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上唇压力对腭裂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文抑西 石冰 杨壮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研究唇裂修复术后上唇压力对腭裂上颌骨复合体的影响。方法:对一位14岁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患者的头部作连续冠状扫描。应用DICOM技术获取扫描图片并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和工程建模软件对患者的上颌骨复合体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模拟正... 目的:研究唇裂修复术后上唇压力对腭裂上颌骨复合体的影响。方法:对一位14岁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患者的头部作连续冠状扫描。应用DICOM技术获取扫描图片并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和工程建模软件对患者的上颌骨复合体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模拟正常上唇的压力对上颌骨复合体进行加载工况。结果:模型显示在相当于两侧眶下区、牙槽突前段以及翼突下端有应力集中区。健侧上颌骨段的变形大于对侧,导致健侧梨状孔缘成为剪应力集中区域。模型向后、向下移位,牙槽突裂隙缩小。结论:腭裂上颌骨模型在受力后的表现与临床上的唇裂术后腭裂上颌骨观察到的变化一致。所建立的模型研究为临床唇腭裂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上颌骨复合体 有限元模型 上唇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后眶容积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殷学民 任晓旭 +1 位作者 刘啸 李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测量技术,精确测量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伴眼球内陷患者眶容积的改变量,为手术恢复眶容积及重建眼眶外形提供依据。方法 18例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伴眼球内陷的患者,分别行64排三维螺旋CT扫描,利用Simp...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测量技术,精确测量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伴眼球内陷患者眶容积的改变量,为手术恢复眶容积及重建眼眶外形提供依据。方法 18例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伴眼球内陷的患者,分别行64排三维螺旋CT扫描,利用Simplant软件测量健侧与患侧眶容积并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例患者患侧眶容积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大,健侧与患侧眶容积差值为(1.83±0.75)cm3,双侧眶容积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男性健侧眶容积的平均值为(28.50±1.15)cm3,女性为(23.57±1.31)cm3,不同性别患者健侧眶容积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早期进行眶容积的测定有助于术者制定手术方案,准确恢复原有的眶容积,避免眼球内陷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复合体 眶容积 三维重建 计算机软件辅助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复合体横向牵张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聂敏媛 丁寅 +3 位作者 施生根 党平 王睿 李建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模拟横向牵张成骨术,分析上颌骨应力分布与位移趋势。方法:在力学相似性较高的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上颌第一前磨牙处牵张成骨术,计算各标志点的应力及位移。结果:第一前磨牙处加载时第一前磨牙点、尖牙点、上牙槽座... 目的:模拟横向牵张成骨术,分析上颌骨应力分布与位移趋势。方法:在力学相似性较高的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上颌第一前磨牙处牵张成骨术,计算各标志点的应力及位移。结果:第一前磨牙处加载时第一前磨牙点、尖牙点、上牙槽座点处产生较大张应力。X轴方向的最大位移在第一前磨牙基骨;Y轴方向的位移:鼻腔整体轻微后移,颧骨整体前移;Z轴方向的位移:腭平面在下降的同时伴前上旋转趋势,鼻腔整体向下移动,颧骨向上移动。结论:第一前磨牙处加载时,在牙弓前中段产生明显的骨牵张作用,牙弓中段增宽明显;鼻腔向后下移动,腭平面下降并伴前上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复合体 牵张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学莲 满毅 黄定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91,共11页
上颌后牙是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常见发病部位,在解剖上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炎症易扩散引发牙髓源性上颌窦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常需联合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和上颌窦底提升术,笔者将其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上颌牙-牙槽骨... 上颌后牙是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常见发病部位,在解剖上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炎症易扩散引发牙髓源性上颌窦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常需联合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和上颌窦底提升术,笔者将其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是该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及临床经验,详细讨论了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应用场景及优势、适应证与禁忌证、治疗计划制定以及术式选择等关键问题,旨在探讨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在治疗上颌后牙牙髓源性上颌窦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其临床操作路径和制订多学科联合管理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牙槽-上颌复合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源性上颌窦炎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定明 张岚 满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1-262,共12页
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时,如果骨量不足,临床上常规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以满足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要求。上颌后牙的根管系统非常复杂,出现牙髓根尖周疾病时,根管治疗有可能无法彻底控制根管内感染,治疗后仍可能再度发生慢... 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时,如果骨量不足,临床上常规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以满足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要求。上颌后牙的根管系统非常复杂,出现牙髓根尖周疾病时,根管治疗有可能无法彻底控制根管内感染,治疗后仍可能再度发生慢性根尖周病变。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解剖位置及其功能关系紧密,笔者将其命名为“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当上颌后牙发生慢性根尖周病变时,牙根进入上颌窦内或者病变扩散至上颌窦可形成牙源性上颌窦炎。采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这类患牙时,常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建立手术入路。笔者将这种为治疗牙源性上颌窦炎并保存疑难根尖周病患牙而采取的显微根尖手术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该技术与牙种植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不同,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术式。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结合临床开展该技术的经验和认识,从解剖学、病因学和病理学三方面阐述了该技术的生物学基础: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是该技术的解剖学基础,牙源性感染引起上颌窦疾病是其病因学基础,根尖周术区和上颌窦黏骨膜的感染性炎症反应是其病理学基础。本文详细解析上述三方面生物学基础,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临床术式的设计、诊治流程的规范和诊疗路径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牙槽-上颌复合 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源性上颌窦炎 感染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