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1
作者 董娜 吕银凤 +1 位作者 毕重朋 单安山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151-154,共4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大量的畜牧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前对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该文从改革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研究生... 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大量的畜牧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前对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该文从改革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综合考核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和实践,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畜牧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领域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推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李梦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共1页
我国从1991年开始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201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表决,同意在教育硕士下面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经过10年发展,教育硕士... 我国从1991年开始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201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表决,同意在教育硕士下面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经过10年发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职教硕士”)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职教硕士需要创新性开展培养工作,以推动职教硕士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健全导师组制度,积极探索施行“三导师”制。职教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成为“具有较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特别是在教指委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全国各职教硕士培养单位都逐步健全了中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选聘制度,实行“三导师”制,对保证职教硕士培养质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然而,随着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中职学校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减少,职教硕士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导师组结构也应适时作出相应调整。一是应将培养目标中的“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调整为“高素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二是应把中职学校导师调整为职业院校导师,即高职学院导师不能被排除在外,人才培养需要面向现实,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高质量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丹君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5,共10页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研判、问题诊断、动态预警、调控功能。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完善教育供给侧平衡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研判、问题诊断、动态预警、调控功能。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完善教育供给侧平衡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保障机制欠缺、限制因子较多,难以持续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创新质量监管体系、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协调质量限制因子,设计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良性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质量监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光武 沈希 +3 位作者 童再康 汪俐琴 罗黎敏 魏玲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7,共6页
针对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方案与目标定位不匹配、产教融合长效培养机制缺乏、“三农”情怀缺失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实现了导师、研究... 针对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方案与目标定位不匹配、产教融合长效培养机制缺乏、“三农”情怀缺失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实现了导师、研究生、产业发展三者需求的统一。该模式通过聚焦一批“三农”技术难题,建设一批创新性实践基地,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形成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厚植一份“三农”情怀,创新了基于科技特派员的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长效机制。通过深度分析该模式在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的实践成效,发现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该模式也被多所高校借鉴并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五个一”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研究——基于南京五所高校问卷调查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本文以南京五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和研究该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压力大小差异显著、压力外部归因现象明显、压力应对方式总体较为积极、主动。高校应加强对该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 本文以南京五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和研究该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压力大小差异显著、压力外部归因现象明显、压力应对方式总体较为积极、主动。高校应加强对该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完善培养体系、引导形成正确就业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就业压力 应对方式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的意义解读与整体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韦岚 全守杰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82-85,共4页
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特征源于学位的最初职能,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则是其职业性的综合体现,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正日臻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一群体缺乏职业实践经验,正处于探寻职... 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特征源于学位的最初职能,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则是其职业性的综合体现,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正日臻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一群体缺乏职业实践经验,正处于探寻职业追求的过程中,在职业认同的形成上最感困扰。因此,整体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认同,可尝试从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讲座,加大自主职业实践的引导和鼓励,稳步推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相衔接等三方面着手,实现由专业向职业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职业性 职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之必要性及模式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陶伟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65-69,共5页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应该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按照"基于内容的教学"原理在教授学科内容的同时促进学习者第二语言使用能力。对于注重实际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不仅是进一步发展英语使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应该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按照"基于内容的教学"原理在教授学科内容的同时促进学习者第二语言使用能力。对于注重实际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不仅是进一步发展英语使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培养专业素养。从教学目的、教学环境及教学对象的特点考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采取灵活多样、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的实证研究——基于10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毛建青 侯春笑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0-125,共6页
"双一流"建设名单中107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的数据显示:从地区来看,按绝对标准比较,东部最高,但按相对标准比较,西部最高;从高校层次来看,层次越高收费越高,但不同层次高校间差异化程度不显著;从专业来看... "双一流"建设名单中107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的数据显示:从地区来看,按绝对标准比较,东部最高,但按相对标准比较,西部最高;从高校层次来看,层次越高收费越高,但不同层次高校间差异化程度不显著;从专业来看,传统热门专业收费较高,但其余专业基本相同;从学位类型来看,全日制专硕的收费多高于全日制学硕,但部分高校定价一致。总体上存在学费差异化程度较小、定价标准较为混乱、学费负担相对过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缺乏学费定价自主权、教育成本核算不规范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建议通过赋予高校学费定价自主权、规范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拓展专项经费来源渠道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最终推动高校、专业间的平衡发展,降低雇主的筛选成本,提升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全面收费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收费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行为医学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文 赵嘉芸 +2 位作者 李念念 李一峰 罗锐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48,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行为医学素养现状,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以提高其行为医学素养。方法:按照整群抽样原则,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对某医科大学具有代表性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行为医学素养现状,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以提高其行为医学素养。方法:按照整群抽样原则,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对某医科大学具有代表性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745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普遍认为行为医学相关课程对医学生行为医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3所附属医院对行为医学教学无明显差异,整体而言学生行为医学素养水平较低。结论:通过拓展理论教学范畴,强化行为医学理念,构建多元化临床培养体系,优化考核评价体系,进而提升医学生行为医学素养,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行为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孙怀林 肖鹏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98,共4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我国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培养经验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中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是问题的核心。文章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基础,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我国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培养经验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中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是问题的核心。文章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基础,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专业实践、导师辅导、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五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能力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对食品类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11
