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居一 倪英群 +1 位作者 张媛媛 刘怀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0,共8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微RNA(mi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情况,探讨mi RNA-128-3p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微RNA(mi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情况,探讨mi RNA-128-3p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T2DM患者,分为T2DM组(40例)和合并NAFLD组(40例),并依据肝纤维化评分(NFS)分为T2DM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16例)和T2DM未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64例),收集基本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定量实时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NA-128-3p、SIRT1、AMPK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1、AMPK蛋白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及进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确定根据miRNA-128-3p水平判断发生NAFLD的最佳阈值。结果合并NAFLD组和T2DM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ALT、AST、GGT、ALP、纤维连接蛋白、TG、HDL-C、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N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合并NAFLD组外周血miRNA-128-3p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T2DM组(t=-8.765,P<0.001),而SIRT1和AMP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01)。T2DM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与T2DM未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的年龄、AL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超氧化物歧化酶、miRNA-128-3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NA-128-3p是发生NAFLD和进行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8.221,95%CI:2.735~24.714,P<0.001;OR=1.493,95%CI:1.117~1.997,P=0.007);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29~0.950),最佳截断值为13.165,敏感度89.3%,特异度72.7%。结论miRNA-128-3p在T2DM合并NAFLD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高,SIRT1、AMPK表达降低,miRNA-128-3p水平对识别NAFLD及肝纤维化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RNAS 抗衰老酶1 AMP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去氨加压素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大鼠耳蜗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2
作者 胡涛 屈永涛 +2 位作者 贾玉其 许夏 郭明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检测醋酸去氨加压素(deamino 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MKP-1)在大鼠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KP-1是否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生。方法选取SPF级雄... 目的检测醋酸去氨加压素(deamino 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作用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MKP-1)在大鼠耳蜗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MKP-1是否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生。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DDAVP,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结束后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听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耳蜗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MKP-1在耳蜗的表达位置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ABR阈值较造模前上升约10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耳蜗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出现膜迷路积水表现,实验组积水率达80%;免疫组织化学显示,MKP-1广泛表达于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缘、柯蒂器、以及螺旋神经节。两组血管纹、螺旋韧带及螺旋神经节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LM和OC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实验组MKP-1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DAVP可能通过下调MKP-1促进膜迷路积水形成,进而参与梅尼埃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去氨加压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梅尼埃病 膜迷路积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大鼠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洁 辛晓峰 +3 位作者 戴伟 张鹏鹏 赵明 方丽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激素不敏感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密切相关。文中探讨COPD大鼠激素不敏感与肺组织中MKP-1的表达及...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激素不敏感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密切相关。文中探讨COPD大鼠激素不敏感与肺组织中MKP-1的表达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PD空白组、P38MAPK抑制剂组、地塞米松组、P38MAPK抑制剂+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采用LPS+烟熏4个月建立COPD模型。建模成功后P38MAPK抑制剂组、地塞米松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SB203580(100 mg/kg)、地塞米松(2 mg/kg),P38MAPK抑制剂+地塞米松组注射同等剂量的p38抑制剂和地塞米松,连续14 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测定TNF-α和IL-8的浓度以及细胞计数;测定肺组织平均内衬间隔(MLI)和肺泡破坏指数(DI);取肺组织,用蛋白印迹分析法测MKP-1和P38MAPK的表达。