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先进研究堆全堆芯流致振动及流量分配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喻丹萍 蒋贤国 +3 位作者 张建伟 杨杰 马建中 胡永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711-714,共4页
由于设计和安全评价的需要,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进行了1∶1全堆芯的流致振动和流量分配试验研究。文章分别介绍了流致振动和流量分配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模型的设计、试验研究的内容、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和得到的结论等。试验... 由于设计和安全评价的需要,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进行了1∶1全堆芯的流致振动和流量分配试验研究。文章分别介绍了流致振动和流量分配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模型的设计、试验研究的内容、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和得到的结论等。试验中发现了结构设计的部分问题,设计方根据试验结果改进和优化了最终设计。试验验证了CARR堆内部件和堆芯的设计,为CARR工程通过安全审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堆全堆芯 1∶1模型试验 流致振动 流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堆芯流量分配计算 被引量:5
2
作者 田文喜 秋穗正 +4 位作者 郭赟 苏光辉 贾斗南 刘天才 张建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正常运行强迫循环工况和自然循环工况下堆芯内冷却剂流动方向相反的特点,开发了堆芯流量分配计算程序。程序针对这两种运行工况进行了全堆芯的数值模拟,得出堆芯流量分配计算结果和非对称冷却条件下板状燃料元... 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正常运行强迫循环工况和自然循环工况下堆芯内冷却剂流动方向相反的特点,开发了堆芯流量分配计算程序。程序针对这两种运行工况进行了全堆芯的数值模拟,得出堆芯流量分配计算结果和非对称冷却条件下板状燃料元件的温度场。计算发现两种工况下堆芯内各通道的流量份额变化不大,表明流量分配主要取决于通道几何形状和尺寸,基本可以忽略功率分布不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流量分配 非对称冷却 板状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安全棒驱动机构改进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学微 罗忠 +1 位作者 甄建霄 王玉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04-2308,共5页
分析了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在C阶段调试过程中发生的安全棒意外落棒事件,查找原因为:安全棒驱动机构回路中电磁阀因长时间工作引发烧损失效,为解决该安全隐患,对CARR安全棒驱动机构进行改进设计,提出"水力提升-水力磁力保持式&qu... 分析了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在C阶段调试过程中发生的安全棒意外落棒事件,查找原因为:安全棒驱动机构回路中电磁阀因长时间工作引发烧损失效,为解决该安全隐患,对CARR安全棒驱动机构进行改进设计,提出"水力提升-水力磁力保持式"安全棒驱动机构设计方案,使用Ansoft公司的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对水力提升-水力磁力保持式安全棒驱动机构磁路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驱动机构的电磁场分布及电磁力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磁力保持装置产生电磁力可达到安全棒驱动线重量的2.12倍,具有一定的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棒驱动机构 磁力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安全棒驱动机构调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应超 刁均辉 +1 位作者 高永光 陈立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04-607,共4页
中国先进研究堆安全棒由水力驱动,最初设计制造的驱动机构存在较多问题,验证试验中发生多次卡棒。本工作对安全棒驱动机构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并制造了两套驱动机构,对其进行调试。新的安全棒驱动机构调试结果表明,所作... 中国先进研究堆安全棒由水力驱动,最初设计制造的驱动机构存在较多问题,验证试验中发生多次卡棒。本工作对安全棒驱动机构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并制造了两套驱动机构,对其进行调试。新的安全棒驱动机构调试结果表明,所作改进对提高驱动机构性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驱动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ATWS事故缓解系统设计改进安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东兴 李吉根 浦胜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23-527,共5页
以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最严重的失控提棒ATWS为例,对CARR事故缓解系统设计改进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分别就不同的失控棒最大速度和不同的落棒模式(自由落体和1.5s掉落)进行分析计算,找出CARR对失控提棒ATWS所能承受的最大棒速,确定了4m... 以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最严重的失控提棒ATWS为例,对CARR事故缓解系统设计改进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分别就不同的失控棒最大速度和不同的落棒模式(自由落体和1.5s掉落)进行分析计算,找出CARR对失控提棒ATWS所能承受的最大棒速,确定了4mm/s的控制棒最大提升速度。对失控提棒ATWS事故采用保守分析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设置和棒速是合理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CARR 失控提棒事故 管理 事故缓解系统 ATWS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堆芯容器及堆内构件设计研究
6
作者 范月容 张占利 +3 位作者 石辰蕾 戴长年 郎瑞峰 孙林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09-311,共3页
