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调整的优化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寻求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调整的优化方案,对车流调整的思路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据以提出优化编组站的功能、弹性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提高机车运用的应变能力、优化技术站的车流组织及优化空车调整等措施。
作者
曲思源
机构地区
上海铁路局调度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3,52,共4页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关键词
不均衡运输
车流调整
动态均衡
优化
分类号
U292.45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6
1
李生才.
减少折角车流对编组站作业影响的措施[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10):59-60.
被引量:2
2
曲思源,黄树根.
不均衡运输条件下——铁路运输组织的优化[J]
.中国铁路,2005(12):40-42.
被引量:6
3
李海鹰,杨肇夏.
基于不均衡运输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探讨[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29(6):9-12.
被引量:9
4
余少鹤.
车流不均衡条件下的编组站运输组织方案[J]
.中国铁路,2006(12):66-69.
被引量: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GB50091-2006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6
张超,李海鹰.铁路站场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7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零散货物快运的实施意见[S].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
8
王都,闫海峰,谭云江.
路网节点间铁路冷藏车空车调整的蚁群算法[J]
.中国铁道科学,2008,29(2):131-135.
被引量:4
9
曲思源,徐行方.
既有繁忙干线时段性通过能力规划模型及算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10(1):77-81.
被引量:7
10
李海鹰,张超.
编组站到解系统通过能力计算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2010,31(3):120-12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匡敏,王世贞.
铁路局管内不均衡条件下的运输组织[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1):19-22.
被引量:3
2
冯文成,冯涛.
提高技术站作业效率的若干对策[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2):22-23.
3
薛锋,陈崇双,杨运贵.
铁路技术站到发车流的时空不均衡三维度量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13(5):67-75.
被引量:4
4
曲思源,李少叶.
编组站快运货物列车组织优化研究[J]
.铁道货运,2015,33(12):26-31.
被引量:2
5
于横,温鑫.
铁路空车调整优化模型研究[J]
.物流科技,2018,41(2):121-1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曾明毅.
优化铁路编组站运输组织工作的探讨[J]
.中国铁路,2009(12):29-31.
被引量:9
2
刘士龙.
发挥综合调度室作用优化运输组织的建议[J]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4):105-106.
3
王雪冬.
关于编组站提高作业效率及优化运输组织的研究[J]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4,11(2):35-37.
被引量:4
4
薛锋,马晓晨.
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的资源构成与调度策略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6,14(2):12-19.
被引量:2
5
刘志新,程文毅.
铁路运输日计划编制的优化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7,39(9):17-20.
被引量:5
6
邓珺文,张永祥.
列车到发分布对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的影响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7,15(3):63-70.
被引量:6
7
安波.
铁路货运服务质量问题管理模型研究[J]
.铁道货运,2017,35(11):35-39.
8
李紫时.
地铁列车运行等级调整实现[J]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9,16(6):66-69.
被引量:1
9
李菲菲,肖旭航,金启明.
铁路枢纽空车调配多目标优化模型及算法[J]
.铁道运营技术,2021,27(4):13-16.
10
薛锋,范千里,周琳,陈崇双.
考虑列车加开的技术站车流接续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22,20(4):123-135.
1
杨涛.
2011年车流径路调整简析[J]
.成铁科技,2011(4):23-24.
2
曲思源,黄树根.
不均衡运输条件下——铁路运输组织的优化[J]
.中国铁路,2005(12):40-42.
被引量:6
3
干线铁路[J]
.世界轨道交通,2011(9):12-14.
4
孙健.
南宁铁路局2010年运输能力分析与建议[J]
.广西铁道,2010(1):24-27.
5
吴向东.
铁路中间站高峰客流组织[J]
.上海铁道科技,2004(6):18-18.
被引量:1
6
曲广山,王沪生.
关于车流调整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探讨[J]
.中国铁路,2001(6):23-26.
被引量:1
7
孟凡峰.
优化运输组织的若干措施[J]
.中国铁路,2008(12):37-39.
8
国家铁路单日卸车再创历史新高[J]
.中国铁路,2010(2):76-76.
9
李海鹰,杨肇夏.
基于不均衡运输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探讨[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29(6):9-12.
被引量:9
10
李兰波.
提速运行图给运输组织带来的变化及效益[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24(11):11-13.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