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翼腭管CB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天平 侯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翼腭管的解剖形态,为经翼腭管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提供指导。方法:利用锥体束CT(CBCT)观测200个正常国人翼腭管的解剖形态。结果:矢状面上翼腭管的走行有四类:1)斜线形,向前下方走行,此类型最为多见,所占比例为89.25%;2)突... 目的:研究成人翼腭管的解剖形态,为经翼腭管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提供指导。方法:利用锥体束CT(CBCT)观测200个正常国人翼腭管的解剖形态。结果:矢状面上翼腭管的走行有四类:1)斜线形,向前下方走行,此类型最为多见,所占比例为89.25%;2)突向前方的弧形,此类型所占比例为5.25%,占第二位;3)折线形,占3.25%。4)突向后方的弧形,此类型最为少见,占2.25%。翼腭管的形态有3类:1)上窄下宽的喇叭口状,此形态最为多见,占88%;2)上下径较一致管状,此形态较为少见,比例占10%;3)不规则形,约占2%。翼腭管的长度平均为(15.76±2.32)mm,翼腭管与颌平面的夹角平均为(55.77±3.37)°。结论:通过CBCT可明确观测翼腭管的形态,对临床有定位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翼腭管走行 翼腭管形状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局部麻醉对唇腭裂整复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裴玲 曾妮 +5 位作者 杨超 何苗 罗强 石冰 郑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57-662,共6页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术中辅助不同方法的局部麻醉对唇腭裂整复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6月-202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进行唇腭裂手术的92例2个月~6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全身麻醉术中辅助局部麻醉方法的...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术中辅助不同方法的局部麻醉对唇腭裂整复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6月-202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进行唇腭裂手术的92例2个月~6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全身麻醉术中辅助局部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术区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浸润组:术区局部浸润麻醉;阻滞组:双侧颧上颌入路上颌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药为甲磺酸罗哌卡因。3组患者术后2 h时常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口服镇痛。记录并比较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的使用量;记录术前10、5 min、手术开始时及手术开始后30 min内患儿的血压及心率变化;记录患儿回麻醉复苏室后24 h内按一定时间间隔选定的14个观察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及中重度疼痛患儿数量。结果 各组间术中七氟烷、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无显著性差异,舒芬太尼用量为(0.34±0.09)μg·kg^(-1);各组间血压及心率变化差异无连续时间点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浸润组在回麻醉复苏室后3 h时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阻滞组与浸润组在回麻醉复苏室后4 h时中重度疼痛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中重度疼痛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组与阻滞组在回麻醉复苏室后8~16 h出现疼痛评分及中重度疼痛人数上升现象,而对照组在该时间段内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 在使用常规剂量舒芬太尼(0.34±0.09)μg·kg^(-1)的全身麻醉条件以及对乙酰氨基酚术后镇痛的条件下,增加局部麻醉不能为唇腭裂患儿带来更好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整复术 术后镇痛 局部浸润麻醉 上颌神经阻滞 反跳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