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活化NF-κ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峰 钱家鸣 +2 位作者 陆星华 孙钢 鲁重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 core protein)致病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方法将人HCV核心蛋白cDNA克隆至载体pCXN2上,经基因测序及转染Cos-7细胞后检测核心蛋白表达等方法选出构建成功的pCXN2-core重组质粒,用该质粒分别与...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 core protein)致病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方法将人HCV核心蛋白cDNA克隆至载体pCXN2上,经基因测序及转染Cos-7细胞后检测核心蛋白表达等方法选出构建成功的pCXN2-core重组质粒,用该质粒分别与环AMP反应分子(CRE)、血清反应因子(SRF)、血清反应分子(SRE)、活化蛋白-1(AP-1)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重组表达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通过检测转染后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确定与核心蛋白作用的因子。结果HCV核心蛋白可激活NF-κ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且随着pCXN2-core转染量的增多,NF-κB被活化的程度也升高,两者呈剂量依存关系。结论HCV核心蛋白通过活化NF-κB介导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发挥其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核转录因子ΚB 信号传导途径 丙型肝炎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胆管癌细胞NFAT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廖巧芳 李志花 +4 位作者 陈汝福 郭宁 曾兵 程帝 郑礼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9-793,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 C)是否通过调控转录因子NFAT1的表达参与肝内胆管癌的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构建表达HCV C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HCV C,通过瞬时转染pEGFP-N3-HCV C质粒,RT-PCR检测肝内胆管癌RBE细胞...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 C)是否通过调控转录因子NFAT1的表达参与肝内胆管癌的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构建表达HCV C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HCV C,通过瞬时转染pEGFP-N3-HCV C质粒,RT-PCR检测肝内胆管癌RBE细胞中NFAT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FAT1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转染HCV C后胆管癌细胞NFAT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CV C能够促进细胞向G2/M期进展及使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结论 HCV C可上调胆管癌细胞中NFAT1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及胆管癌细胞增殖,可能与肝内胆管癌的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内胆管癌细胞RBE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核转录因子NFAT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HepG2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琼 姜傥 +1 位作者 陈景 肖定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1-637,共7页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ore-1b)真核重组质粒,获得稳定表达HCV-core-1b的HepG2细胞株,观察HCV-core-1b对HepG2细胞株生长周期及cyclin D1和pRb/p130表达的影响,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将HCV-core-1b亚...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ore-1b)真核重组质粒,获得稳定表达HCV-core-1b的HepG2细胞株,观察HCV-core-1b对HepG2细胞株生长周期及cyclin D1和pRb/p130表达的影响,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将HCV-core-1b亚克隆入pBabe-Flag-puro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Babe-Flag-HCV-core-1b;将重组质粒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heonix 293T,筛选获得分泌HCV-core-1b的病毒包装细胞株。利用包装细胞产生的病毒上清感染靶细胞,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HCV-core-1b的HepG2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靶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yclin D1和pRb/p130蛋白的表达。结果:基因测序确认HCV-core-1b亚型基因编码区完整无移位,与标签蛋白Flag形成融合蛋白。HepG2-HCV-core细胞株成功表达Flag-HCV-core-1b蛋白,并导致细胞cyclin D1和pRb/p130的水平下调,显著改变了HepG2细胞生长周期,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结论:成功构建了pBabe-Flag-HCV-core-1b真核表达质粒,获得稳定表达Flag-HCV-core-1b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由于HCV-core-1b蛋白的表达,下调了HepG2细胞cyclin D1和pRb/p130的表达,显著抑制HepG2细胞生长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HEPG2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pRb/p1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特异性可调控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表达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国柱 傅思莹 +5 位作者 黄冰 单于 肖东 马芸 邓新燕 陈系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制备TRE-HCV-C转基因小鼠,为四环素调控系统的体内研究提供了反应部分的转基因小鼠,以便与本实验室同时建立的调控部分的小鼠共同作用,为进一步建立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更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的发病机制的研究... 