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中国内地近十年弥尔顿三部曲研究述评(2013—2022)
1
作者 吴玲英 李未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格探索等三个维度;二是研究方法取得开拓式创新,尤其是跨学科交叉探究方法和跨文化研究路径。通过将弥尔顿研究作为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当下研究存在的拓进空间,希望能为中国内地未来的弥尔顿三部曲研究指明方向,或能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三部曲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 中国内地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冉 郭小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5,共12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变革引起概念巨变的“鞍形期”之中。就必要性而言,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离不开对于概念形成充分的理论认知、通过历史研究彰显学科厚度、经由概念史范式揭示术语革命精神。应当主要在学科本体概念、基础理论概念、学科重要概念这三个论域内展开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更好地应用概念史范式,应当在加强与唯物史观的融合中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制作用、在加快对相近学科的借鉴中形成合乎自身定位的方法与策略、在加深对同类概念的集成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霞 杨菲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六个二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与其它五个二级学科之间既有区别,也存在着功能互补,交叉与渗透的联系。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六个二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与其它五个二级学科之间既有区别,也存在着功能互补,交叉与渗透的联系。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它二级学科之间的的关系,是学科建设和成长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科重心 学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 被引量:6
4
作者 顾钰民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1,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使研究方向既符合学科范畴的要求,又体现学科点的特色。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建设、学术交流建设、培养制度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使研究方向既符合学科范畴的要求,又体现学科点的特色。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建设、学术交流建设、培养制度建设等内容。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取得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关系;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军良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4,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虽然业已达成了诸多学术共识,且渐次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从散在性走向系统性,但其要一改当下非此即彼的研究范式走向系统深入、圆融自足,以下几个重要的方法论不可或缺:一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虽然业已达成了诸多学术共识,且渐次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从散在性走向系统性,但其要一改当下非此即彼的研究范式走向系统深入、圆融自足,以下几个重要的方法论不可或缺:一是在学科边界意识与学科交融意识的结合中扬弃学科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割裂互斥;二是在学术意识与问题意识的融通中消解学术话语建构与社会生活介入之间所存在的对峙性张力;三是在返本意识与开新意识的互补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与具有解释学期待的研究者所朝向的视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方法论 哲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学俭 张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20-22,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八年来,已取得重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亟须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结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八年来,已取得重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亟须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结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应主要从强化学科问题意识、明确学科方向定位、优化学科结构体系、规划学科发展战略、营造学科学术环境方面加强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科建设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基于研究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颜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4-50,共7页
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中国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创新,要求"世界历史视角"成为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自觉追求,从而确立"中国视角"与"世界历史视角"并行互... 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中国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创新,要求"世界历史视角"成为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自觉追求,从而确立"中国视角"与"世界历史视角"并行互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视角 世界历史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视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敬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4,共3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基于学科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该特别强调增强学科意识。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基于学科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该特别强调增强学科意识。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概念,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意义;要科学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科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论纲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喜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1,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内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其广义内涵是由狭义内涵拓展、深化而来的,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与价值、内外关系、理论创新与新形态构建、哲学对话与融合、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构、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内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其广义内涵是由狭义内涵拓展、深化而来的,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与价值、内外关系、理论创新与新形态构建、哲学对话与融合、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构、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等都属于广义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范畴。当前应特别重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内涵的研究,这一研究将有可能突破所谓马、中、西的哲学学科界限,即有可能围绕着广义的中国化内涵这个主题,三大哲学在这个焦点问题上深化对话、增进理解甚至达成中国化的基本共识。中国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深刻和具有前瞻性的范式,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应该是整个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致思取向,是现代中国学术和民族文化身份的基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研究 基本内涵 方法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史应如何写
10
作者 姚鸿雁 周全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8,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史的对象是九十年的研究历史,其内容异常丰富,但至今尚无一部专著。目前研究现状基本是就某一专题的一些零星综述。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学术要求进行探讨,对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史的对象是九十年的研究历史,其内容异常丰富,但至今尚无一部专著。目前研究现状基本是就某一专题的一些零星综述。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学术要求进行探讨,对一些关键性概念、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史"的不同,也都要给予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11
作者 周前程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4,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是很难摆脱精英化的趋向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树立一种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观,拒绝任何形式的精英化倾向,其最终结果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身看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是很难摆脱精英化的趋向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树立一种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观,拒绝任何形式的精英化倾向,其最终结果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身看成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实践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陷入大众化的诉求与精英化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之中,其大众化的追求实际上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合理化自身行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大众化 精英化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探索——读《现代性的中国方案——基于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林元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3期121-121,共1页
如何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研究视野的相对窄化、研究论域的相对重复、新的研究方法的相对不足,等等。近日,南京大学张明同志的专著《现代性的中国方案——基于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探... 如何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研究视野的相对窄化、研究论域的相对重复、新的研究方法的相对不足,等等。近日,南京大学张明同志的专著《现代性的中国方案——基于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以下简称该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近些年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次难能可贵的探索,具有如下显著特点:一是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理论与实践探索 深化拓展 研究论域 现代性 研究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出版
13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四川省 十七大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简介
1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于2019年3月正式揭牌运行,12月获批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中心总面积1000余平方,分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展室、毛泽东思想成果展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展室等主展厅和入党宣誓...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于2019年3月正式揭牌运行,12月获批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中心总面积1000余平方,分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展室、毛泽东思想成果展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展室等主展厅和入党宣誓厅、学术沙龙室、珍品储藏室等功能区,藏有《红藏》《马藏》等近2万册经典著作及文献、音视频资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播、党员党性教育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党宣誓 党员党性 学术沙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主展厅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霞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6,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充分体现政治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充分体现政治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科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 呼唤中国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5,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中国化研究。中国化心理学研究是指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不盲目套用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的现成概念、方法和理论,而是脚踏实地地考察我国人民的社会、文... 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中国化研究。中国化心理学研究是指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不盲目套用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的现成概念、方法和理论,而是脚踏实地地考察我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历史和其它相关背景,创造性地进行概念分析、方法设计和理论构建,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国化心理学研究 人格 社会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研究中国化十年进展:阶段·内涵·问题——基于2002-2011年期刊论文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华林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41-47,53,共8页
2002年以来,国内院校研究快速发展,影响力显著提升,院校研究中国化取得明显进展。基于2002-2011年间期刊论文发表的统计分析,追溯近十年国内关于院校研究的研究轨迹,探讨院校研究中国化进程的阶段划分、院校研究的基本内涵,并对院校研... 2002年以来,国内院校研究快速发展,影响力显著提升,院校研究中国化取得明显进展。基于2002-2011年间期刊论文发表的统计分析,追溯近十年国内关于院校研究的研究轨迹,探讨院校研究中国化进程的阶段划分、院校研究的基本内涵,并对院校研究的定义、基本特征、中国特色及其驱动力量等若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研究 院校研究中国化 发展阶段 基本内涵 行政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浪潮中来自中国心理学界的另一种声音——《危机与转折——心理学的中国化问题研究》介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峰强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3年第3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心理学史 全球化 本土化 《危机与转折一心理学的中国化问题研究 理论篇 应用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分期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师吉金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共5页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时间还不长,所以有一些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分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属于历史学科...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时间还不长,所以有一些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分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的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属于历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分期要综合考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据此,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0年共产党组织出现到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之前,这是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理论形态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至今,这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形态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学科性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特色”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昌兵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144,共5页
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一书在这方面作了创新性探索。该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 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一书在这方面作了创新性探索。该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开拓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现实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等五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特色"进行了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化的“特色”研究 中国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