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合格血液标本对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秀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8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不合格血液标本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151份急诊、住院患者的有问题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其中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2~4 h)36份、血液量不足血液... 目的:探讨临床不合格血液标本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151份急诊、住院患者的有问题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其中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2~4 h)36份、血液量不足血液标本(血液与抗凝剂总量〉1.4 ml)42份、溶血血液标本38份、脂血血液标本25份、其他问题血液标本10份。对以上不合格血液标本再次采集血液进行复检,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未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血液量不足血液标本、溶血血液标本、脂血血液标本、其他问题血液标本与重新采血后的血液标本 PT、APTT 再次检测结果,除未及时送检的血液标本 PT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PTT 检查对血液标本的要求较高,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合的应及时重新采血复检,以排除不合格血液标本对 PT、APTT 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准确的检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格血液标本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科不合格血液标本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小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0期119-119,121,共2页
目的:分析检验前血液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和原因,更好地控制临床检验分析前的标本质量。方法:对2010年2月-2014年6月所记录的临床检验血液不合格标本类型进行分析,并作原因分析。结果:2010年2月-2014年6月有不合格标本1 315例,其中标本量... 目的:分析检验前血液不合格标本的类型和原因,更好地控制临床检验分析前的标本质量。方法:对2010年2月-2014年6月所记录的临床检验血液不合格标本类型进行分析,并作原因分析。结果:2010年2月-2014年6月有不合格标本1 315例,其中标本量的原因408例(31.00%),溶血368例(28.00%),血液凝固316例(24.00%),容器错误171例(13.00%),标本与申请单不符52例(4.00%)。结论:所有不合格血液标本类型中以标本量的原因、血液溶血、血液凝固、容器错误为主要类型,分析原因在于临床护士检验知识的不足,如果责任心不强,容易导致不合格血液标本,从而使检验前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损害患者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格血液标本 类型 原因 检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无偿献血不合格血液报废率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陆似凡 潘法霖 林泽宇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2期144-145,共2页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提出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改进措施,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选择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SHINOW9.5系统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该站60 211份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表格及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提出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改进措施,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选择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SHINOW9.5系统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该站60 211份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表格及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归类、统计与分析,了解无偿献血不合格血液报废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改进措施。结果2016-2018年该站共采血60211人次,58 169袋,血量共20 537524mL,其中不合格血液报废量共802223mL,2261人次,报废率为3.91%。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中,主要为ALT不合格1.57%,TP阳性1.02%,HBV阳性0.84%。另外,采血、成分制备以及运输、贮存过程也有少量报废。结论该市无偿献血不合格血液报废率较高,应加大无偿献血的宣教力度,降低ALT不合格率,壮大固定献血者队伍,加强我市梅毒的防控工作,降低感染性报废率。加强血站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监管,降低不合格血液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合格血液 报废率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份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位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8期88-88,共1页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原因以及杜绝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7月期间,本院各科送达我科室作血气分析、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26400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原因以及杜绝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7月期间,本院各科送达我科室作血气分析、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26400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所有标本均由专人送达我科室。我科室有专人核对接收标本,对不合格标本进行登记,注明不合格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结果共收到血液标本26400份,其中不抗凝标本8650份,抗凝标本17750份,26400份标本中有132份不合格标本。标本不合格率0.5%。标本不合格原因有:标本溶血、标本凝固、错用抗凝剂、量不准、静脉血充当动脉血,申请单上的标签与试管的标签不符,各自占不合格标本的比率分别为:17.42%、22.72%、7.58%、18.18%、11.36%、22.72%。结论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产生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差而引起,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办事,力争无不合格的标本送到检验科,提高分析前质控的水准,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格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分析前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恒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9期131-132,共2页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收集血液样本1 000份,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登记,标记好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解决。结果:1 000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70例,其中溶血11例,错用抗凝剂23例,剂量误差21例,...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收集血液样本1 000份,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登记,标记好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解决。结果:1 000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70例,其中溶血11例,错用抗凝剂23例,剂量误差21例,血液凝固9例及其他因素6例。结论:基于临床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改善了临床血液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格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筛查不合格献血者的管理与沟通技巧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艳慧 时玲玲 李运琴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6期138-139,共2页