结果 LPS+烟熏4个月大鼠肺顺应性、每分钟通气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气道阻力、MLI和DI则高于对照组。肺组织病理显示LPS+烟熏4个月大鼠肺气肿形成,模型建立。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OPD空白组MKP-1、P38MAPK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较P38MAPK抑制剂+地塞米松组MKP-1降低[(100±11)%vs(131±22)%,P<0.05)];与COPD空白组比较,P38MAPK抑制剂+地塞米松组MKP-1升高[(100±11)%vs(131±22)%,P<0.05)];与COPD空白组P38MAPK表达[(201±76)%]比较,P38MAPK抑制剂组、P38MAPK抑制剂+地塞米松组[(32±3)%、(68±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38MAPK抑制剂组比较,地塞米松组P38MAPK表达明显升高[(32±3)%vs(185±12)%,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P38MAPK抑制剂+地塞米松组P38MAPK表达降低[(185±12)%vs(68±7)%,P<0.05]。肺泡灌洗液细胞数和TNF-α、IL-8浓度检测结果表明,COPD空白组与P38MAPK抑制剂组、P38MAPK抑制剂+地塞米松组比较,上述指标均升高(P<0.05);与P38MAPK抑制剂组比较,地塞米松组上述指标均升高,而P38MAPK抑制剂+地塞米松组表达均降低(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P38MAPK抑制剂+地塞米松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COPD大鼠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机制可能与肺组织中糖皮质激素诱导MKP-1的功能受损,从而导致P38MAPK表达升高、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地塞米松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小胶质细胞HMGB1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瑞珂 张琴琴 +1 位作者 杨胜辉 郭曲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67-972,共6页
目的: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对TNF-α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大鼠小... 目的: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对TNF-α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设立对照组、TNF-α组(25 ng/m L)、TNF-α(25 ng/m L)+SB 203580组(10μmol/L)、SB203580组(10μmol/L),各组细胞经药物处理16 h后分别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MGB1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HMGB1和磷酸化p38MAPK表达情况,用反转录PCR检测HMGB1 m RNA表达。结果:经TNF-α刺激后,大鼠小胶质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中HMGB1蛋白表达增高;SB 203580可抑制TNF-α诱导的磷酸化p38 MAPK表达(P<0.01),同时下调HMGB1m RNA和HMGB1蛋白的表达。结论:TNF-α可诱导小胶质细胞晚期炎症因子HMGB1的表达,并且其诱导机制与p38 MAPK被快速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小胶质细胞 SB203580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在高迁移率族蛋白1诱导内皮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钟田雨 唐靖 +6 位作者 刘亚伟 李志杰 陈登宇 赵明哲 王蔚 刘靖华 姜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诱导内皮细胞释放趋化因子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规律及其与脂多糖(LPS)的协同作用;探讨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上述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用LiquiChip液相蛋白... 目的研究重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诱导内皮细胞释放趋化因子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规律及其与脂多糖(LPS)的协同作用;探讨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上述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不同浓度重组HMGB1(0~75ng/ml),或者HMGB1(15ng/ml)刺激后不同时间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IL-8、MCP-1的水平变化以及HMGB1(15ng/ml)与LPS(10ng/ml)共同刺激后IL-8、MCP-1的水平变化;探讨MAPK信号通路在HMGB1诱导内皮细胞释放趋化因子中的作用时首先加入抑制剂SB203580(20mol/L)、PD98059(20mol/L)和JNKinhibitorII(50nmol/L)预处理细胞1h,再加入HMGB1和LPS刺激。结果在HMGB1蛋白刺激后3~6h,IL-8和MCP-1水平开始增加,12~24h持续增高(P<0.01);随着HMGB1浓度的增加,IL-8和MCP-1水平也明显升高,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果用LPS(10ng/ml)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 脂多糖 趋化因子 白介素-8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1蛋白激酶、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肝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丽 石燕 +2 位作者 蒋成英 孙琼 戴广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428,481,共6页
目的探讨Raf-1蛋白激酶(Raf-1)、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pMEK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在肝癌中的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Raf-1、pMEK1、pERK1/2蛋白的表达差异性... 目的探讨Raf-1蛋白激酶(Raf-1)、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pMEK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在肝癌中的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Raf-1、pMEK1、pERK1/2蛋白的表达差异性与肝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Raf-1、pMEK1和pERK1/2在肝癌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38.3%、46.7%和38.3%,三者过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Raf-1、pMEK1和pERK1/2过表达与性别、年龄、甲胎蛋白、乙肝表面抗原表达状态、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存在癌栓、肿瘤大小等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Raf-1过表达与肝癌预后相关(P<0.05)。结论 Raf-1的过表达是肝癌预后不良的显著标记,可能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Raf-1蛋白激酶 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7
