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8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
1
作者 余展 李奕辉 李曦 《改革与开放》 2024年第17期61-66,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研究目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提炼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研究目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提炼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五大过程要素为主导,提出三协同、三融入、三课堂“三三三”策略下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助力大学生成长为具有生态价值观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基因 被引量:10
2
作者 耿步健 张晨 《云梦学刊》 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双创”,亦或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双创”,亦或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科学丰富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和“取用有节”的可持续发展观等生态智慧方面,具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倡导知足知止的资源利用方式等特点。在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中,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从而不断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的三重向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开春 《职业技术》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教育价值,既有利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利于厚植国际学生的知华、爱华、友华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应坚持文化传递、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的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教育价值,既有利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利于厚植国际学生的知华、爱华、友华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应坚持文化传递、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的价值向度,培养国际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体现标准性、系统性和现代性的内容向度,从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地域文化等角度科学定位国际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深入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国际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践行文化体验、文化讲堂、文化研学的实践向度,推进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国际学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
4
作者 葛爱冬 张一凡 +1 位作者 吴会 吴光远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4期129-131,共3页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必须持之以恒地加以研究和实践,不断地丰富内容、改进方法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自强不息、崇尚气节、勤劳睿智、诚信为本、品格高洁等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中华儿女共同的...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必须持之以恒地加以研究和实践,不断地丰富内容、改进方法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自强不息、崇尚气节、勤劳睿智、诚信为本、品格高洁等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蕴藏着非常丰富宝贵的德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精神文化、制度环境建设和教学课程体系,可丰富拓展德育工作资源、方法和手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院校的传播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德育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葛作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构成,旨在通过语文教学这一载体,将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构成,旨在通过语文教学这一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给新一代青年学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教学 深度融合 国家文化软实力 新一代青年 教学中的应用 精神纽带 各大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学生文化品格提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6
作者 史丽琴 《英语教师》 2025年第2期188-190,共3页
阐述文化品格的内涵。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合的意义。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基于文化品格提升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路径,即故事导入,激发探索欲;文化对比,拓宽认知面;资源开发,深化文化体验;情境创设,优... 阐述文化品格的内涵。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合的意义。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基于文化品格提升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路径,即故事导入,激发探索欲;文化对比,拓宽认知面;资源开发,深化文化体验;情境创设,优化教学效果。期望研究成果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为构建更加多元、包容的教育生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锋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维
7
作者 姚选民 《云梦学刊》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的“信念精神”“大爱精神”“忘我精神”“进取精神”等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核心价值。这些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的“信念精神”“大爱精神”“忘我精神”“进取精神”等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核心价值。这些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以及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思想等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性。新时代新征程,要学习雷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应当着力于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传承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大力弘扬雷锋的“信念精神”;其二,传承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大力弘扬雷锋的“大爱精神”;其三,传承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大力弘扬雷锋的“忘我精神”;其四,传承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思想,大力弘扬雷锋的“进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叠加传承
8
作者 何鑫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大别山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异源汇通是叠加关系的基础。通过构建新文化体系、打造信息化平台、构建传承仪式链、建立与完善保障制度、打破传统传播场域限制等,推动大别山红色文化与中华... 大别山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异源汇通是叠加关系的基础。通过构建新文化体系、打造信息化平台、构建传承仪式链、建立与完善保障制度、打破传统传播场域限制等,推动大别山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叠加传承,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别山红色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叠加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9
作者 魏汉武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3-36,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和科技等多个领域,是激励历代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而奋斗的不竭动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和科技等多个领域,是激励历代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而奋斗的不竭动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高职思政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困惑,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联动等,以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产游戏”创新融合模式研究
10
作者 蒋永华 王晨男 《丝网印刷》 202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国产游戏中实现由内到外、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活化应用,剖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国产游戏案例,总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产游戏”的创新融合模式,包括内隐性、外显性和循环性,以期为该领域理论研究提供有益... 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国产游戏中实现由内到外、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活化应用,剖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国产游戏案例,总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产游戏”的创新融合模式,包括内隐性、外显性和循环性,以期为该领域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产游戏 创新融合模式 非遗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11
作者 张艳清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1期225-227,共3页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服装设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人们对文化身份和民族特色的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逐渐成为趋势。然而,当前服装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往往过多依赖西方设计理念,忽视中...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服装设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人们对文化身份和民族特色的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逐渐成为趋势。然而,当前服装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往往过多依赖西方设计理念,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应用,导致服装设计作品缺乏文化内涵,难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体系。基于此,文章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现状的基础上,力求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整合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项目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鑫凝 韩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有利于新时代青年志存高远,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利于新时代青年以德立身,锻造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有利于新时代青年志存高远,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利于新时代青年以德立身,锻造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统一、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必须坚守主方向、聚焦主渠道、建强主阵地、当好主导者,帮助新时代青年在接受教育的同时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提升育人的综合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新人 育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德育启示——评《礼乐文化当代德育价值研究》
13
作者 杨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5-I0005,共1页
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以礼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凝聚了深厚的人文智慧,还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为当代德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实... 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以礼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凝聚了深厚的人文智慧,还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为当代德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礼乐文化 实践范式 人文智慧 伟大复兴 当代德育 德育启示 德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在教育基地建设中的创新研究
14
作者 刘扬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教育基地作为一个集教育、文化、科研与实践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在文化传...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教育基地作为一个集教育、文化、科研与实践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基地建设中的创新传播模式,探索通过教育基地这一载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通过教育基地的空间布局、教育内容、互动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民族认同感 教育基地建设 传播效果 传播模式 文化传承 互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15
作者 徐玉芳 唐伟 +3 位作者 陶奇波 杨超 苗福泓 孙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2-255,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常被当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在深入阐述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常被当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在深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草地保护学课程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依托5个教学案例探索了其融合途径,以期为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草地保护 课程思政建设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发展路径研究
16
作者 周蕊 代滨弦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石,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显得尤为珍贵。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石,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显得尤为珍贵。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以美育人的实效。高校应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与结构,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优化美育评价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体系,推动高校美育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历史教学的策略研究
17
作者 陈永华 《教师》 2025年第1期89-91,共3页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亟须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创新实践,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有效传播。基于此,文章对中华优秀...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亟须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创新实践,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有效传播。基于此,文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历史教学展开探索,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历史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即沉浸式教学、专题探究、古今对比分析和跨学科整合,旨在为中职历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历史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18
作者 王艳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语言教学不能抛开文化内容的讲授而独立存在。然而,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依然着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十分缺失。本文旨在探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英语... 语言教学不能抛开文化内容的讲授而独立存在。然而,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依然着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十分缺失。本文旨在探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与实践路径,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讲好中国故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路径
19
作者 陈思彤 刘晓霞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强有力保障。以文化创新保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形态打下坚实基础。文章通过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时代内涵与...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强有力保障。以文化创新保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形态打下坚实基础。文章通过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时代内涵与价值,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指导,从保护、挖掘、阐释文化遗产,科技赋能创新文化形态和对外交流升华文化底蕴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实现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三维向度
20
作者 汪俊斐 傅琳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1,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讲好“大思政课”的优质育人资源。在讲好“大思政课”的过程中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时代新人的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坚定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讲好“大思政课”的优质育人资源。在讲好“大思政课”的过程中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时代新人的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坚定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要把握正确育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提高育人针对性,同时也要善用育人“大课堂”、培育师资“大先生”、搭建资源“大平台”,以增强“大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思政课” 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