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电场对不同组分比例的HMX/FOX-7共晶炸药感度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冯睿智 张树海 +1 位作者 任福德 王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9-486,共8页
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电场不同组分比例的HMX/FOX-7共晶炸药晶体表面成键能和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不同外电场作用下,利用B3LYP和MP2(full)方法在6-311++G(d,p)和6-311++G(2df,2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HMX/FOX-7(1∶1)复合物中HMX的... 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电场不同组分比例的HMX/FOX-7共晶炸药晶体表面成键能和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不同外电场作用下,利用B3LYP和MP2(full)方法在6-311++G(d,p)和6-311++G(2df,2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HMX/FOX-7(1∶1)复合物中HMX的撞击感度h_(50)及其N-NO_2键离解能。结果表明:1∶1比例的共晶炸药最稳定、力学性质较好。共晶主要在HMX(0 2 0)和(1 0 0)晶面上形成。共晶复合物的形成使HMX引发键N-NO_2增强,感度降低。正方向外电场增大了晶面成键能和HMX中N-NO_2键离解能,升高了h_(50)值,降低了HMX的撞击感度;而负方向外电场对其影响正好相反。正方向外电场使G和E值增大,炸药延展性降低;负方向外电场效应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FOX-7共晶炸药 外电场 不同组分比 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制黄精醇提物不同极性组分的降血糖及抗氧化性
2
作者 聂小华 陈梦清 +3 位作者 汪凌云 余宁翔 陆元超 孟祥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68,共5页
应用AB-8大孔树脂吸附蒸制黄精醇提物,通过乙醇溶液梯度洗脱得到Fr1~Fr4不同极性组分;比较淀粉消化酶抑制、自由基清除、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和ROS形成等指标,分析该提取物的降血糖和抗氧化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r1~Fr4... 应用AB-8大孔树脂吸附蒸制黄精醇提物,通过乙醇溶液梯度洗脱得到Fr1~Fr4不同极性组分;比较淀粉消化酶抑制、自由基清除、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和ROS形成等指标,分析该提取物的降血糖和抗氧化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r1~Fr4均能明显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效淬灭DPPH和ABTS自由基,然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其中Fr2和Fr3的上述活性较为显著。Fr2和Fr3明显提高了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显著降低了细胞内ROS形成,尤其是在120μg/mL的Fr3作用下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组、Metformin阳性对照组较为接近,ROS水平恢复至正常组。研究结果表明蒸制黄精醇提物主要以中等极性组分Fr3发挥着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制黄精 不同极性组分 淀粉消化酶抑制 葡萄糖消耗量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磷含量及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静 王磊 +2 位作者 张爱君 张辉 张永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1-1168,共8页
为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磷(Po)含量,细菌、真菌、有机磷转化相关微生物(phoD微生物)丰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以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点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选取不施肥(CK)、施氮钾肥(NK)、施... 为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磷(Po)含量,细菌、真菌、有机磷转化相关微生物(phoD微生物)丰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以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点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选取不施肥(CK)、施氮钾肥(NK)、施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和NK处理相比,M处理土壤有机磷含量显著提高52.3%和47.8%,NPKM处理有机磷含量显著提高34.7%和30.6%。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CK和NK处理的34.2和31.0倍,NPKM处理有效磷含量分别为CK和NK处理的25.3和23.0倍。与CK处理比较,M和NPKM处理土壤活性Po、中度活性Po、中稳性Po和高稳性Po含量显著增加。M和NPKM处理土壤细菌、真菌、phoD微生物丰度和ALP活性均显著高于CK、NK和NPK处理。土壤活性Po、中度活性Po、中稳性Po和高稳性Po含量与phoD微生物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活性Po、中稳性Po和高稳性Po含量与ALP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不同组分有机磷受phoD微生物丰度和ALP活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均为高稳性Po、活性Po、中稳性Po和中度活性Po。土壤增施有机肥增加了土壤有机磷及不同组分有机磷含量,提高了细菌、真菌、phoD微生物丰度和ALP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有机磷 不同组分有机磷 土壤phoD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赞阳 刘红 +2 位作者 罗燕 邵永斌 谷新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1-184,共4页
