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7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于伟峰 商植桐 李永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6,共4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热情;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方面,可以清晰其中华民族一员的明确定位,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并努力通过奋斗去实现;在大学生个性社会化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述论 被引量:20
2
作者 孙正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109,共4页
研究者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概括分析和实证调查,并探究了教育困境的多重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推进此项教育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亚洲"儒教文化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典型经验的借鉴研... 研究者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概括分析和实证调查,并探究了教育困境的多重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推进此项教育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亚洲"儒教文化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典型经验的借鉴研究,论证了我国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目前,学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如下: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凸显政府的强力主导作用和设计科学合理的总体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教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10
3
作者 于伟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上具有同一性;"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上具有一致性。"概论"课是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把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概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4
作者 孙雷 孙天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现代化”认知上的本土化、中国化,显现出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新时代新征程守正创新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现代化”认知上的本土化、中国化,显现出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新时代新征程守正创新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观点和方法。因此,守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创新则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鼎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教育“元价值”及其实现
5
作者 计宇 王颖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3-17,共5页
生命与生存价值是人的“元价值”。21世纪的“人”处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新时代,但由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与人文精神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新时代中国人生命发展的轴心根脉、实践底色与灵魂能量。新时代... 生命与生存价值是人的“元价值”。21世纪的“人”处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新时代,但由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与人文精神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新时代中国人生命发展的轴心根脉、实践底色与灵魂能量。新时代的教育要面对新时代中国人生命发展的现实环境,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元价值”定位:为充盈生活意义提供中国理念、为理解现实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为强健体魄意志提供中国素材、为培养审美素养提供中华美学精神、为合理体认劳动实践提供中国底版;通过深入解读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内蕴、全面建构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气质、积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具身学习等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教育“元价值”,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促进新时代中国人的生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元价值” 核心思想理念 传统美德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根脉 被引量:6
6
作者 冯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 确立教育学的文化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增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之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园林类专业思政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卢燕 马亚伟 王奎萍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77-179,182,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积淀,是高职园林类专业思政教育的源泉,其融入专业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园林类专业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强化整体性设计、更新融入方法和创新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积淀,是高职园林类专业思政教育的源泉,其融入专业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园林类专业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强化整体性设计、更新融入方法和创新传承方式等方面,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思路。从注重强化教师团队的思政意识、提炼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等4个方面开展教学设计,构建高职园林类专业的思政教学体系,切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高职园林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蓓蓓 安巧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5,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主引擎”,奏响宣传展示“主旋律”,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在教育基地建设中的创新研究
9
作者 刘扬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教育基地作为一个集教育、文化、科研与实践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在文化传...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教育基地作为一个集教育、文化、科研与实践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基地建设中的创新传播模式,探索通过教育基地这一载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通过教育基地的空间布局、教育内容、互动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民族认同感 教育基地建设 传播效果 传播模式 文化传承 互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论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婧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6,共11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出鲜亮的传统文化底色,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智慧。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滋养着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并且以其独...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出鲜亮的传统文化底色,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智慧。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滋养着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并且以其独有的精神特质、价值理念、思维特征,培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品格,涵育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启迪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与滋养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彰显出中华文明的新高度,充分展示了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合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1
作者 王锐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优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实现以“文”育人,以“德”化人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及学习者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工作者 化人 道德素质 思政课程教学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范式——以中国茶文化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威中 《福建茶叶》 2025年第6期7-9,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中国茶文化作为其典型代表,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中意义重大且价值独特。本文通过剖析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时代价值,厘清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脉络与精神内核,挖掘出中国茶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中国茶文化作为其典型代表,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中意义重大且价值独特。本文通过剖析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时代价值,厘清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脉络与精神内核,挖掘出中国茶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动力机制,以中国茶文化为切入点,探究理论融合、价值构建、全球叙事的实践路径,建构起了以中国茶文化为导向的文化强国建设框架。这一探究不仅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在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强国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项概念史的研究
13
作者 付吉佐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等概念有什么区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一词作何解释?这些都是需要厘清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以其要素内容为切入点。但事实上,“中国...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等概念有什么区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一词作何解释?这些都是需要厘清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以其要素内容为切入点。但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原初表意是一种与“现代化”相对的价值评判,其出现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是清末以来“中国”一词原有的文化含义淡化,然后凸显国别意义的“中国文化”概念生成,随后新文化运动中“旧文化”“古代文化”“封建文化”称谓出场,最后在20世纪30年代有关“现代化”的讨论中“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完整出现。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演变过程,有益于厘清“中国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概念的具体所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探究
14
作者 梅凯龙 黄雄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5,共4页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理应通过多维路径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滋养大学生法治观的文化源泉,推动大学生法治教育有效完善。从教学主体路径来看,要强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学习和充实力量,...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理应通过多维路径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滋养大学生法治观的文化源泉,推动大学生法治教育有效完善。从教学主体路径来看,要强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学习和充实力量,不断提升教师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专业能力。从教学内容路径来看,要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设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相关政策法律文件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学理化阐释融入教学内容。从教学方式路径来看,要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教学方式,通过开展法治实践教学、运用数字信息资源、组织课堂主题活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创造更多便捷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大学生 法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育路径研究——评《大学语文教育研究》
15
作者 吴淑玲 陈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F0003-F0003,共1页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索经验不断丰富,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参考。由范开田、范语砚编著的《大学语文教育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一书,在跨学科研究视野下探讨了大...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索经验不断丰富,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参考。由范开田、范语砚编著的《大学语文教育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一书,在跨学科研究视野下探讨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创新实践路径,提出要在新时代大学语文教育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实践路径 大学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教育策略
16
作者 易耀伟 《福建茶叶》 2025年第8期94-97,共4页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德育引导功能,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茶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了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再次探讨茶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最后以福建省安...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德育引导功能,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茶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了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再次探讨茶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最后以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展开阐述茶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的融合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 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17
作者 郭守婷 《当代农机》 2025年第7期90-92,共3页
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通过分析当前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通过分析当前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策略。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建议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以及在实践课程中渗透文化元素。在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推荐使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强调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技工院校 学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8
作者 赵伟 郭志远 +2 位作者 张立新 贾文龙 白锦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159-162,共4页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涉农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为...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涉农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将山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为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道德修养,又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涉农高校切实成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坚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 涉农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评《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19
作者 王文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7-I0008,共2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蕴含着中国人久远的历史记忆和道德价值追求。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戏曲 互联网时代 文化融入 信息化 传承与创新 信息时代 历史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之维与实践之路 被引量:6
20
作者 敖玲敏 沈菊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126,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智慧和育人思想,其中,“通达无碍”“未病先防”“仁爱包容”“人心和善”等思想蕴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生观、健康观、人际观和道德观,分别强调心理韧性、预防意识、人际和谐和道德修养。这正是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心理智慧和育人思想,其中,“通达无碍”“未病先防”“仁爱包容”“人心和善”等思想蕴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生观、健康观、人际观和道德观,分别强调心理韧性、预防意识、人际和谐和道德修养。这正是当代大学生亟须培养的心理品质,对于塑造大学生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责任意识、提升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确立修身立德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育人”新模式,需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播,并营造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还需要构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培育并提升师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