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级串联式动力吸振器的参数设计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璞
方鹏
张锐
王松
徐鹏博
-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2期226-229,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5-003)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7XAYZD01)。
-
文摘
针对在主系统上附加两级串联式动力吸振器后构成的三自由度系统,通过求解其振幅放大率表达式,分析系统是否在某种条件下存在定点,结果表明当吸振器阻尼均存在时,不存在定点,故无法用定点理论对吸振器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编写计算程序对吸振器的各个参数进行数值优化,使主系统振幅放大率曲线的三个峰值点几乎等高,得到大量算例,并对其进行曲线拟合得出实用近似最优关系式,使设计效率提高。优化后,通过与不同型式的动力吸振器进行比较,发现两级串联式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更好。
-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两级串联式动力吸振器
动力学分析
数值优化
曲线拟合
-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double-series-mass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dynamic analysis
numerical optimization
curve fitting
-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
-
题名面向角铣头抑振的两自由度动力吸振器设计与试验
- 2
-
-
作者
马文硕
张瑾丰
张志超
杨毅青
邢普
危震坤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沪航工业有限公司
-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8-74,81,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5005,91960108)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22M72001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4BAB214046)。
-
文摘
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机床加工范围和适应性的特殊刀柄,角铣头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复杂结构件的加工。然而,其大长径比造成的弱刚度极易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引发切削颤振,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和精度。为此,设计了一种外装于角铣头的两自由度动力吸振器,旨在以最小化结构改动实现角铣头两正交方向的振动与切削颤振的高效抑制。基于实测角铣头动力学特性,建立了角铣头–吸振器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数值优化对吸振器的最优动力学参数进行求解。针对角铣头振型特征,采用图谱法对动力吸振器进行构型设计,并对样机开展有限元仿真。最后分别开展模态试验与切削试验,对动力吸振器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装动力吸振器后,角铣头末端频响函数峰值降低了73.5%,稳定切深增加了300%(主轴转速为1000 r/min时,由加装前的0.4 mm增至加装后的1.6mm)。
-
关键词
角铣头
动力吸振器
两自由度
构型设计
模态试验
-
Keywords
Angle milling head
Tuned mass damper(TMD)
Two-degree-of-freedom(two-DOF)
Configuration design
Modal test
-
分类号
TG50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H11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动力机械动力吸振器数值优化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韩广才
王芝秋
-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
-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8,共4页
-
文摘
以单缸柴油机为例研究了动力吸振器动力参数的优化设计问题。传统动力吸振器动力参数设计都是在简谐激励下进行的,经理论分析动力吸振器动力参数的设计与激励频率有关,所以对于非简谐的激励确定动力参数则比较困难。以实现平台最小位移响应为目标,通过数值仿真来确定非简谐激励情况下动力吸振器的动力参数。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数值优化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
-
关键词
内燃机
振动
两自由度无阻尼系统
动力吸振器
数值仿真
-
Keywords
I. C. Engine
Vibration
2-Dimension Undamped System
Vibration Absorber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
-
题名带子系统的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隔振设计研究
被引量:9
- 4
-
-
作者
陈俊
董大伟
时威振
赵明
高峰
闫兵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11-218,230,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5399)
-
文摘
目前对带子系统的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设计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针对这一研究现状展开了对其隔振设计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先优化设计主隔振系统确定一、二级隔振器刚度,然后将子系统充当主系统吸振器按照H∞准则设计出子系统隔振器刚度的两级优化设计方法。以某型内燃动车动力包为研究对象,采用提出的两级优化设计方法对动力包进行优化设计,并基于优化后的参数对动力包进行了隔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在常规工况和停机工况,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皆具备优良的隔振性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子系统
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
两级优化
吸振器
隔振性能
-
Keywords
subsystem
powerpack two-stage isolation system
two-step optimization
vibration absorber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H212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21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