采供血机构日常主要工作是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该项检查也是血液运用于临床前的必检环节,若在献血者所献血液中筛查出血液病毒标志物,则判定为血压筛查不合格,无法应用于临床。因此,加强对献血者的相关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多... 采供血机构日常主要工作是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该项检查也是血液运用于临床前的必检环节,若在献血者所献血液中筛查出血液病毒标志物,则判定为血压筛查不合格,无法应用于临床。因此,加强对献血者的相关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多种不同途径加大宣教力度,加深献血者对各种基本知识的了解,包括无偿献血、献血并不危害健康等相关知识。此外,血站应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严格检测,帮助患者及时了解献血后血液情况,尤其注意对不合格血液的信息反馈,是各个地区血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不合格 献血者 管理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少英 杨穗群 +2 位作者 徐国胜 刘凯媚 李仲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0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对广州市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避免浪费血液资源。方法通过血站计算机系统收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信息,对于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血液和报废血液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无偿献血采... 目的对广州市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避免浪费血液资源。方法通过血站计算机系统收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信息,对于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血液和报废血液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无偿献血采集血液总量为5742519U,因不合格报废总量为334872U,报废率为5.83%;所有报废血液中,感染性不合格血液导致的报废占总报废量的48.79%,物理原因导致的报废占50.40%。各类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ALT(36.30%)>HBV(28.50%)>梅毒(12.88%)>HCV(9.71%)>NAT(8.38%)>HIV(4.22%);各类物理原因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脂肪血(86.26%)>血袋破裂和渗漏(5.80%)>其他(4.43%)>纤维蛋白析出(1.23%)>采血量不足(1.01%)>溶血(0.64%)>血凝块(0.44%)。结论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总体情况较为平稳,总报废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并逐年递减。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可以通过加强采集、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各个环节的管理来实现。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不仅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还能促进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合格血液 血液报废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血检不合格标本因素分析及质控措施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国民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1期64-64,共1页
目的探讨血检样本不合格的原因,总结质控措施,为提高血检合格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1年2月收集的26例不合格血检样本不合格原因,通过分析归类,提出质控对策。结果本次调查血液总样本量为1008例,不合格样本26例,... 目的探讨血检样本不合格的原因,总结质控措施,为提高血检合格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1年2月收集的26例不合格血检样本不合格原因,通过分析归类,提出质控对策。结果本次调查血液总样本量为1008例,不合格样本26例,总不合格率为2.7%。在不合格原因中,血液凝固分别占血常规、凝血类和血气分析类的40.32%、34.63%和20.03%;标本类型错误占血气分析类标本的57.12%。结论强化标本采集前的宣教,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加强协作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对降低血检样本不合格率,提高检验准确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检 不合格血液样本 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晓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1期180-180,182,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同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血液浪费。方法对四平市中心血站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期间的无偿献血者7 982例的血液检测不合格报废主要原因开展统计调查。结果在血液采集、分离制备及各项指标检测... 目的探讨引起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同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发生血液浪费。方法对四平市中心血站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期间的无偿献血者7 982例的血液检测不合格报废主要原因开展统计调查。结果在血液采集、分离制备及各项指标检测过程中,经统计分析发现血液不合格报废原因排在第1位的是ALT较高,占总采集制备量的3.25%,其他依次为脂肪血原因,占总采集制备量的2.42%,梅毒检测呈阳性,占0.87%,离心过程中出现破损,占0.64%,HBsAg结果呈阳性,占0.46%,抗-HCV病毒呈阳性,占0.33%,其余原因占总采集制备量的0.23%。结论要下大力气开展好献血前后的宣传教育及问题咨询,在血液的采集、分离制备以及指标检测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把关,采取严密周到的预防措施,让捐献者的血液真正体现出临床抢救与治病救人的重要作用,保证血液质量以及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检查不合格 血液报废原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血检不合格标本因素分析及质控措施
10
作者 徐国民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5期98-98,共1页
目的探讨血检样本不合格的原因,总结质控措施,为提高血检合格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4月—2011年2月收集的26例不合格血检样本不合格原因,通过分析归类,提出质控对策。结果本次调查血液总样本量为1008例,不合格样本26例,... 目的探讨血检样本不合格的原因,总结质控措施,为提高血检合格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4月—2011年2月收集的26例不合格血检样本不合格原因,通过分析归类,提出质控对策。结果本次调查血液总样本量为1008例,不合格样本26例,总不合格率为2.7%。在不合格原因中,血液凝固分别占血常规、凝血类和血气分析类的40.32%、34.63%和20.03%;标本类型错误占血气分析类标本的57.12%。结论强化标本采集前的宣教,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加强协作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对降低血检样本不合格率,提高检验准确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检 不合格血液样本 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7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4年2月采集的2964例临床输血标本,分别利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技术展开交叉配血试验,对比两组配血不合格检出情况。结果 MGT检出配血不合者72例,凝聚胺...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4年2月采集的2964例临床输血标本,分别利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技术展开交叉配血试验,对比两组配血不合格检出情况。结果 MGT检出配血不合者72例,凝聚胺法检出配血不合者53例,漏检19例, MGT检出配血不合者例数显著高于凝聚胺法。结论在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技术操作简便,对不合格配血有较高敏感度,可为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 微柱凝胶技术 不合格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