作者 郭俊超 沈松杰 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手术切除人胰腺癌组织、慢性胰腺炎(CP)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标本各20例,分别采用Northern blot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KP-1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采用Wes... 目的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手术切除人胰腺癌组织、慢性胰腺炎(CP)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标本各20例,分别采用Northern blot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KP-1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进一步验证MKP-1在6株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North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20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有7例(35%)存在MKP-1 mRNA弱表达,13例(65%)表达极弱甚至不表达;20例CP组织标本中,7例(35%)存在MKP-1 mRNA中至高水平表达;20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12例(60%)存在MKP-1 mRNA高表达,8例(40%)为低到中等水平表达。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MKP-1 mRNA平均表达水平升高了8.1倍(P=0.016),CP中MKP-1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了6.2倍(P=0.035);胰腺癌与CP组织的MKP-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4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中MKP-1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在6株胰腺癌细胞株中均检测到MKP-1的表达,除胰腺癌CAPAN-1细胞株表达略低外,其余5株胰腺癌细胞均呈高表达。结论在CP组织、胰腺癌组织及胰腺癌细胞株中均存在MKP-1高表达,MKP-1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细胞的早期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磷酸酯酶-1在心肌病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8
作者 冯娟 全雄志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547-549,共3页
ERKJ、NK和p38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过生长因子、激动剂或应激反应等介导生长、分化、凋亡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多种过程。ERKJ、NK和p38是参与心衰病理过程的主要信号元件,MKP-1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的去磷酸化因子,是一种应激蛋白... ERKJ、NK和p38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过生长因子、激动剂或应激反应等介导生长、分化、凋亡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多种过程。ERKJ、NK和p38是参与心衰病理过程的主要信号元件,MKP-1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的去磷酸化因子,是一种应激蛋白,在应激反应中可以抑制ERKJ、NK和p38的活性,并通过调节ERK、JNK和p38的活性,参与对心衰病理过程的调节。本文以转基因研究结果为主要线索,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磷酸酯酶-1在心衰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酸酯酶-1 信号传导 心衰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糖通过核因子κB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丽雪 解玉怀 +2 位作者 杨维仁 杨在宾 张桂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57-3863,共7页
植物多糖是植物提取物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免疫增强、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抗氧化作用方面,植物多糖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M... 植物多糖是植物提取物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免疫增强、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抗氧化作用方面,植物多糖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MAPK/Nrf2)信号通路清除机体或细胞内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或含量,增强机体或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抗性。本文主要综述了氧化应激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阐述NF-κB及MAPK/Nrf2信号通路在植物多糖发挥抗氧化作用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为植物多糖作为抗氧化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核因子ΚB 抗氧化作用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高脂饮食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启章 陈茂刚 +1 位作者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高脂饮食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血管内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突变型INS2AKITA小鼠12只及同窝出生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6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高TC饮食... 目的探讨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高脂饮食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血管内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突变型INS2AKITA小鼠12只及同窝出生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6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高TC饮食组,干预组,每组6只。各组小鼠于颈动脉损伤后28d处死并取右颈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膜磷酸化p38MAPK、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TC饮食组术后28d管腔面积明显缩小,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磷酸化p38MAPK、VCAM-1、8-OHdG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与高TC饮食组比较,干预组术后28d管腔面积明显增加,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明显缩小,VCAM-1、8-OHdG、磷酸化p38MAPK表达明显降低(15.27±3.70 vs 28.39±5.33,P<0.05;8.75±3.32 vs 19.92±5.35,P<0.05;7.69±2.18 vs18.45±3.77,P<0.01)。