堆芯容器及堆内构件是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经过充分调研和精心设计,解决了CARR堆芯容器及堆内构件结构设计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难点:螺纹连接的防松脱设计,填充体与栅板组件的整体装配设计,控制棒导管的上、下支撑... 堆芯容器及堆内构件是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经过充分调研和精心设计,解决了CARR堆芯容器及堆内构件结构设计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难点:螺纹连接的防松脱设计,填充体与栅板组件的整体装配设计,控制棒导管的上、下支撑设计和密封结构设计等。目前,堆芯容器及堆内构件在现场已安装完毕,经多项设计试验验证表明,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堆芯容器 内构件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安全棒驱动系统故障测试分析
7
作者 罗忠 王玉林 +2 位作者 朱吉印 甄建霄 朱学微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0-354,共5页
针对CARR安全棒驱动系统在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出现的问题,对CARR安全棒驱动系统进行了测试研究,掌握了CARR安全棒驱动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现了CARR安全棒提棒时间随着提棒次数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基于此现象,提出了由提棒时间的变化... 针对CARR安全棒驱动系统在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出现的问题,对CARR安全棒驱动系统进行了测试研究,掌握了CARR安全棒驱动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现了CARR安全棒提棒时间随着提棒次数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基于此现象,提出了由提棒时间的变化来判断驱动线磨损情况以及监测驱动回路内部阻力变化的新方法,对CARR安全棒驱动系统在今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运行维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棒驱动系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稳态热工水力计算程序开发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文喜 秋穗正 +4 位作者 郭赟 苏光辉 贾斗南 刘天才 张建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6,共6页
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具体特点开发了堆芯多通道热工水力计算程序ECARR。通过对全堆芯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堆芯流量分配和非对称冷却条件下板状燃料元件的温度场,为进一步分析燃料元件的温差热应力等其它参数提供了所需数据。同时... 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具体特点开发了堆芯多通道热工水力计算程序ECARR。通过对全堆芯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堆芯流量分配和非对称冷却条件下板状燃料元件的温度场,为进一步分析燃料元件的温差热应力等其它参数提供了所需数据。同时还对堆芯最热通道进行了热工水力计算及相应准则的判定。各参数符合CARR热工水力设计准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稳态 非对称冷却 板状元件 热工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散射谱仪建设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东风 刘蕴韬 韩松柏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5,共5页
中子具备不带电、穿透力强、可鉴别同位素、较之X射线对轻元素灵敏、具有磁矩等优点,因此中子散射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从原子和分子尺度上研究物质结构和动态特性的表征手段,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先进研究堆(CA... 中子具备不带电、穿透力强、可鉴别同位素、较之X射线对轻元素灵敏、具有磁矩等优点,因此中子散射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从原子和分子尺度上研究物质结构和动态特性的表征手段,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上的中子散射工程将充分利用该研究堆为中子散射工程提供的高通量、具有冷中子源、切向水平孔道等有利条件,预计一期将分别建造高分辨中子粉末衍射仪、中子反射谱仪、应力测量衍射谱仪、中子三轴谱仪、中子小角散射谱仪、中子四圆衍射仪、中子高强度粉末谱仪、中子织构测量仪、冷中子照相谱仪和热中子照相谱仪等10台谱仪及装置。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建立起研究手段配套、覆盖中子散射研究的主要领域、强调应用又具备必要的基础研究能力的中子散射设备,将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地矿、环境等各种学科及工程技术方面提供先进的中子散射技术。其最终目标是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其综合研究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中子散射国家重点实验室,使之成为我国21世纪中子散射研究和应用的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以期为我国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散射技术 中国先进研究 应用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间接中子照相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国海 韩松柏 +6 位作者 陈东风 王洪立 贺林峰 王雨 武梅梅 刘蕴韬 赵志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建成为我国间接中子照相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平台。本文基于CARR开展了间接中子照相方法的初步研究。首先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分析了基于CARR开展间接中子照相测量的条件;然后根据这些条件,通过解...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建成为我国间接中子照相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平台。本文基于CARR开展了间接中子照相方法的初步研究。首先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分析了基于CARR开展间接中子照相测量的条件;然后根据这些条件,通过解析计算确定了间接成像两次曝光过程的实验参数;最后利用CARR的热中子孔道,以核燃料元件模拟件为样品进行了间接中子照相实验,并研究了间接中子照相成像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中子照相 无损检测 中国先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停堆冷却措施及其主要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庄毅 柯国土 +3 位作者 刘天才 黄兴蓉 赖陶陶 姚成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12-416,共5页
