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中医疾病术语名称标准调查及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园白 崔蒙 +7 位作者 杨阳 朱晓博 连超杰 李萌 张晶 奚怀平 马洪明 祖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92-1595,共4页
本文通过常用的3个中医疾病术语标准《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中医药学名词》的选词及分类,对3个术语标准的选词量、选词内容、分类结构情况均进行了比较,发现各个术语标准虽... 本文通过常用的3个中医疾病术语标准《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中医药学名词》的选词及分类,对3个术语标准的选词量、选词内容、分类结构情况均进行了比较,发现各个术语标准虽然各有特色,但相互间兼容性和一致性均不强,需要建立更加权威的中医疾病术语标准,以方便临床和科研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疾病 术语 标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疾病如何纳入ICD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缙 宋立富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7-58,共2页
中医疾病如何纳入ICD体系晋中二院杨缙晋中卫校宋立富如何将中医病名纳入ICD-9体系仍是目前医院进行疾病分类和编码的疑难问题之一。为了统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各地采取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我们觉得,问题的真正解决,不... 中医疾病如何纳入ICD体系晋中二院杨缙晋中卫校宋立富如何将中医病名纳入ICD-9体系仍是目前医院进行疾病分类和编码的疑难问题之一。为了统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各地采取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我们觉得,问题的真正解决,不仅仅是一个统计上的问题,它需要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疾病 ICD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小云“中医疾病与心理脉象(脉诊)基础培训班”(2017年)
3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80-280,共1页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将于2017年6月、10月在北京举办"中医疾病与心理脉象(脉诊)基础培训班",共2期。研修班聘请中医心理脉学、社会适应脉学发明人寿小云教授亲自授课,培训期满,考核合格者,可授予国家级继...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将于2017年6月、10月在北京举办"中医疾病与心理脉象(脉诊)基础培训班",共2期。研修班聘请中医心理脉学、社会适应脉学发明人寿小云教授亲自授课,培训期满,考核合格者,可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一、主讲人介绍寿小云,主任医师,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疾病 脉诊 脉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考核合格者 心理疾患 中医诊断 太素脉 亲自授课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小云“中医疾病与心理脉象(脉诊)基础培训班”(2017年)
4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95-95,共1页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将于2017年6月、10月在北京举办“中医疾病与心理脉象(脉诊)基础培训班”,共2期。研修班聘请中医心理脉学、社会适应脉学发明人寿小云教授亲自授课,培训期满,考核合格者,可授予国家...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将于2017年6月、10月在北京举办“中医疾病与心理脉象(脉诊)基础培训班”,共2期。研修班聘请中医心理脉学、社会适应脉学发明人寿小云教授亲自授课,培训期满,考核合格者,可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脉象 中医疾病 培训班 脉诊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级继续教育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抑郁障碍中医药治疗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及其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
5
作者 马华萍 李红培 +5 位作者 胡文悦 胡玉立 牟雷 武越 陈润铭 韩振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703-3710,共8页
背景围绝经期抑郁障碍(PDD)是发生在绝经前后的一种严重情绪障碍,中医药治疗PDD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等优势,但目前缺乏专用的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工具。目的引入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 背景围绝经期抑郁障碍(PDD)是发生在绝经前后的一种严重情绪障碍,中医药治疗PDD具有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等优势,但目前缺乏专用的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工具。目的引入患者报告结局(PROs),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方法2022年4—6月,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2-04-17发表的中医药治疗PDD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分析;2022年9—11月,选取2017年1月—2022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136例PDD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自拟访谈提纲对PDD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建立条目池;筛选并建立PDD相关多学科专家咨询小组,2022年12月开始进行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23篇,涉及5类12个PPD结局评价量表;回顾性病历分析与患者访谈结果显示,PPD临床症状累计出现频次为1465次,共涉及176个临床症状,经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后,最终形成包含4个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整体评价)43个条目的PDD中医PROs量表及理论模型。结论本研究引入国际上应用较为成熟的PROs,运用文献分析法、病历回顾法、患者访谈法等构建条目池,通过3轮Delphi法专家论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成功构建PDD-PROs量表及其理论模型,可供中医药治疗PDD疗效评价研究等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围绝经期 中医精神疾病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模型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构建中医心系疾病症状术语知识体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倪菲 袁东超 +6 位作者 杨茗茜 陈彦君 曲金桥 郭鹤 郑一 于睿 辛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构建中医心系疾病临床症状术语知识体系,不仅为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及标准化奠定基础,还为中医辨证论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规范化诊疗思路。方法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书为基础,全面检索近现代中医临床名家...