是解决政策研究与对策研究衔接、发挥"内脑"和"外脑"协同研究效应的重要选择,智库成果认定与激励措施的调整则始终是最重要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学为政本 智库产业集群性 第二公共政策空间 三明治陷阱 智库成果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与权力关系视角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友云 朱宇华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借鉴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思维,提出智库研究的知识与权力互动关系分析视角。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必须从智库是体现知识与权力互动关系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来定位智库。现代社会决策愈发以知识为基础,智库通过为决... 借鉴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思维,提出智库研究的知识与权力互动关系分析视角。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必须从智库是体现知识与权力互动关系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来定位智库。现代社会决策愈发以知识为基础,智库通过为决策实践提供知识支持,反映出知识与权力相结合的特征。借助智库这一平台,知识与权力之间,公众、专家与政府之间互动统一的逻辑得以生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知识与权力运用的过程,但科学知识是权力运用的基础,应积极发挥智库作为知识和权力间的桥梁作用,加强政策制定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必须以知识与权力良性运行的思想市场建构为基础,智库和政府履行好各自职责,智库应积极主动发挥智力优势影响公共政策,政府应为智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知识 权力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演变逻辑、实然困境和未来走向 被引量:7
9
作者 温志强 付美佳 胡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6,F0003,共7页
[研究目的]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究,深入探讨其发展过程的演变逻辑、存在的实然困境并基于此提供未来走向的路径规划。[研究方法]基于“决策—社会—国际”三维影响力分析框架,扫描智库三维影响力的在场表现,按照规范研究范式,厘... [研究目的]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究,深入探讨其发展过程的演变逻辑、存在的实然困境并基于此提供未来走向的路径规划。[研究方法]基于“决策—社会—国际”三维影响力分析框架,扫描智库三维影响力的在场表现,按照规范研究范式,厘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的实然困境。[研究结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决策咨询服务效能孱弱、内生实践动力发展不足、本土特色品牌尚未形成的实然困境。从精准定位和顶层设计的双向融合、社会现实与成果转化的内在耦合、本土智库与国际平台的有效对接3个维度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所应遵循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建设 智库影响力 智库建设困境 三维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桥红 周丽 刘嘉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121,共5页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治理体系,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智库建设、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的前提。本文阐述了新型智库治理体系的内涵,以及构建新型智库治理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智库治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治理体系,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智库建设、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的前提。本文阐述了新型智库治理体系的内涵,以及构建新型智库治理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智库治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智库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治理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参与国家意识形态治理的路径及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艳东 吴兴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107,共12页
美国智库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治理多端主体中的重要角色,从纵向历史来看,美国智库的意识形态化契合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从横向视角来看,智库深度参与政治体系运作、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促进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积极进行对外意识形态渗... 美国智库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治理多端主体中的重要角色,从纵向历史来看,美国智库的意识形态化契合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从横向视角来看,智库深度参与政治体系运作、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促进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积极进行对外意识形态渗透、搭建思想共识平台,以及借由"旋转门"机制,积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等,在意识形态治理中扮演着愈益积极的角色。尽管制度属性有本质差别,但美国智库深度嵌入国家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的举措,也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专业化为趋势,政府主导建设特色智库方阵;以职业化为标准,营建智库人才成长和流动机制;以多样化为布局,多管齐下扩展智库的影响力;以专题化为突破,集中攻坚意识形态治理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智库 意识形态 国家意识形态治理 智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内涵、特征及定位 被引量:53
12
作者 姜朝晖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60,共6页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涵、提炼相应的特征以及引导合理定位,有助于高校智库的健康发展。文章从高校与智库的关系、高校智库和其他社会专业智库的区别以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等方...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内涵、提炼相应的特征以及引导合理定位,有助于高校智库的健康发展。文章从高校与智库的关系、高校智库和其他社会专业智库的区别以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等方面做了内涵界定,同时归纳出基础性、长期性、协同性、适应性、国际性和复合性等特征,最后提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要合理定位,寻找比较优势,切实为国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智库 高校智库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0
13
作者 王文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意义]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目前,中国智库逐渐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许多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解还不够完整。[方法 /过程]本文在笔者日常智库运营经验的基础上... [目的/意义]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目前,中国智库逐渐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许多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解还不够完整。[方法 /过程]本文在笔者日常智库运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欧美国家100多家智库的实地走访,对中国智库"热"到来了吗、中美智库的差距有多大、如何看最流行的宾州《全球智库报告》、中国智库发展的几点不足、何为新型智库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结论 ]最后,本文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谋断互动、思想市场、人事拓展、融资运营、全球传播等方面,提出智库机制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新型智库 智库建设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引导、资源驱动与环境培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逻辑——基于82份政策的文本内容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文宏 李玉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4,共12页