停堆后冷却问题是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冷却措施的实施对CARR的安全和建设投资有较重要的影响。CARR采用停堆初期的强迫循环及停堆后期全堆芯自然循环相结合的策略实现正常停堆和事故停堆后的堆芯冷却。停堆冷却的... 停堆后冷却问题是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冷却措施的实施对CARR的安全和建设投资有较重要的影响。CARR采用停堆初期的强迫循环及停堆后期全堆芯自然循环相结合的策略实现正常停堆和事故停堆后的堆芯冷却。停堆冷却的过程具体分为主泵大质量惯性飞轮惰转强迫冷却、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强迫冷却、自然循环功能部件动作实现全堆芯自然循环3个阶段。3个阶段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每个阶段各有特点。停堆冷却策略的实施证明,CARR停堆冷却过程是可靠、有效、合理的,符合先进研究堆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冷却 自然循环 强迫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自然循环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赟 苏光辉 +4 位作者 田文喜 秋穗正 贾斗南 张建伟 刘天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应用均相流模型对中国先进研究堆自然循环两相流动不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计算,获得了自然循环不稳定性边界,分析了流量、压降、壁温、流体温度以及沸腾边界等参数在不稳定工况下的变化。研究结果为中国先进研究堆的安全运行和事故分析提... 应用均相流模型对中国先进研究堆自然循环两相流动不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计算,获得了自然循环不稳定性边界,分析了流量、压降、壁温、流体温度以及沸腾边界等参数在不稳定工况下的变化。研究结果为中国先进研究堆的安全运行和事故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 自然循环 中国先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自然循环程序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文喜 秋穗正 +4 位作者 郭赟 苏光辉 贾斗南 刘天才 张建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具体结构以及自然循环建立的过程中冷却剂流动会发生逆转的特点,开发了自然循环瞬态计算程序.程序对CARR的低压运行系统以及自然循环建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动状态以及换热形式进行了充分考虑.根据微分方程... 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具体结构以及自然循环建立的过程中冷却剂流动会发生逆转的特点,开发了自然循环瞬态计算程序.程序对CARR的低压运行系统以及自然循环建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动状态以及换热形式进行了充分考虑.根据微分方程组刚性的强弱,计算中交替使用 Adams预测 校正法和Gear方法进行数值求解.通过计算发现:应急冷却系统的投入明显地降低了 CARR的冷却剂温度以及其他热工参数,更加有效地保证了 CARR 的安全运行.本程序可以作为 CARR 热工安全分析工具,并可为CARR停堆后各设备的运行方案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流动逆转 自然循环 瞬态计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抗震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万力 傅激扬 +1 位作者 吴莘馨 何树延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4,共5页
对10MW高温气冷堆(HTR-10)和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SSE地震地表谱进行了比较,采用分析法与HTR-10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抗震试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进行了抗震动力学分析.由于两个堆所采用的备用... 对10MW高温气冷堆(HTR-10)和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SSE地震地表谱进行了比较,采用分析法与HTR-10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抗震试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进行了抗震动力学分析.由于两个堆所采用的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型号相同,HTR-10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振动试验谱在局部不能包络CARR堆的地表谱,同时试验表明该柴油机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较弱,因此首先建立了该柴油发电机组的复杂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比模态分析的结果和试验的结果,保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然后按照核安全规范要求,在该模型上施加CARR堆的地表谱,进行反应谱法抗震分析.这是国内首次独立用分析法完成的对这类设备的抗震检验,并得到了核安全部门的认可.同抗震试验法相比,本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验证CARR堆柴油发电机组的抗震性能,而且可以大大缩短工程进度、提高工程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 中国先进研究 HTR-10 10MW高温气冷 核安 抗震动 抗震试验 抗震性能 反应谱法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装置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小玲 冯全科 +1 位作者 田健 于庆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2,64,共6页
