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对钢在羟基乙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1 位作者 李云仙 刘建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用丙烯酰胺(AA)单体对木薯淀粉(CS)进行接枝共聚化学改性,合成了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CSGC),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CSGC对冷轧钢在羟基乙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CSGC能有效抑制冷轧钢在羟基乙酸中的腐蚀;缓蚀率随CSGC添加量... 用丙烯酰胺(AA)单体对木薯淀粉(CS)进行接枝共聚化学改性,合成了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CSGC),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CSGC对冷轧钢在羟基乙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CSGC能有效抑制冷轧钢在羟基乙酸中的腐蚀;缓蚀率随CSGC添加量的增大而不断上升,缓蚀率会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缓蚀率随着羟基乙酸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时100 mg/L CSGC在0.3 mol/L羟基乙酸中浸泡24 h缓蚀率(失重法)高达92.1%,浸泡时间延长至72 h缓蚀率可达到89.13%。20~50℃时CSGC在0.3 mol/L羟基乙酸中的钢表面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吸附焓(ΔH~Θ)为-23.8 k J/mol、吸附Gibbs自由能(ΔG~Θ)为-28.3^-28.9 k J/mol、吸附熵(ΔS~Θ)为15.4~16.8 J/(mol·K)。羟基乙酸中CSGC在钢表面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的混合吸附,且吸附伴随熵增加的放热过程。在0.3 mol/L羟基乙酸中CSGC为符合"几何覆盖效应"机理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由Nyquist图谱显示,钢/羟基乙酸界面上存在H_2O、H^+、HOCH_2COO^-和CSGC的吸附/脱附过程,CSGC通过挤走水分子发生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共聚物 缓蚀剂 羟基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葛玉斌 吴永革 +3 位作者 孙文田 周慧 李惟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78-980,共3页
报道了一种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此球有很强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致孔率(30%~40%),平均孔径约为19.5nm.以其为载体固定化精化酶活力为1462IU/g干胶,比活为29.31IU/mg蛋白.
关键词 多孔 球状 淀粉共聚物 酶载体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对钢在HCl中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1 位作者 付惠 李云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5,共7页
以木薯淀粉(CS)、丙烯酰胺(A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制备出阳离子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CCSGC);采用失重法、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SEM考察了CCSGC对冷轧钢在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 以木薯淀粉(CS)、丙烯酰胺(A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制备出阳离子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CCSGC);采用失重法、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SEM考察了CCSGC对冷轧钢在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CCSGC在1.0 mol/L HCl溶液中对冷轧钢具有优良的缓蚀作用,20~50℃下,当CCSGC添加量为50 mg/L时,冷轧钢的最大缓蚀率均能超过92%,缓蚀性能明显高于CS、AA、DMDAAC或CS/AA/DMDAAC混合物。CCSGC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混乱度增加、放热的混合吸附过程。CCSGC为通过"几何覆盖效应"同时抑制阴极和阳极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结果表明:EIS呈存在弥散效应的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CCSGC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双电层电容值却减小。SEM结果表明:CCSGC能有效地抑制钢在HCl中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木薯淀粉 共聚物 缓蚀剂 吸附 淀粉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共聚物水煤浆分散剂制浆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方 张光华 +1 位作者 韩文静 强轶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5,共5页
在氧化还原体系中,以淀粉为主链,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羟乙酯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梳状淀粉接枝共聚物水煤浆分散剂,通过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动态接触角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并考察了分散剂的用量和水煤浆浓度对... 在氧化还原体系中,以淀粉为主链,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羟乙酯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梳状淀粉接枝共聚物水煤浆分散剂,通过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动态接触角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并考察了分散剂的用量和水煤浆浓度对神华煤制浆性能的影响.分散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水煤浆浓度为65%(质量分数)时,水煤浆的分散性能最佳,表观黏度为852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共聚物 水煤浆 分散剂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增容聚乳酸/改性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付宏业 任天斌 任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14,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乳酸/改性淀粉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对聚乳酸/改性淀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乳酸/改性淀粉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对聚乳酸/改性淀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的加入改善了聚乳酸与淀粉的相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添加量为0.5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61.6%,断裂伸长率提高了53.1%,弯曲强度提高了104.7%,同时还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和耐水性;改性淀粉与聚乳酸两相紧密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淀粉 马来酸酐共聚物 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淀粉接枝共聚物堵水调剖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补鱼 郎学军 熊玉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1-244,共4页
