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研究体系与实践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琼麟 谢媛媛 +3 位作者 范雪梅 王义明 陈万生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是为适应中医药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的需要,以推动"系统-系统"模式的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在中医药整体观和系统论指导下,整合运用多种系统生物学技术,通过对病、证诊疗方法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 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是为适应中医药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的需要,以推动"系统-系统"模式的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在中医药整体观和系统论指导下,整合运用多种系统生物学技术,通过对病、证诊疗方法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创新研究来为临床服务,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学科。针对现行研究中存在的"方、证、病割裂,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分离"等问题,我们提出构建以多层面生物标志物群为特征的临床系统生物学研究体系。整合的生物标志物群包括中医证候指标、临床生化及影像学指标、系统生物学标志物群多个层面,系统生物学指标包含基因、蛋白质、代谢物多个层次的标志物群。建立的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可应用于疾病早期预警、临床诊治、指导个性化用药、疾病预后以及药物评价。以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研究为例,开展了包含中医证候指标和临床病理生化指标研究,还包括整体代谢指纹特征谱以及七大类百余种磷脂、15种脂肪酸、21种嘌呤嘧啶、8种硫醇氨基酸的定量指标和14种糖尿病肾病相关基因在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初步得出整合生物标志物群(IBS),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的辅助诊断和糖肾方临床疗效评价,可为系统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是中医药发展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系统”研究模式 中医药临床系统生物学 整合生物标志物体系 糖尿病肾病 糖肾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生物学组学技术的糖尿病中医药研究思路 被引量:6
2
作者 柴可夫 齐方洲 涂继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599-2601,共3页
系统生物学是一种整合型大科学,它从系统水平来理解和研究生物学系统,这与以往的以研究个别基因和蛋白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分子生物学方法不同;我国的传统医学强调机体自身的整体平衡及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统一的大整体系统观,蕴含... 系统生物学是一种整合型大科学,它从系统水平来理解和研究生物学系统,这与以往的以研究个别基因和蛋白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分子生物学方法不同;我国的传统医学强调机体自身的整体平衡及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统一的大整体系统观,蕴含着更丰富的系统论思想。基于两者本质的一致性,试对系统生物学的组学技术在糖尿病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和对进一步研究的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青雅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系统生物学是从整体角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它基于分子生物学对生命体研究的进展,着重于以系统的联系性来阐释生命现象。而传统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也注重整体调节的作用。在理论上,中医药学与系统生物学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因... 系统生物学是从整体角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它基于分子生物学对生命体研究的进展,着重于以系统的联系性来阐释生命现象。而传统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也注重整体调节的作用。在理论上,中医药学与系统生物学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因此,将系统生物学方法运用到中医药研究中,必将为中医药研究开辟新的领域。本文介绍了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近况,并就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医学研究 生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观的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方金苗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62-2465,共4页
系统生物学在系统科学整体观理念与生物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很多学者认为这种整体观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高度相似,而提出尝试运用其先进的技术方法解决中医药瓶颈问题的研究思路。但是系统生物学的整体观与中医药理论整体观并不完全... 系统生物学在系统科学整体观理念与生物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很多学者认为这种整体观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高度相似,而提出尝试运用其先进的技术方法解决中医药瓶颈问题的研究思路。但是系统生物学的整体观与中医药理论整体观并不完全相同。深入探讨两种整体观的客观差异和联系,是找准系统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适当切入点、适宜切入方式,更充分发挥其技术先进性的必要前提。系统科学、系统生物学都是新兴学科,与中医药理论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上相整合,不仅有利于中医药研究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促进系统科学、系统生物学的学科完善,并启发系统生物学对系统论视角下生命功能涌现性的理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整体观 组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元基因组学的人体系统生物学新方法:中医药现代化的契机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旭 赵宇峰 +2 位作者 胡义扬 刘平 赵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卓越的医学体系,具有完整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诊疗经验,但其宏观、抽象和复杂等特性使得中医药学很难被国际主流医学界所理解和接受。人体系统生物学从整体出发,用"组学&q...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卓越的医学体系,具有完整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诊疗经验,但其宏观、抽象和复杂等特性使得中医药学很难被国际主流医学界所理解和接受。人体系统生物学从整体出发,用"组学"手段研究由人的细胞和共生微生物细胞共同构成的人体这一"超级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与中医药基于整体观的理念和方法论不谋而合,为中医药学与国际主流医学界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可能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个契机。因此,本文在总结人体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特点与优势,及其在疾病、健康、中医药等复杂系统研究中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体系统生物学为理论框架、基于功能元基因组学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策略,有望为中医药研究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现代化 肠道菌群 功能元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卫东 范永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955-957,共3页
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多因素复杂性疾病进行研究的关键是要采取中医的整体性策略,完整地把握人体水平的病理生理变化特性,并进行"自上而下式"的还原分析,直至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系统生物学"... 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多因素复杂性疾病进行研究的关键是要采取中医的整体性策略,完整地把握人体水平的病理生理变化特性,并进行"自上而下式"的还原分析,直至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更符合多基因复杂性疾病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扬祖国医学的优势,有力推动中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研究的汇聚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整体论 还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药研究的新途径 被引量:2
