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HGAP8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郗宇宁 薛军 +7 位作者 武雪亮 屈明 孙光源 韩磊 郭飞 张春泽 王一飞 梁卫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8-538,共11页
目的分析ARHGAP8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的敏感性,为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提供精准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获得差异基因ARHGAP8。选取68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直肠癌组织及直肠组织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分析ARHGAP8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的敏感性,为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提供精准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获得差异基因ARHGAP8。选取68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直肠癌组织及直肠组织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ARHGAP8的表达强度进行验证,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功能验证;选取44例行新辅助化疗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ARHGAP8的表达情况,分析ARHGAP8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不同疗效组之间的表达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ARHGAP8在癌组织及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ARHGAP8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P=0.024)、淋巴结转移(P=0.007)、年龄(P=0.005)等临床特征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RHGAP8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直肠组织(P<0.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RHGAP8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直肠组织(P=0.011);ARHGAP8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10)、病理分期(P=0.005)密切相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Ki-67、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表达程度无相关性。4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TRG 0级13例、1级8例、2级8例、3级15例,其中65.91%(29/44)的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新辅助化疗有效患者治疗后ARHGAP8的表达显著下降(P<0.001),ARHGAP8蛋白低表达患者的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ARHGAP8蛋白高表达者(53.33%)(P=0.033)。结论ARHGAP8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ARHGAP8低表达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对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为敏感,ARHGAP8可作为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同时可作为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ARHGAP8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 肿瘤退缩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患者采取等待观察策略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树全 武雪亮 +5 位作者 薛军 屈明 郭飞 费建东 张迎春 马洪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91-2696,共6页
目的探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患者采取等待观察(wait&watch,W&W)策略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和河北医科大学第... 目的探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患者采取等待观察(wait&watch,W&W)策略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比较采取W&W策略(23例)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30例)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W&W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W&W患者与TME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3年无病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32.6个月、35.7个月、80.43%、89.13%,19.57%与35.1个月、38.4个月、83.33%、93.33%、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 cm、淋巴转移阳性W&W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阳性W&W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 cm(HR=16.371,95%CI:3.2369~134.542,(P=0.003)、淋巴转移阳性(HR=5.863,95%CI:1.127~12.334,P=0.006)是W&W患者无病生存期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转移阳性(HR=4.602,95%CI:1.053~15.772,P=0.038)是W&W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患者采取W&W策略与TME的预后无明显差异,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及淋巴转移状态是W&W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临床完全缓解 等待观察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单纯新辅助化疗与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祺 刘畅 +4 位作者 叶健乔 黄文博 徐宇航 姚程智 赵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单纯新辅助化疗(mFOLFOX6/CapeOX)与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和远期预后差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单...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单纯新辅助化疗(mFOLFOX6/CapeOX)与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和远期预后差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单纯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共118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Mann Whitney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接受单纯新辅助化疗与新辅助放化疗两组患者之间在短期疗效、淋巴结检出数目和远期预后之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在疗效方面,新辅助放化疗组患者获得更好的肿瘤退缩(Z=―2.05,P=0.04)和实体肿瘤疗效(Z=―2.42,P=0.015),但两组在降低临床分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放化疗组的淋巴结检出数明显降低(单纯新辅助化疗组vs.新辅助放化疗组,13.19±3.83 vs.9.55±4.00,t=5.02,P<0.001),但两组在淋巴结阳性数和淋巴结阳性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远期预后方面,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新辅助化疗相比,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短期疗效更佳,但两种治疗方案在远期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后无疾病进展的预测作用
4
作者 王泽坤 耿懿康 于韬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术后3年无疾病进展(disease-free survival,DFS)预测的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术后3年无疾病进展(disease-free survival,DFS)预测的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影像资料,其中有疾病进展50例,无疾病进展50例,按4∶1随机分配训练集和测试集。提取术前MRI的T2WI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T2WI矢状位影像组学特征,然后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滤波器进行降维。