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二、三缩乙二醇丙烯酸双酯的合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行琦 谢永贵 +1 位作者 李永东 李芳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81-384,共4页
参考有关文献的方法,借鉴本实验室对缩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双酯的研制经验,对工艺予以适当的改进,合成了一、二、三缩乙二醇丙烯酸双酯(分别简称一、二、三缩双酯),并对产品进行了分析鉴定。
关键词 丙烯酸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与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桢林 杨蓓 范和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4期42-43,共2页
研究了用直接酯化法合成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并摸索出双酯合成的有效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易 得、操作简便等优点,合成的产品产率高、纯度高、色泽好。
关键词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秀春 张志民 +3 位作者 洪丽华 张雅琪 郑鹏 李文月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细胞毒性是一种由细胞或化学物质引起的单纯细胞杀伤事件,是化学物质作用于细胞基本结构和/或生理过程,如细胞膜或细胞骨架结构,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细胞组分或产物的合成、降解或释放,离子调控及细胞分裂等过程,导致细胞存活、增殖和/... 细胞毒性是一种由细胞或化学物质引起的单纯细胞杀伤事件,是化学物质作用于细胞基本结构和/或生理过程,如细胞膜或细胞骨架结构,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细胞组分或产物的合成、降解或释放,离子调控及细胞分裂等过程,导致细胞存活、增殖和/或功能的紊乱,从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是牙科树脂材料中常用的稀释单体,也是树脂基质成分中引起细胞毒性的重要相关单体,可以引起细胞体内氧化平衡失调、细胞凋亡、DNA损伤等一系列毒性反应。本文就TEGDMA引起的细胞毒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明确其产生毒性的机制,减弱或消除其毒性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氧化应激 细胞毒性 基因毒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4
作者 覃忠琼 王峰 李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664-1666,1669,共4页
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为骨架、聚乙二醇(PEG)为工作物质的新型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PEG和几种不同的相变材料分别进行DSC测试,对PEG分子量为4000的相变材料进行非等温DSC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EG相比,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降低12.... 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为骨架、聚乙二醇(PEG)为工作物质的新型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PEG和几种不同的相变材料分别进行DSC测试,对PEG分子量为4000的相变材料进行非等温DSC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EG相比,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降低12.3℃,相变焓降低45 J/g。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由2000依次增加为4000,6000,10000,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分别为44.8,52.9,63.8和74.3℃,相变焓分别为142.9,203.2,190.1,231.4 J/g,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升温速率增加,PEG分子量为4000的PCM的相变温度依次升高,分别为47.4,50.0和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温度 相变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交换法合成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
5
作者 蒋惠亮 赵丽燕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721-724,共4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缩三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的方法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及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酯交换法较酯化法可以...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缩三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的方法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及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酯交换法较酯化法可以显著地缩短反应时间;在酯交换反应中,反应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用量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当酯醇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和阻聚剂质量分别为原料质量的1.5%和0.15%时,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交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缩三乙二醇酯交换的表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丽燕 蒋惠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6-49,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缩三乙二醇酯交换反应的方式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并考察了反应的时间进程,建立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方程和表观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反应的最初4 h内,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即可达到9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缩三乙二醇酯交换反应的方式合成了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并考察了反应的时间进程,建立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方程和表观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反应的最初4 h内,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的收率即可达到95%以上,酯交换反应速率方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按照酯交换反应机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经实验数据拟合,模型基本正确,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交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基一氧一乙基酯的合成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洪艳 王兴利 +1 位作者 梁红玉 张连红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双环戊二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采用两步合成法,首先合成中间产物乙二醇基双环戊烯基醚,再以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环己烷和甲苯的混合物为带水剂、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醚的混合物为阻聚剂,甲基丙烯酸与乙二醇基双环戊烯基... 以双环戊二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采用两步合成法,首先合成中间产物乙二醇基双环戊烯基醚,再以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环己烷和甲苯的混合物为带水剂、对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醚的混合物为阻聚剂,甲基丙烯酸与乙二醇基双环戊烯基醚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基一氧一乙基酯。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n(甲基丙烯酸)∶n(乙二醇基双环戊烯基醚)=1.1、二丁基氧化锡用量(质量分数,以乙二醇基双环戊烯基醚质量为基准,下同)3.0%、对苯二酚用量0.5%、对羟基苯甲醚用量0.1%、环己烷用量20.0%、甲苯用量30.0%、反应温度98℃。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基一氧一乙基酯的酯化率大于90%,纯度达9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乙二醇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环戊二烯基-氧-乙基 化反应 二丁基氧化锡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双酯的合成研究
