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中国内地近十年弥尔顿三部曲研究述评(2013—2022) |
吴玲英
李未雪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李冉
郭小凡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
刘霞
杨菲蓉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4
|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 |
顾钰民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
胡军良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6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
王学俭
张智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3 |
1
|
|
|
7
|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基于研究视角的分析 |
颜旭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
8
|
基于学科视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袁敬伟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9
|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论纲 |
姜喜咏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史应如何写 |
姚鸿雁
周全华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
周前程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2
|
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探索——读《现代性的中国方案——基于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 |
刘林元
|
《毛泽东研究》
|
2020 |
1
|
|
|
1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出版 |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14
|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简介 |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1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特性 |
刘霞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6
|
构建和谐社会 呼唤中国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
黄希庭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
17
|
院校研究中国化十年进展:阶段·内涵·问题——基于2002-2011年期刊论文的分析 |
蒋华林
|
《重庆高教研究》
|
2013 |
3
|
|
|
18
|
全球化浪潮中来自中国心理学界的另一种声音——《危机与转折——心理学的中国化问题研究》介评 |
高峰强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3 |
1
|
|
|
19
|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分期的思考 |
师吉金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20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特色”研究 |
陈昌兵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