【目的】制备TRE-HCV-C转基因小鼠,为四环素调控系统的体内研究提供了反应部分的转基因小鼠,以便与本实验室同时建立的调控部分的小鼠共同作用,为进一步建立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更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实用方便的模型。【方法】重组构建含有目的基因HCV-C、TRE序列和SV40 polyA的转基因载体pTRE-HCV-C,以显微注射的方法将1.153kb的转基因片段注入BALB/C母鼠的受精卵,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初步筛选出阳性,再经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行进一步鉴定。用转基因阳性小鼠和整合有肝脏特异性启动子ApoE和rtTA基因的另一品系转基因小鼠杂交,得到子代F1小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来初步检测HCV-C在肝脏中特异性的可调控性的表达。【结果】产生了5只整合有TRE-HCV-C基因的首建鼠,以及它的子代也带有此基因。与基因组上整合有肝脏特异性启动子ApoE和rtTA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杂交后,得到子代F1小鼠,特定时间与DOX作用后,小鼠肝脏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TRE-HCV-C小鼠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动物模型工具。【结论】成功制备了HCV-C转基因小鼠,可利用四环素调控系统来研究HCV中的C基因对小鼠的作用,为进一步建立四环素调控系统调控下表达HCV-C基因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也是HCV-C基因功能研究及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的机制研究的一个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C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转基因小鼠模型 四环素调控系统 组织特异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人胎肝cDNA文库的扩增、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敏 张伟 +5 位作者 陈天艳 蔺淑梅 赵良 刘锦锋 赵英仁 张树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45,共4页
目的用含丙型肝炎病毒核心(HCV core)蛋白的cDNA片段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进行人胎肝cDNA文库的扩增、纯化和鉴定。方法PCR扩增含HCV core蛋白不同大小的cDNA片段,分别克隆入pUC19质粒,经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 目的用含丙型肝炎病毒核心(HCV core)蛋白的cDNA片段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进行人胎肝cDNA文库的扩增、纯化和鉴定。方法PCR扩增含HCV core蛋白不同大小的cDNA片段,分别克隆入pUC19质粒,经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中。扩增人胎肝cDNA文库并纯化、鉴定。结果获得含HCVcore蛋白的cDNA片段,并成功克隆入pGBKT7中。待转化的人肝cDNA文库滴度在5×108左右,纯化后的质粒DNA质量浓度约1 g/L。用EcoRⅠ、XhoⅠ双酶切显示插入片段大小不一。结论成功构建了核心蛋白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扩增、纯化的人胎肝cDNA文库的多样性很好,适合于筛选。为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HCV core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酵母双杂交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HePG_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6
作者 刘重阳 刘为纹 +2 位作者 杨建民 陈东风 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 观察核心蛋白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方法 观察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株HePG2 C和作为对照的细胞株HePG2 CMV的细胞形态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检测细胞周期 ;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CNA ,P16 ,P2 7,P5 3;半... 目的 观察核心蛋白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方法 观察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株HePG2 C和作为对照的细胞株HePG2 CMV的细胞形态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检测细胞周期 ;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CNA ,P16 ,P2 7,P5 3;半定量RT PCR检测P16 ,P2 7,P5 3mRNA。结果 转染重组质粒PBK HVCC的HePG2 C细胞与转染空载体PBK CMV的HePG2 CMV细胞相比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生长曲线显示HePG2 细胞在转染PBK HCVC和空载体PBK CMV后 ,生长速度无明显变化。检测转染空载体的细胞HePG2 CMV 81.3%进入G0 /G1期 ,7.7%进入S期 ;而转染PBK HCVC的细胞HePG2 C 73%进入G0 /G1期 ,13.7%进入S期。在进一步分子机制的探讨中发现HePG2 C细胞PCNA、P5 3表达显著增加 ,P16、P2 7表达显著降低。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转录水平。结论 HC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调节某些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增加细胞DNA合成 ,扰乱细胞周期 ,进而参与致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肝癌 细胞周期 HEPG2 细胞增殖 HC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肝癌细胞stat3通路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唐晶 周嘉嘉 +6 位作者 邓小耿 程帝 张杰 伍耀豪 曾乐祥 邱荣林 陈汝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8-504,共7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是否调控肝癌细胞中stat3通路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 1的表达,参与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将含HCV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HCVc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使HCVc过表达,用siRNA-...