针对中原油田含盐量高的地层特点,开发出了以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PA、有机复合交联剂MC和促凝剂L为主要成分的堵水调剖剂。研究了该堵水调剖剂各组分浓度对成胶时间与凝胶粘度的影响,考察了pH值、温度、水质及剪切作用对堵水调... 针对中原油田含盐量高的地层特点,开发出了以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PA、有机复合交联剂MC和促凝剂L为主要成分的堵水调剖剂。研究了该堵水调剖剂各组分浓度对成胶时间与凝胶粘度的影响,考察了pH值、温度、水质及剪切作用对堵水调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岩心模拟试验方法评价了该堵水调剖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SPA-WC-L堵水调剖剂强度高、耐冲刷,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堵水作用,可满足中原油田堵水调剖作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共聚物 油田 堵水 调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P引发酚类与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吕生华 弓瑞 +1 位作者 闫小亮 张国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降解淀粉和酚类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淀粉和酚类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淀粉降解程度、酚类单体配比、HRP用量、反应温度和pH对接枝改性淀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α-淀粉酶降... 降解淀粉和酚类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淀粉和酚类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淀粉降解程度、酚类单体配比、HRP用量、反应温度和pH对接枝改性淀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α-淀粉酶降解后的淀粉15与12g间苯三酚(PG)和20g对羟基苯磺酸钠(HBS)在5mg HRP/H2O2引发体系下,在30℃及pH值为7.0时反应5h制备的酚类与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性能,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6.6mN/m,所鞣制皮革收缩温度(Ts)达到了78℃。用FT-IR、1 H NMR、UV-Vis和GPC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淀粉 酚类化合物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祥 李谦定 史俊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1期34-35,38,共3页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胺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较详细地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反应介质pH 值对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淀粉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合成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作...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胺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较详细地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反应介质pH 值对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淀粉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合成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作降滤失剂的最优化条件.室内配浆实验表明:在优化条件合成的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淡水泥浆中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及增稠作用.在4% 盐水泥浆及饱和盐水泥浆体系中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和抗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淀粉 丙烯酰胺 共聚物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18
9
作者 唐宏科 周鹏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研究了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工艺,并用硅藻土悬浊液及实际水样对产物的絮凝性能进行了考察。其最佳合成条件: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4,引发剂加入量为丙烯酰胺质量的0.1%,反应温度50℃,反... 研究了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工艺,并用硅藻土悬浊液及实际水样对产物的絮凝性能进行了考察。其最佳合成条件:阳离子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4,引发剂加入量为丙烯酰胺质量的0.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絮凝效果实验中,接枝共聚物絮凝剂的最佳加入量为4m g/L。与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相比,接枝共聚物絮凝剂对渭河水及造纸网下白水的絮凝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淀粉 丙烯酰胺 共聚物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反应规律及产物结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萍 王亦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24-127,共4页
研究了铈离子为引发剂进行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规律性,讨论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对接枝效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剖析了接枝共聚物与均聚物PAM的微观结构的差异和相同点.
关键词 淀粉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共混/接枝淀粉的研究———改性用丙烯酸酯的预共聚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力 张力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63-67,共5页
合成了丙烯酸酯四元共聚物(MMA/BA/AA/HEMA)。利用IR、DSC分析了共聚物的组成,用GPC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用该四元共聚物为预聚物改性淀粉,使其作为填充剂填充LDPE后,与单一丙烯酸酯改性... 合成了丙烯酸酯四元共聚物(MMA/BA/AA/HEMA)。利用IR、DSC分析了共聚物的组成,用GPC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用该四元共聚物为预聚物改性淀粉,使其作为填充剂填充LDPE后,与单一丙烯酸酯改性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共聚物 淀粉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及其皂化物的颗粒结构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正彪 吴加根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9年第1期21-25,共5页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ray衍射分析仪,研究了淀粉、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SPAN)及其经碱皂化后的产物HSPAN的颗粒形貌结构和晶体特性。结果表明:SPAN仍具有类似于淀粉颗粒形貌的颗粒结构;同时,低...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ray衍射分析仪,研究了淀粉、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SPAN)及其经碱皂化后的产物HSPAN的颗粒形貌结构和晶体特性。结果表明:SPAN仍具有类似于淀粉颗粒形貌的颗粒结构;同时,低接枝百分率的SPAN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非结晶区,但随着接枝百分率的提高,接枝共聚反应逐渐向淀粉颗粒内部结晶区渗透,淀粉颗粒的结晶区逐渐被破坏,当接枝百分率高于54.89%时,原淀粉颗粒的半结晶性基本上被完全破坏;而HSPAN为非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腈 共聚物 SPAN 共聚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世英 吴加根 杨哲峰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研究了小麦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接枝共聚物在热性质上与原淀粉有明显的区别,其糊化温度比原淀粉略低,粘度热稳定性及溶解度较原淀粉均有提高。接枝共聚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的表面上,而... 研究了小麦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接枝共聚物在热性质上与原淀粉有明显的区别,其糊化温度比原淀粉略低,粘度热稳定性及溶解度较原淀粉均有提高。接枝共聚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的表面上,而且也发生在颗粒结构的内部,但反应仅发生在淀粉的无定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及其皂化产物热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正彪 吴加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8-21,共4页
