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义不确定原理对一般静态黑洞熵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成周 周宙安 +1 位作者 李翔 赵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7-492,共6页
把广义不确定原理引入黑洞熵的计算 ,采用薄膜brick wall模型 ,对一般静态黑洞外部标量场的熵进行了计算 ,得到了熵计算公式 .应用该公式结果表明 ,可以得到已知所有静态黑洞的Bekenstein Hawking熵 .作为比较和进一步研究 ,对视界面上... 把广义不确定原理引入黑洞熵的计算 ,采用薄膜brick wall模型 ,对一般静态黑洞外部标量场的熵进行了计算 ,得到了熵计算公式 .应用该公式结果表明 ,可以得到已知所有静态黑洞的Bekenstein Hawking熵 .作为比较和进一步研究 ,对视界面上的二维膜的熵进行计算 ,可以更方便和一般性地得到熵与视界面积成正比的结论 ,该讨论可直接表明黑洞熵就是其视界面上的量子态的熵 .与原始brick wall模型不同的是 ,这一结论是有限的 ,计算中无需引入截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不确定原理 静态黑洞 视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ck空间上一般线性算子的不确定原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屈非非 邓冠铁 温志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本文主要工作是将泛函分析中的一般线性算子不确定原理应用到Fock空间上,得到了Fock空间上的关于一般线性算子的不确定原理及相关结论.
关键词 不确定原理 FOCK空间 线性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ck空间上不确定原理的推广
3
作者 屈非非 邓冠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主要工作是将关于自伴算子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不确定原理应用到Fock空间上,得到了Fock空间上一个更强形式的不确定原理及相关结论.
关键词 不确定原理 FOCK空间 自伴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和NA群上几种新的Hardy不确定原理(英文)
4
作者 唐素芳 钮鹏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介绍了调和NA群上的Radon变换,以及这个变换和Helgason-Fourier变换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变换,将实直线R上Morgan形式的Hardy不确定原理和Cowling-Price形式的Hardy不确定原理推广到调和NA群.
关键词 Hardy不确定原理 调和NA群 Helgason-Fourier变换 RADO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原理和自由粒子的量子理论 被引量:2
5
作者 梅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9-37,共9页
根据不确定原理和“不同惯性系测得的同一事件的概率是相同的”的原则直接得到了非相对论性的和相对论性的点粒子在位置完全确定时的速度和动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以及自由粒子的位置分布密度和三维流密度函数.另外,给出了Dirac... 根据不确定原理和“不同惯性系测得的同一事件的概率是相同的”的原则直接得到了非相对论性的和相对论性的点粒子在位置完全确定时的速度和动量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以及自由粒子的位置分布密度和三维流密度函数.另外,给出了Dirac理论框架内的三个积分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处于状态|ψ>的系统进行力学量A的测量时测得结果为αn的概率的新的计算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原理 概率分布 自由粒子 量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ck型空间上的广义不确定原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海桂 梁玉霞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9-1419,共11页
该文利用单边加权移位算子构造了广泛的自伴算子对,进而给出了Fock型空间上广义不确定原理的表达式及其等号成立的条件.该结果推广了依赖于求导算子和乘法算子的不确定原理表达形式,可为解决量子力学等前沿学科的相关热点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Fock型空间 不确定原理 自伴算子 单边加权移位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2(R^n)空间上的不确定原理
7
作者 屈非非 邓冠铁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1-640,共10页
该文主要研究L^2(R^n)空间上的不确定原理,将时频分析中信号的时间和Fourier的频率定义推广到了L^2(R^n)空间上.得到了L^2(R^n)空间上一个更强形式的不确定原理.并得到了不确定原理等式成立的条件.
关键词 L^2(R^n)空间 不确定原理 FOURIER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推理原理的机组振动信息融合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民祥 董龙雷 +1 位作者 王晓云 闫桂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66,共3页
利用D S证据推理理论对不确定性结构振动进行融合推理 ,给出了传感器特征信息融合算法和决策融合算法。并结合发电机组地基的振动控制问题 ,对传感器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 ,得到了控制的决策信息值 ,为抑制大型发电机组地基的振动提供了... 利用D S证据推理理论对不确定性结构振动进行融合推理 ,给出了传感器特征信息融合算法和决策融合算法。并结合发电机组地基的振动控制问题 ,对传感器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 ,得到了控制的决策信息值 ,为抑制大型发电机组地基的振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组 振动 信息融合 不确定推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旋涡与轨道角动量光通信 被引量:13
9
作者 袁小聪 贾平 +5 位作者 雷霆 张萌 闵长俊 李玉茹 李朝晖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1-346,共16页
光学旋涡(optical vortices,OV)光束包含螺旋型相位因子,具有全新的自由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OAM本征值为l,且理论上拓扑荷l可取任意整数,这为光学旋涡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提供基础.目前有很多方法... 光学旋涡(optical vortices,OV)光束包含螺旋型相位因子,具有全新的自由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OAM本征值为l,且理论上拓扑荷l可取任意整数,这为光学旋涡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提供基础.目前有很多方法可用于光学旋涡的产生与检测,而光学旋涡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也正是基于这些方法.OAM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机制可分为OAM键控(OAM状态作为调制方式)和OAM复用(OAM光束作为复用信道).针对这两种机制已展开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认为光学旋涡可为丰富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和增加传输容量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光学旋涡光束的OAM和角向位置的不确定性关系也为之带来了与生俱来的安全优势.光学旋涡的独有特性为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改善提供了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技术 光学旋涡 轨道角动量 自由空间光通信 复用 调制 不确定原理 通信容量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Gabor变换的局部放电信号时频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卫东 刘尚合 王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0-43,共4页
局部放电信号频率是时变的,为更好地反映它的时频特性,采用一种时频分析方法Gabor变换,将它应用于局部放电信号分析中,并利用不确定原理选择高斯窗函数作为Gabor变换的基函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时频聚集性。通过对实际局部放电信号进行... 局部放电信号频率是时变的,为更好地反映它的时频特性,采用一种时频分析方法Gabor变换,将它应用于局部放电信号分析中,并利用不确定原理选择高斯窗函数作为Gabor变换的基函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时频聚集性。通过对实际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在选择合适的窗函数参数的情况下,基于Gabor变换的时频谱能够细致的刻画信号在时频平面上所发生的变化过程,准确反映了局部放电信号的时频特性,可有效满足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的要求,有利于对信号特征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OR变换 局部放电 时频分析 时频分辨率 不确定原理 高斯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谱分析中的分辨率
11
作者 王林泓 杨浩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00-203,共4页
原始信号的长度是无限长的,被分析的信号总是有限长.采样定理说明了采样频率与信号的最高频率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原理[2]决定了被处理的信号分辨率与观测信号的时间长度也就是窗长度成反比的性质.结合经典谱估计中的算法来阐明:当信号的... 原始信号的长度是无限长的,被分析的信号总是有限长.采样定理说明了采样频率与信号的最高频率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原理[2]决定了被处理的信号分辨率与观测信号的时间长度也就是窗长度成反比的性质.结合经典谱估计中的算法来阐明:当信号的长度一定时,在满足采样定理的条件下把靠得很近的谱峰分开的能力并不会因算法的不同而不同,而时域和频域不能同时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原理 傅立叶变换 频谱泄漏 CZT Z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