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优化文本解读策略展现学生个性思想
- 1
-
-
作者
姚碧爱
-
机构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五中心小学
-
出处
《成才之路》
2021年第19期48-49,共2页
-
文摘
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深度解读文本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获得个性思想的发展。当前语文文本解读存在很多问题,如解读形式单一、学生盲目解读、断章取义。文章从课前预习解读、情境创设解读、尊重个性解读、合理评价解读等多方面展开讨论,意在使学生对文本解读不再盲目,对文本的理解更加独到。
-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本解读
个性思想
教学策略
-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 interpretation
personality thought
teaching strategy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荣格的“个性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彭丽华
张日昇
-
机构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
出处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
文摘
形成独特的、独立的个性和重建心理的完整与统一是荣格个性化思想的两个方面的内涵,其现实意义在于指导人们克服个性化进程中存在的追求物质利益和人格面具的障碍,进行个性化教育,促进心理健康,从而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
关键词
荣格
个性化思想
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
自我实现
个性化教育
-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构建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价值指向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荣
陈军绘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30,共4页
-
基金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YBZZ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个体为对象或为解决特定个性化问题而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模式构建的价值指向在于,以面向每一个个体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以解决个性化问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促进个性化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构建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增强个性化教育理念,完善以具体的人为对象的工作体系,强化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与运用,发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指向
模式构建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聊斋志异》思想认识体系的个性特征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唐富龄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01年第4期13-25,共13页
-
文摘
《聊斋志异》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认识 ,已构成具有鲜明个性的体系。这种体系虽离不开时代思潮与传统文化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渗透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的深刻觉解。正是这种感悟与觉解 ,消融、过滤和改造了上述影响 ,使之为我所用 ,从而形成了以公正、合理、善良、淳厚等为核心的是非观和以仁爱、诚信、孝悌、情义等为核心的道德观。体现在《聊斋》中的这类观念 ,已不属于儒、释、道或其他某家单一思想的专利 ,而是具有某种兼容性与超越性、且具有更多的世俗化倾向 ,从而形成了打着蒲氏印记的独特的思想认识体系。这种认识体系 ,以显意识或隐意识的形式 。
-
关键词
《聊斋》思想认识体系的个性特征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 5
-
-
作者
杨跃
-
机构
四川宜宾学院高教所
-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36-38,共3页
-
基金
宜宾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部分研究成果(2010Q06)
-
文摘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应时代的要求而诞生的,主要是解决就业与升学的矛盾,更好地引导就业,促进就业,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他的这一思想仍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个性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我国
基础教育
启示
-
分类号
G62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食品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陈洪彦
-
机构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I0013-I0013,共1页
-
文摘
社会的全方位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调整。在社会新的发展阶段,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是保障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从传统的教育工作进程来看,高校思政工作需要得到更加全面的建设发展,这是应对新时期挑战的重要方向,更是实现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索和研究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
关键词
我国高等教育
高校思政工作
全方位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
高校学生
培养模式探索
高素质人才
-
分类号
TS20-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努力探索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 7
-
-
作者
陈济光
袁文茹
-
机构
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中国冶金教育》
1995年第3期22-24,共3页
-
文摘
努力探索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陈济光,袁文茹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整个思想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最后环节,对于大学生能否过好毕业关,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角色转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由于教育方式的单调、死板和学...
-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毕业生思想教育
有效途
思想问题
离校前
个性思想
政治思想
学生工作干部
准备工作
班主任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莫言的小说思想
被引量:5
- 8
-
-
作者
叶向东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1期82-84,共3页
-
-
关键词
小说思想
莫言
中国当代文学史
思想个性
小说家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 9
-
-
作者
王国军
-
机构
牡丹江市卫生学校
-
出处
《职业技术》
2008年第12期61-61,共1页
-
文摘
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涌现出许多新特点,引人深思。以人的思想个性为基点出发,提出了开放性、艰巨性、针对性、说服性等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这些特点就必须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个性
特点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知人论世”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陈瑜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X期13-16,共4页
-
文摘
