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K1/CREB信号轴的激活与丁苯酞抑制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龙 植剑文 +3 位作者 杨寒 王泊浩 叶静倩 宁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通过丝裂原和应激激活激酶-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MSK1-CREB)信号轴对脑出血(ICH)后神经元凋亡的抑制机制。方法:通过Ⅶ型胶原酶尾状核内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分别设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ICH+NBP组、ICH...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通过丝裂原和应激激活激酶-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MSK1-CREB)信号轴对脑出血(ICH)后神经元凋亡的抑制机制。方法:通过Ⅶ型胶原酶尾状核内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分别设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ICH+NBP组、ICH+生理盐水(NS)组。使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干-湿重比较法测量脑组织含水率,通过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分析检测血肿周围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因子(Bcl-2)、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丝裂原和应激激活激酶1(MSK1)的表达水平。结果:NBP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水肿,同时抑制Caspase-3的表达并增加Bcl-2、CREB和MSK1的表达。结论:丁苯酞可通过MSK1-CREB信号轴抑制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和减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ICH) 神经元 凋亡 丁苯酞 丝裂原和应激激活激酶1(ms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通过ERK1/2信号分子介导铁死亡诱导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2
作者 刘芮含 罗庆 宋关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10-610,共1页
目的研究高温产生的热应激对肺泡上皮细胞(BEAS-2B)的损伤,揭示热应激导致肺损伤的细胞及分子机理。方法利用细胞高温加载装置模拟高温吸入性损伤产生的热应激。利用PI染色、Ed U染色、CCK8实验及炎性因子IL-6表达评估热应激对人BEAS-2... 目的研究高温产生的热应激对肺泡上皮细胞(BEAS-2B)的损伤,揭示热应激导致肺损伤的细胞及分子机理。方法利用细胞高温加载装置模拟高温吸入性损伤产生的热应激。利用PI染色、Ed U染色、CCK8实验及炎性因子IL-6表达评估热应激对人BEAS-2B细胞的损伤作用。利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热应激处理BEAS-2B细胞后活性氧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铁死亡标志蛋白表达量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热应激处理显著抑制BEAS-2B细胞的增殖并增加细胞炎症反应和死亡率,造成细胞损伤。在机制上,热应激诱导细胞活性氧含量升高、脂质发生过氧化,铁死亡相关蛋白(FTH1、GPX4及SLC7A11)表达下调。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处理后可抑制热应激诱导的活性氧升高、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相关蛋白下调,提示热应激诱导BEAS-2B细胞发生了铁死亡。此外,热应激上调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磷酸化水平,抑制ERK1/2激活后,热应激诱导的铁死亡和细胞损伤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热应激通过诱导细胞发生铁死亡,进而诱导BEAS-2B细胞损伤,ERK1/2信号分子在该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上皮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吸入性损伤 ERK1/2 炎性因子 细胞损伤 应激 活性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激活的p38MAPK在TGF-β1上调人卵巢癌细胞PAI-1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潘霄羽 王燕 +2 位作者 黄高翔 卢建 曲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凝血、创伤修复、炎症和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已有报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通过Smad通路诱导PAI-1表达,但TGF-β1能否通过激活非Smad通路诱导PAI-1表达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在卵巢癌... 目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凝血、创伤修复、炎症和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已有报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通过Smad通路诱导PAI-1表达,但TGF-β1能否通过激活非Smad通路诱导PAI-1表达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在卵巢癌细胞中TGF-β1激活的非Smad通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与TGF-β1上调PAI-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10μg/L TGF-β1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和HO-8910细胞后,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PAI-1的表达,用磷酸化p38MAPK的抗体和磷酸化ERK的抗体检测p38 MAPK和ERK的激活情况,用p38 MAPK和ERK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和PD98059分别抑制其活性后,检测PAI-1的表达。结果:TGF-β1在卵巢癌细胞中可明显上调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可快速激活p38 MAPK和ERK。用p38 MAPK的抑制剂可以明显抑制TGF-β1上调PAI-1表达,但是抑制ERK活性对TGF-β1上调PAI-1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TGF-β1激活的p38 MAPK通路参与了TGF-β1上调PAI-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适应鼠脑内MSK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4
