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5,MAPK15),又称ERK7或ERK8,是MAPK家族的非典型新成员。MAPK15不同程度地促进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自噬等细胞活动。本研究以MAPK15为靶点,筛选特异性的MAPK15纳米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5(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5,MAPK15),又称ERK7或ERK8,是MAPK家族的非典型新成员。MAPK15不同程度地促进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自噬等细胞活动。本研究以MAPK15为靶点,筛选特异性的MAPK15纳米抗体,评估其是否能够作为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中的一抗用于其抗原表达的检测,并探究该纳米抗体在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的作用。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纳米抗体文库中进行筛选,得到1株MAPK15特异性纳米抗体,命名为MAPK15-VHH;将该菌株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优化诱导表达条件时发现,0.6 nmol/L IPTG,15℃,100 r/min条件下该纳米抗体的上清表达量最高。通过竞争ELISA法检测MAPK15-VHH的亲和力,结果显示,该抗体KD值为0.9829。通过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中MAPK15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量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MAPK15-VHH可与组织中的MAPK15结合,用于检测MAPK15蛋白的表达情况。在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过表达MAPK15后向其中添加MAPK15-VHH,通过CCK8、Western印迹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该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结果显示,该MAPK15-VHH能作为MAPK15的拮抗剂,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自噬,从而抑制黑素瘤细胞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得到一株亲和力较强的MAPK15纳米抗体,可用于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以检测MAPK15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及分布;此外,该MAPK15纳米抗体可以作为MAPK15拮抗剂,有效地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自噬进程,为临床检测试剂和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抑制后小鼠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反应,以进一步阐明该通路在结核病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组、注射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抑制后小鼠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反应,以进一步阐明该通路在结核病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组、注射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用DMSO溶解)C57BL/6小鼠为观察组,H37RV感染小鼠;30 d后处死小鼠,分析小鼠肺脏、淋巴结、脾脏和肝脏等组织的细菌载量和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和CD4^+、CD8^+、CD4^+IFN-γ^+和CD8^+IFN-γ^+T细胞亚群比例以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小鼠肺、淋巴结、脾脏和肝脏等组织细菌载量(lgCFU/mL)分别为(6.21±0.042)、(5.11±0.07)、(4.91±0.06)和(4.11±0.07),对照组分别为(5.76±0.05)、(4.16±0.05)、(3.96±0.05)和(3.46±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肺组织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4^+、CD8^+、CD4^+IFN-γ^+和CD8^+IFN-γ^+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82±0.21)、(4.01±1.68)、(1.92±0.6)、(31.23±2.44)、(59.95±2.98)、(0.48±0.09)和(0.25±0.06),对照组分别为(2.71±0.31)、(7.11±1.88)、(3.42±0.68)、(31.95±1.69)、(59.23±1.38)、(1.22±0.11)和(0.19±0.03),除CD4^+、CD8^+以及CD8^+IFN-γ^+T细胞外,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内参基因,观察组TNF-α、IL-12P40、IL-17A、IFN-γ、CXCL1、CXCL5和CXCL15分别为(0.52±0.07)、(0.40±0.07)、(0.32±0.082)、(0.46±0.03)、(0.59±0.14)、(0.37±0.21)和(0.41±0.09),对照组分别(1.02±0.11)、(1.03±0.14)、(1.11±0.25)、(1.01±0.08)、(1.17±0.14)、(1.27±0.30)和(1.08±0.2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57BL/6小鼠p38 MAPK通路受到抑制后,可能通过多种免疫路径抑制其抗结核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克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6,MKK6)基因启动子,研究泛素水解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对MKK6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PCR扩增MKK6基因启动子片段,并以该片...目的:克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6,MKK6)基因启动子,研究泛素水解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对MKK6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PCR扩增MKK6基因启动子片段,并以该片段为模板对USP22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野生型与突变型启动子片段定向插入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用重组载体与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HeLa细胞,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以确定其转录活性;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观察USP22蛋白与MKK6启动子是否存在直接的结合;下调USP22表达后,检测MKK6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扩增MKK6启动子及其突变体并构建荧光素酶表达载体;USP22结合位点的突变导致该启动子活性在HeLa细胞中明显降低(P<0.05);USP22与MKK6启动子在细胞中存在直接结合;抑制USP22的表达导致MKK6转录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HeLa细胞中,USP22有效地调控MKK6基因的转录。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胞mc38和CT26、胃癌细胞MFC和肺癌细胞LLC1的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RSK4的表达及其剪接异构体,生物信息学分析RSK4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GL261、4T1、mc38、CT26、MFC和LLC1中均表达RSK4,且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了多个剪接异构体,开放阅读框分析RSK4可能至少编码11个蛋白亚型;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剪接异构体编码的蛋白亚型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保守结构域均相同;蛋白互作网络富集分析显示,RSK4主要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突触持续增强等信号通路在核质和胞浆中发挥激酶的活性。结论RSK4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存在不同的表达谱,可能产生多种氮端不同的蛋白异构体,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的生物学途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克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6,MKK6)基因启动子,研究泛素水解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对MKK6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PCR扩增MKK6基因启动子片段,并以该片段为模板对USP22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野生型与突变型启动子片段定向插入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用重组载体与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HeLa细胞,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以确定其转录活性;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观察USP22蛋白与MKK6启动子是否存在直接的结合;下调USP22表达后,检测MKK6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扩增MKK6启动子及其突变体并构建荧光素酶表达载体;USP22结合位点的突变导致该启动子活性在HeLa细胞中明显降低(P<0.05);USP22与MKK6启动子在细胞中存在直接结合;抑制USP22的表达导致MKK6转录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HeLa细胞中,USP22有效地调控MKK6基因的转录。
文摘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胞mc38和CT26、胃癌细胞MFC和肺癌细胞LLC1的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RSK4的表达及其剪接异构体,生物信息学分析RSK4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GL261、4T1、mc38、CT26、MFC和LLC1中均表达RSK4,且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了多个剪接异构体,开放阅读框分析RSK4可能至少编码11个蛋白亚型;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剪接异构体编码的蛋白亚型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保守结构域均相同;蛋白互作网络富集分析显示,RSK4主要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突触持续增强等信号通路在核质和胞浆中发挥激酶的活性。结论RSK4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存在不同的表达谱,可能产生多种氮端不同的蛋白异构体,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的生物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