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是否调控肝癌细胞中stat3通路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 1的表达,参与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将含HCV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HCVc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使HCVc过表达,用siRNA-HCVc敲除HepG2细胞中HCVc的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CVc、总stat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及MTT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通过瞬时转染而过表达HCVc的HepG2细胞中,HCVc、p-stat3及cyclin D1的蛋白水平高于空白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siRNA-HCVc敲除HCVc表达后,HCVc、p-stat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下调;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490(JAK2特异性拮抗剂)处理可下调过表达HCVc的HepG2细胞中p-stat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显示过表达HCVc可促进细胞向G 2/M期进展。MTT法结果显示过表达HCVc使HepG2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结论】HCVc可活化HepG2细胞中stat3通路,调控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及细胞增殖,可能与肝癌的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肝癌 STAT3 CYCLIN 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 被引量:58
8
作者 刘妍 成军 +3 位作者 王刚 李克 段惠娟 李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0-883,共4页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克隆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以HCV核心表达质粒 pcDNA3 1( ) core转染HepG2细胞 ,以空载体pcDNA3 1( )为对照 ;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 ,克隆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以HCV核心表达质粒 pcDNA3 1( ) core转染HepG2细胞 ,以空载体pcDNA3 1( )为对照 ;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 ,从中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 ,经RsaI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 2组 ,分别与 2种不同的接头衔接 ,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 2次消减杂交及 2次抑制性PCR ,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 ,构建cDNA消减文库 ,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 ,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 ,成功构建人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 2 33个白色克隆 ,进行菌落PCR分析 ,其中 2 13个均得到 10 0~ 10 0 0bp插入片段。挑取 6 3个插入片段测序分析 ,其中 6个cDNA片段为未知序列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序列 ,已被GenBank收录。提示 6个新的cDNA全长序列 ,可能是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质类 反式激活 消减杂交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可溶性单链可变区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9
作者 成军 施双双 +5 位作者 钟彦伟 夏小兵 王刚 王琳 刘妍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397,共4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JM 10 9中表达可溶性的HCV core ScFv。以重组的HCV核心蛋白为包被抗原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的表面展示技术 ,筛选到含...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JM 10 9中表达可溶性的HCV core ScFv。以重组的HCV核心蛋白为包被抗原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的表面展示技术 ,筛选到含有HCV core ScFv基因的噬菌体克隆。从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 ,经NcoI/NotI酶切鉴定 ,该ScFv基因由 75 0bp组成。将其亚克隆到 pCANTAB5E表达载体中 ,转化大肠杆菌JM10 9,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 ,符合ScFv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结构特点。IPTG诱导转化的大肠杆菌JM10 9,在其培养上清中获得了可溶性HCV core ScFv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证实表达的HCV core ScFv具有重组HCV核心蛋白的反应活性和特异性。对转化的JM10 9大肠杆菌上清中表达的HCV core ScFv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 ,证实表达的HCV core ScFv的分子量为 2 8kDa。为应用HCV core ScFv进行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内免疫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单链可变区抗体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调节基因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妍 成军 +2 位作者 王建军 陆荫英 杨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pcDNA3 1(- ) core转染的HepG2细胞和空载体处理的相同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基因表达谱芯片所检测的 115 2条目的基因均为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 ,HCV核心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有95条...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pcDNA3 1(- ) core转染的HepG2细胞和空载体处理的相同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基因表达谱芯片所检测的 115 2条目的基因均为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 ,HCV核心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有95条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 4 5条基因表达增强 ,5 0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核心蛋白反式调节基因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信号转导及免疫调节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HCV核心蛋白致病 (癌 )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 筛选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反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原模拟表位 被引量:6