“知人论世”即了解作家生平经历、思想个性及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这是欣赏古典诗歌、理解作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法。古诗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产生的,每一首都具有作者独特的思想个性和时代印记。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同作家所写,其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作家的作品,在不同时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
关键词
古诗教学
知人论世
小学
思想情感
诗歌创作
思想个性
生平经历
古典诗歌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艺术介入公共空间——战后德国壁画艺术
- 11
-
-
作者
姬勇
刘淇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
出处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94-99,共6页
-
文摘
纵观近代艺术历史,德国在二战以后由分裂走向统一,半个多世纪东西德国公共艺术随着社会制度的不同形成了迥异的发展方向,这种艺术现象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质,也更为深刻的体现在艺术价值观念上。本文介绍了东西德公共艺术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探讨两德公共艺术产生的社会环境、思想意识和美学观念,以及对于公共空间艺术价值的认识。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公共艺术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总之,公共艺术为战后德国城市的建设增添了靓丽色彩;视觉上的感受释放了人们的感情,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并驱散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阴影。
-
关键词
公共艺术
艺术风格
视觉感受
创作特征
思想个性
-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
-
题名学科融合教日记,趣味横生妙处多
- 12
-
-
作者
高卫丽
-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2年第12期4-5,共2页
-
文摘
木心曾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匆匆流逝的岁月里,自从我们学会写作起,日记就变成了一种保留美好的习惯。在文字从笔端流出的过程中,我们找寻自己,保留回忆。也许是某个场景,也许是某个对话,也许是某个事件……也许,仅仅是一次也许,一行随心随意的浅显文字,一段突如其来的个性思想,这些都是我们写日记的理由。
-
关键词
学科融合
趣味横生
写日记
个性思想
学会写作
文字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文学摹拟与经典的形成
- 13
-
-
作者
汤克勤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博士生
-
出处
《写作》
2008年第3期30-31,共2页
-
文摘
摹拟是中性词,即模仿,与抄袭不能等同而语。从写作学讲,刚从事写作,往往先有一个摹拟的过程,扶墙学走,最后独立而行。在摹拟中,继承之时又有创新,“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磊”,则会受人垂青;如果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人趋亦趋,不见写作者的思想个性,则等同于抄袭,会遭人唾弃。
-
关键词
摹拟
文学
思想个性
写作学
中性词
写作者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鲁迅杂文中的显命题:“苦”
- 14
-
-
作者
吴艳华
-
机构
沧州师专中文系
-
出处
《沧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4-15,71,共3页
-
文摘
鲁迅杂文中有一个显在的命题——“苦”:“生”之苦与“战”之苦。这正是鲁迅先生执着一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个性与精神本质的具体写照。对“苦”的逼视、剖析,“苦”中的挣扎、搏击,使鲁迅在虚妄与绝望中杀出一条“血”路,从而获得“过客式”的悲壮动人的精神拯救。
-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命题
思想个性
精神本质
现代文学
-
Keywords
essay
subject
bitterness
-
分类号
I210.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画的气韵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牟克民
-
机构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
出处
《书画艺术》
2008年第5期26-26,共1页
-
文摘
气韵理论源于先秦、两汉时代的“气本源”说,认为充溢于宇宙间的“气”是构成万物与生命的基本原质。气韵最先见于品评人物,特指人的精神气质和仪表风尚,继之被转用于文论,用以讨论作者的思想个性对作品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和意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审美范畴。
-
关键词
气韵理论
中国画
精神气质
风格形成
思想个性
审美范畴
中国文化
“气”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浅谈“常德汉剧”之音乐文化
- 16
-
-
作者
蔡芳
-
机构
厦门大学音乐系
-
出处
《艺海》
2008年第1期68-70,共3页
-
文摘
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深刻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个性、审美意识、文化内涵。本文所探讨的"常德汉剧"特指以湖南常德、桃源、汉寿、慈利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大戏剧种,流行于洞庭湖西岸各县及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鄂西南和黔东广大地区。其音乐吸取了常德当地艺术文化的养料,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间韵味。
-
关键词
湖南常德
音乐文化
汉剧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文化
湘西自治州
思想个性
审美意识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中国古今散文辨迹
- 17
-
-
作者
毛志成
-
出处
《艺术广角》
2001年第5期22-26,共5页
-
文摘
散文之所以不取泛称,而特意取义为“中国散文”,是因为眼下作家一经排斥或叛离“中国式”,写出的散文在事实上既被外国人压根儿就不曾看重过,也势必不被中国人自己果真认可。道理很简单若是不具有中国个性(包括思想个性或语言个性),仅仅因为其失去个性就很难存在于世界中国文化品(包括散文),具有悠久而特殊的优质品格,一经轻率而肆意地否定它、瓦解它,无论怎样自称“突破”,其实与无知无识、无文无采无异。
-
关键词
散文
思想个性
作家
存在
突破
排斥
语言个性
事实
道理
自称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发怒的毛泽东——评《巍巍昆仑》的领袖形象塑造
- 18
-
-
作者
程友瑾
-
机构
上海第一钢铁厂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8-9,共2页
-
文摘
影片《巍巍昆仑》集中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等一批我党、我军的领袖人物,其“形似”和“神似”之统一、人物形象之可亲可信,超过了以往同类题材影片所达到的水平,给观众留下的是全新的印象和感受。
-
关键词
形象塑造
巍巍昆仑
同类题材
人物形象
领袖人物
审美价值
情采
内在冲突
西还
思想个性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寓意何在——简评《黑山路》
- 19
-
-
作者
施殿华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8-28,共1页
-
文摘
“西影”周晓文执导的影片《黑山路》严格地讲也是一部中国的“西部片”。它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以旧社会“挑伕”生活为描绘对象,试图展示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美好善良的人性美和在强敌面前不畏强暴、勇敢坚强的民族素质。这部影片由赵小锐、谢园、艾丽雅三位明星领衔主演,整个影片显示了深沉凝重而又粗犷豪放的艺术格调,三位主演以准确细膩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强烈鲜明的形体动作,展示了人物复杂而又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使人格思想个性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在环境氛围的建构上,值得称道的是影片“外景”的精心选择。那巍峨起伏的高山峻岭,那浓密繁茂的原始森林,那人迹罕见的山间小径,那笔直陡峭的悬崖峭壁。
-
关键词
周晓文
艺术格调
领衔主演
思想个性
谢园
面部表情
粗犷豪放
高山峻岭
人性美
性格特征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