作者 程安玮 李脉泉 +3 位作者 肖茜 田耀旗 金征宇 万发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33-440,共8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教育旨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也一直在不断探讨和完善中。运用CiteSpace对2010年以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中关于食品类专硕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教育旨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也一直在不断探讨和完善中。运用CiteSpace对2010年以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中关于食品类专硕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发展历程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分析专硕培养体系的研究进展。共筛选出232篇文章,从2015年起发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网络图谱及聚类分析显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导师团队、课程体系改革、产教融合、科技小院等是食品类专硕培养研究的热点关键词。目前食品专硕培养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传统化”及“固定化”、“学术偏移”及“同质化”,这需要从引领思想、搭建平台、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模式、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能动性、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实践创新能力、思维及探索能力,适应行业及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食品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吕世娇 邹振亚 +3 位作者 万广英 张曼曼 胡浩 茅金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52-2759,共8页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形成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及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形成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第1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7%,第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62~0.305和0.215~0.398。最终构建的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及74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专科特色及合理性,可为手术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核心能力 护理教育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农科建设的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13
作者 刘树明 官丽莉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兽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在兽医实际生产领域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兽医专业硕士培养起步较晚,案例教学库的建设也刚刚开展,且存在诸多问题。在新农科背景下,本研究拟探究创新建设兽医专业... 兽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在兽医实际生产领域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兽医专业硕士培养起步较晚,案例教学库的建设也刚刚开展,且存在诸多问题。在新农科背景下,本研究拟探究创新建设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库的实践必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对策,旨在为培养符合新农科建设目标的现代兽医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教学案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48
14
作者 魏峻 姬红兵 高晓莉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5,共6页
产业技术革命的加速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工程类硕士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尝试在厘清现阶段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和建议,以期引导有关培养单位在新一轮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 产业技术革命的加速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工程类硕士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尝试在厘清现阶段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和建议,以期引导有关培养单位在新一轮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时,能够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明晰培养定位,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高高校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服务需求 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耦合性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峥 周晨曦 +1 位作者 李小雪 尹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2,共4页
新医学教育改革政策倡导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要紧密衔接。本文在系统回顾文献及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入职护士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的共同点与差异,并对三者的有机结合进行了耦合性分析(耦合逻辑... 新医学教育改革政策倡导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要紧密衔接。本文在系统回顾文献及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入职护士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的共同点与差异,并对三者的有机结合进行了耦合性分析(耦合逻辑、条件及效应),以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培训的衔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新入职护士 专科护士 耦合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课程学习为依托 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被引量:11
16
作者 石长地 白向宁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7,共5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为学生设定了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要求。教育硕士以课程学习为主的提法本身并不排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内涵,相反,它在一定意义上为其科研设定了要求,而且教育硕士...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为学生设定了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要求。教育硕士以课程学习为主的提法本身并不排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内涵,相反,它在一定意义上为其科研设定了要求,而且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正是依托其课程学习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学习 科研能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目标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峰 韩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76-78,共3页
目的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理解组成要素的含义,初步提出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方法自行设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结构框架,邀请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256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 目的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构成,理解组成要素的含义,初步提出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方法自行设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结构框架,邀请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256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结构框架包括实践动机、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3个一级条目,实践兴趣、实践成就动机等11个二级条目。结论实践能力是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架构其实践能力构成可为探索适合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能力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汶静 尹华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421,共8页
目的:构建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化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拟定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初稿,运用德尔菲法进行问卷函询完成指... 目的:构建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化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拟定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初稿,运用德尔菲法进行问卷函询完成指标筛选与修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和94.44%,专家权威系数为0.89和0.9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33和0.281(P<0.001)。最终形成的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指标包括学历、职称、临床经验、教学经验、发表论文5项,核心能力包括一级指标5项(临床专业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人格修养、护理科研能力、临床管理能力)、二级指标15项及三级指标64项。结论:构建的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的选拔、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儿科 护理教育 准入标准 核心能力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学科教育需求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卢婷 应燕萍 +1 位作者 赵慧函 舒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01-2003,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NS)对跨学科教育的需求,为MNS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1月—3月对具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院校(广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的91名MN...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NS)对跨学科教育的需求,为MNS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1月—3月对具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院校(广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的91名MNS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跨学科教育的了解及需求情况。[结果]59.34%的院校还没有开展跨学科课程,只有6.59%的MNS基本知晓跨学科教育,3.30%的MNS了解跨学科教育的基本内容,73.63%的MNS表示需要开展跨学科教育的学习,MNS对跨学科教育的需求偏高,其中期望最高的课程为心理学(85.71%)、营养学(74.73%)、公共卫生管理学(70.33%)。[结论]MNS对跨学科教育的了解程度较少,但对跨学科教育的需求较高,其中对心理学、营养学及公共卫生管理学的需求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跨学科教育 需求 护理教育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研究 被引量:47
20
作者 廖湘阳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74-79,共6页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兼顾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其协同培养面临着教学安排的冲突、职业经验的缺失、实践平台的不足等困难。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要坚持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核心,达成深度与广度的动态平衡,聚焦于良好合作...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兼顾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其协同培养面临着教学安排的冲突、职业经验的缺失、实践平台的不足等困难。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要坚持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核心,达成深度与广度的动态平衡,聚焦于良好合作的长效机制,做到学术指导与实践指导相互配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统筹兼顾、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能力 职业技能 协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