11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5 位作者 王刚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筛选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core)特异性噬菌体 12肽模拟表位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抗 HCV核心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 ,对人工化学合成的噬菌体随机 12肽库进行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过程 ,随机挑... 为筛选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core)特异性噬菌体 12肽模拟表位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抗 HCV核心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 ,对人工化学合成的噬菌体随机 12肽库进行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过程 ,随机挑取 5 0个克隆 ,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鉴定 ,并进行交叉反应实验以及竞争抑制性结合实验 ,最后对所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 ,以确定HCV核心抗原的模拟表位。经免疫学鉴定后 ,从随机筛选的 5 0个克隆中确定 10个阳性克隆 ,进行DNA序列测定 ,确定氨基酸序列XRQXXPXXXHXX为HCV核心的模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模拟表位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同源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成军 李克 +4 位作者 王琳 陆荫英 刘妍 王刚 张玲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0-13,33,共5页
利用不同种属动物之间重要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的理论 ,应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方法 ,克隆猪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 6(HCBP6)的同源基因。首先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以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表达载体作为诱饵 ,对于百万... 利用不同种属动物之间重要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的理论 ,应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方法 ,克隆猪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 6(HCBP6)的同源基因。首先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以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表达载体作为诱饵 ,对于百万级的肝细胞cDNA文库酵母进行配合、筛选 ,首先获得人HCBP6的全长编码基因 ,然后应用美国国立生物工程中心 (NCBI)建立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 (GenBank)的同源基因的检索 ,搜索与之同源的来源于猪的表达序列标签 (EST)。然后根据基因同源性的原则 ,确定猪HCBP6的同源基因。获得了与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的 3 6个基因片段 ,其中之一命名为HCBP6。根据基因同源性搜索 ,获得了来源于猪的EST基因序列片段 ,最终确立了猪HCBP6的同源基因。利用不同物种之间基因同源性的原理、NCBI数据库GenBank同源基因的搜索 ,获得了猪HCBP6同源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结合蛋白 基因 克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抑制E-cadherin基因启动子活性
13
作者 聂丽珠 聂丹 +4 位作者 段玉洁 李治 陈震 田玲 唐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 C virus core protein,HCV core)对E-cadherin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Huh7细胞基因组为模板,构建野生型E-cadherin(CDH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CDH1),然后设计突变引物序列...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 C virus core protein,HCV core)对E-cadherin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Huh7细胞基因组为模板,构建野生型E-cadherin(CDH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CDH1),然后设计突变引物序列将人E-cadherin启动子区负性调控关键区域,即位于-80^-75 nt(E-box1),-30^-25 nt(E-box3),和+22^+27 nt(Ebox4)的3个E-box的共识别序列5’-CANNTG-3’突变为5’-AANNTA-3’,分别构建E-box1(pGL3-mut1)、E-box3(pGL3-mut2)、E-box4(pGL3-mut3)、E-box1+3(pGL3-mut1+2)、E-box1+4(pGL3-mut1+3)、E-box3+4(pGL3-mut2+3)、E-box1+3+4(pGL3-mut1+2+3)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上述质粒与内参质粒p RL-TK分别共转染于过表达核心蛋白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HCV core对E-cadherin启动子的调控,分析E-cadherin启动子区不同位点的E-box区域在HCV core调控E-cadherin启动子活性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与GFP对照组相比,HCV core可以明显抑制野生型E-cadherin启动子活性;在E-box单一突变的E-cadherin报告质粒转染细胞中,HCV core对CDH1启动子的抑制作用有不同程度减弱,特别是-80^-75 nt和-30^-25 nt位点的E-box区域作用最为明显;E-box联合突变型质粒转染细胞中,HCV core对CDH1启动子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HCV core能明显抑制E-cadherin的转录活性,E-box突变可以部分拮抗HCV core对E-cadherin的转录抑制作用,提示位于-80^-75 nt和-30^-25 nt位点的E-box保守负性调控区域在HCV core对E-cadherin的转录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E-CADHERIN E-BOX 启动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同源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成军 李克 +4 位作者 王琳 陆荫英 刘妍 王刚 张玲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 利用不同种属动物之间重要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的理论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方法 ,克隆牛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 6 (HCBP6 )的同源基因。