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中国学者的世界认知与“学术戍边”
1
作者 张丹丹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3,共9页
晚清学者的“学术戍边”行为是伴随其世界认知的不断深入而次第展开的。鸦片战争爆发后,明末以来传入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促使林则徐、魏源等人自觉编译近代地理学著作,部分学者的夷夏观念和中国中心观发生动摇,他们主动了解“夷情”... 晚清学者的“学术戍边”行为是伴随其世界认知的不断深入而次第展开的。鸦片战争爆发后,明末以来传入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促使林则徐、魏源等人自觉编译近代地理学著作,部分学者的夷夏观念和中国中心观发生动摇,他们主动了解“夷情”开启对世界的全新认知,拉开了“学术戍边”的序幕。十九世纪初,欧洲的东方学兴起,探险家来华考察,刺激了中国“经世致用”的传统学术理念,推动了中国边疆史地学向近代具有“戍边”意义的研究转型。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万国公法》的传入改变了中国学界对于国际秩序的认知,清廷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逐步重视爱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并将其应用于边疆领土守卫和外交谈判的实践中。宋教仁所著的《间岛问题》成功地守卫了延边地区的领土主权,将晚清中国学者的“学术戍边”推向了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世界认知 “学术戍边” 边疆史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世界性认知”的海内外比较话语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68,共14页
与国内学界研究切入点不同,海外学界较为注重阐明这一模式的世界价值,并尝试建构这一价值的话语认知形象。相对于国内学界关于这一模式的话语表述以及认知转向,海外学界的相关话语认知,发生了三次重大的研究调整以及认知建构。第一次是... 与国内学界研究切入点不同,海外学界较为注重阐明这一模式的世界价值,并尝试建构这一价值的话语认知形象。相对于国内学界关于这一模式的话语表述以及认知转向,海外学界的相关话语认知,发生了三次重大的研究调整以及认知建构。第一次是建构比较性向右的海外话语,这一话语主要基于西方中心主义探究西方现代化要素在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中的表现及程度;第二次是建构比较性客观的海外话语,这一话语力主回到中国情境中探究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独特理论特质及其来源;第三次是建构基于比较视域的宏观性世界价值认知,这一认知意图建构较为完善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世界价值话语内容。总体上考察,这些海外话语认知尽管表现各异,内容迥然不同,却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与共生性。实质上都是西方优越论在东方现代化问题的不同表述。它们只有程度差异,并无本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模式 世界认知 话语认知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抽象的世界到经验的世界——现当代建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图观念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慧希 尹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地图作为人类认知陌生世界和空间的工具,也是人类对已知世界和空间进行改造的记录载体,它是建筑师规划未来世界的一种媒介。通过对现当代建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图观的全面回顾,本文论证了建立在地图制图学基础上的"图绘设计实践&quo... 地图作为人类认知陌生世界和空间的工具,也是人类对已知世界和空间进行改造的记录载体,它是建筑师规划未来世界的一种媒介。通过对现当代建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图观的全面回顾,本文论证了建立在地图制图学基础上的"图绘设计实践",在经历认知改变、科技进步和艺术升华之后,已经从传统的程式化的再现工具转变为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认知媒介和设计思维方式,这对当代建筑师解决当前城市危机,走出建筑学的困境富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再现 地图制图学 地球表面 世界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以自己为方法
4
作者 朱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共3页
一、知行合一:以旅游作为认知世界的方法作为背包自助旅行实践的重度“中毒者”,笔者由始至终地将爱好和研究合一,坚持做有热情有温度的研究。可以说,笔者满足了所有非专业人士对旅游专业学者的想象,然而专业人士却有另一番评价。曾在... 一、知行合一:以旅游作为认知世界的方法作为背包自助旅行实践的重度“中毒者”,笔者由始至终地将爱好和研究合一,坚持做有热情有温度的研究。可以说,笔者满足了所有非专业人士对旅游专业学者的想象,然而专业人士却有另一番评价。曾在一个暑假一波又一波的“浪迹”中,被另两位认识国内几乎所有旅游研究学者的同行评价道:“感觉全中国只有你这个大学教授有暑假!”与此相对,在我们去土耳其参加旅游跨学科会议时,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前主编Jafar Jafari却在听完我们的汇报后感慨:“只有你们才真正知道你们在做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助旅行 同行评价 非专业人士 知行合一 认知世界 土耳其 旅游 大学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沉浸与叙事:交互影像创设与接受美学图谱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啸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以举世闻名的《火车进站》带领人类行驶至运用“活动相片”体察和认知世界的“站台”。人类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牵引下,不断改造和创新影像,使其接近真实生活甚至超越现实世界,因而影像的“列车”带领人类巡...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以举世闻名的《火车进站》带领人类行驶至运用“活动相片”体察和认知世界的“站台”。人类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牵引下,不断改造和创新影像,使其接近真实生活甚至超越现实世界,因而影像的“列车”带领人类巡礼了有声电影、彩色电影、数字电视、3D电影以及近年来的VR(虚拟现实)影像、互动影像等景观。在这一历程中,相较于色彩、声音、分辨率、特效制作的革新,观众从“我观看故事”到“我在故事中”的交互革新更富里程碑价值。因为这一革新使电影从“作者论”的创作美学逐步延展至接受美学的“受众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米埃尔兄弟 有声电影 彩色电影 集体无意识 作者论 特效制作 认知世界 接受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现代性反传统的面相——以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为中心
6
