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丝结扎法治疗下颌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1例
1
作者 吕丽华 陈文瑨 +1 位作者 韦日霞 黄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1-537,共7页
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相邻的第一磨牙牙体组织吸收、牙齿早失、咀嚼效率下降及其他严重的错𬌗畸形。及时发现和处理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对预防青少年错𬌗畸形、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 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相邻的第一磨牙牙体组织吸收、牙齿早失、咀嚼效率下降及其他严重的错𬌗畸形。及时发现和处理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对预防青少年错𬌗畸形、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针对下颌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的病例报告比较少见,大多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及正畸的方式,且缺乏长期的随访。本文报道1例采用铜丝结扎法治疗下颌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使恒牙顺利萌出并建立正常咬合。术后观察5年,咬合稳定,牙根发育、牙髓活力及牙周状况正常。本文为近中倾斜度不大且已经部分萌出的阻生年轻下颌第二恒磨牙提供一种治疗周期短、简便及微创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丝结扎 下颌第二恒磨牙 异位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系统的锥体束CT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文婷 曾红燕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采用三维锥体束CT成像系统探讨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38名门诊患者/476颗下颌第二恒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下颌第二恒磨牙,观察C形根管的发生率。结果:存在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恒磨牙共191颗,发生率40... 目的:采用三维锥体束CT成像系统探讨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38名门诊患者/476颗下颌第二恒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下颌第二恒磨牙,观察C形根管的发生率。结果:存在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恒磨牙共191颗,发生率40.12%;左右两侧同时发生C形根管的概率为31.9%;左右侧发生比率无统计学差异;男女发生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形根管在下颌第二恒磨牙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CBCT影像技术能在诊疗过程中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直观,更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三维锥体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恒磨牙C型根根管壁厚度的显微CT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顾永春 朱琦 +4 位作者 张燕萍 周培刚 丁月峰 陈花花 周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测量下颌第二恒磨牙C型根的根管壁厚度。方法:采集到中国汉族患者拔除的C形根下颌第二恒磨牙40颗。显微CT扫描后采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沿着牙体长轴从釉牙骨质界(CEJ)到根尖顶每隔1 mm连续虚拟横切牙根模型,观测牙根... 目的:测量下颌第二恒磨牙C型根的根管壁厚度。方法:采集到中国汉族患者拔除的C形根下颌第二恒磨牙40颗。显微CT扫描后采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沿着牙体长轴从釉牙骨质界(CEJ)到根尖顶每隔1 mm连续虚拟横切牙根模型,观测牙根横截面上C形根管的类型(范兵分型),测量唇、舌侧以及近、远中参考位点的根管壁厚度。双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比较不同方位的根管壁厚度。结果:40个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被虚拟切割为370个根管横截面,其中C1根管126个(34.1%),C2根管46个(12.4%),C3根管160个(43.2%)。除了CEJ下10 mm水平,舌侧根管壁最小厚度均值总是小于颊侧,而两者又均小于近、远中参考位点处的根管壁厚度。除了CEJ下12 mm水平,4个测量位点根管壁厚度均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2和C3根管的颊侧壁最小厚度在近中区最多见,C1根管颊、舌侧以及C2、C3根管的舌侧壁最小厚度多位于中央区。结论:下颌第二恒磨牙C型根管舌侧根管壁较薄,是根管及桩道预备的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根管壁厚度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区广府民系人群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黎祺 黄少宏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40-649,共10页
目的研究岭南地区广府民系人群下颌第二恒磨牙的牙根和根管形态。方法收集广府民系患者815份锥形束CT(CBCT)影像学资料共1 279颗下颌第二恒磨牙,观察和统计牙根和根管形态,并与近年的国内外同类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下颌第二恒磨牙... 目的研究岭南地区广府民系人群下颌第二恒磨牙的牙根和根管形态。方法收集广府民系患者815份锥形束CT(CBCT)影像学资料共1 279颗下颌第二恒磨牙,观察和统计牙根和根管形态,并与近年的国内外同类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下颌第二恒磨牙双根型占57.16%、C形根型占32.84%、锥形融合根型占9.77%、三根型占0.23%,其中双根型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C形根型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女性中不同年龄段的双根型和C形根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根型的近中根的根管形态主要为Ⅳ型(2-2)38.58%、Ⅱ型(2-1)28.73%和Ⅰ型(1-1)22.98%,其中Ⅰ型(1-1)根管检出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Ⅳ型(2-2)根管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双根型的远中根以Ⅰ型(1-1)根管为主,占81.67%,近中根和远中根各个根管形态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形根管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各种根管形态检出率在根管不同部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锥形融合根型的C形根管型62.40%、多根管型20.00%、单根管型17.60%,其中多根管型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双侧牙根形态对称68.10%,双侧牙根和根管形态完全对称62.93%。结论岭南地区广府民系人群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复杂多样,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和种族有一定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牙根 根管 锥形束CT 广府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其影响因素的CBCT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太伟 刘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在根管口、根中、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在根中与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5岁组与26~50岁组在3个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舌侧沟与具有颊舌侧沟的在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BCT,可以准确判断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走向,有助于对形态复杂的C形根管进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