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构建中医心系疾病临床症状术语知识体系,不仅为中医症状术语规范化及标准化奠定基础,还为中医辨证论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规范化诊疗思路。方法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书为基础,全面检索近现代中医临床名家医案专著,共检索符合要求医案150例,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医案80例,应用Excel 2019对医案数据以及高频症状术语(出现频率≥15%的症状)频数及频次、四诊类别、五脏归属、功能分类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确立内涵最小的独立症状术语194个,限定出现频率≥15%为高频症状术语,为胸闷、乏力、气短等27个,累计使用频次709次。结论通过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分别从“主症-次症-兼症”;“五脏系统之心-肝-脾-肺-肾”以及“神志-情绪-饮食-呼吸”3条主线构建了中医临床心系疾病症状术语知识结构体系,初步规范了中医心系疾病症状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中医心系疾病 症状 术语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中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库保庆 梁俊燕 +3 位作者 王月 陈立 马聪 王晓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89-89,共1页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 例脾胃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50 例患者采用四君子汤结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起效率为96.0%,...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 例脾胃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50 例患者采用四君子汤结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起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0000,P 〈0.05);两组均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均较轻微,比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复发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χ^2=5.2632,P=0.0218).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中医内科疾病 脾胃气虚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培文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经验举隅 被引量:6
8
作者 朱艳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709,共3页
吕培文主任医师临床擅长治疗各种中医外科疾病,秉承先师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40余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特有的治疗经验。1顾护脾胃,主要表现在健脾益气、健脾和胃、治脾调肝、脾肾同治4方面。2在外科辨证论治中注意整体和局部辨证相结合... 吕培文主任医师临床擅长治疗各种中医外科疾病,秉承先师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40余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特有的治疗经验。1顾护脾胃,主要表现在健脾益气、健脾和胃、治脾调肝、脾肾同治4方面。2在外科辨证论治中注意整体和局部辨证相结合、疮疡首辨阴阳、注重体症结合。3调和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培文 治疗中医外科疾病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苏维广 丁邦晗 陈镜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2年第7期116-117,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的杀手之一.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受到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二十年来,以介入心脏病学和循征医学为代表的新技术新理论的推动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的杀手之一.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受到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二十年来,以介入心脏病学和循征医学为代表的新技术新理论的推动下,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研究心血管疾病 方法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机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丹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85-387,共3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病机 气虚 痰浊 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中医情志疾病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吕直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9期1601-1602,共2页
中医情志医学是中医学的精华和灵魂 ,已引起专家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概述近些年来中医情志医学研究的成果和进展 ,以及构建中医情志医学的有关思路和设想。在新时期医药改革和前进的道路上 ,以期中医学事业的光大和发展。
关键词 中医情志疾病 研究进展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致病临床表征初探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龙涛 史大卓 陈可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52-154,共3页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性疾病、静脉血栓性疾病和微血管血栓性疾病,几乎涉及临床各科,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与致残率亦高。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发现,感染和炎症为血栓性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传统中医认为,微生物...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性疾病、静脉血栓性疾病和微血管血栓性疾病,几乎涉及临床各科,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与致残率亦高。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发现,感染和炎症为血栓性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传统中医认为,微生物感染、内毒素损伤及炎症反应等多与“毒邪”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中医药疗法 瘀毒证 临床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指南》出版:中医护理优化方案在肺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霁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07-I0007,共1页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胀满、胸闷如塞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喘脱、昏迷等危重症候。