作者 黄娉 韩松 李俊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3-54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itogen-and 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SK1)在脑低氧预适应(H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我们已建小鼠整体HPC模型,将健康成年BALB/c小鼠(18~22g,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H0... 目的:初步探讨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itogen-and 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SK1)在脑低氧预适应(H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我们已建小鼠整体HPC模型,将健康成年BALB/c小鼠(18~22g,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H0)、早期(H1-H4)和延迟性(H5-H6)HPC等7组(每组n=6)。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技术,并结合Gel Doc凝胶成像系统,定量检测小鼠脑海马和皮层组织内MSK1第645位苏氨酸(p-Thr645-MSK1)和第375位丝氨酸(p-Ser375-MSK1)的磷酸化水平,以及MSK1总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脑早期(H1-H4)和延迟性(H5-H6)HPC形成过程中,随重复性低氧暴露次数的增加,H1-H6组小鼠海马和皮层组织内p-Thr645-MSK1及p-Ser375-MSK1的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H0)显著增高(P<0.05);然而,小鼠海马和皮层组织内MSK1总蛋白表达量在H0-H6组中无明显变化。结论:MSK1磷酸化水平增高可能参与了小鼠脑HPC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sk1) 磷酸化 蛋白表达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MSK1表达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黎华辉 方欣 +2 位作者 郭向华 何志巍 李彬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SK1)的异常活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MSK1的表达,观察其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靶向MSK1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NE2细胞... 目的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SK1)的异常活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MSK1的表达,观察其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靶向MSK1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NE2细胞并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不转染质粒的CNE2细胞;阴性对照组:稳定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CNE2细胞(si-mock);实验组:稳定转染MSK1 siRNA质粒的CNE2细胞(si-MSK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SK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和Western blot检测c-jun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48、72和96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在24 h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其48、72和96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降低,其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减少[(221.00±20.08)个/300个细胞vs(99.67±15.57)个/300个细胞,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显著降低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水平(P<0.01),而总组蛋白H3的表达则无明显改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jun蛋白表达量和转录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NE2细胞c-jun转录活性明显降低[(100.00±0.00)%vs(48.77±10.71)%,P<0.05]。结论采用siRNA干扰MSK1表达可有效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组蛋白H3 Ser10磷酸化,进而下调c-jun转录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 组蛋白H3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通路抑制剂对三七皂苷单体R1减轻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马迎春 陈海娥 +5 位作者 王淑君 黄林静 何金波 应磊 陈锡文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64-1770,共7页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单体R1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HHPV)的影响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肺动脉环灌流模型,随机将其分为: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组);低氧高二氧化碳+DMSO组(HD组);低氧高二氧化碳+R1组...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单体R1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HHPV)的影响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肺动脉环灌流模型,随机将其分为: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组);低氧高二氧化碳+DMSO组(HD组);低氧高二氧化碳+R1组,又分为低浓度组(RL组)、中浓度组(RM组)和高浓度组(RH组);低氧高二氧化碳+SB203580组(S组);低氧高二氧化碳+U0126组(U组);低氧高二氧化碳+R1+SB203580组(RS组);低氧高二氧化碳+R1+U0126组(RU组)。观察二级肺动脉环在常氧及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的张力变化。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观察不同浓度R1孵育及最佳浓度R1分别与SB203580、U0126联合孵育对HHPV三期变化的影响,按照低氧高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方法测定血管张力变化值。结果: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1)二级肺动脉呈现双相性收缩变化,与N组相比显著差异(P<0.05或P<0.01);(2)HD组和RL组能明显缓解HHPV的I期快速收缩,逆转II期持续收缩,RM组作用不明显,RH组增强HHPV的I期快速收缩和II期持续收缩。与HD组比较,RL和RH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3)RS组和RU组收缩峰值较HD组均明显下降,II期持续收缩逆转为舒张状态。与RL组相比,RS组和RU组HHPV显著缓解(P<0.05或P<0.01)。与S组和U组相比,RS组和RU组HHPV显著缓解(P<0.05或P<0.01)。结论:低浓度(8 mg/L)三七皂苷单体R1可减轻大鼠急性HHPV,其机制可能与MAPK(p38 MAPK和ERK1/2)信号通路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单体R1 低氧 高碳酸血症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VD_3下调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p38MAPK和胶原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3
