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6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证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邓秀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19-123,108,共6页
考证学又称汉学和朴学,是出现在我国清代并在清代学术界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术思潮。它以考证、辨伪和辑佚我国古代经史典籍为主要宗旨。由于这种学术活动(尤其是在其发展高峰时)脱离现实、崇尚古代,埋头于烦琐的考证之中,因此。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我国古代 脱离现实 研究方法 科技文化 学术思潮 清代学术 戴震 统治地位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展史》出版
2
作者 雪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2025年5月,我校文学院王齐洲教授撰著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展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著2024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这是王齐洲教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第二部专著。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
3
作者 张涛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42-48,共7页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封建社会盛期的宋代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另一种认为,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无论何时都不曾出现下坡.这两种观点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封建社会盛期的宋代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另一种认为,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无论何时都不曾出现下坡.这两种观点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具体地、科学地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问题,我们收集了从公元前650年公元1800年,2450年间共618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以是项成果对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揭示物质运动特性和规律的深刻程度、在科学技术史上的意义为标准,逐项评分,似每50年为一个计时单位,将每一计时单位的科学技术成果总分取对数,作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曲线,如附图,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计时单位时间总分对数值~*.曲线表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既不是在封建社会盛期达到高峰后,就走下坡路,也不是在中国古代整个阶段都在平稳向上发展,不曾出现下坡.而是高峰低潮相间、呈波浪形持续发展.附图的曲线对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态势,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 发展态势 科学技术成果 西方科学技术 计时单位 走下坡 公元前 附图 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祖林 王永 丁春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首次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将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此基础上,对形成现代中国科技分布的原因进行了...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首次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将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此基础上,对形成现代中国科技分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科学技术 空间分布 形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8
5
作者 方智远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期21-27,共7页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蔬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蔬菜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产值、出口量等方面均位居农作物首位,已成为中国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其中离...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蔬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蔬菜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产值、出口量等方面均位居农作物首位,已成为中国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其中离不开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强力支撑。当前,中国蔬菜产业正面临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继续大力发展蔬菜育种科学技术、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种业发展是其必由之路。本文回顾了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蔬菜育种取得的成绩,如不断壮大的科研队伍和取得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以及迅速发展的种业企业等;文章还对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根据中国蔬菜育种目前存在问题及市场的需求,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做好的工作,包括建立新型蔬菜育种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做好种质创新工作、规范蔬菜种业市场和保护育种者的知识产权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蔬菜育种科学技术 发展历程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汇渔业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和实际意义 碳汇渔业将成为新一轮渔业发展的驱动力——专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 被引量:42
6
作者 肖乐 刘禹松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共5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院/所长唐启升先生近期提出"大力发展碳汇渔业"这一创新思路。唐启升院士认为,渔业碳汇在生物碳汇扩增战略中占有显著地位,对发展低碳经济具...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院/所长唐启升先生近期提出"大力发展碳汇渔业"这一创新思路。唐启升院士认为,渔业碳汇在生物碳汇扩增战略中占有显著地位,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很大的产业潜力;海水养殖业是发展低碳的、蓝色的碳汇渔业的主体并有希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碳汇渔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示范。那么,什么是碳汇渔业?这一理念提出的依据和内涵是什么?碳汇渔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研究发展碳汇渔业的意义是什么?碳汇渔业实施中的问题与实况是怎样的?为什么说碳汇渔业可能成为推动渔业新一轮发展的驱动力?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唐启升院士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学技术协会 经济增长点 渔业发展 实际意义 副主席 驱动力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成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学 科学技术发展 新儒学 《黄帝内经》 生产实践 科学发展 经验事实 近代科学技术 古代科学技术 外在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皮革科学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闻欣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列举了我国古代大量的科技文献史料的基础上 。
关键词 皮革科学技术 古代 中国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的感通论
9
作者 孔令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的感通论包括感应论和变通论两部分。感应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人们对同类相感、异类相感、显感、潜感等进行了探讨,并把感应的机制分为气类感应和存在感应。变通论是感应论的进一步深化。变是过程,通是结...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的感通论包括感应论和变通论两部分。感应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人们对同类相感、异类相感、显感、潜感等进行了探讨,并把感应的机制分为气类感应和存在感应。变通论是感应论的进一步深化。变是过程,通是结果。通是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呈现出来的。通具有存在论、认识论、实践论三层意义。感通论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与源出于西方的近现代科学技术思想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 感应 变化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的筹划与实施
10
作者 张柏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7-63,共17页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新局面。经过5年多的筹划,2000年该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内30多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工承担二级课题...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新局面。经过5年多的筹划,2000年该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内30多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工承担二级课题,超过70%的课题由中青年学者承担,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从2004年到2010年,项目成果《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的35种、共47册书陆续出版发行。相互包容、通力合作和契约精神是集体研究项目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 知识创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业发展进入转型与突围期,科技贡献率将有效提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在京召开
11
作者 赵玉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1,共2页
以“反思、前瞻与发展”为主题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于11月4~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关注未来挑战、加快自主创新、强化学科交叉、注重科技与企业对接为目标,国内62所食品类高校、25家食品科研院所、58家食品企业、29... 以“反思、前瞻与发展”为主题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于11月4~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关注未来挑战、加快自主创新、强化学科交叉、注重科技与企业对接为目标,国内62所食品类高校、25家食品科研院所、58家食品企业、29家其他相关行业的领导及国外食品界专家450多人参会,凸显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强大号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科技贡献率 工业发展 年会 食品企业 自主创新 学科交叉 科研院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方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素琴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3-37,共5页