8
作者 任秀云 张丽华 代淑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9-182,共4页
针对发射药在低温下力学性能不佳,易破碎,对身管武器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减压蒸馏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双酯,作为一种增韧剂来改善发射药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酸与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反... 针对发射药在低温下力学性能不佳,易破碎,对身管武器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减压蒸馏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双酯,作为一种增韧剂来改善发射药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酸与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得到酯化反应较佳条件。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酸醇摩尔比2.5∶1,温度110℃,催化剂用量1.5%,阻聚剂用量0.5%,酯化率为86.99%。DSC分析表明:酯化产物没有出现熔融温度;傅里叶红外、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合成产物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双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化反应 减压蒸馏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树脂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卢玲 石可喻 +1 位作者 袁直 何炳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17-821,共5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HEMA)为单体 ,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EGDMA)为交联剂 ,以乙酸乙酯或乙酸乙酯与十二醇的混合物为致孔剂 ,通过水相悬浮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大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树脂 ,并对其孔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 ,... 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HEMA)为单体 ,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EGDMA)为交联剂 ,以乙酸乙酯或乙酸乙酯与十二醇的混合物为致孔剂 ,通过水相悬浮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大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树脂 ,并对其孔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交联剂用量和致孔剂种类、用量、组成等对 PHEMA树脂的孔分布、比表面积、孔容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乙酸乙酯为致孔剂时得到的孔分布较宽 ,而采用混合致孔剂时 ,孔分布较窄 ,可得到 1 0 0 0 nm左右的大孔 ;随致孔剂总用量和十二醇含量的增加 ,孔容增大而比表面减小 ;PHEMA树脂在溶度参数为 1 4.5~ 1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羟乙树脂 甲基丙烯酸羟乙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孔结构 血液净化疗法 吸附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部分水解的功能性聚丙烯酸酯类高聚物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玉廷 王国建 +1 位作者 王公善 李榕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3-705,共3页
将丙烯酸甲酯与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组成的反应体系在分散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 ,再用碱进行部分水解的方法 ,合成了一种具有高保水性能的聚合产物。变更交联剂用量和水解程度 ,产物的保水率可在30 0~ 10 0 0倍范围内变化 ,维持量达到 7... 将丙烯酸甲酯与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组成的反应体系在分散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 ,再用碱进行部分水解的方法 ,合成了一种具有高保水性能的聚合产物。变更交联剂用量和水解程度 ,产物的保水率可在30 0~ 10 0 0倍范围内变化 ,维持量达到 70 0~ 85 0克 克树脂。找到的最佳交联剂配比量为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高聚物 丙烯酸 乙二醇丙烯酸 分散剂存 交联剂 树脂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双硬脂酸酯/PMMA核壳储能微胶囊制备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艳辉 邓建国 黄奕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0-585,共6页
以BPO-DM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室温下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乙二醇双硬脂酸酯(EGDS)-PMMA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表征了核壳结构微胶囊的形貌、化学结构及热... 以BPO-DM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室温下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乙二醇双硬脂酸酯(EGDS)-PMMA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表征了核壳结构微胶囊的形貌、化学结构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当BPO加入量为1%,DMA为0.2%时,所得微胶囊成均匀球形,粒径分布在1~5μm范围;微胶囊相变潜热随芯壳比的增加而增大,最大相变潜热达85.34 J/g,芯材含量达64.6%,且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硬脂酸 悬浮聚合 相变储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在光聚合高分子固体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乔麟兆 魏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9,共4页
将纳米级陶瓷粉末分散到含有高分子基体预聚物、高氯酸锂及光引发剂的光敏物质中 ,并通过紫外光辐射使其交联固化为导电薄膜锂聚合物电池用电解质材料 ,并对其成膜性、感光性能以及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光聚合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锂聚合物电池 纳米复合 丙烯酸多缩乙二醇双酯 高氯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聚合PEO体系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麟兆 魏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99,共4页