结论 p38MAPK抑制剂可能主要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及VCAM-1等炎性反应控制糖尿病高脂饮食小鼠颈动脉血管内损伤后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 1 颈动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慢性铅中毒对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和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菁 孙黎光 +4 位作者 蔡葵 宗志宏 邢伟 刘素媛 刘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作为慢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正常 30d大鼠海马片稳定培养 2h后 ,分别用含或不含 2 0 μmol·L-1 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孵育 ,不同时间点收集 ,作为急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标本活化的ERK2含量。结果 高频刺激后对照组和慢性铅中毒组峰电位分别为刺激前的1 85 %和 88% ;慢性铅中毒组活化的ERK2则比对照组降低了 46 %。海马片培养中 ,对照组活化的ERK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铅中毒组在 30和 60min时分别下降了 68%和 33% ,1 2 0min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急性 慢性 海马CA1 蛋白激酶 长时程增强 活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中磷酸化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4 位作者 孙同柱 孙晓庆 周岗 赵志力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49,158,共4页
目的 探讨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 2 (p ERK1/ 2 )、磷酸化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p SAPK)和磷酸化P38MAPK(p P38MAPK)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成熟过程中蛋白表达的特征。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 p ERK1/ 2、p SAPK和p P3... 目的 探讨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 2 (p ERK1/ 2 )、磷酸化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p SAPK)和磷酸化P38MAPK(p P38MAPK)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成熟过程中蛋白表达的特征。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 p ERK1/ 2、p SAPK和p P38MAPK在 16例增生性瘢痕和 8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结果 在正常皮肤中 ,p ERK1/ 2、p SAPK和p P38MAPK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内 ,三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均较低。随着增生性瘢痕不断成熟 ,p ERK1/ 2和 p SAPK表达逐渐增强。在成熟的增生性瘢痕中 ,这两种蛋白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中 ,阳性细胞率分别为正常皮肤的 1 8和 1 7倍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5 )。p P38MAPK的阳性细胞率在生长活跃的增生性瘢痕中升至最高 ,在成熟的瘢痕中虽有所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 <0 0 5 ) ,含有 p P38MAPK蛋白的细胞主要为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结论 在增生性瘢痕中 ,p ERK1/ 2、p SAPK和p P38MAPK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皮肤 ,提示这三种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调控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应急活化蛋白激酶 P38蛋白激酶 增生性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ERK1/2激酶可增强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涛 何娟文 +2 位作者 王锦 唐敏 罗进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97-1206,共10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具有很强的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分化的能力.但对于其所涉及的相关分子机理了解并不深入.利用BMP9重组腺病毒感染间充质干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RK1/2激酶的磷酸化,ERK1/2的特... 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具有很强的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分化的能力.但对于其所涉及的相关分子机理了解并不深入.利用BMP9重组腺病毒感染间充质干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RK1/2激酶的磷酸化,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阻断ERK1/2活性,或以RNA干扰抑制ERK1/2表达,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初步分析和揭示ERK1/2对于BMP9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果发现:BMP9可以促进ERK1/2激酶的磷酸化,ERK1/2抑制剂PD98059可增强由BMP9诱导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和钙盐沉积,并促进由BMP9诱导的Runx2基因的表达和转录活性,以及Smad经典途径的活化;而RNA干扰导致ERK1/2基因沉默同样也可进一步促进BMP9诱导的ALP活性和钙盐沉积,并促进BMP9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裸鼠皮下异位成骨.因此,BMP9可以促进ERK1/2蛋白激酶的活化,而阻断ERK1/2蛋白激酶可进一步增强BMP9诱导的成骨分化,ERK1/2极可能对于BMP9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起着负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9 ERK1/2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对小鼠肠道间质细胞R-spondin 1表达的调控作用
14
作者 李景聪 赵涵 +3 位作者 林巧雯 孙宏翔 苏冰 伍宁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9-948,共10页