采用乳液糊化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手段,研究了淀粉、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SPAN) 及其经碱皂化后的产物HSPAN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形成SPAN 后,淀粉的糊化受到抑制。
关键词 淀粉 丙烯腈 共聚物 糊化 热力学特 皂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永平 廖建和 王志贤 《热带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合成替代塑料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分别以硝酸铈铵和Ce(IV) - S2O2 -8 复合引发体系引发木薯淀粉和纤维素与PVA 进行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合成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表征这种共聚物结构,并测试其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 为合成替代塑料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分别以硝酸铈铵和Ce(IV) - S2O2 -8 复合引发体系引发木薯淀粉和纤维素与PVA 进行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合成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表征这种共聚物结构,并测试其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木薯淀粉和纤维素与PVA 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能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利用,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纤维素 共聚物 生物降解 塑料
全文增补中
木薯淀粉、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永平 廖建和 王久模 《热带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6-12,共7页
研究了木薯淀粉、纤维素和PVA( 聚乙烯醇) 接枝共聚物可生物降解材料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材料拉伸断面的观察,研究了纤维素和PVA 的含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交联和表面改性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 研究了木薯淀粉、纤维素和PVA( 聚乙烯醇) 接枝共聚物可生物降解材料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材料拉伸断面的观察,研究了纤维素和PVA 的含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交联和表面改性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纤维素 可降解材料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皂化及皂化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汝川 韦雨春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6-42,共7页
淀粉与丙烯腈在[Mn(H_2P_2O_7)_3]^(3-)的引发作用下合成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再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皂化,制得皂化产物。本文确定了皂代反应的最佳条件,测定了不同接枝率皂化产物的吸附性能。通过对皂化产物的氮含量和羧基含量的测定以... 淀粉与丙烯腈在[Mn(H_2P_2O_7)_3]^(3-)的引发作用下合成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再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皂化,制得皂化产物。本文确定了皂代反应的最佳条件,测定了不同接枝率皂化产物的吸附性能。通过对皂化产物的氮含量和羧基含量的测定以及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的分析,确定了皂化产物的组成、形态与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皂化物的吸附机理。最后研究了皂化产物水溶液的流变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丙烯腈 淀粉 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物理性能研究
18
作者 刘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360-5361,共2页
[目的]探讨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物理性能。[方法]对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片材进行碾片试验、拉伸试验、酶解试验、吸水试验、耐沸水试验等,分析测定其物理性能。[结果]在前辊温度为90~95℃,后辊温度为95~100℃... [目的]探讨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物理性能。[方法]对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片材进行碾片试验、拉伸试验、酶解试验、吸水试验、耐沸水试验等,分析测定其物理性能。[结果]在前辊温度为90~95℃,后辊温度为95~100℃时,片材的物理性能较好,表面光滑、半透明,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样品经α-淀粉酶处理29 d,接枝共聚物失重接近49.2%,说明片材具有生物降解性;样品的质量和吸水率均为先升高后降低,说明片材具有耐水性;样品放入沸水中煮沸5 min,片材的周边发生卷曲,没有润胀;样品拉伸强度测定表明,片材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结论]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物理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生物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钢表面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自组装膜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安彬 李向红 +1 位作者 谢小光 李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合成出木薯淀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CS-PE-MMA)及运用自组装技术形成在柠檬酸中对钢具有良好缓蚀性能的CS-PE-MMA分子膜。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表征了自组装分子膜的形貌和组成;采用动电位极化曲... 目的合成出木薯淀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CS-PE-MMA)及运用自组装技术形成在柠檬酸中对钢具有良好缓蚀性能的CS-PE-MMA分子膜。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表征了自组装分子膜的形貌和组成;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缓蚀性能。结果CS-PE-MMA在冷轧钢表面形成球斑状稳定有序而致密的分子膜。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工作电极阴阳极反应同时被抑制,EIS谱主要呈半圆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CS-PE-MMA自组装温度升高,时间增大而增大,缓蚀率最高达73.04%。结论 CS-PE-MMA属于混合抑制型缓蚀剂,自组装分子膜在H3C6H5O7溶液中对冷轧钢有良好的缓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共聚物 自组装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硅共聚物接枝淀粉涂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屈佳 和玲 孙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0-154,共5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通过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2FMA)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共聚得到了含氟/硅共聚物,再将其与可溶性淀粉水解缩合制备含氟/硅共聚物接枝淀粉涂膜材料。红外光谱表...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通过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2FMA)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共聚得到了含氟/硅共聚物,再将其与可溶性淀粉水解缩合制备含氟/硅共聚物接枝淀粉涂膜材料。红外光谱表明,含氟/硅共聚物被成功地接枝到淀粉分子中。当淀粉羟基与共聚物物质的量比为1∶1且接枝反应温度为60℃时,可以获得接枝率为32.3%的含氟/硅共聚物接枝淀粉。与淀粉相比,接枝淀粉涂膜表面自由能明显下降,热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共聚物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