作者 李世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在西方文艺的现代转型中,反传统不但是文艺现代性的发展动力和基本倾向,而且还影响了现代文艺的方方面面。现代文艺思潮集中反映了文艺现代性反传统的基本倾向,也是其精神的具体展开、体现,主要体现在反对传统和文艺传统、传统的审美趣... 在西方文艺的现代转型中,反传统不但是文艺现代性的发展动力和基本倾向,而且还影响了现代文艺的方方面面。现代文艺思潮集中反映了文艺现代性反传统的基本倾向,也是其精神的具体展开、体现,主要体现在反对传统和文艺传统、传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传统眼光中的世界和事物、专断的创作者和被动的接受者等方面。文艺现代性的反传统,促进了文艺的现代转型、创新、发展,但也存在着绝对、极端等倾向,并导致了严重的破坏性恶果。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困境,全面总结其经验、教训,科学评估其得失,促进我们对现代文艺思潮、文艺现代性及其与传统关系的认识,并为我国的学术研究和文艺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现代性 反传统 文艺传统 认知世界 创作者 接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偏好及其在选择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96,共4页
在经典选择理论中无论是接受偏好关系的传递性,还是准传递性,都会导致偏好关系的循环,致使连最基本的选择都无法做出,或出现选择理论与选择实践相反矛盾的情景。分布式偏好是基于传统偏好关系传递性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偏好关系,给出了分... 在经典选择理论中无论是接受偏好关系的传递性,还是准传递性,都会导致偏好关系的循环,致使连最基本的选择都无法做出,或出现选择理论与选择实践相反矛盾的情景。分布式偏好是基于传统偏好关系传递性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偏好关系,给出了分布式偏好的定义、相关定理以及选择条件,对于经典理论中因偏好关系传递性问题引起选择困难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解释了个人在选择中出现偏好反转现象依旧能够做出选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选择 行动主体 认知世界 偏好 模糊偏好 分布式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模型教学须“追本溯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海峰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4期55-57,共3页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构模型来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及为形成理论建立基础,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主旋律。构建模型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能够获取、拓展和深化对客体的认识。从把...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构模型来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及为形成理论建立基础,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主旋律。构建模型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能够获取、拓展和深化对客体的认识。从把握事物本质、建立素养观念、发展评价体系的层面来考量,高中生物学模型教学必须追本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模型教学 认知世界 核心素养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被引量:3
9
作者 邢夏婕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J0007-J0007,共1页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是对儿童美术兴趣的一种启蒙,主要是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认知世界的能力,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也有一定的效果。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既是一种操作性教育,又是一种情感体验教育。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前儿童的...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是对儿童美术兴趣的一种启蒙,主要是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认知世界的能力,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也有一定的效果。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既是一种操作性教育,又是一种情感体验教育。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前儿童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儿童学会手和眼的配合行动,完成美术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实践动手能力 思维能力 美术兴趣 认知世界 体验教育 活动过程 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报道舆情引导要坚持“三真”——以我国近年的危机报道为例
10
作者 肖沛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5,共3页
人类在激烈的竞争中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相互利益关系的冲突性、科学技术发展的两面性、认知世界能力的局限性、违背经济规律的片面性、社会转型矛盾交汇的复杂性,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产生较大落差,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平衡关系,加剧了人... 人类在激烈的竞争中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相互利益关系的冲突性、科学技术发展的两面性、认知世界能力的局限性、违背经济规律的片面性、社会转型矛盾交汇的复杂性,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产生较大落差,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平衡关系,加剧了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的多元碰撞。"地球村"进入一个危机事件频发,并呈"多米诺骨牌"连锁扩散的风险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报道 舆情引导 科学技术发展 经济规律 人类社会 多米诺骨牌 利益关系 认知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艺在学前教育手工课程教学中的融入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慧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31-I0032,共2页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奠定学习基础、发育身心智力的关键时期,该阶段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乃至教育环境都会对幼儿成长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坚持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具有必要性。