方法 首先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以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表达载体为诱饵 ,对于百万... 目的 利用不同种属动物之间重要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的理论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方法 ,克隆牛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 6 (HCBP6 )的同源基因。方法 首先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以表达HCV核心蛋白的表达载体为诱饵 ,对于百万级的肝细胞cDNA文库酵母进行配合、筛选 ,首先获得人HCBP6的全长编码基因 ,然后应用美国国立生物信息学中心 (NCBI)建立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 (GenBank)的同源基因的检索 ,搜索与之同源的来源于牛的表达序列标签 (EST)。然后根据基因同源性的原则 ,确定牛HCBP6的同源基因。结果 获得了与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的 36个基因片段 ,其中之一命名为HCBP6。根据基因同源性搜索 ,获得了来源于牛的EST基因序列片段 ,最终确立了牛HCBP6的同源基因。结论 利用不同物种之间基因同源性的原理 ,NCBI数据库GenBank同源基因的搜索 ,获得了牛HCBP6同源基因。生物信息学技术在后基因组时代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结合蛋白6 同源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5 位作者 王刚 洪源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为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 HCV核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可与HCV核心蛋... 为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 (抗 IdscFv)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将抗 HCV核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可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噬菌体集落。随机挑选 6 0个克隆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 ,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获得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 IdscFv阳性克隆 ,并对HCV核心蛋白特异性抗 Id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 ,在随机挑选的 6 0个克隆中 ,有 2 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 5 0nm)值较高 ,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进行交叉反应后 ,确定了其中有 6株交叉反应较弱 ,结合 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 ,最后确定 1株阳性克隆 ,提取质粒 ,进行DNA序列测定 ,DNA大小为 76 8bp。本实验结果提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抗 HCV核心蛋白的抗 IdscFv ,为开展用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核转录因子stat3活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德云 李波 +2 位作者 郑晖 程瑞雪 曹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对核转录因子stat3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将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core转染人源肝细胞系QSG7701,建立稳定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株QSG7701-core,利用免疫细胞化学、W estern b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对核转录因子stat3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将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core转染人源肝细胞系QSG7701,建立稳定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株QSG7701-core,利用免疫细胞化学、W estern b lot及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等方法检测stat3的磷酸化及DNA结合活性。结果:在表达HCV核心蛋白的QSG7701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空白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而总stat3的表达水平3组无明显差别;核内磷酸化的stat3阳性信号明显减弱;stat3的DNA的结合活性明显低于空白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结论:在人源永生化肝细胞系中HCV核心蛋白的表达可能具有抑制stat3的磷酸化和DNA结合活性的作用,从而抑制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活化,这可能是HCV干扰素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肝细胞 核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志华 周永兴 +4 位作者 汪毅 贾战生 连建奇 李谨革 李文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构建包含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肝细胞癌细胞株7721细胞中表达。方法:将从pBRTMHCV1-3011质粒切下的HCVC基因片段插入pcDNA3质粒的CMV启动子下... 目的:构建包含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肝细胞癌细胞株7721细胞中表达。方法:将从pBRTMHCV1-3011质粒切下的HCVC基因片段插入pcDNA3质粒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HCV-C,然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7721细胞进行瞬时表达,转染细胞裂解煮沸后,通过SDS-PAGE及Westernblot检测表达的核心抗原。结果: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片段大小与计算值相符。Westernblot证实,表达抗原的Mr约为22000。