目的·初步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对小鼠结肠CD34^(+)CD81^(+)间质细胞R-spondin 1(Rspo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Rspo1-tdTomato荧光报告基因小鼠结肠中CD45^(-)C... 目的·初步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对小鼠结肠CD34^(+)CD81^(+)间质细胞R-spondin 1(Rspo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Rspo1-tdTomato荧光报告基因小鼠结肠中CD45^(-)CD326^(-)CD31^(-)GP38^(+)CD81^(+)Rspo1-tdTomato^(+)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14 d后该类细胞表面蛋白标志物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该细胞分别在FGF2、FGF9、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刺激条件下Rspo1的表达情况。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GF2调控Rspo1表达的信号通路,并用信号通路抑制剂及qPCR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流式分选得到的小鼠结肠间质细胞经过体外培养14 d后,能够表达CD34、CD81和糖蛋白GP38,而不表达CD45、CD326、CD31等其他细胞谱系标志分子。qPCR结果发现,20 ng/mL的FGF2即可显著抑制该细胞Rspo1的表达,其他生长因子则无显著抑制作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FGF2调节Rspo1表达的关键信号通路。qPCR结果显示,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2(mitogen extracellular kinase 1/2,MEK1/2)抑制剂U0216预处理可逆转FGF2对Rspo1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FGF2可能通过MEK1/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2, ERK1/2)通路抑制小鼠结肠CD34^(+)CD81^(+)间质细胞Rspo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pondin 1基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CD34^(+)CD81^(+)间质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LKB1/AMPKα2信号通路调节雏鸡的生长代谢
15
作者 石美 位格格 +2 位作者 李怡涵 王鲜忠 张姣姣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673-4685,共13页
二甲双胍(MET)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降血糖药,但其滥用或不当使用对动物健康具有不良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高剂量MET对健康雏鸡生长代谢的影响及其潜在调节机制。将8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40只,雌雄各20只)和试验组(40只,雌雄各20只),从... 二甲双胍(MET)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降血糖药,但其滥用或不当使用对动物健康具有不良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高剂量MET对健康雏鸡生长代谢的影响及其潜在调节机制。将8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40只,雌雄各20只)和试验组(40只,雌雄各20只),从7日龄开始,试验组雏鸡每天灌服0.6 g·kg^(-1)的MET-HCl(根据体重计算给药量,溶于1 mL生理盐水中),连续灌服23 d,对照组每天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各组雏鸡的每日摄食量。在第0天(孵出后第1天)和第30天,称量禁食12 h后各组雏鸡的体重,并评估平均日摄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饲料/增重比(F/G)。分析30日龄雏鸡血清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和生长相关激素的水平;检测肝、肾和肌肉中ATP水平、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TP合成酶、肝激酶B1(LKB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MPKα2)通路及其下游因子的mRNA(在肝、肾和肌肉中)和蛋白表达水平(在肌肉中),胰岛素(INS)与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受体及其下游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高剂量MET可显著降低雏鸡的体重,减少平均日增重,提高料重比。MET减少了雏鸡血清中的ATP、INS、生长激素(GH)和IGF1水平。同时,MET降低了肝、肾和肌肉中ATP水平以及线粒体呼吸酶(NADH、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ATP合酶)的活性。此外,MET降低了ATP5A的表达,激活了LKB1/AMPKα2信号通路,抑制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INS与受体、IGF1与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和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的表达,增加了p21和p27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MET可能通过激活LKB1/AMPKα2信号通路对雏鸡的生长代谢产生负面影响,为临床上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MET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生长代谢 激酶B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特异性蛋白LSP1:细胞骨架动态与白细胞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
16
作者 祝朴远 顾津伊 +1 位作者 罗悦隽 席亚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0-755,共6页
白细胞特异性蛋白1(LSP1)是一种F-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白细胞中均有表达。LSP1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人LSP1蛋白含有339个氨基酸,在酸性NH2末端含有一个Ca^(2+)结合位点,在碱性COOH末端则包... 白细胞特异性蛋白1(LSP1)是一种F-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白细胞中均有表达。LSP1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人LSP1蛋白含有339个氨基酸,在酸性NH2末端含有一个Ca^(2+)结合位点,在碱性COOH末端则包含多个F-肌动蛋白结合结构域和可被磷酸化的位点。在Ca^(2+)作用下,LSP1的COOH末端结构域与F-肌动蛋白结合,调节细胞运动和信号传导;此外,LSP1在蛋白激酶C(PKC)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蛋白激酶-2的介导下,通过磷酸化激活MAPK信号通路,调节白细胞增殖和趋化性。LSP1对白细胞的影响主要如下:LSP1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细胞的黏附、极化和运动。LSP1在内皮细胞中也发挥调节作用,影响白细胞的跨内皮迁移。LSP1还通过与肌球蛋白1e的相互作用,调节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此外,LSP1调节白细胞的增殖分化,在白血病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总之,LSP1通过与细胞骨架和信号转导蛋白的相互作用,调节白细胞的形态、运动和功能,本文对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特异性蛋白1(LSP1) 白细胞 肌动蛋白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吞噬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中表达特征及意义