7
作者 谢先辉 李正胜 +4 位作者 皮明婧 吴静 曾雯 左丽 査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Ⅲ型胶原蛋白(Col3)和Ⅳ型胶原蛋白(Col4)表达,及1,25-(OH)2-VD3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p38MAPK与Col3和Col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30mg/kg...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Ⅲ型胶原蛋白(Col3)和Ⅳ型胶原蛋白(Col4)表达,及1,25-(OH)2-VD3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p38MAPK与Col3和Col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30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25-(OH)2-VD3治疗组[建模后给予6ng/(100g·d)1,25-(OH)2-VD3治疗]、胰岛素组(建模后给予2~3U胰岛素治疗)。干预8周后检测4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蛋白尿水平;过碘酸希夫反应(PAS)染色观察肾脏病变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肾间质p38MAPK、CoD和Col4的表达;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25-(OH)2-VD3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素氮、24h蛋白尿和肾间质受损面积均降低;与对照相比,模型组p38MAPK、Col3和Col4水平增加,1,25-(OH)2-VD3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发现24h蛋白尿与p38MAPK、CoB和Col4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呈正相关,p38MAPK的表达与Col3和Col4表达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肾间质组织p38MAPK、Col3和Col4表达上调,1,25-(OH)2-VD3可能通过p38MAPK下调Col3、Col4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3型胶原蛋白 4型胶原蛋白 1 25-(OH)2-V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机械通气肺损伤大鼠肺组织HMGB1的表达 被引量:13
8
作者 唐春林 丁宁 程傲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在机械通气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ig...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在机械通气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不行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小潮气量通气组(B组)潮气量(VT)为8 mL/kg;大潮气量通气组(C组)VT为40 mL/kg;大潮气量通气+EGFR拮抗剂AG-1478组为D组。机械通气4 h后处死动物,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肺湿干重比值(W/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肺组织磷酸化EGFR、磷酸化p38和HMGB1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EGFR mRNA的表达。结果:通气4 h后,与A组比较,C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总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肺W/D、MPO活性、EGFR mRNA表达和磷酸化水平、p38磷酸化水平以及HMGB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C组比较,D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可引起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通过EGFR-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HMGB1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急性肺损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ARDS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耿申 吴婷 +4 位作者 穆先敏 张晨 刘晨阳 尤强 苏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介导中性粒细胞肺部浸润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模型中,观察ICAM-1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2(mi... 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介导中性粒细胞肺部浸润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模型中,观察ICAM-1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MK2)和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在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PMVEC)内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清洁型6~8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LPS组,每组5只。LPS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溶于100μL的PBS中),对照组腹腔注射PBS(5mg/kg),24 h处死全部小鼠。在LPS诱导的小鼠ARDS模型中,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分离得到的PMVEC内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ICAM-1的mRNA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总MK2、磷酸化MK2、HuR以及ICAM-1表达量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VEC表面ICAM-1的表达量及肺部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 LPS组小鼠肺组织W/D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0.40)vs(3.61±0.28),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LPS组中性粒细胞浸润率较对照组高[(13.92±3.23)%vs(3.24±1.24)%,P〈0.05]。