7
作者 孟胜喜 胡义扬 +1 位作者 冯琴 彭景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21-1525,共5页
系统生物学是系统论与生物学的结合。它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利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从多学科、多视角认识中医证候和中医药疗效机制,为中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和技术条件;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是系统论与生物学的结合。它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利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从多学科、多视角认识中医证候和中医药疗效机制,为中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和技术条件;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系统观和整体观念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将系统生物学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现代中医药研究平台和支点,必将加速中医药防治NAFLD的现代化研究,也为中医药研究NAFLD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卫东 范永升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61-63,共3页
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多基因复杂性疾病进行研究的关键是要采取中医的整体性策略,完整地把握人体水平的病理生理变化特性,并进行"自上而下式"的还原分析,直至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系统生物学"... 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多基因复杂性疾病进行研究的关键是要采取中医的整体性策略,完整地把握人体水平的病理生理变化特性,并进行"自上而下式"的还原分析,直至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更符合多基因复杂性疾病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扬中医学的优势,有力推动中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研究的汇聚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整体性策略 多基因复杂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计算系统生物学与寒热证候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中医学是传统的系统生物医学,只有在系统层面上研究传统中医药,才能更为合理地使之得到继承、阐释与发扬。本文阐述了项目组开展的“中医药计算系统生物学”研究内容,发现基于生物网络及其调控,可以较为有效地理解中医证候宏观与微观特... 中医学是传统的系统生物医学,只有在系统层面上研究传统中医药,才能更为合理地使之得到继承、阐释与发扬。本文阐述了项目组开展的“中医药计算系统生物学”研究内容,发现基于生物网络及其调控,可以较为有效地理解中医证候宏观与微观特征、方剂多靶点整合调节作用等重要问题,表明中医药计算系统生物学可望成为符合中医特色,又与当今科学前沿协调发展的中医药现代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寒热证候 计算系统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及信息系统新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危北海 郭培元 《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4期297-299,共3页
认为中医现代化和把中医与现代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各取所长、相互融会渗透的新兴的中西结合医学 ,则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方向。中医药学侧重于从整体宏观上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疾病状态 ,而现代医学则侧重于从微观上揭示生命的... 认为中医现代化和把中医与现代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各取所长、相互融会渗透的新兴的中西结合医学 ,则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方向。中医药学侧重于从整体宏观上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疾病状态 ,而现代医学则侧重于从微观上揭示生命的真谛。从四个方面对中医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及信息系统作了论述。即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系统对中医药的启示与挑战 ;从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系统探讨证的发病机制是阐明证实质的突破口 ;分子生物学是探讨中药疗效机制的有力措施 ;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出路在于切实采用循证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现代分子生物学 信息系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1
作者 简功辉 伍搏宇 +1 位作者 齐新宇 熊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39-3345,共7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性给国民健康、社会发展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这种不利局面下,中医药在KOA的临床防治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根据“辨证施治”理念的指导对患者采用个体化治...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性给国民健康、社会发展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这种不利局面下,中医药在KOA的临床防治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根据“辨证施治”理念的指导对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中医学在传统认知上作为经验医学的集成,现有的KOA中医药基础研究结果尚未完全阐明其客观化、现代化的属性,阻碍了中医药防治KOA科学内涵的揭示以及全面、系统的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新药研发,如何开展完善、合理、可行的基础研究以进行KOA中医药客观化和现代化探索成为研究者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系统生物学知识结构和研究手段的完善与更新,其与中医药的结合已经成为阐释并创新中医药理论内核、突破中医药研究瓶颈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目前KOA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现状与不足,突出系统生物学在目前KOA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作用及应用趋势,以期为今后KOA的中医药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基础研究 中医药 系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系统生物学和复杂科学视角解读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学术思想概述 被引量:4
12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I0001-I0006,共6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11月,经过近11年的发展,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已经成为一个以慢性肝病和恶性肿瘤为研究重点,以系统生物学和复杂科学为核心,涵盖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11月,经过近11年的发展,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已经成为一个以慢性肝病和恶性肿瘤为研究重点,以系统生物学和复杂科学为核心,涵盖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医药大学 系统生物学 复杂系统 复杂科学 学术思想 解读 细胞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中医药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瑜 胡义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0期1621-1625,共5页