试验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用环磷酰胺作免疫抑制剂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测定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免疫器官脏器指数。结果表明,多糖组分A2和中间纯度的多糖B2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 试验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用环磷酰胺作免疫抑制剂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测定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免疫器官脏器指数。结果表明,多糖组分A2和中间纯度的多糖B2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提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能够使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逆转至正常水平,因此,具有合适分子质量的多糖组分和合适纯度的多糖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组分多糖 不同纯度多糖 免疫抑制模型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及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赞阳 刘红 +2 位作者 罗燕 邵永斌 谷新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8,共4页
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用环磷酰胺(60mg/kg)作免疫抑制剂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进行小鼠EA花环形成率、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检测。结果表明,多糖组分A2(每只12.5mg)和中间纯度的多糖B2(每只... 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用环磷酰胺(60mg/kg)作免疫抑制剂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进行小鼠EA花环形成率、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检测。结果表明,多糖组分A2(每只12.5mg)和中间纯度的多糖B2(每只12.5mg)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EA花环形成率和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能够使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逆转至正常水平。因此,具有合适分子质量的多糖组分和合适纯度的多糖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组分多糖 不同纯度多糖 免疫抑制模型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赞阳 刘红 +2 位作者 罗燕 邵永斌 谷新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9-203,共5页
本试验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灌服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复方总多糖和复方水煎剂,测定它们对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表明A2多糖组分、B2纯度多... 本试验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灌服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复方总多糖和复方水煎剂,测定它们对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表明A2多糖组分、B2纯度多糖、复方总多糖、复方水煎剂均能使小鼠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数中的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2多糖组分、B2纯度多糖、复方总多糖、复方水煎剂可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液参数减少的外周血象,调节免疫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组分多糖 不同纯度多糖 小鼠 免疫抑制模型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林土壤不同组分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石德 李建民 +4 位作者 叶功富 聂森 陈桢 陈杰 黄丽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3期95-100,共6页
通过原位进行控制、低氮和高氮(0,60,240 kg/(hm2·a))3个氮添加处理,采用挖壕沟法区分自养呼吸,研究板栗林土壤不同组分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氮添加处理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在控制处理样... 通过原位进行控制、低氮和高氮(0,60,240 kg/(hm2·a))3个氮添加处理,采用挖壕沟法区分自养呼吸,研究板栗林土壤不同组分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氮添加处理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在控制处理样地中,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分别为(3.47±0.09)、(2.26±0.10)和(1.21±0.16)μmol/(m2·s),土壤不同组分呼吸对氮添加处理有不同的响应,低氮添加显著促进了土壤呼吸及不同组分呼吸(P<0.05),高氮添加则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及异养呼吸(P<0.01),而对自养呼吸无显著影响(P>0.05);3)在控制处理样地中,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的Q10值分别为2.44、1.93和4.10,氮添加处理可显著降低自养呼吸的Q10值(P<0.05),而对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林 氮添加 土壤呼吸 土壤不同组分呼吸 Q10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及低磷钾胁迫的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培养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鹏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6-9,共4页