Polyethylene glycol diacrylates(PEGDA)monomers, which contain double bond on the terminal group of polyethylene glycol(PEG)and can be used in synthesis of UV-curabl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SPE), were prepared thr... Polyethylene glycol diacrylates(PEGDA)monomers, which contain double bond on the terminal group of polyethylene glycol(PEG)and can be used in synthesis of UV-curabl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SPE), were prepared through esterification of PEG and acrylic acid.A cured conductive polymer film consisting of lithium salt was then obtained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rays.The factors affecting film-forming,photosensitivity and conductance were studied.From experiments, while Li/O=1/6 and n =18,the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SPE membrane could reach 10 -5 ?S·cm -1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s performance was relatively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 丙烯酸多缩乙二醇双酯 紫外光固化 离子电导率 制备 高氯酸锂 聚合物电池 电解质材料 聚氧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用PEGDA水凝胶材料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帼馨 王迎军 +3 位作者 宁成云 陈荣 尹兆益 田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5,共3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材料表面在非反应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并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进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红外谱图证明PEGDA/HEMA共聚物水凝胶...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材料表面在非反应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并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进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红外谱图证明PEGDA/HEMA共聚物水凝胶上接枝了酰胺基团,材料的亲水性提高,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材料表面形成含氧基团,氮原子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水凝胶 乙二醇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Β-羟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一步法合成支化聚苯乙烯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宏军 时晓晓 +3 位作者 龚方红 张东亮 任强 蒋必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为引发剂,CuBr/2,2′-联二吡啶为催化体系,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支化单体,在80℃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支化聚苯乙烯。用1H-NMR、GC、GPC、MALLS和DSC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及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为引发剂,CuBr/2,2′-联二吡啶为催化体系,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支化单体,在80℃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支化聚苯乙烯。用1H-NMR、GC、GPC、MALLS和DSC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及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表明,聚合反应初期主要生成带有悬垂双键的线型齐聚物,支化结构主要在反应中后期通过悬垂双键的聚合偶联形成;在单体转化率高达87%的情况下合成了质均分子量高达7.9×105的支化聚苯乙烯,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0℃左右,略低于线型聚苯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苯乙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PEGDA基凝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帼馨 王迎军 +3 位作者 张姝江 陈荣 宁成云 刘旭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2-406,共5页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经氩等离子体处理后,其亲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表面自由能由45.9 m J/m2增加到70.3 m J/m2;体外实验结果证明,BMSc在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培养24 h后出现明显细胞核,168 h细胞融合成片,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有利于细胞在水凝胶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β-羟乙 水凝胶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细胞黏附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一步法”合成支化聚苯乙烯支化发展过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宏军 王士峰 +2 位作者 黄文艳 郑逸良 蒋必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34,38,共4页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2,2′-联二吡啶为催化体系,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为支化单体,甲苯为溶剂,在90℃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支化聚苯乙烯。用气相色谱仪(GC)、核磁共振(1H-NMR)、三检测凝胶渗透色...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2,2′-联二吡啶为催化体系,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为支化单体,甲苯为溶剂,在90℃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支化聚苯乙烯。用气相色谱仪(GC)、核磁共振(1H-NMR)、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仪(TD-GPC)对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反应体系内存在三种分子量和支化程度明显不同的组分:初级链、由两条初级链偶联而成的简单支化分子和三条以上初级链偶联而成的高度支化分子的混合物;随单体转化率的上升,支化分子的含量逐渐增加,线性结构减少但始终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苯乙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DA在环氧/胺固化体系的多功能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霍明亮 石磊 +1 位作者 王庆军 陈庆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6,60,共4页
环氧树脂是灌封胶的主要基础材料,然其高黏度、易脆、聚热等缺陷造成灌封结构开裂、缺料等质量问题,文中利用邻苯二甲酸二缩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DDA)与氨基的迈克尔点击反应,使其在环氧体系中发挥多种功能。结果表明,PDDA作为活性稀释... 环氧树脂是灌封胶的主要基础材料,然其高黏度、易脆、聚热等缺陷造成灌封结构开裂、缺料等质量问题,文中利用邻苯二甲酸二缩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DDA)与氨基的迈克尔点击反应,使其在环氧体系中发挥多种功能。结果表明,PDDA作为活性稀释剂可有效地降低体系的初始黏度;促进固化反应的进行,使体系的凝胶时间提前;抑制剧烈放热;提高韧性等多种协同效应。双酚A环氧树脂(E51)/三乙烯四胺(TETA)体系中,100份E51中加入40份PDDA时,基体断裂韧性增加50.0%;E51/PA651体系中,同样的加入量韧性增加92.7%。同时均保持了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丙烯酸 环氧树脂 三乙烯四胺 聚酰胺6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