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絮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建平 赵京波 张兴英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2,共5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絮凝剂,共聚单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投料的摩尔比为1∶1,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油水体积比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量对共聚物特性粘数([η])的...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絮凝剂,共聚单体丙烯酰胺与丙烯酸投料的摩尔比为1∶1,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油水体积比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量对共聚物特性粘数([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用量为52g/mL(以每毫升水中单体的克数计)、油水体积比为1.5时,体系最稳定;氧化剂的浓度为3.3mmol/L时,共聚物特性粘数最大;在HLB值为5.30、乳化剂质量浓度为4.5g/mL时,絮凝效果最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量(占单体的质量)的最佳值为0.24%,共聚物特性粘数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胺 丙烯酸 特性粘数 絮凝剂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的序列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逯翠霞 丁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6-78,共3页
采用C13NMR光谱研究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乳液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的组成、序列分布,并与Bernoulian统计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种共聚物呈三元序列分布。在任意转化率下,共聚物的组成均不发生漂移,而且在低转... 采用C13NMR光谱研究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乳液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的组成、序列分布,并与Bernoulian统计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种共聚物呈三元序列分布。在任意转化率下,共聚物的组成均不发生漂移,而且在低转化率下,与Bernoulian统计模型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丙烯酸 共聚物 序列分布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的疏水缔合性质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新旺 潘斌林 +2 位作者 陈晓彦 朴基成 谭业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0-405,共6页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含氟碳基团的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含氟碳基团的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它的热稳定性。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临界胶束浓度处的表面张力达到33.7mN/m;溶液的表观黏度测定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缔合性质和耐温耐盐性能;动态激光光散射表征结果显示,该共聚物聚集体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R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钙离子存在时,该共聚物聚集体的Rh随钙盐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变化不大,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 水溶性三元共聚物 疏水缔合 氟碳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改性环氧树脂/UHMWPE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典瑞 王伟翰 +3 位作者 高亮 杜宇 吴天宇 张宝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7,65,共7页
使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与环氧树脂复配作为基体,利用水基乳液浸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在树脂浸润性、树脂耐热性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结合情况以及微观形貌等方面的测试表征,对比了不同EAA含量... 使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与环氧树脂复配作为基体,利用水基乳液浸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在树脂浸润性、树脂耐热性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结合情况以及微观形貌等方面的测试表征,对比了不同EAA含量的基体树脂对UHMWPE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A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25∶75的共混体系一方面可发挥EAA组分与UHMWPE纤维间亲和力强的优势,另一方面还能凭借环氧树脂的刚性交联网络保持较高的耐热性能,体系的层间剪切强度达到8.7 MPa,在60℃下弯曲强度保持率接近80%,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荧光基团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6
5
作者 雷武 平春霞 +3 位作者 王风贺 夏明珠 张跃华 王风云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以4-氯-1,8-萘二甲酸酐和3-二甲氨基丙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荧光单体4-甲氧基-N-(2-N,′N′-二甲基氨基丙基)萘二甲酰亚胺烯丙基氯化铵(4-MNDMAPN-AQ),并得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对产物结构... 以4-氯-1,8-萘二甲酸酐和3-二甲氨基丙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荧光单体4-甲氧基-N-(2-N,′N′-二甲基氨基丙基)萘二甲酰亚胺烯丙基氯化铵(4-MNDMAPN-AQ),并得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该荧光单体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共聚,得到了共聚物AA/AM/4-MNDMAPN-AQ。对该共聚物的荧光性质和阻垢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的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 0,检测下限为0.48m g/L。采用硬垢法,在(75±0.2)℃、[Ca2+]=5mm ol/L、[HCO3-]=10mm ol/L、恒温10h、共聚物AA/AM/4-MNDMAPN-AQ的质量浓度为2.5m g/L的条件下,该共聚物的阻垢率可达70.78%,与阻垢性能良好的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相当,达到了阻垢剂的阻垢分散性能要求,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单体 季铵盐 合成 共聚物 丙烯酸 丙烯酰胺 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丙烯酰胺-丙烯酸铵共聚物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明 李鸿洲 +2 位作者 张鹏云 李岩 王荣民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和丙烯酸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铵(AA)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含量、单体AM含量、复合乳化剂Span-80与Tween-80...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和丙烯酸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铵(AA)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含量、单体AM含量、复合乳化剂Span-80与Tween-80的配比、聚合体系pH、聚合温度、油水比等对AM-AA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0.7%,AM占丙烯酸质量的40%~45%,m(油)∶m(水)=1.1,m(Span-80)∶m(Tween-80)=92∶8(Span-80和Tween-80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约为5.2),聚合温度60~70℃,聚合体系pH约为9.