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临床-影像诺模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ROC)、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和校准曲线以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临床信息中,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均展现出高预测准确性,其中临床-影像诺模图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分别达到0.93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79.7%~100.0%]和0.980(95%CI:79.7%~10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能够有效预测LARC患者nCRT后的DFS,可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 无病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5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16,共1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全球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直肠癌(rectal cancer,RC)约占CRC的38%.RC患者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约85%患者确诊时处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全球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直肠癌(rectal cancer,RC)约占CRC的38%.RC患者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约85%患者确诊时处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由于LARC患者直接切除术后或放化疗后复发率较高,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并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已成为标准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影像组学 局部进展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全程新辅助治疗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荻 周珺珺 +1 位作者 胡斌 陈海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目前公认的治疗模式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标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LARC的局部复发率,但不影响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和总生存率,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通过提高化疗强度、延长放疗至手术的时间,从而提高肿瘤缓解率...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目前公认的治疗模式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标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LARC的局部复发率,但不影响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和总生存率,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通过提高化疗强度、延长放疗至手术的时间,从而提高肿瘤缓解率,可明显改善无病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TNT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全身化疗完成度更高,能带来最大程度的肿瘤退缩,不但能改善远期生存,也能增加器官功能保留的机会。对于远处转移风险高或器官功能保留意愿强的LARC患者,TNT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模式。随着免疫治疗在TNT领域的应用,TNT模式不断拓展;同时,疗效预测标志物的探索将为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放化疗 无病生存 器官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位MRI影像组学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晓俞 杨筠 +3 位作者 刘学焕 包翠萍 董龙春 刘筠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目的:采用MRI影像组学方法,提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构建预测模型,探讨模型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LARC患者nCRT前的临床及影像资料。LARC患者在nCRT后... 目的:采用MRI影像组学方法,提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构建预测模型,探讨模型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LARC患者nCRT前的临床及影像资料。LARC患者在nCRT后6~8周行全系膜切除术(TME),并评估肿瘤病理退缩分级(TRG)。按疗效分为nCRT反应良好组(TRG0~1级)和反应不良组(TRG2~3级),按照1:1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手动勾画T 2WI序列横轴面(TRA)、矢状面(SAG)及冠状面(COR)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回归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筛选n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校正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并使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209例患者中nCRT反应良好组61例,反应不良组148例。T 2WI序列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图像各提取379个影像组学特征,ICC为0.9的特征中TRA 96个,SAG 88个,COR 91个。LASSO回归筛选的特征中TRA 4个,SAG 5个,COR 2个,联合图像(COM)7个。TRA、SAG、COR、COM等四个影像组学标签模型预测nCRT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637、0.682、0.619、0.731。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表明COM影像组学标签、升高的CEA(>3.4 ng/mL)和壁外血管侵犯(EMVI)是n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三者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nCRT疗效的AUC值为0.811,模型得到了很好的内部验证,校准度较高,临床决策曲线显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联合T 2WI序列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图像构建的多方位影像组学标签可以在治疗前对LARC患者nCRT疗效进行预测,联合升高的CEA(>3.4 ngmL)、EMVI、COM影像组学标签等构建的模型,其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可以辅助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实现最大治疗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梁程 安小霞 +2 位作者 李瑞 曹亮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28,共5页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已成为常规疗法,对于nCRT疗效的评估既往研究多集中于MRI图像肉眼观察、直肠镜及术后病理等,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已成为常规疗法,对于nCRT疗效的评估既往研究多集中于MRI图像肉眼观察、直肠镜及术后病理等,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对nCRT疗效的评估不足以指导临床对LARC患者个性化治疗。近些年随着影像组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影像组学在nCRT疗效的预测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前景。因此,本文就影像组学预测LARC患者nCRT疗效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寻找更准确预测nCRT疗效的新方法,为临床制订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MRI定量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澳 周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0-215,共6页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可降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部分患者在nCRT后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这类患者...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可降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部分患者在nCRT后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这类患者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可避免手术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从细胞水平反映肿瘤微环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较常规MRI可更为准确地评估LARC患者对nCRT的反应。本文围绕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及其衍生序列和灌注成像定量评估LARC患者nCRT后pCR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比较了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拉伸指数模型(stretched exponential model, SEM)、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CE-MRI)和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在当前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线索和思路,旨在为准确识别pCR的LARC患者提供较为可靠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评分方法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宏 陈思宇 胡富碧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209,共6页