为培养出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以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克新13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组分的快繁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农艺性状、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有机物的培养基,可保证试管... 为培养出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以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克新13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组分的快繁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农艺性状、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有机物的培养基,可保证试管苗健康生长;不添加微量元素和铁盐的培养基不利于试管苗的生长。不添加有机物且大量元素中添加磷、钾素减半的低磷、钾胁迫的培养基没有对试管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多数指标与在CK培养基上生长的试管苗水平较接近,而且在活叶数、有效茎节数、生物量、平均根长以及平均根条数方面优于全量添加的CK培养基。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不添加有机物且大量元素中磷素和钾素减半的MS培养基可以应用于马铃薯试管苗的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试管苗 低磷、钾胁迫 不同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敏褐煤不同化学组分结构特征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赵云刚 李美芬 +4 位作者 曾凡桂 梁虎珍 赵月圆 相建华 李二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6-554,共9页
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伊敏褐煤不同化学组分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origin7.5软件对伊敏褐煤不同化学组分红外光谱曲线进行了分段分峰拟合,计算了伊敏褐煤不同化学组分的红外光谱结构参数。结果表明,脱灰后伊敏煤的羧基振动... 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伊敏褐煤不同化学组分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origin7.5软件对伊敏褐煤不同化学组分红外光谱曲线进行了分段分峰拟合,计算了伊敏褐煤不同化学组分的红外光谱结构参数。结果表明,脱灰后伊敏煤的羧基振动强度增强,由原煤中的肩峰变为尖峰,脂肪CH和芳香CH的振动也均受到影响,表现为,苯环四取代增多,苯环二取代减少,脂肪CH_2振动减少,脂肪CH_3振动增加,结构参数I_1,I_2和A值均增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潜在生烃能力;腐殖酸和沥青质中的羧酸及OH-π氢键含量较高,芳香结构中苯环四取代和苯环一取代较多,脂肪CH振动所占比例较高,而不对称CH_2振动所占比例较低,红外光谱结构参数的计算结果显示腐殖酸的脂肪氢浓度最大,说明腐殖酸和沥青质中含有的脂肪烃其长度较短,且支链化程度较高;残煤中的芳香C=C振动较大,脂肪烃以长链为主,且支链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敏褐煤 不同化学组分 红外光谱 结构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不同组分抗急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海媚 陈秋伶 +2 位作者 李梦婷 谢晓芳 彭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8-414,共7页
从血流动力学和神经体液因子两方面探讨附子不同组分对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的治疗作用。采用盐酸普罗帕酮复制急性心力衰竭模型,记录造模前后以及给药后5、10、20、30、60 min大鼠心脏频率(HR)、左心室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和左... 从血流动力学和神经体液因子两方面探讨附子不同组分对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的治疗作用。采用盐酸普罗帕酮复制急性心力衰竭模型,记录造模前后以及给药后5、10、20、30、60 min大鼠心脏频率(HR)、左心室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和左心室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值的变化,并测定血清中Ang-Ⅰ、Ang-Ⅱ、TNF-α和ANP含量。结果显示,正常大鼠造模后,其HR和+dp/dt_(max)明显降低,-dp/dt_(max)明显升高,且Ang-Ⅰ、Ang-Ⅱ、TNF-α、ANP均有升高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总生物碱组和水溶性生物碱组可不同程度的升高模型大鼠各时间点的HR、+dp/dt_(max),降低-dp/dt_(max);且总生物碱组、水溶性生物碱组、脂溶性生物碱组和多糖组均有一定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Ang-Ⅰ、Ang-Ⅱ、TNF-α、ANP水平含量的趋势。结果表明总生物碱对改善血流动力学作用最强,其次是水溶性生物碱,且两者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与心力衰竭有关的神经体液因子,有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由此可见,附子水溶性生物碱以及总生物碱是其发挥强心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不同组分 急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不同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邱勇斌 凌高潮 +2 位作者 郑文华 邢文黎 成向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9,共6页
