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盘星系的内禀扁度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袁启荣
朱朝曦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2-34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73007
19873018)
973(TG1999075402)资助项目
-
文摘
盘星系的内禀扁度对计算星系的空间倾角非常重要.对从LEDA数据库中选取的14988个盘星系进行内禀扁度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盘星系的内禀扁度与星系的形态密切相关.整体上说,透镜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的内禀扁度q0大于旋涡星系,早型旋涡星系的内禀扁度q0大于晚型旋涡星系,其中Scd星系的内禀扁度q0最小.利用所得的q0-T关系,还对16个已知倾角的亮星系进行了倾角计算,发现与其他方法估计的空间倾角符合得较好.
-
关键词
盘星系
内禀扁度
透镜星系
不规则星系
亮星系
倾角
测光
-
Keywords
galaxies: general, galaxies: structure, galaxies: photometry
-
分类号
P152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星系团中的类星体
- 2
-
-
作者
何香涛
-
机构
天文系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5年第4期76-84,共9页
-
文摘
利用英国安装在澳大利亚的1.2米施米特望远镜拍摄的资料,在室女座星系团天区内共发现82颗类星体候选体,其中的18颗在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的5米望远镜上进行了观測,13颗确认为类星体。类星体Q1232+134具有宽吸收线和宽发射线,且谱线的电离电势相差很多,这是十分少见的.本文进行了类星体和星系的成协性分析.讨论了整个星系团的引力透镜效应.类星体面密度因引力透镜效应的放大因子只有1.03,目前的观测结果还无法给以肯定性的判断.
-
关键词
星系团
室女座
引力透镜
发射线
吸收线
施米特
椭圆星系
不规则星系
旋涡星系
放大因子
-
分类号
P1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超新星诞生率和Ⅰ型超新星
- 3
-
-
作者
李宗伟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2年第2期51-56,共6页
-
文摘
超新星(简称 SN)是恒星世界中最激烈的爆发现象.它爆发时的光度约为107-1010太阳光度,释放能量为1047—1052尔格,光变幅超过17个星等,即突然增亮千万倍至上亿倍.爆发结果或是将恒星物质全部抛散成为星云遗迹;或是抛射掉大部分质量,遗留下的物质塌缩为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历史文献表明,银河系不断有超新星爆发,从1885年至今已观测到五百多颗河外星系超新星.超新星按其特性分为两类。
-
关键词
超新星爆发
Ⅰ型超新星
太阳光度
恒星世界
前身星
超新星遗迹
第谷超新星
绝对星等
光变曲线
不规则星系
-
分类号
P1
[天文地球—天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