结论:HCVC基因能够插入pcDNA3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HCV基因疫苗的研制和探讨抗HCV感染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基因 瞬时表达 质粒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表达致人肝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单于 陈系古 +3 位作者 黄冰 胡安斌 郭中敏 黄文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3-218,共6页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 (HCV C)蛋白是维持丙型肝炎病毒结构的重要蛋白质 ,由于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凋亡 ,被认为与HC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为了进一步探索HCV C蛋白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 ,首先构建了表达HCV C蛋白的真...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 (HCV C)蛋白是维持丙型肝炎病毒结构的重要蛋白质 ,由于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凋亡 ,被认为与HC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为了进一步探索HCV C蛋白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 ,首先构建了表达HCV C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 ,脂质体介导转染Chang liver人肝细胞株 ,建立表达HCV C蛋白的人肝细胞模型 ,RT PCR方法检测HCV C基因在人肝细胞内的表达 ,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Chang liver肝细胞内HCV C蛋白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 .表达HCV C蛋白的Chang liver人肝细胞培养 2 0代以后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 ,细胞的形态出现长梭形样改变 ,生长速度显著加快 ,细胞内DNA含量的均一性变差 .接种表达HCV C蛋白的Chang liver人肝细胞的 6只裸鼠在第 2 0天时全部有肿瘤长出 ,且肿瘤组织结构符合肝细胞癌病理形态特点 ,对照组裸鼠未见肿瘤生长 .上述结果表明HCV C基因表达可导致Chang liver人肝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提示HCV C蛋白与HCV感染所致肝细胞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基因表达 肝细胞 HCV-C蛋白 恶性转化 肝细胞癌 Chang-l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在QSG7701细胞中的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君武 许小亮 +5 位作者 江静 王志鹏 林绍强 黄泽棋 韦静 李小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9-582,585,共5页
目的:进行丙型病毒肝炎核心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在人源肝细胞QSG7701中进行表达与鉴定。方法:从含有丙肝病毒全长基因的重组质粒pBRTM/HCV1-3011质粒中扩增出HCV核心(core)基因片段,构建pcDNA3.1(-)/core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然后... 目的:进行丙型病毒肝炎核心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在人源肝细胞QSG7701中进行表达与鉴定。方法:从含有丙肝病毒全长基因的重组质粒pBRTM/HCV1-3011质粒中扩增出HCV核心(core)基因片段,构建pcDNA3.1(-)/core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然后采用阳离子多聚体将其转染人肝细胞QSG7701,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表达,再通过Westernblot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所克隆的core片段大小正确,序列正确;成功的构建了pcDNA3.1(-)/core重组表达质粒,瞬时转染QSG7701细胞,用SP免疫组化检测到了核心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印迹法显示其分子量约为21000。结论:丙型病毒肝炎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ore在人肝细胞中能有效表达HCV核心蛋白,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解析核心蛋白在肝细胞癌变机制中的所起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核心蛋白表达系统,同时也为开发丙型肝炎DNA疫苗提供了前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抑制shRNA介导的RNA干扰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敏 黄文娟 +3 位作者 宋彩虹 陆水英 李升锦 陈维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编码的蛋白对RNA干扰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有作用的RNA干扰抑制因子。方法构建丙型肝炎病毒不同蛋白质的真核表达质粒,加入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RNA干扰体系,共转染HeLa细胞,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以观察RNA干扰效果...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编码的蛋白对RNA干扰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有作用的RNA干扰抑制因子。方法构建丙型肝炎病毒不同蛋白质的真核表达质粒,加入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RNA干扰体系,共转染HeLa细胞,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以观察RNA干扰效果的变化,筛选出有作用的RNA干扰抑制因子。在针对内源性GFP的RNA干扰体系中进一步确证该种抑制作用。利用共转染方法观察该蛋白抑制RNA干扰的剂量效应关系、在不同细胞系中的作用以及对siRNA介导的RNA干扰是否有相同的拮抗作用。结果加入核心蛋白后,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恢复到80%,与空白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绿色荧光蛋白RNA干扰体系中,核心蛋白使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增加。该种对抗RNA干扰的作用在HepG2、HEK293和HeLa细胞中均存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在siRNA介导的RNA干扰体系中,加入核心蛋白后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核心蛋白能够对抗shRNA介导的RNA干扰作用,但不能对抗siRNA介导的RNA干扰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普遍性。核心蛋白对抗RNA干扰的作用可能有利于提高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存能力并导致持续感染,亦可能在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RNA干扰 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