17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葛世丽 韩冰 李海红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64-666,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erk1)、erk2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和 3种c 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1、jnk2和jnk3)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 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 ,...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erk1)、erk2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和 3种c 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1、jnk2和jnk3)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 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 ,提取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的总RNA ,分离mRNA ,用RT PCR方法检测这 6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 与早期妊娠胎儿相比 ,晚期妊娠胎儿皮肤中 ,p38MAPK和jnk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jnk2和jnk3基因的mRNA含量明显升高。在少儿皮肤中erk2、p38MAPK和jnk1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 ,而jnk2和jnk3基因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erk2和p38MAPK基因高表达、jnk2和jnk3基因低表达可能与胎儿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 胎儿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介导MAPKs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冬 董晓俊 徐成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沉积情况,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对数期细胞分为空白组、IGF-1组、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PD+IGF-1组、p38通路抑制剂(SB202192)组、SB+IGF-1组,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IGF-1组ALP显色加深,ALP活性升高,钙盐结节形成增多,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升高,磷酸化ERK、p38、JNK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效应(P<0.05)。与空白组比较,PD组、SB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与IGF-1组比较,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GF-1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信号通路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C3H10T1/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合欢素调节Sirt1/AMPK/Nrf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元元 曹静洁 +3 位作者 王海营 封传 唐陶富 胡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白内障(DC)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对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合欢素低剂量组、金合欢素...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白内障(DC)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对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合欢素低剂量组、金合欢素高剂量组、金合欢素+Sirt1抑制剂(EX527)组,除对照组以外均构建DC大鼠模型,其中,金合欢素低剂量组、金合欢素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经颈部皮下注射10 mg·kg^(-1)、20 mg·kg^(-1)的金合欢素,金合欢素+EX527组大鼠经颈部皮下注射20 mg·kg^(-1)金合欢素,均为每天2次,同时金合欢素+EX527组大鼠经皮下埋入渗透微型泵每天泵入3.5 mg·kg^(-1)EX527,其余组别均泵入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持续4周。给药结束后,测量血压和空腹血糖(FBG),裂隙灯照射法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状况,HE染色观察晶状体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呈片状、条索状,发生迁移性聚集,收缩压、FBG、晶状体混浊评分、MDA、IL-6、IL-1β水平均升高,SOD、GSH-Px含量及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合欢素低、高剂量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性聚集现象改善,收缩压、FBG、晶状体混浊评分、MDA、IL-6、IL-1β水平均降低,SOD、GSH-Px含量及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金合欢素高剂量组比较,金合欢素+EX527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改变和聚集现象加重,收缩压、FBG、晶状体混浊评分、MDA、IL-6、IL-1β水平均升高,SOD、GSH-Px含量及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金合欢素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Nrf2通路保护DC大鼠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合欢素 糖尿病白内障 氧化应激损伤 沉默调节蛋白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海马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恩志 范莹 +2 位作者 隋海娟 刘婉珠 金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9-1330,共2页
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对抗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也有研究显示Pio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但关于Pio对大鼠脑内炎症反... 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对抗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也有研究显示Pio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但关于Pio对大鼠脑内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是否与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大鼠脑室内注射LPS建立炎症反应动物模型,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Pio对LPS引起的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阿尔采末病 脂多糖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活化转录因子2 热休克蛋白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