LPS刺激后小鼠肺组织中I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PMVEC表面ICAM-1表达较对照组也明显增加(P〈0.05)。MK2总量无明显变化,磷酸化MK2较对照组明显增加,HuR mRNA及蛋白总量无明显变化,但存在核质转移。结论特异性阻断或减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HuR的表达可使ICAM-1表达减少,从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减轻ARDS病理生理改变,可为临床治疗ARDS提供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2 人抗原R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类1型清道夫受体表达调控与信号转导通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青海 易光辉 +1 位作者 李媛彬 阮长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3-1009,共7页
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type1,SR-B1)是一种与清道夫受体CD36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膜糖蛋白,其表达相对广泛且有着众多生物学作用.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从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对SR-B1表达进行调控:PPARα/γ激动剂、部分LXR... 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type1,SR-B1)是一种与清道夫受体CD36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膜糖蛋白,其表达相对广泛且有着众多生物学作用.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从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对SR-B1表达进行调控:PPARα/γ激动剂、部分LXR激动剂、LH/HCG、雌激素等能上调SR-B1的表达;维生素E、INFα、脂多糖、IGF-1、胆酸、PXR激动剂及高糖水平等能下调SR-B1的表达;而血管紧张素Ⅱ则可对SR-B1的表达进行双向调节,且它们具体的调节机制复杂.SR-B1作为一种具有多配体结合特性的膜受体,不同配体与其结合后可介导细胞内不同信号事件及生物学效应,如介导HDL激活细胞内PI3K/Akt及MAPK信号途径,增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磷酸化、促进内皮细胞迁移与内皮重构.此外,非HDL类配体如LDL激活p38MAPK途径、凋亡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激活胞内MAPK途径均可由SR-B1介导.本文对近年来B类1型清道夫受体表达调控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类1型清道夫受体 表达调控 信号转导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电刺激诱导骨骼肌细胞PGC-1α基因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媛 张念云 丁树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采用急性电刺激(acute electrical stimulation)C2C12成熟肌管细胞模型,结合使用相关信号激酶通路特异性抑制剂,探究急性电刺激所诱发的细胞内信号激酶对PGC-1α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旨在从细胞水平揭示肌肉收缩刺激调控PGC-1α基... 目的采用急性电刺激(acute electrical stimulation)C2C12成熟肌管细胞模型,结合使用相关信号激酶通路特异性抑制剂,探究急性电刺激所诱发的细胞内信号激酶对PGC-1α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旨在从细胞水平揭示肌肉收缩刺激调控PGC-1α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细胞,采用脂质体法分别转染含小鼠PGC-1α启动子DNA全序列的质粒(p2533)及装载有能够与PGC-1α全长基因序列相结合GAL4DNA结合区域的p Bind载体,细胞在转染后分化5-6 d形成成熟肌管,5 Hz,10 V强度急性电刺激2 h后即刻收集各组细胞,进行总蛋白或双荧光素酶检测。抑制剂处理组分别采用40μM Compound C(CC,AMPK抑制剂)与10μM BIRB796(BIRB,p38抑制剂)处理细胞。结果与对照组(CON)相比,电刺激组(STIM)细胞PGC-1α启动子活性显著增高52%(P<0.05),PGC-1α辅激活转录活性显著增高35%(P<0.05),同时伴随PGC-1α蛋白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迁移的现象。此外,与CON组相比,STIM组细胞AMPK、p38信号激酶通路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在分别采用AMPK、p38抑制剂处理后,其磷酸化水平显著受到抑制(P<0.01)。结论急性电刺激可诱导骨骼肌细胞PGC-1α转录水平以及翻译后蛋白水平活性上调,这一作用部分是通过AMPK或p38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C12细胞 电刺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VSMC表型转化和p38及MK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新明 张新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6期41-44,57,共5页
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抑制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和对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采用HE染色检测28 d假损伤组(S组)、损伤组(I组)和损伤+Tet治疗组(Tet... 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抑制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和对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采用HE染色检测28 d假损伤组(S组)、损伤组(I组)和损伤+Tet治疗组(Tet组)血管形态学改变;分别使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I组和Tet组7、14、28 d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p38 MAPK和MKP-1表达的变化。结果为:①28天S组血管壁各层结构完整;I组新生内膜(NI)面积显著增加,管腔面积(LA)显著缩小;Tet组NI增殖较I组明显减轻,LA增加。②损伤后7 d,Tet组与I组之间血管壁SMα-actin、PCNA、p38 MAPK和MKP-1表达基本一致,NI增殖程度亦基本相同。Tet组14和28 d,血管壁中PCNA和p38 MAPK表达均低于I组;而MKP-1表达均高于I组;14、28 d SMα-actin表达均略高于I组。