随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上升,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治疗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 随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上升,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治疗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被推荐为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NCRT能显著改善预后,但LARC患者对此治疗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准确评估NCRT的疗效对于临床决策和个体化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疗效评估方法包括血清肿瘤标记物、内镜、直肠腔内超声、CT/MRI等,但各有局限。近年来,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agnetic resonance tumor regression grade,mrTRG)系统因其无辐射、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和动态连续观察的优点而受到关注和推荐,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着重探讨LARC患者NCRT后mrTRG的应用价值及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磁共振成像 肿瘤退缩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昱 徐栋 +1 位作者 陈西昊 李纪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背景与目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标准治疗策略是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进行手术治疗,nCRT可以使肿块缩小,实现肿瘤降期,增加R0切除率。但直肠癌个体差异较大,有部分... 背景与目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标准治疗策略是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进行手术治疗,nCRT可以使肿块缩小,实现肿瘤降期,增加R0切除率。但直肠癌个体差异较大,有部分患者对nCRT反应较差,并不能从nCRT中获益。因此,采取有效的筛选措施,以识别nCRT效果不佳的患者很有必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基线指标对LARC nCRT后肿瘤退缩的预测价值并构建肿瘤退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nCRT治疗且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LARC患者,收集入组患者nCRT前的临床基线指标,包括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资料。根据nCRT前后的MRI报告的肿瘤大小,通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来评价LARC患者nCRT后肿瘤退缩程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临床基线指标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肿瘤退缩的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肿瘤退缩预测模型,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并通过十折交叉验证来检测模型的准确度。结果:本回顾性队列研究共入组158例患者,其中98例患者nCRT后肿瘤退缩良好,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或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客观缓解率为62%;60例患者退缩不良,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或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肿瘤直径(P<0.001)、nCRT后距离手术的时间(P=0.006)、D-二聚体(P=0.010)、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PNI)(P=0.03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P=0.004)、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P=0.026)与nCRT后肿瘤退缩显著相关。LARC nCRT后肿瘤退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95%CI:0.780~0.899),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72.4%。在校准曲线中,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良好,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DCA表明,肿瘤退缩预测模型可以为诊断带来临床净收益。结论:治疗前肿瘤直径、nCRT后距离手术的时间、D-二聚体、PNI、CEA及EMVI是LARC nCRT后肿瘤退缩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肿瘤退缩预测模型对LARC患者nCRT后的肿瘤退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局部进展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退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放疗在局部晚期直肠癌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建锋 马洪庆 +2 位作者 高相鑫 武雪亮 王贵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445-3448,共4页
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IORT)是一项涉及在手术过程中将大剂量辐射精确递送到肿瘤或瘤床部位的局部治疗。其实现了对瘤床高危区域的即时、精准、可视化治疗。本文就IORT在局部晚期直肠癌中应用的起源与发展、技术优势、... 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IORT)是一项涉及在手术过程中将大剂量辐射精确递送到肿瘤或瘤床部位的局部治疗。其实现了对瘤床高危区域的即时、精准、可视化治疗。本文就IORT在局部晚期直肠癌中应用的起源与发展、技术优势、疗效及安全性、局限及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局部直肠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39
13
作者 彭俊杰 朱骥 +6 位作者 刘方奇 陈治宇 童彤 黄丹 李文桦 杨立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80,共40页
1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定义(p42)2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p43)2.1病理诊断2.2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分期2.2.1治疗前临床分期2.2.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诊断 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诊治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金群龙 王贵宪 +4 位作者 孙振强 孙海峰 王福奇 侯智俐 袁维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诊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依据MDT模式进行诊疗(MDT组)和同期75例未行MDT(对照组)的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MDT组术前T4期患者比...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诊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依据MDT模式进行诊疗(MDT组)和同期75例未行MDT(对照组)的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MDT组术前T4期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DT组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与放疗的患者比例更高(P<0.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和排尿困难发生率、病理类型、脉管癌栓患者比例、转移淋巴结数、清扫淋巴结数、远侧切缘距肛门距离、术后放化疗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DT组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直肠癌患者保肛率11/13,高于对照组的19/36(P<0.05)。两组总生存曲线、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模式能够使LARC患者的治疗更加规范化,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模式 局部进展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低位保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MR影像特征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孟慧慧 余静 吴飞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目的:基于临床及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探讨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2年11月经活检及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且经过新辅助... 目的:基于临床及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探讨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2年11月经活检及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且经过新辅助放化疗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175例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训练组122例,其中pCR组30例,非完全病理缓解(non-pCR)组92例;其余53例为验证组(p CR组10例,non-pCR组43例)。收集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检查及病理学数据。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预测因素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值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肿块长径、治疗前后壁外深度、治疗后癌胚抗原值、治疗后肿块周围淋巴结状态、治疗前后壁外血管侵犯、治疗后的影像T分期及N分期、直肠系膜筋膜在pCR组和non-pC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后壁外深度为评估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壁外深度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对预测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值分别为0.783和0.765,截断值分别为0.555和0.627,灵敏度分别为0.870和0.852,特异度分别为0.733和0.773。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评估肿瘤侵犯壁外深度有助于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率,为临床提供了方便无创的诊断手段,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磁共振成像 壁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全卷积网络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方 庞晓琳 范新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605-612,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MRI影像图像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模型,以辅助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 目的建立基于MRI影像图像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模型,以辅助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nCRT治疗且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织病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的LARC患者。