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AM-AA共聚物的黏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胺 丙烯酸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复合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锦宗 曹亚峰 +1 位作者 刘兆丽 马希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92,共4页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引发体系,m(Span20)∶m(OP4)=40∶60为乳化剂,m(淀粉)∶m(单体)=1∶1.5时,接枝率可达148%,特性粘数可达1520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淀粉 接枝共聚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反相乳液聚合 非离子表面活性荆 特性粘数 阴离子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水凝胶及其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俞洁 潘元沛 +2 位作者 陆泉芳 杨武 高锦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7,共7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引发,一步制得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P(AM-co-AA))水凝胶。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A)对P(A...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引发,一步制得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P(AM-co-AA))水凝胶。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A)对P(AM-co-AA)水凝胶的结构、形貌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MBA质量含量、AM质量分数以及中和度对P(AM-co-AA)水凝胶吸附孔雀石绿(MG)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引发机理。结果表明,水凝胶对MG的最大吸附量为86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水凝胶 吸附 孔雀石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酯基氯化铵共聚物的合成及絮凝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龙 刘雪雁 +1 位作者 李长海 马青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61,共3页
研究了新型有机阳离子聚合物——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酯基氯化铵共聚物的合成路线,确定了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并对适宜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共聚物进行了物性测定和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丙烯酸乙酯基 氯化铵 共聚物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酐-丙烯酸共聚物钠盐的合成及助洗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成威 应宗荣 +1 位作者 吉法祥 何德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3,共3页
以水为溶剂合成了马来酐丙烯酸共聚物钠盐(简称马丙共聚物钠盐)对其螯合性能、分散性能及复配成洗衣粉的去污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丙共聚物钠盐具有良好的螯合能力和分散能力。
关键词 共聚物 助剂 洗涤剂 马来酐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对葛根素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仝海娟 李小燕 +3 位作者 黄春梅 雷福厚 李鹏飞 谭学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2,共6页
以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EGMRA)和丙稀酰胺(AM)为聚合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稀酰胺二元共聚物(松香基聚合物)。采用静态法研究该聚合物对葛根素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对吸附过程进行控制机理判断... 以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EGMRA)和丙稀酰胺(AM)为聚合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稀酰胺二元共聚物(松香基聚合物)。采用静态法研究该聚合物对葛根素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对吸附过程进行控制机理判断。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对葛根素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最佳吸附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40%乙醇为溶剂配制葛根素溶液,质量浓度为6.0mg/mL,聚合物为20~40目,吸附温度25~50℃,振荡频率80r/min,平衡吸附时间为2h。饱和吸附量Qe为23.01mg/g。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可较好的描述吸附过程,膜扩散和粒扩散为此吸附体系控制步骤,通过菲克定律计算出膜扩散系数D为5.22×10-8cm2/s,粒扩散系数D为3.20×10-8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酸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葛根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的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孔旭新 徐昆 +1 位作者 王丕新 陈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39-1742,共4页
运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量13C魔角旋转/交叉极化(CP/MAS)谱、1H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及旋转坐标系中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ρ,对一系列淀粉-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的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淀粉、均聚丙烯酸钠及两者共混物的实验... 运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量13C魔角旋转/交叉极化(CP/MAS)谱、1H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及旋转坐标系中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ρ,对一系列淀粉-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的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淀粉、均聚丙烯酸钠及两者共混物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接枝共聚导致了淀粉结晶度的明显降低;在共混物和接枝共聚物中,淀粉和聚丙烯酸钠组分都具有纳米尺度的相容性,由于接枝的效应,接枝共聚物中两个组分表现出比共混物更高的相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 相结构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 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分散剂的制备与分散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红莲 张东亮 +1 位作者 吕晨超 陈雪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792-1795,1799,共5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进行共聚,合成了一系列三元共聚物分散剂,主要研究了链转移剂、引发剂和AM的用量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并考察了链转移剂、AM、共聚物分散剂、偶联剂用量、纳米TiO2浓度、pH...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进行共聚,合成了一系列三元共聚物分散剂,主要研究了链转移剂、引发剂和AM的用量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并考察了链转移剂、AM、共聚物分散剂、偶联剂用量、纳米TiO2浓度、pH值等因素对纳米TiO2颜料水性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M的用量增加,共聚物分散剂对纳米TiO2的分散效果逐渐增强;当n(AM)∶n(BA)∶n(AA)=0.09∶1∶1.5,引发剂(BPO)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2%,链转移剂为单体总量的4%时,所制得AA-BA-AM三元共聚物分散剂的粘度为150 mPa.s,对纳米TiO2颗粒的分散效果最佳;且其优化分散条件为:合成分散剂用量16%,偶联剂用量3%,纳米TiO2水溶液浓度3%,pH值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酰胺 共聚物分散剂 合成 分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合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及其共聚物水凝胶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单军 刘占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467-1470,共4页