因此Tet可不同程度地拮抗内膜损伤后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节,抑制VSMC表型转化,继而减缓NI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增殖细胞核抗原 平滑肌α-肌动蛋白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靶向沉默TAK1基因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春英 阴广维 +4 位作者 尤鸣达 陈红 胡耀杰 李岩冰 陈春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基因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沉默TAK1基因对甲状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基因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沉默TAK1基因对甲状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甲状腺癌8505C、NPA、BCPAP和KMH-2细胞中TA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KMH-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TAK1组。对照组细胞不转染,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siRNA,siRNA-TAK1组细胞转染TAK1 siRNA。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转染效率(即细胞中TA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38和磷酸化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甲状腺上皮Nthyori3-1细胞比较,甲状腺癌8505C、NPA、BCPAP及KMH-2细胞中TA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TAK1组KMH-2细胞中TA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PCNA、MMP-2、MMP-9和p-p38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阴性对照组KMH-2细胞中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NA靶向沉默TAK1基因可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 甲状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P-1在PTSD样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改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邢文龙 刘超猛 +2 位作者 王梅子 朱志慧 张桂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89-1892,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行为学改变与海马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关系。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TSD 1 d组、PTSD 3 d组、PTSD 7 d组、PTSD 14 d组,每组各6只,使用国际认定的单...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行为学改变与海马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关系。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TSD 1 d组、PTSD 3 d组、PTSD 7 d组、PTSD 14 d组,每组各6只,使用国际认定的单次延长应激(SPS)方法制作大鼠PTSD模型。通过旷场试验、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PTSD 7 d组、PTSD 14 d组与Control组相比直立次数、进格次数以及穿台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TSD 7 d组、PTSD 14 d组与Control组相比,海马组织中MK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TSD样大鼠行为改变、记忆下降考虑与海马组织中MKP-1基因及蛋白表达增高有关,MKP-1可能参与了PTSD的发病机制,有望作为PTSD发生发展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海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通过ROS/JNK/AP-1通路诱导大鼠切牙成釉器细胞AE2蛋白表达上调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洪玥 杨进 +3 位作者 刘霞 姚杰 林昌虎 涂成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6-265,共10页
探究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混合液(亚硫酸钠与亚硫酸氢钠物质的量比为3∶1)对雄性大鼠切牙组织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切牙成釉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与阴离子交换蛋白2(anion ... 探究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混合液(亚硫酸钠与亚硫酸氢钠物质的量比为3∶1)对雄性大鼠切牙组织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切牙成釉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与阴离子交换蛋白2(anion exchanger 2,AE2)表达的影响。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高(100 mg·kg^(-1)·d^(-1))、中(50 mg·kg^(-1)·d^(-1))、低(25 mg·kg^(-1)·d^(-1))二氧化硫衍生物混合液染毒组、高剂量二氧化硫衍生物混合液+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染毒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均以2 mL·kg^(-1)每日行腹腔注射一次,高剂量+NAC组每次腹腔注射前30 min予200 mg·kg^(-1)NAC水溶液灌胃再施予高剂量组相同染毒操作,连续4周。取大鼠下颌骨切牙组织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测定。剥离包绕切牙根部的下颌骨分离成釉器细胞,以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釉器细胞MAPKs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AE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低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切牙组织多类抗氧化指标及过氧化产物含量的改变均不具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染毒组较对照组大鼠切牙组织SOD活性、GSH-Px活性及GSH含量下降、MDA、ROS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二氧化硫衍生物剂量升高,各组大鼠成釉器细胞p-p38 MAPK/p38 MAPK及p-ERK/ERK水平较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而中、高剂量组p-JNK/JNK水平明显升高,AP-1蛋白发生核转位分布,AE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OS抑制剂NAC能使高剂量下AP-1蛋白核转位情况得到改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高剂量二氧化硫衍生物暴露下引起的p-JNK/JNK水平升高及AE2蛋白表达上调。以上结果提示,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混合液可造成大鼠切牙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并通过ROS/JNK/AP-1通路诱导切牙成釉细胞AE2表达上调,具有干扰成釉器细胞成釉功能的潜在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 成釉器细胞 氧化应激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激活蛋白-1 阴离子交换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TAK1可加重甲苯二异氰酸酯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16
