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行社会比较与大学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1
作者 朱迪杨 张雪 徐伟 《校园心理》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上行社会比较与大学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以及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INCOM)、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交往焦虑量表(IAS)、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评估问卷对748名... 目的探讨上行社会比较与大学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以及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INCOM)、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交往焦虑量表(IAS)、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评估问卷对7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上行社会比较、压力知觉、社交焦虑和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0.23~0.50,P均<0.01);(2)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在上行社会比较和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值为0.123,占总效应(0.429)的比例为28.67%,直接效应值0.307,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1.56%。其中,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值为0.065,占总效应的15.15%;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值为0.030,占总效应的6.99%;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28,占总效应的6.53%。结论上行社会比较对大学生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有直接预测作用,同时也通过影响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间接预测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对未来的干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社会比较 压力知觉 社交焦虑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Q空间的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序列中介作用 被引量:77
2
作者 牛更枫 孙晓军 +2 位作者 周宗奎 孔繁昌 田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82-1291,共10页
为探讨社交网站(QQ空间)使用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社会比较和抑郁易感性模型的视角下,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上行社会比较问卷、自尊量表和抑郁量表,对96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以及社交... 为探讨社交网站(QQ空间)使用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社会比较和抑郁易感性模型的视角下,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上行社会比较问卷、自尊量表和抑郁量表,对96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以及社交网站使用年限后,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和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社交网站使用能通过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两条路径——上行社会比较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深化了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站 上行社会比较 自尊 抑郁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与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58
3
作者 连帅磊 孙晓军 +1 位作者 牛更枫 周宗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1-952,共12页
为明确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对青少年抑郁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妒忌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以836名高中生为被试(M=16.34岁,SD=1.06),采用问卷法对社交网站... 为明确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对青少年抑郁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妒忌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以836名高中生为被试(M=16.34岁,SD=1.06),采用问卷法对社交网站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妒忌、反刍思维以及抑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社交网站好友数量以及平均每天使用社交网站频率、时间后,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对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妒忌能够在社交网站上行社会比较与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且这种间接效应会受到反刍思维的调节;(3)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存在性别差异:与男生相比,妒忌的中介效应在女生被试群体中更显著;在男生被试群体中,妒忌的中介作用会受到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的影响,而在女生被试群体中,该调节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社交网站 上行社会比较 妒忌 反刍思维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社会比较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潘超 高冬东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11期698-704,共7页
研究采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反刍思维量表、相对剥夺感问卷以及炫耀性消费量表,以61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上行社会比较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并检验了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和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上行社会比较可以正向预... 研究采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反刍思维量表、相对剥夺感问卷以及炫耀性消费量表,以61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上行社会比较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并检验了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和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上行社会比较可以正向预测相对剥夺感和炫耀性消费;(2)相对剥夺感在上行社会比较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反刍思维调节这一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具体来说,在低反刍思维下,相对剥夺感随着上行社会比较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在高反刍思维条件下,这一作用却不显著了。研究揭示了上行社会比较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有助于从个体自身和社会管理两方面干预改善当今社会比较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社会比较 炫耀性消费 反刍思维 相对剥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正/负向情绪: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雷萍 赵怡霖 张镇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
为探索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正/负向情绪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者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量表、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分量表、正/负向情绪量表对662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正向预测了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 为探索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正/负向情绪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者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量表、上行和下行社会比较分量表、正/负向情绪量表对662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正向预测了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且上行社会比较、下行社会比较中介了上述关系。具体为,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通过增加上行社会比较提升了正向情绪;通过增加下行社会比较提升了负向情绪。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对个体情绪健康具有双刃剑作用,并支持了社会比较的同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社交媒体使用 上行社会比较 下行社会比较 正向与负向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费师范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崇 惠琪 +2 位作者 王媛 席海莎 雒朝梁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6-823,共8页
为明确公费师范教师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上行社会比较敏感性的调节作用。以1729名公费师范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公费师范教师的社会支持、自尊... 为明确公费师范教师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上行社会比较敏感性的调节作用。以1729名公费师范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公费师范教师的社会支持、自尊、上行社会比较敏感性以及职业倦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后,公费师范教师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且这种直接效应会受到上行社会比较敏感性倾向的调节;(2)自尊在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中起着中介作用,且这种间接效应也会受到上行社会比较敏感性倾向的调节。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公费师范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自尊 上行社会比较敏感性 职业倦怠 公费师范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焦虑的转变模式:一项潜在转变分析
7
作者 张美仪 金童林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焦虑的类别转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量表、网络社会上行比较量表及人口学量表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4个月的纵向调查。结果大学生焦虑发生率呈下降趋势:T_(1)时间点大学生焦虑得分为(14.87±5.73)分,T_(2)时间点... 目的探讨大学生焦虑的类别转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量表、网络社会上行比较量表及人口学量表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4个月的纵向调查。结果大学生焦虑发生率呈下降趋势:T_(1)时间点大学生焦虑得分为(14.87±5.73)分,T_(2)时间点大学生焦虑得分为(13.63±5.58)分;T_(1)时间点大学生焦虑的发生率为31.5%,T_(2)时间点大学生焦虑的发生率为18.4%;大学生焦虑可分为低焦虑组和高焦虑组2个潜在类别,低焦虑组向高焦虑组转变的概率为50.1%,高焦虑组向低焦虑组转变的概率为5.4%;网络社会上行比较(β=0.45,OR=1.57,P<0.001)和性别(β=0.40,OR=1.49,P<0.05)是大学生焦虑潜在类别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焦虑可划分为2个潜在类别,不同类别随时间推移发生转变,显著受网络社会上行比较和性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焦虑 网络社会上行比较 潜在转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81
8
作者 刘庆奇 牛更枫 +1 位作者 范翠英 周宗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71,共12页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社会比较理论和乐观的保护性作用的视角下,采用问卷法对12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社会比较理论和乐观的保护性作用的视角下,采用问卷法对12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自尊;(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自我概念清晰性,还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影响;(3)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受到乐观的调节,相对于乐观水平高的个体,间接效应在乐观水平低的个体中更为显著;(4)此外,在乐观水平高的个体中,上行社会比较对自尊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都不显著,但是上行社会比较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使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仍然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对自尊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维护与促进个体自我概念健康发展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 上行社会比较 自尊 自我概念清晰性 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倦怠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9
作者 吴玉慧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第4期83-84,共2页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产生了倦怠情绪。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研究平台,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大学生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其一,上行社会比较正向影响社交媒体倦怠。其二,内容分享焦虑在这一...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产生了倦怠情绪。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研究平台,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大学生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其一,上行社会比较正向影响社交媒体倦怠。其二,内容分享焦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探究了影响大学生社交媒体倦怠的因素,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心理,为社交媒体运营商构建合理服务和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社会比较 社交媒体倦怠 微信朋友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