用60Co-γ射线辐射合成了低交联度的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及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水凝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水凝胶经过丙酮脱水的干态试样的微观结构特征。发现聚合物中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单体单元的比例对其微观结构... 用60Co-γ射线辐射合成了低交联度的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及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水凝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水凝胶经过丙酮脱水的干态试样的微观结构特征。发现聚合物中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单体单元的比例对其微观结构影响很大,并且从聚合物链段之间存在氢键和静电排斥这两种对立作用力相对强度的角度,定性地阐述了各水凝胶微观结构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合成 水凝胶 丙烯酰胺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和抗静电性能研究
16
作者 夏碧华 李家豪 +5 位作者 张枭楠 侯茗萱 瞿润怡 黄杨宇 李婷 东为富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183,共9页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为改性剂,基于Ti_(3)C_(2)T_(x) MXene和聚乙烯亚胺之间的氢键作用使聚乙烯亚胺分子接枝在Ti_(3)C_(2)T_(x) MXene表面,制得改性Ti_(3)C_(2)T_(x) MXene。通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之间的加成反应制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并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作为聚合物基体,以改性Ti_(3)C_(2)T_(x) MXene作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和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对制备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对该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电磁屏蔽性能、拉伸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薄膜表现出45 dB的高电磁屏蔽效率,12 MPa的高拉伸强度以及5×10^(7)Ω的高表面电阻,均高于不含Ti_(3)C_(2)T_(x) MXene的聚乙烯亚胺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片层材料MXene 聚乙烯亚胺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 电磁屏蔽性能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瑞英 赵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3-55,共3页
以水为溶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自由基聚合(RAFT)方法,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的共聚物(PAA-PAMPS),考察了PAA-PAMPS对碳酸钙、磷酸钙垢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用RAFT法合成的PAA-PAMPS共聚... 以水为溶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自由基聚合(RAFT)方法,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的共聚物(PAA-PAMPS),考察了PAA-PAMPS对碳酸钙、磷酸钙垢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用RAFT法合成的PAA-PAMPS共聚物对碳酸钙垢、磷酸钙垢的阻垢效果明显优于不可控自由基聚合合成的PAA-PAMPS样对2者的阻垢效果,尤其是对磷酸钙具有明显的阻垢效果,当Mn≈5 000、n(AA):n(AMPS)=9:1的PAA-PAMPS,其用量为8 mg.L-1时对磷酸钙的阻垢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怀春 吕通建 郭文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43-646,共4页
利用 4 ,4 -偶氮二 [4 -氰基戊酰 (对 -二甲基氨基 )苯胺 ]( ACPDA)多官能团引发剂中的偶氮基团 ,先在 70℃分解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 ,得到含有 N ,N -二甲苯胺端基的预聚物 ,它与过氧化苯甲酰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另一单体丙烯酰... 利用 4 ,4 -偶氮二 [4 -氰基戊酰 (对 -二甲基氨基 )苯胺 ]( ACPDA)多官能团引发剂中的偶氮基团 ,先在 70℃分解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 ,得到含有 N ,N -二甲苯胺端基的预聚物 ,它与过氧化苯甲酰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另一单体丙烯酰胺聚合 ,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 .产物用 IR、PGC、TG、DTA、SEM等技术作了表征 .所得产物具有嵌段共聚物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 嵌段共聚物 多官能团 引发剂 偶氮二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冬梅 张可达 +2 位作者 高伟健 孙建平 孙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6-168,172,共4页
将丙烯酸 (AA) -丙烯酰胺 (AM)共聚物与聚乙烯醇 (PVA)共混制得优先透水的渗透汽化膜用于分离 4 0 %~ 95%的乙醇水溶液 ,研究了膜的热处理温度、分离温度、共聚单体摩尔比、制膜液 p H值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当用 AA∶ AM=1∶ 1(... 将丙烯酸 (AA) -丙烯酰胺 (AM)共聚物与聚乙烯醇 (PVA)共混制得优先透水的渗透汽化膜用于分离 4 0 %~ 95%的乙醇水溶液 ,研究了膜的热处理温度、分离温度、共聚单体摩尔比、制膜液 p H值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当用 AA∶ AM=1∶ 1(mol)的共聚物与 PVA等质量共混 ,制膜液 p H=7,制得的膜经 16 0℃热处理后用于分离 95%的乙醇水溶液 ,其分离系数和透过速率分别为 PVA膜的 1.3倍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 渗透汽化膜 乙醇 水溶液 分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质溶液对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吸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田大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07-1008,共2页
Effects of aqueous salt solutions on the absorbency of superabsorbents synthesized by inverse suspen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with acrylamid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absorbency of s... Effects of aqueous salt solutions on the absorbency of superabsorbents synthesized by inverse suspen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with acrylamid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absorbency of superabsorbents in the salt solution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the ionic strength of the salt. For the same ionic strength of chloride salt solutions, the water absorbency had the following tendency: Na +>Ca 2+ >Fe 3+ ,Li +>Na +>K +, and Mg 2+ >Ca 2+ >Ba 2+ . The influences of anion valency of salts with a common cationic ion(Na +) on the water absorbency were the order of mononalent<divalent<trivalent an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吸水利 吸液率 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 电解质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