证候的客观量化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生物学及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中医证候与生物网络动态平衡的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具有相通性,网络分析是揭示证候内涵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节点可用于证候潜... 证候的客观量化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生物学及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中医证候与生物网络动态平衡的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具有相通性,网络分析是揭示证候内涵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节点可用于证候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证相应的疗效反馈是验证证候内涵的有效方式,基于药物靶标网络和证候网络"共模块"的比对分析,可以在系统的分子水平上明晰对证方药的作用机制,聚焦证候的潜在标志物,筛选和聚焦所得的证候潜在标志物最终仍需要大量反复的临床实践的验证。目前,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总体尚属起步探索阶段,对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群多处于初步单一的分析,缺乏对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聚焦和验证。中医证候的研究需要从整体论和转化医学理念出发,立足临床,采用"病-证-方"结合及"整合-聚焦-验证"的体系思路,在严格的临床样本选择与质量控制前提下开展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中医药 客观化 系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研究方法的思考与实践——系统生物学湿干研究模式与中医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保延 周雪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85-89,共5页
海量生物信息获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系统生物学的湿干研究模式成为可能,干性的计算机模拟和模型研究一般基于海量的生物学实验数据如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湿性研究,希望能获得高于每一单一数据的生物学知识和系统模型,并能... 海量生物信息获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系统生物学的湿干研究模式成为可能,干性的计算机模拟和模型研究一般基于海量的生物学实验数据如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湿性研究,希望能获得高于每一单一数据的生物学知识和系统模型,并能指导新的实验研究。从而形成循环上升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系统生物学湿干研究模式,大大提升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生物复杂巨系统的能力和效率。一直以来,传统中医药学的研究以临床诊疗实践为核心,对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归纳、提升和再运用,形成了中医药理论发展和研究的主要成功模式。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依据海量临床信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基于数据的干性模拟研究,革命性的提升传统中医学“从临床中来”再回“到临床中去”的能力和效率,这是关乎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本文对中医临床湿干研究模式的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基于数字化手段的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体系,并着重分析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湿干研究模式技术框架和初步研究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研究 湿干研究模式 系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谈中医药从整体上调控基因功能的优势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作为 周燕萍 沈自尹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期91-93,共3页
以DNA双螺旋结构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在 2 0世纪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初步完成后 ,分子生物学面临着挑战 ,经历从局部观走向整体观、从线性思维走向复杂性思维的改变。所以逐渐发展了研究复杂生命现象的生命科学 ,即后基因... 以DNA双螺旋结构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在 2 0世纪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初步完成后 ,分子生物学面临着挑战 ,经历从局部观走向整体观、从线性思维走向复杂性思维的改变。所以逐渐发展了研究复杂生命现象的生命科学 ,即后基因组时代 ,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趋于统一、相互渗透 ,说明在探讨复杂性生命现象时中西医两种医学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医药在整体治疗、调节功能基因和功能网络方面具有优势 ,在后基因组时代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学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基因功能 DNA双螺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概要
1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伴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网络药理学”(networkpharmacology)、系统医学(system medicine)等思想相继提出,用系统思维组合多学科技术解决复杂生物学问题的思路,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系统医学 科学研究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在现代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艳萍 邓旭明 +3 位作者 高丰 丁艳丽 柳巨雄 闫继业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现代中医药学研究 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18
作者 郭洋 刘艳霞 杜绍范 《现代畜牧兽医》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从“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中医临床研究”及“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中药研究开发”等3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学研究的现状,并展望了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医药学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医学研究 分子生物学研究 生物学应用 技术应用 基础理论 药学研究 研究开发 临床研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医学文献系统性评价的意义浅识
19
作者 闫国立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2期2148-2149,共2页
对大量的临床医学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中医药 临床医学 文献 系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鹏 吕志国 +7 位作者 张冬梅 蒋荔 崔英子 张影 黄清霞 卢靖 田金徽 王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2-480,共9页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8年11期)、CBM、CNKI、万方等6个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11月20日。采用AMSTAR工具...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8年11期)、CBM、CNKI、万方等6个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11月20日。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并应用GRADE证据评价工具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相关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9篇,包含42个结局指标。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所纳入9篇系统评价的首要问题是均未提供前期设计方案,其次是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7篇)。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显示,在42个结局指标中,极低质量11个,低质量27个,中等质量仅4个,导致降级最主要因素为局限性(42个结局指标),其次为不精确(19个结局指标)和不一致(18个结局指标)。结论基于系统评价再评价结果,中草药治疗MG具有一定疗效和安全性,针灸治疗MG的系统评价文献数量较少,鉴于二者均存在方法学质量总体较差、证据等级总体偏低,该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医师在使用这些证据进行临床决策时尚需谨慎。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原始研究顶层设计科学性和报告规范性,同时更多关注中草药联合针灸治疗MG的综合效应的系统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重症肌无力 系统评价/META分析 系统评价再评价 临床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