[目的]研究间伐后杉木人工林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变化,为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开化县林场17年生杉木人工纯林内,建立9块20 m×20 m的固定样地,测定分析了未间伐、中度间伐(20%间伐强度)和... [目的]研究间伐后杉木人工林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变化,为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开化县林场17年生杉木人工纯林内,建立9块20 m×20 m的固定样地,测定分析了未间伐、中度间伐(20%间伐强度)和强度间伐(37%间伐强度)处理地表凋落物、林下植被、杉木细根和土壤C、N、P含量及其计量关系。[结果]间伐2 a后,强度间伐处理地表凋落物和杉木细根生物量显著降低,林下植被生物量显著增加。强度间伐处理下地表凋落物总氮(TN)含量显著降低,林下植被总氮(TN)含量则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也显著增加,杉木细根C、N、P含量在未间伐、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之间无显著差异。地表凋落物C/N和C/P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林下植被C/N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减小,N/P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杉木细根和土壤C/N、C/P和N/P在不同间伐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与林下植被C、N、P含量及其比值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间伐后短期内杉木人工林地表凋落物、林下植被和土壤C、N含量受间伐强度显著影响,间伐改变了地表凋落物和林下植被C、N、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但对杉木细根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杉木人工林 不同组分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地区成土母质对水稻土不同粒级组分及其铅吸附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思诚 李建宏 +4 位作者 张婧旻 赵庆杰 李伯凌 吴治澎 邱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89-2097,共9页
为探明热带地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其各粒级物理组分中理化性质、矿物组成差异以及其对铅形态的影响机制,选取两种不同成土母质(花岗岩与玄武岩)的水稻土,通过湿筛法将未添加铅和添加铅老化土壤分为5个物理组分(2-0.25、0.25-0.05... 为探明热带地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其各粒级物理组分中理化性质、矿物组成差异以及其对铅形态的影响机制,选取两种不同成土母质(花岗岩与玄武岩)的水稻土,通过湿筛法将未添加铅和添加铅老化土壤分为5个物理组分(2-0.25、0.25-0.05、0.05-0.01、0.01-0.001 mm、<0.001 mm),测定其理化性质,通过BCR连续提取法测定土壤老化后的铅化学形态,通过XRD与SEM-EDS分析各物理组分的矿物质组成与老化后铅的分子形态。结果表明,玄武岩水稻土中有机质、CEC与游离氧化铁含量分别较花岗岩水稻土高出21%、13.2%与114%,且玄武岩水稻土对重金属铅的吸附量与吸附形态的稳定性均强于花岗岩水稻土;随着粒径的减小,各物理组分中的有机质含量、CEC与游离氧化铁含量显著升高。两种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的矿物组成存在巨大差异;随着粒径的减小,各物理组分中的原生矿物减小,粘土矿物增多,硅含量减少,各金属元素增多。土壤加铅老化培养后,两种土壤中铅的主要化学形态均为弱酸提取态与可还原态,共占全量铅的83%(SG)与85%(SB);随着粒径减小,两种土壤各物理组分中铅各化学形态与吸附量均增加;可还原态铅占比逐渐增加,而弱酸提取态的比例却逐渐下降,在<0.001mm组分中,可还原态铅成为最主要的化学形态,分别占55%(SB)与63%(SG)。XRD数据显示,磷酸铅与硅酸铅为两种土壤中铅的主要分子形态;随着粒径减小,硅酸铁铅、磷酸铁铅、硅酸铝铅与硅酸铅钙等晶体峰开始出现,在0.01-0.001mm与<0.001mm组分中,原有的硅酸铅峰消失。对比两种不同的成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其成土母质的不同造成的组成性质差异,使玄武岩水稻土对铅的吸附能力强于花岗岩水稻土,且吸附形态更为稳定;粒径较小的土壤物理组分对铅的吸附能力较强,且吸附的形态相比大粒径土壤物理组分而言更为稳定。因此,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因其各物理组分的组成性质差异导致对铅的吸附能力与形态存在显著不同,最终改变着重金属的生态环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土母质 土壤不同粒级组分 组成 性质 铅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水提液不同组分对肠运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政洋 刘俊贤 李敏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1期196-196,共1页