对中国在建的核功率为60 MW的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冷中子源系统的设计作了总体描述。该冷中子源采用液氢作为慢化剂,主要由两个分系统氢循环系统和氦制冷系统构成。氢循环系统中的冷包设计为带氦助冷通道的液氢层为月牙形的冷包。氢在连接... 对中国在建的核功率为60 MW的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冷中子源系统的设计作了总体描述。该冷中子源采用液氢作为慢化剂,主要由两个分系统氢循环系统和氦制冷系统构成。氢循环系统中的冷包设计为带氦助冷通道的液氢层为月牙形的冷包。氢在连接冷包与氢氦换热器的单管内进行两相热虹吸循环。冷包材料和慢化剂氢的核发热通过氦制冷系统产生的冷氦带走,氦制冷系统采用带液氮预冷的逆布雷顿制冷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冷中子源 冷包 氦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应用及未来发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玉林 朱吉印 甄建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13-217,共5页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是我国21世纪建成的高性能的多用途研究堆,是开展中子物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反应堆燃料与材料辐照性能研究以及放射性同位素辐照研发的重要科学研究和实验应用平台。CARR采用反中子阱型结构设计,以提供充分的空间进...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是我国21世纪建成的高性能的多用途研究堆,是开展中子物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反应堆燃料与材料辐照性能研究以及放射性同位素辐照研发的重要科学研究和实验应用平台。CARR采用反中子阱型结构设计,以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行水平中子束流孔道和垂直辐照孔道布置,提高了实验研究和辐照考验综合能力,满足多用途的需要。本文概要介绍CARR实验应用设施、主要用途、辐照与实验应用能力,以及这一科学研究平台的综合利用能力提升规划与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实验应用 辐照试验 未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首次临界实验模拟计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征 孙志勇 +1 位作者 沈峰 肖诗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337-339,共3页
介绍了中国先进研究堆首次临界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在没有参考堆,未进行零功率物理模拟实验的情况下,主要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首次临界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燃料组件数外推以及控制棒棒栅高度外推模拟曲线等数据,预测了临界... 介绍了中国先进研究堆首次临界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在没有参考堆,未进行零功率物理模拟实验的情况下,主要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首次临界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燃料组件数外推以及控制棒棒栅高度外推模拟曲线等数据,预测了临界燃料组件数和临界棒栅高度。为即将进行的首次临界实验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首次临界 模拟分析 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矩形通道流场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涛 张记刚 +1 位作者 王若苏 张亚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64-267,共4页
通过SIMPLE数值方法,编制程序,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全流道进行流场数值模拟。采用对CARR的单个冷却剂通道进行单相水的数值传热计算,并递增地改变流道入口流速,计算获得与入口流速对应的流道速度场与温度场分布,展现其变化规律,分析... 通过SIMPLE数值方法,编制程序,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全流道进行流场数值模拟。采用对CARR的单个冷却剂通道进行单相水的数值传热计算,并递增地改变流道入口流速,计算获得与入口流速对应的流道速度场与温度场分布,展现其变化规律,分析入口流速对流道热工水力参数分布的影响。采用所编制的程序,对板式燃料组件构成的窄矩形通道进行数值模拟,由此来确定热工水力设计需要的一些反应堆安全参数。这些安全参数为反应堆事故监测系统提供必要的热工过程状态信息,也为CARR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窄矩形通道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事故源项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东兴 浦胜娣 李吉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研究建立了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在事故工况下放射性核素从燃料芯块向环境释放的数学模型。根据CARR初步事故分析结果,对可能导致放射性向外界释放的5种事故工况(小破口失水事故、换热器传热板破裂事故、重水回路管道破裂事故、燃料操... 研究建立了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在事故工况下放射性核素从燃料芯块向环境释放的数学模型。根据CARR初步事故分析结果,对可能导致放射性向外界释放的5种事故工况(小破口失水事故、换热器传热板破裂事故、重水回路管道破裂事故、燃料操作事故、冷却剂流道堵塞事故)以及假想的3盒组件燃料板熔化超设计基准事故进行了源项分析,分别给出了不同事故和释放途径下释放到环境的放射性核素的量,以防止事故情况下公众和环境遭受过量放射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数学模型 事故源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燃料板性能试验研究和行为评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康亚伦 张爱民 张应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7期99-103,共5页
文章介绍中国先进研究堆燃料板及其性能试验结果,并对燃料行为进行了评述。通过对铀密度为4.3g/cm3的U3Si2Al弥散体燃料和包壳材料的热物性测量、包壳的腐蚀试验、燃料板的机械性能测量、热循环和辐照性能试验,可以确认,燃料板在最高温... 文章介绍中国先进研究堆燃料板及其性能试验结果,并对燃料行为进行了评述。通过对铀密度为4.3g/cm3的U3Si2Al弥散体燃料和包壳材料的热物性测量、包壳的腐蚀试验、燃料板的机械性能测量、热循环和辐照性能试验,可以确认,燃料板在最高温度不超过起泡温度(550℃)情况下一般不会破损,裂变产物不会从燃料板泄漏。燃料芯体能够经受温度高达400℃的多次热循环,芯体不开裂,不碎化,芯体与包壳之间的结合、U3Si2颗粒与基体铝结合良好。温度直到250℃,燃料板不会产生变形。在热流密度直到4.0MW/m2、芯体最高温度为230℃、样品辐照燃耗达71.8%(原子百分数)条件下,燃料板无变形和损伤,燃料板肿胀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 U3Si2-Al燃料板 性能试验 行为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