作者 杨淑銮 赵文驱 +6 位作者 彭显如 蓝紫涵 黄俊文 韩慧珊 陈颖 蔡绍曦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9,共9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TDI哮喘小鼠模型,为探讨TAK1在TDI哮喘模型中的作用,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8只/组):AOO组,AOO+5Z-7-Oxozeaenol组,TDI组,TDI+5Z-7-Oxozea...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TDI哮喘小鼠模型,为探讨TAK1在TDI哮喘模型中的作用,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8只/组):AOO组,AOO+5Z-7-Oxozeaenol组,TDI组,TDI+5Z-7-Oxozeaenol组;为进一步探讨RIPK1在体内模型的作用,将另外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8只/组):AOO组,TDI组,TDI+5Z-7-Oxozeaenol组,TDI+5Z-7-Oxozeaenol+Necrostatin-1组。每次激发前使用TAK1抑制剂(5Z-7-Oxozeaenol,5 mg/kg)和/或RIPK1抑制剂(Necrostatin-1,5 mg/kg)。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等指标。体外实验:配制TDI-人血清白蛋白(TDI-HSA)复合物联合TAK1抑制剂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通过Westernblot检测各组TA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受体相互作用丝/苏氨酸蛋白酶1(RIPK1)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情况;使用RIPK1抑制剂进一步评估对细胞活力及TDI哮喘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单独TDI致敏激发哮喘小鼠相比,TAK1抑制剂加重了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P<0.05)。抑制TAK1降低了RAW264.7细胞活力,与TDI-HSA共同处理进一步降低(P<0.05)。抑制TAK1降低了TDI-HSA诱导的TAK1磷酸化水平及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P<0.05)。TAK1抑制剂与TDI-HSA共同处理后,RIPK1磷酸化水平升高,同时Caspase 8持续活化(P<0.05);使用RIPK1抑制剂可以恢复TAK1抑制剂与TDI-HSA共同处理引起的细胞活力的减低(P<0.05)。体内RIPK1抑制剂亦可以减轻TAK1抑制剂对TDI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加重(P<0.05)。结论抑制TAK1可能通过增加RIPK1的活性,引起Caspase 8的持续活化而增加巨噬细胞的死亡,参与促进TDI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异氰酸酯 哮喘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丝/苏氨酸蛋白酶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对核心结合因子-α_1的表达和调控
17
作者 郭萍 林新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18-220,共3页
核心结合因子(Cbf)-α1在骨成型和骨改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机械力则是调控骨改建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就Cbf-α1的结构、Cbf-α1与骨改建的关系、机械力对Cbf-α1的表达调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骨改建 机械力 信号通路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静 李晓峰 +1 位作者 陈忠云 杨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短暂或持久的局灶性脑缺血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导致脑损伤,且随时问和缺血程度增加而加重。由此引发的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机制复杂,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炎性反应、半暗带去极化及细胞凋亡等共同参与了其病... 短暂或持久的局灶性脑缺血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导致脑损伤,且随时问和缺血程度增加而加重。由此引发的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机制复杂,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炎性反应、半暗带去极化及细胞凋亡等共同参与了其病理生理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信号传导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PPAR-γ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倩萍 邓华聪 赵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59-1662,共4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p38MAPK)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γ,PPAR-γ)的关系,从而研究p38MAPK和PPAR-γ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p38MAPK)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γ,PPAR-γ)的关系,从而研究p38MAPK和PPAR-γ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高葡萄糖、高胰岛素、过氧化氢和糖基化终产物孵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先分别以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系HBZY-1,再给予上述4种因素孵育细胞系HBZY-1,观察细胞系HBZY-1p38MAPK和PPAR-γ的表达。结果高葡萄糖、高胰岛素、过氧化氢和糖基化终产物均可独立激活p38MAPK,使其磷酸化表达量增加,PPAR-γ表达明显减少;SB203580预处理后,PPAR-γ表达显著增加。结论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MAPK对PPAR-γ具有拮抗作用,表明PPAR-γ的激活可能具有直接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糖尿病肾病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