通过灌胃给小鼠10%活性炭溶液,研究马齿苋的肠推进作用。结果表明马齿苋B组(30%乙醇洗脱组分)涩肠作用最佳,其中的大、中小剂量组的墨汁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得出马齿苋水提液30%乙醇洗脱部分对小鼠小肠运动... 通过灌胃给小鼠10%活性炭溶液,研究马齿苋的肠推进作用。结果表明马齿苋B组(30%乙醇洗脱组分)涩肠作用最佳,其中的大、中小剂量组的墨汁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得出马齿苋水提液30%乙醇洗脱部分对小鼠小肠运动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水提取液 不同组分 肠推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褐土不同磷组分对磷素盈余的响应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振兴 周怀平 +1 位作者 解文艳 刘志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4-933,共10页
【目的】研究褐土区玉米田长期不同磷源投入对土壤磷素形态和磷素累积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磷组分与磷素盈余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为探索合理的磷肥调控措施,促进土壤中磷素向作物易于吸收的水溶... 【目的】研究褐土区玉米田长期不同磷源投入对土壤磷素形态和磷素累积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磷组分与磷素盈余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为探索合理的磷肥调控措施,促进土壤中磷素向作物易于吸收的水溶态和碳酸氢钠溶解态转化,提高磷素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依托始于1992年位于山西省寿阳县北坪旱塬上的长期定位试验。9个施肥处理包括:无肥对照(CK)、N1P1、N2P2、N3P3、N4P4、N2P1M1、N3P2M3、N4P2M2、N0P0M6,其中N1、N2、N3、N4分别为尿素N 60、120、180、240kg/hm^2,P1、P2、P3、P4分别为过磷酸钙P 16、33、49、66 kg/hm^2,M为腐熟厩肥,M1、M2、M3、M6分别折合为施P量14、28、42和83 kg/hm^2。1992-2016年,收获后取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磷素形态及盈余量,并计算不同形态磷素与磷盈余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连续施肥25年后,土壤磷组分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不施肥处理除H2O-Pi、Residual-P外,各形态磷较试验初均有降低。施用无机肥各处理主要增加了土壤中HCl-P含量,以N4P4处理提高幅度最大,比试验初提高了127.7%。有机肥投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的活性磷含量,高量施用有机肥后,H2O-P总含量较试验初提高了8倍之多,NaHCO3-Pi年增加速率为11.50 mg/(kg·a)。不同施肥各处理土壤磷素盈余量为N0P0M6> N3P2M3> N4P4> N4P2M2> N3P3> N2P2> N2P1M1> N1P1> CK。磷素盈余是土壤磷组分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形态磷组分对磷素累积量响应大小为NaHCO3-Pi> NaOH-Pi> HCl-P>NaHCO3-Po> Residual-P> H2O-Po> NaOH-Po> H2O-Pi。【结论】长期施肥使土壤各组分磷素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中活性磷的转化,过量施磷导致磷素在土壤中大量盈余,高量施用有机肥磷素盈余量最大。当以无机肥投入时,施用过磷酸钙P 33 kg/(hm2·a)基本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当有机无机肥配施时,施用过磷酸钙P 16 kg/(hm2·a),配施厩肥P 14 kg/(hm2·a)时,土壤磷素盈余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田 长期施肥 褐土 不同组分 磷盈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在不同组分功能梯度材料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15
作者 葛超峰 程红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采用有限体积法构造了功能梯度材料中波动方程的显式差分方程,结合冻结系数方法和Fourier方法证明了差分方程是条件稳定的,并得到了差分方程的稳定性条件,然后通过与已有结果的对比证明了差分方程的正确性;计算了不同组分功能梯度材料... 采用有限体积法构造了功能梯度材料中波动方程的显式差分方程,结合冻结系数方法和Fourier方法证明了差分方程是条件稳定的,并得到了差分方程的稳定性条件,然后通过与已有结果的对比证明了差分方程的正确性;计算了不同组分功能梯度材料板在瞬态位移激励下的动态响应,分析了组分幂函数变化对波到达末端时间、波幅、应力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不同组分 有限体积法 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旋转角度Kenics静态混合器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向阳 靳新涛 王建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7,18,共5页
构建了不同旋转角度的kenics静态混合器,利用Polyflow软件通过求解相应的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不同旋转角度下不同组分粒子(30:70;40:60;50:50)的分散混合和分布混合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分散混合,旋转角度为120°的静态混... 构建了不同旋转角度的kenics静态混合器,利用Polyflow软件通过求解相应的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不同旋转角度下不同组分粒子(30:70;40:60;50:50)的分散混合和分布混合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分散混合,旋转角度为120°的静态混合器在3种组分比中最优;而对于分布混合,180°的静态混合器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混合器 数值模拟 不同组分比 分散混合 分布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城市道路表土记录的痕量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远云 孟杰 +1 位作者 郭令芬 何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9-635,共7页