根据其临床证候特点,与西医学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胀满、胸闷如塞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喘脱、昏迷等危重症候。根据其临床证候特点,与西医学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相类似。该病好发于老年人,多见于内伤久咳、支饮、喘证、肺痨等中医疾病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证候 西医学 胀满 肺胀 喘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辨证治疗浅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喻清和 邱志楠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7期1190-1190,共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痰浊与血瘀互患。指出 ,肺脾肾虚为大 ,血瘀阻滞肺络、痰浊内范为标。急性期以痰热蕴肺 ,肺肾两虚型多见。缓解期以肺脾两型为多见。同时应注意预防发作、改善环境、调畅情志、合理饮食。治疗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痰浊与血瘀互患。指出 ,肺脾肾虚为大 ,血瘀阻滞肺络、痰浊内范为标。急性期以痰热蕴肺 ,肺肾两虚型多见。缓解期以肺脾两型为多见。同时应注意预防发作、改善环境、调畅情志、合理饮食。治疗宜扶正祛邪、祛痰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痰软坚散结法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优势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康衡 吴巍 +3 位作者 罗勤 苏萍 欧亚龙 杨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吴康衡教授认为难治性肾病局部有肾小球MC增生、基底膜增生、增殖、增厚、足突融合、环丛节段硬变、管腔闭塞、肾小球彼此黏连甚至玻璃样变等一系列改变,与中医“痰瘀互结”病理相吻合,并衍用中医理论,以水饮痰同源、顽证多痰、久病入... 吴康衡教授认为难治性肾病局部有肾小球MC增生、基底膜增生、增殖、增厚、足突融合、环丛节段硬变、管腔闭塞、肾小球彼此黏连甚至玻璃样变等一系列改变,与中医“痰瘀互结”病理相吻合,并衍用中医理论,以水饮痰同源、顽证多痰、久病入络为据,认为痰瘀互结为其病理特征。在采用消痰软坚法治疗难治性肾病临床获得独特疗效的基础上,借鉴肾小球损害为反复免疫介导之果,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证实细胞因子IL-l,IL-6、TNF及型胶原、血小板等与本病密切相关之理,阐明消痰软坚法修复肾小球损害机理及其与治疗肾小球疾病的关系,为消痰软坚散结法治疗难治性肾病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佐证,使中医在此领域的研究达到分子生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中医药疗法 消痰软坚散结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文婷 刘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01-2503,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组学检测技术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与代谢组学检测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及综述。结果:代谢组学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应... 目的:探讨代谢组学检测技术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与代谢组学检测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及综述。结果:代谢组学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应用甚广,对健康人群的筛查、药物作用机制的探讨也有重要的检测意义。结论:代谢组学检测作为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之一,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代谢物水平的生化信息,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法分期治疗胆系疾病的体会
17
作者 邵铭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6-36,共1页
1991年度,本院内科肝胆病区用通腑法分期治疗胆系疾病共72例,其中女性55人,男性17人,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者22岁,女性患者年龄在30~55岁者有41人,占大多数,男性患者均在40岁以上,病种包括“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阻塞... 1991年度,本院内科肝胆病区用通腑法分期治疗胆系疾病共72例,其中女性55人,男性17人,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者22岁,女性患者年龄在30~55岁者有41人,占大多数,男性患者均在40岁以上,病种包括“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阻塞性黄疸”。从治疗情况来看,大体可分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以急性发作期为主,具体分述如下: 1.急性期此期患者症状较重,右上腹疼痛较剧,常放射至右肩背,多伴畏寒发热,或有黄疸,小便偏黄,大便干而少,甚则数日不行,舌多偏红,苔偏黄腻、脉弦、辨证以肝胆湿热偏重,治疗多取大柴胡汤意加减,或采用华东地区胆组协定方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中医药疗法 泻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学·血瘀证·血液流变学 被引量:4
18
作者 瞿宁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骨伤科疾病(包括劳损性软组织疼痛)属血瘀证的范围,有关治则与活血化瘀有关.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来认识,血瘀证的实质在于血液的流变特性发生了紊乱,不能保证血液正常有效的流动,表现为各种病症。外伤是引起血瘀证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原... 骨伤科疾病(包括劳损性软组织疼痛)属血瘀证的范围,有关治则与活血化瘀有关.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来认识,血瘀证的实质在于血液的流变特性发生了紊乱,不能保证血液正常有效的流动,表现为各种病症。外伤是引起血瘀证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原因。活血化瘀的实质在于改善已紊乱的血液流变特性,通过减浓降粘、解聚、抗凝、促流和抗栓,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血液流变学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血瘀证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疾病 血液粘度 活血化瘀 软组织疼痛 六个方面 微循环系统 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金治疗精神疾病的经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德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322-323,共2页
郁金味辛、苦,性寒,具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之功,是精神疾病治疗的常用药。兹将笔者家传运用郁金治疗精神疾病的点滴经验介绍于下。
关键词 精神疾病/中医药疗法 郁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草汤在精神疾病临床的运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德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关键词 精神疾病/中医药疗法 炙甘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