而在学前教育阶段,纸艺作为手工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以...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奠定学习基础、发育身心智力的关键时期,该阶段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乃至教育环境都会对幼儿成长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坚持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具有必要性。而在学前教育阶段,纸艺作为手工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以纸为载体搭建出幼儿接触世界、认知世界的窗口,推动幼儿在对纸品进行折、撕、剪、染、搓等动手实践活动中,获得思维方式以及劳动能力的培育,是学前教育手工课程中有效推动幼儿走向成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教学环节。随着学前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教育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如何进一步强化纸艺在学前教育手工课程教学中的融入是相关幼儿教学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文章结合《花样玩纸:生活创意纸艺全书》一书,思考纸艺在学前教育中的融入价值,结合相关实践探讨学前教育手工课程实施纸艺教学的困境,并提出相应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教学 动手实践 幼儿成长 纸艺 有效对策 认知世界 实践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文学教育有效性探究
12
作者 王克强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86,共3页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教育,都不仅仅着眼于向学生传授一套符号分析系统。文学反映了一个民族认知世界、解读世界的方式,文学教育本身的不断继承和发展,也沉积着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积淀。美国没有可以炫耀的悠久历史,但由于其自...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教育,都不仅仅着眼于向学生传授一套符号分析系统。文学反映了一个民族认知世界、解读世界的方式,文学教育本身的不断继承和发展,也沉积着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积淀。美国没有可以炫耀的悠久历史,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历史条件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哲学观念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无一不在影响着美国的文学教育,从而使其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育 美国 有效性 认知世界 历史条件 文化积淀 教育思想 哲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不可以已
13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荀子?劝学》中有言:“学不可以已。”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学无止境的真理。学习是成事之基、创新之源,对于认知世界、增强本领,乃至修身养德,都意义重大。在新技术加速迭代、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更加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获取知识... 《荀子?劝学》中有言:“学不可以已。”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学无止境的真理。学习是成事之基、创新之源,对于认知世界、增强本领,乃至修身养德,都意义重大。在新技术加速迭代、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更加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获取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更新,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从而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养德 世界形势 认知世界 释放能量 学无止境 不间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点PK
14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46-46,共1页
余胜泉:技术与教育是什么关系?技术还仅仅是单纯地解决教育某一方面问题的工具吗?不是的!技术将对教育产生意义深远的反作用,将对教育产生全面的革命性影响。技术正在改变(重组)着我们的头脑。我们使用的工具决定着我们的思维。... 余胜泉:技术与教育是什么关系?技术还仅仅是单纯地解决教育某一方面问题的工具吗?不是的!技术将对教育产生意义深远的反作用,将对教育产生全面的革命性影响。技术正在改变(重组)着我们的头脑。我们使用的工具决定着我们的思维。人机结合是现代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技术通过明确的规程,使人本身也变成了人力物质,被整合于预先规定提高效率的目的。在教育领域,技术绝不是仅仅用于完成现有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推动技术时代的教育革新。技术的革新必然要对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组织体系等都发生意义深远的颠覆性的影响,技术工具观会严重制约技术变革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严重制约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时代 教育领域 思维方式 教育革新 教育现代化 工具观 认知世界 人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开青藏高原托茂人的神秘面纱——杨德亮著《托茂人:一个边缘群体的经济、文化与现代性》评介
15
作者 徐义强 代梦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民族志是一种生产理论和创造知识的学术方法。人类学者常常习惯以步步深入的叙述去探索经验世界。民族志文本的写作可以帮助人们认知世界上不同群体及其生活方式,提供一个进入不同于我们的经验世界的窗口。南京理工大学杨德亮教授竭尽... 民族志是一种生产理论和创造知识的学术方法。人类学者常常习惯以步步深入的叙述去探索经验世界。民族志文本的写作可以帮助人们认知世界上不同群体及其生活方式,提供一个进入不同于我们的经验世界的窗口。南京理工大学杨德亮教授竭尽心力之作《托茂人:一个边缘群体的经济、文化与现代性》(以下简称《托茂人》),2022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关于青藏高原托茂人研究之系统的民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理工大学 学术方法 边缘群体 托茂人 竭尽心力 人类学者 民族志 认知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