将城市道路表土样品进行粒度分级(全样、>63μm、63~30μm、30~11μm和<11μm),测定了各粒级组分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结果显示,微量元素在不同粒级组分中的变化程度按照以下顺序依次递增:Sr<Rb<Ga<Y<V<Zn... 将城市道路表土样品进行粒度分级(全样、>63μm、63~30μm、30~11μm和<11μm),测定了各粒级组分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结果显示,微量元素在不同粒级组分中的变化程度按照以下顺序依次递增:Sr<Rb<Ga<Y<V<Zn<Nb<Cr<Zr<Cu<Ni,Sr和Rb受粒度影响较小,Zr、Cu和Ni受粒度影响很大。绝大部分微量元素(V、Cr、Cu、Zn、Sr、Y、Zr、Nb)随粒度的变细含量趋于增加,而Rb则相反,Ni和Ga与粒度不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Rb/Sr比值是一个基本不受粒度分选作用影响的化学风化指标,Zr/Rb、Cu/Zn、V/Cr和Ni/V比值受粒度的影响很大,Zr/Rb比值随粒度变细而明显增高。所有REE在不同粒级组分中的分布规律和波动幅度高度一致,趋向于在细颗粒物质中富集。δEu明显受粒度的影响,随粒度变细,Eu从正异常向负异常演化。δCe在不同粒级组分中的变化不大,显示受粒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粒级组分 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粒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组成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特征——以哈尔滨城市道路表土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远云 孟杰 +2 位作者 郭令芬 何葵 康春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7-1403,共7页
将哈尔滨城市道路表土样品进行粒度分级,测定各粒级组分的常量元素、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常量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变化程度依次为:Al<Na<Si<K<Ca、Mg<Fe<Mn<P<Ti;Fe、Mg、Ca、Mn、Ti和P... 将哈尔滨城市道路表土样品进行粒度分级,测定各粒级组分的常量元素、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常量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变化程度依次为:Al<Na<Si<K<Ca、Mg<Fe<Mn<P<Ti;Fe、Mg、Ca、Mn、Ti和P随粒度变细含量逐渐增加,而Si、Na和K元素则相反,Al元素与粒度的关系不清晰。化学风化指标按照以下的顺序受粒级的影响依次增大:CIA、(Al+Fe+Ti+Mn)/(Mg+Ca+K+Na)<(CaO+K2O+Na2O)/Al2O3<Fe2O3/MgO<K2O/Al2O3<(CaO+MgO+Na2O)/TiO2。碳酸盐含量在各粒级组分中变化幅度较大,且随着粒度的变细,碳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碳酸盐δ13C值在各粒级组分中的变化幅度较小,与粒级的关系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粒级组分 地球化学组成 常量元素 碳酸盐 碳酸盐碳同位素 化学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叶不同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乐 黄明远 +1 位作者 高品一 刘学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20-121,123,共3页
[目的]研究萝卜叶不同萃取组分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对萝卜叶水提原液、水提不同萃取组分及萃取后的水相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对萝卜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以石杉碱甲为对照,萝卜叶不同萃取... [目的]研究萝卜叶不同萃取组分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对萝卜叶水提原液、水提不同萃取组分及萃取后的水相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对萝卜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以石杉碱甲为对照,萝卜叶不同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杉碱甲、二氯甲烷组分、乙酸乙酯组分、石油醚组分、正丁醇组分、水相、萝卜叶水提原液。[结论]萝卜叶具有较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萃取组分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活性 萝卜叶水提原液 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影响稠油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婷 宁正福 +2 位作者 刘慧卿 张世栋 肖丽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851-6854,6865,共5页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复配出不同组分(主要为重质组分,即胶质和沥青质)的原油,分别在相同渗透率情况下进行稠油的流动实验。研究稠油中重质组分的含量对稠油在地层中的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质组分的含量决定启动压力梯度的...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复配出不同组分(主要为重质组分,即胶质和沥青质)的原油,分别在相同渗透率情况下进行稠油的流动实验。研究稠油中重质组分的含量对稠油在地层中的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质组分的含量决定启动压力梯度的有无,在黏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重质组分的增加,稠油表现出来的启动压力梯度也随着增加。根据本实验的情况,当稠油的沥青质含量在大于2.25%,胶质含量大于24.33%时,在1 357×10-3μm2的渗透率条件下,稠油才会出现启动压力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不同组分 启动压力梯度 物理模拟实验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