为了厘清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逻辑,借助内容分析法,以党和政府的政策文本为研究素材,进行层层编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遵循目标引导-资源配置-环境开放-合作协同的发展逻辑。在顶层设计与自主探索中,驱动智... 为了厘清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逻辑,借助内容分析法,以党和政府的政策文本为研究素材,进行层层编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遵循目标引导-资源配置-环境开放-合作协同的发展逻辑。在顶层设计与自主探索中,驱动智库发展;在加大资源投入、竞争获取资源及规范资源使用中,支撑智库发展;在依托传统官方的基础上,塑造新兴市场环境,培育特色智库;在多样态融合、多方互动与多元共生的合作协同中,创新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形成较为健全的运行体系,呈现有序发展与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内容分析法 政府决策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之源、实然之困及纾解之道 被引量:9
15
作者 温志强 付美佳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目的/意义]精准透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历史发展逻辑和现实发展所需,有效回应其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借助文献研读和规范研究范式,阐... [目的/意义]精准透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历史发展逻辑和现实发展所需,有效回应其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借助文献研读和规范研究范式,阐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及发展之源,剖析其在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实然困境,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纾困策略。[结果/结论]通过分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现实情境,发现其存在服务定位与成果质量陷入“双重窘境”、现实导向与成果传播落入“双重危机”、智库制度面临缺失与空转“双重难题”、人才队伍呈现失衡与静置“双重病态”以及智库对外交流创新能力深陷“双重困局”等困境。对此,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从厘清智库服务理念、良性运转智库成果、完善智库制度体系、打造优质人才高地及做好国际公共外交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纾解上述5个“双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建设 智库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青 蒋岩桦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的/意义]我国的智库评价近年刚刚起步,亟待构建中国特色智库评价体系,从而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管理保障。[方法 /过程]采用调查、访谈、讨论等方法,梳理智库评价实践经验,对中国智库评价的意义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 [目的/意义]我国的智库评价近年刚刚起步,亟待构建中国特色智库评价体系,从而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管理保障。[方法 /过程]采用调查、访谈、讨论等方法,梳理智库评价实践经验,对中国智库评价的意义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构建中国特色智库评价体系的原则及着力点进行思考。[结果 /结论 ]构建中国特色智库评价体系,需要通过多层面的实践探索、多角度的调研思考及多元化的评价完善,这样才能使中国特色智库评价体系成为加强中国智库资格认证与智库成果展示的导航仪,成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助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智库 中国特色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制度保障 被引量:5
17
作者 石伟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7,共8页
智库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智库蓬勃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地位愈发凸显。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优势,如何利用制度更好规范智库建设,一直是智库研... 智库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智库蓬勃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地位愈发凸显。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优势,如何利用制度更好规范智库建设,一直是智库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后,从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政策评估制度、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舆论引导机制等五个方面入手,加快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体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保障体系 制度完善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核两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框架与模式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宁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6期58-64,共7页
[目的/意义]高校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当充分利用其优势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然而,高校存在诸如体制机制、研究导向等种种不利于新型智库建设的问题和障碍。[方法 /过程]为破解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高校智库建设的&... [目的/意义]高校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当充分利用其优势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然而,高校存在诸如体制机制、研究导向等种种不利于新型智库建设的问题和障碍。[方法 /过程]为破解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高校智库建设的"一核两力"框架和模式。[结果/结论 ]首先要进行体制突破与机制创新,构建独立、自主、灵活的智库主体和治理结构,并配以完备、规范、科学的制度体系。其次,要搭建规模适度、梯度分明、结构合理的核心研究团队和体现异质性、广泛性和研究性的外围团队,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和机制设计实现平台化研究。最后,以构筑"四大互动体系"为思路打造智库高效运营力,为研究力赋能,提升研究质量和智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一核两力 研究力 运营力 四大互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社会智库的创新发展——2025第十二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通知
19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54,共1页
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能力建设,总结交流社会智库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探讨地方、社会智库建设的特点规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拟于2025年9月12—14日联合举办“地方、社会智... 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能力建设,总结交流社会智库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探讨地方、社会智库建设的特点规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拟于2025年9月12—14日联合举办“地方、社会智库的创新发展——2025第十二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诚邀地方、社会智库相关专家学者及智库工作者参会(撰文或直接参加),会议优秀论文经同行评审通过后将优先发表在《智库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发展 新型智库 智库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创新发展的智库建设——2025第十一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轮)
20
作者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65,共1页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智库在推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机制,提升智库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辽宁师范大学拟于2025年5月27-30日举办“面向区域创新发...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智库在推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机制,提升智库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辽宁师范大学拟于2025年5月27-30日举办“面向区域创新发展的智库建设——2025第十一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 智库建设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能力和水平 高质量发展 三中全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