按1∶2的比例将患者依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Data A与Data B 2个数据集。其中Data A数据集用于语义分割模型训练,Data B数据集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用于pCR预测模型训练与评价。收集Data A数据集病例的T2加权MRI影像资料,采用改进的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模型对肿瘤区域进行语义分割,建立语义分割模型并提取最终卷积层中的影像特征。采用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法对提取的影像特征进行筛选,构建可预测pCR状态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预测模型)。以Data B训练集数据为基础,对该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训练,进一步在Data B验证集中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LARC患者304例,nCRT治疗后82例判定为pCR,222例为非pCR。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的103例患者为Data A数据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201例患者为Data B数据集。Data B数据集中,训练集140例、验证集61例。改进的FCN模型对Data B数据集图像分割的Dice值为0.79(95%CI:0.65~0.81),灵敏度为80%(95%CI:77%~83%),特异度为72%(95%CI:64%~85%)。语义分割模型共提取最终卷积层中512个影像特征,经LASSO回归筛选后保留7个,用于pCR状态预测。预测模型在Data B训练集中预测pC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5(95%CI:0.61~0.71),在Data B验证集中的AUC为0.69(95%CI:0.59~0.74)。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改进的FCN模型,对MRI图像进行语义分割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基于该方法构建的模型预测LARC患者接受nCRT治疗后pCR状态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学完全缓解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构建新辅助放化疗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彦汝 张岚 +1 位作者 韩鼎盛 庞志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1-888,共8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和综合模型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nCRT后行根治性手术的140例LARC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和综合模型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nCRT后行根治性手术的140例LAR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108例、无病理完全缓解(npCR)32例,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99例和验证组41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直肠MRI检查,收集、提取并筛选患者的:①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血管通透性参数(K_(trans)、K_(ep)、V_(e))等;②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影像组学标签与临床特征相结合的综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临床、影像组学和综合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评价3种模型的临床获益情况,并构建疗效预测的诺模图。结果训练组中,pCR和npCR患者的K_(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2,P<0.0001);验证组中,pCR和npCR患者的K_(trans)和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5、2.552,P均<0.05)。训练组中,综合模型预测效能最佳(AUC=0.922,95%CI 0.846~0.964),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86.9%;验证组中,综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稍低于影像组学模型(AUC=0.840,95%CI 0.708~0.944),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63.6%。综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风险阈值为2%~96%时,采用综合模型的临床获益高于影像组学模型或临床模型。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的综合模型对LARC患者的nCRT疗效反应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且优于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直肠癌 局部进展 新辅助放化疗 综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燕丽 马晓薇 +3 位作者 谭黎 邵帅 刘嘉欣 任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2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2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而直接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4例,总缓解率(CR+PR)为75%(12/16);1例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CR拒绝手术而未行手术治疗,余1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肠道水肿1例,肠道粘连7例,均未影响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保肛率(56.25%,9/16)显著高于对照组(18.7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0%(0/16)、远处转移率为12.50%(2/16),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为18.75%(3/16)、远处转移率为31.25%(5/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3、0.667,P=0.144、0.41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裂开等)及放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肛周皮肤反应等)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新辅助放化疗可明显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从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及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体积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邹伟静 邹敏 +6 位作者 吴峥 朱苏雨 席珍 刘科 袁媛 汪洁 周菊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6-632,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对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对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8例初治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TM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GTV截点值,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行NCRT后T分期降期率为58.6%,N分期降期率为69.5%,总体降期率为77.3%,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 CR)率为16.4%,总体保肛率为57.03%。GTV的截点为79.31 m L,GTV≥79.31 m L与GTV<79.31 m L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lapse free survival,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有显著性差异。GTV与MRI-T分期(ρ=0.236,P=0.007)、T分期变化(ρ=0.229,P=0.009)、TNM分期变化(ρ=0.219,P=0.013)及肿瘤退缩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ρ=0.517,P<0.001)相关,与MRI-T分期、MRI-N分期及N分期变化无关。结论:GTV与LARC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是预后因素之一;肿瘤体积与治疗前T分期、新辅助治疗后的T分期变化、TNM分期变化及TRG相关,与治疗前N分期及N分期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放化疗 局部进展直肠癌 肿瘤体积 肿瘤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顺 仵朝晖 +4 位作者 解有成 王俊科 梁昭君 李斌(综述) 于晓辉(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97,共6页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高复发风险使得患者长期生存面临挑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使得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晚期的一线治疗,但其在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高复发风险使得患者长期生存面临挑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使得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晚期的一线治疗,但其在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描述尚不多见。早期的临床试验已经初步证实了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益处,进一步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相关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直肠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新辅助治疗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