百工相传和家传技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传播的最原始形式。随着私学的兴起和一批科技著作的出现,从汉代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传播方式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到了隋唐时代,科技教育走向成熟,科技传播方式正规化,中国科学的传播力度... 百工相传和家传技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传播的最原始形式。随着私学的兴起和一批科技著作的出现,从汉代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传播方式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到了隋唐时代,科技教育走向成熟,科技传播方式正规化,中国科学的传播力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到明清之际,随着科举的日益兴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受阻,其结果是使陈旧的生产力长期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科学技术 传播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勇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10,共3页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竞技体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缺乏对"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整体关系的研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可持续性。从"STS"学科的新视角,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不可持续性进行了具体...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竞技体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缺乏对"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整体关系的研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可持续性。从"STS"学科的新视角,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不可持续性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指出:中国体育过分重视技术,忽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由于技术的极端功利主义,片面追求金牌效益,导致技术的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失落,产生了一系列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后果。并对中国竞技体育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学技术 中国 竞技体育 可持续发展 STS 体育项目 价值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与中国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葆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29,共5页
科学技术与中国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王葆青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又指出,“要加快科... 科学技术与中国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王葆青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又指出,“要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中国 社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草地管理开发科学技术的长期滞后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毓堂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6,共6页
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角度,论述了近现代世界草地管理开发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中国草地科学管理开发的历史与现状和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与经验教训。提出:中国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先进的草产业理论和优秀的草业科技人才... 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角度,论述了近现代世界草地管理开发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中国草地科学管理开发的历史与现状和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与经验教训。提出:中国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先进的草产业理论和优秀的草业科技人才,要尽快实施钱学森草产业战略;改革创新国家草地管理机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草地管理开发 科学技术 发展 草地资源 草产业理论 草业科技人才 草地管理机制 知识密集型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综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坚 白晓飞 +2 位作者 刘爱霞 张定祥 何宇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0,共3页
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于11月15日至16日在重庆召开,主题为“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土地科学技术发展”。大会共收到论文180余篇,其中160余篇入选年会光盘论文集。4位专家作大会学术报告,24位专家分别在三个分会场上进行学术交... 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于11月15日至16日在重庆召开,主题为“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土地科学技术发展”。大会共收到论文180余篇,其中160余篇入选年会光盘论文集。4位专家作大会学术报告,24位专家分别在三个分会场上进行学术交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地学会 科学技术发展 年会综述 信息技术 学术年会 学术报告 学术交流 观点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腾飞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祖刚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88-91,共4页
(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缓慢发展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5世纪)。与西方※同期相比,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起步晚、速度慢、成果少。古埃及和巴比伦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就进入奴隶社会,中国进入奴隶社... (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缓慢发展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5世纪)。与西方※同期相比,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起步晚、速度慢、成果少。古埃及和巴比伦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就进入奴隶社会,中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时间比它们晚一千年左右。据15项重要科研成果统计,西方的发明、发现时间比中国平均早一千五百年左右。第二个是蓬勃发展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14世纪)。公元前5世纪,中国提前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腾飞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发展速度怏、成果多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据二十项重要科研成果统计,中国的发明发现时间平均比西方早一千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发展历程 公元前 奴隶社会 中国古代科学 知识分子 封建社会 古埃及 显著特点 巴比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牦牛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陆仲磷 阎萍 王槐田 《中国草食动物》 2003年第3期33-36,共4页
我国牦牛科技的发展 ,第一阶段 ( 1949年以前 )主要是对牦牛及其产区的实地调查 ,向外界作描述性介绍 ;第二阶段( 1949~ 1977年 )地处西部的农业院校 ,科研单位和牦牛产区的广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 ,围绕牦牛资源、杂交改良、草地利用、... 我国牦牛科技的发展 ,第一阶段 ( 1949年以前 )主要是对牦牛及其产区的实地调查 ,向外界作描述性介绍 ;第二阶段( 1949~ 1977年 )地处西部的农业院校 ,科研单位和牦牛产区的广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 ,围绕牦牛资源、杂交改良、草地利用、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试验和调研 ,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 ( 1978~ 1995年 )从事牦牛技术工作的人数达到高峰 ,牦牛科技项目成果发表的论文专著最多 ,成立了中国牦牛科研协作组 ,创刊了《中国牦牛》杂志 ,开始培养牦牛学科硕士研究生 ,中国牦牛的科学技术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 ;第四阶段 ( 1995年 )年轻的新生力量成长起来 ,国际交往频繁 ,顺利召开了三届国际牦牛学术讨论会 ,并成立了国际牦牛信息中心 (筹 )和全国牦牛品种协会 ,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截止目前在各种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 2 0 0 0篇 ,出版专著和论文集 14种。在此基础上 ,牦牛技术在 2 1世纪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牦牛 科学技术 发展 牦牛资源 杂交改良 草地利用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作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成就
19
作者 梁荫东 潘衍庆 周德藻 《热带农业科学》 1999年第6期95-110,共16页
以对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为指导,总结了建国近50 a 来,在我国社会、自然和国际时代特征的条件下,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成就,从而为在世纪之交推动我国热带作物科学技... 以对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为指导,总结了建国近50 a 来,在我国社会、自然和国际时代特征的条件下,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成就,从而为在世纪之交推动我国热带作物科学技术实现新的质的飞跃,并为促进热带作物业跨世纪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热带作物 科学技术 发展历史 现状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验收会议纪要 被引量:1
20
作者 一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近现代 科学技术发展 项目验收 知识创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