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均衡运输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海鹰 杨肇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2,共4页
通过分析列车到达不均衡对编组站作业的负面影响,结合编组站作业系统的特点,把编组站的工作时间分为忙、闲和普通三个阶段,以编组站的核心内容解体作业作为计算能力的基础,并且考虑了其它设备能力的影响,提出用编组站通过能力、编组站... 通过分析列车到达不均衡对编组站作业的负面影响,结合编组站作业系统的特点,把编组站的工作时间分为忙、闲和普通三个阶段,以编组站的核心内容解体作业作为计算能力的基础,并且考虑了其它设备能力的影响,提出用编组站通过能力、编组站车流结构条件通过能力和驼峰小时解体能力三个概念来计算编组站的能力.与传统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相比,突出了重点,计算结果相对能更好地反映不均衡运输条件下编组站的实际工作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组站 通过能力 改编能力 不均衡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衡运输条件下——铁路运输组织的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曲思源 黄树根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0-42,共3页
随着铁路市场化经营的深入,运输产品的总类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列发时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果导致列车运行线交替出现高峰、低谷和平缓的不同需求时段,进而影响区间通过能力,造成编组站作业不均衡以及待卸车辆集中到达形成积压等现象出... 随着铁路市场化经营的深入,运输产品的总类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列发时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果导致列车运行线交替出现高峰、低谷和平缓的不同需求时段,进而影响区间通过能力,造成编组站作业不均衡以及待卸车辆集中到达形成积压等现象出现。调整运输组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列车编组质量是在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进行运输优化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衡运输 动态均衡 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调整的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曲思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3,52,共4页
为了寻求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调整的优化方案,对车流调整的思路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据以提出优化编组站的功能、弹性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提高机车运用的应变能力、优化技术站的车流组织及优化空车调整等措施。
关键词 不均衡运输 车流调整 动态均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组织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邵耀先 曲思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7-39,共3页
第六次提速调图后,铁路主要干线的运输格局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客、货运通道的车流不均衡现象更加明显和复杂,车流组织难度也相应增大。以上海铁路局为例,分析运输组织的变化和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客运通道的编组... 第六次提速调图后,铁路主要干线的运输格局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客、货运通道的车流不均衡现象更加明显和复杂,车流组织难度也相应增大。以上海铁路局为例,分析运输组织的变化和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客运通道的编组站车流组织方案,区段管内车流快速移动的对策,大车流冲击下的应急预案组织,提高流线和机列的紧密衔接等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不均衡运输 车流组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期的不均衡运输组织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梁强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4,42,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部分线路存在的上下班高峰客流突出的问题,通过分析客流需求与折返条件、信号及乘客引导等运输技术设备的特点,根据客流在时空和方向的分布情况,提出工作日高峰期采用不均衡运输的组织方式,在不增加上线列车数的条件下...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部分线路存在的上下班高峰客流突出的问题,通过分析客流需求与折返条件、信号及乘客引导等运输技术设备的特点,根据客流在时空和方向的分布情况,提出工作日高峰期采用不均衡运输的组织方式,在不增加上线列车数的条件下,通过对有限运力的时空分配进行优化,把运力集中安排到尖峰客流的时段、区段和方向中,形成一个单向超高峰,有效疏运高峰大客流,从而实现满足客流需求、降低满载率以及有效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目标。实践证明,该优化方案既能满足运营服务的需要,又能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对地铁运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运输组织以及车辆段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不均衡运输 广州地铁 运营交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局管内不均衡条件下的运输组织 被引量:3
6
作者 匡敏 王世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由于铁路客货运输混线运行,运输密度增大,设备维修增加,施工频繁、时间延长等,造成铁路运输不均衡性加大。针对铁路不均衡运输的问题,提出掌握管内车流变化规律,弹性执行列车编组计划,保证各环节的协调配合,提高机车运用的应变能力,加... 由于铁路客货运输混线运行,运输密度增大,设备维修增加,施工频繁、时间延长等,造成铁路运输不均衡性加大。针对铁路不均衡运输的问题,提出掌握管内车流变化规律,弹性执行列车编组计划,保证各环节的协调配合,提高机车运用的应变能力,加强编组站的作业组织等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不均衡运输 运输调整 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运输不均衡原因、损失分析及对策
7
作者 乔振华 张王保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19,共2页
对运输不均衡原因、损失分析及对策乔振华张王保均衡是运输部门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原则,是获取运输综合效率的最佳保证。可是我们运输部门职工有时却违背了这一规律,因而使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就拿临汾分局与太原分局的修文站分界口19... 对运输不均衡原因、损失分析及对策乔振华张王保均衡是运输部门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原则,是获取运输综合效率的最佳保证。可是我们运输部门职工有时却违背了这一规律,因而使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就拿临汾分局与太原分局的修文站分界口1996年9月的交接车来说,因石太线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不均衡运输 损失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速运行图给运输组织带来的变化及效益
8
作者 李兰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13,共3页
自1997年起,铁道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4次大范围的列车提速,取得了良好效益。但由此引起列车到发不均衡、能力阶段性紧张、货车和货运机车运输指标下降和维修天窗安排困难等问题。建议减少客、货列车速度差,优化编图方... 自1997年起,铁道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4次大范围的列车提速,取得了良好效益。但由此引起列车到发不均衡、能力阶段性紧张、货车和货运机车运输指标下降和维修天窗安排困难等问题。建议减少客、货列车速度差,优化编图方案和机车使用,根据实际需要铺画好维修天窗,以适应提速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图 运输组织 不均衡运输 企业发展 铁路运输 列车提速 企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组站能力与运行图能力的动态协调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薛锋 罗建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79,共4页
编组站能力与运行图能力的协调是一个动态的点线能力协调过程。根据不均衡运输条件下的点图能力特点,设置状态随机变量,对编组站的到解、编组和出发3个作业子系统的动态作业过程进行描述。根据3个子系统的车流接续关系,推导出点图能力... 编组站能力与运行图能力的协调是一个动态的点线能力协调过程。根据不均衡运输条件下的点图能力特点,设置状态随机变量,对编组站的到解、编组和出发3个作业子系统的动态作业过程进行描述。根据3个子系统的车流接续关系,推导出点图能力协调的状态转移方程,并给出系统协调的约束条件,用协调度定量描述点图系统的动态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组站 运行图 不均衡运输 协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实时跟踪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亚欣 唐祯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5-57,共3页
分析了制约现车信息可靠性的诸多因素;介绍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性能和改进方案,及车辆实时跟踪系统(RVTS)与货车管理信息系统(YIS)的通信方案;指出实现RVTS在编组站现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进一步缓解不均衡运输对编组... 分析了制约现车信息可靠性的诸多因素;介绍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性能和改进方案,及车辆实时跟踪系统(RVTS)与货车管理信息系统(YIS)的通信方案;指出实现RVTS在编组站现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进一步缓解不均衡运输对编组站的影响,优化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完善其功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实时跟踪 编组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 货车管理信息系统 不均衡运输 铁路运输 现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竞争中引发的行车组织研究新课题
11
作者 李晓晨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2-43,共2页
为适应运输市场竞争 ,近年 ,铁路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时间合适的旅客列车 ,由此引发铁路到发线能力的阶段性紧张 ,货物列车等线严重 ,为此要研究新的行车组织办法 ,了解自己能承担多大任务。在呼和浩特铁路局的包头西、集宁。
关键词 运输市场竞争 不均衡运输 阶段性紧张 铁路部门 行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