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反应因子参与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娄未娟 何丽洁 +4 位作者 孙文娟 李翠香 殷继鹏 孙世仁 王汉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清洁级(SPF级)SD大鼠中36只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另外18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在UUO术后3 d和14 d分别处死18只大鼠并留取肾脏组...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清洁级(SPF级)SD大鼠中36只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另外18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在UUO术后3 d和14 d分别处死18只大鼠并留取肾脏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RF、E-cadherin、α-SMA和Snail的表达变化。结果:UUO组3 d和14 d的肾组织中SRF、α-SMA和Snail表达显著增高(P<0.05),其中SRF在3 d和14 d的阳性率分别为83.3%、94.4%,假手术组为5.56%;E-cadherin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SRF可能参与了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F 肾小管上皮细胞-充质转分化 肾小管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7而非Smad6基因可抑制TGF-β诱导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云剑 王梓华 +3 位作者 张静波 梁莉 陈枫 赵景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观察Smad6和Smad7基因能否抑制TGF-β诱导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方法:构建产生表达Smad6和Smad7基因的无辅毒腺相关病毒载体,再将病毒颗粒分别转染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TGF-β1组、Smad7组、LacZ组... 目的:观察Smad6和Smad7基因能否抑制TGF-β诱导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方法:构建产生表达Smad6和Smad7基因的无辅毒腺相关病毒载体,再将病毒颗粒分别转染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TGF-β1组、Smad7组、LacZ组、TGF-β1+Smad7或Smad6组、TGF-β1+LacZ组。10μg/LTGF-β1添加入培养液孵育15、30、60、120min和3d。Western blot测定TGF-β1和Smad6或Smad7基因转染对细胞p-Smad2、E-cadherin、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羟脯氨酸的含量的变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与未加TGF-β1细胞相比,添加TGF-β1后15、30、60、120min胞内Smad2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30min时表现最大。10μg/LTGF-β1与HKC孵育72h后,细胞α-SMA和羟脯氨酸量合成增加,E-cadherin表达减少;细胞形态变长,呈纺锤状细胞,失去鹅卵石样的形状。Smad7基因转染可抑制TGF-β1诱导Smad2磷酸化,抑制细胞α-SMA和羟脯氨酸合成,增加E-cadherin表达,维持培养细胞的上皮样形态,相反,Smad6没有这样的作用。结论:Smad7而不是Smad6基因转染能抑制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这些作用可能与Smad7阻断Smad2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7 SMAD6 上皮-充质转分化 TGF-Β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活化ROCK/SLUG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发生上皮向间充质转分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阿丽 张弓 +5 位作者 彭晋 王全胜 马欢 钟亚华 周福祥 谢丛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0-686,共7页
目的研究ROCK/SLUG信号通路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促进人卵巢癌细胞上皮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 ET-1处理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CaOV3,或共用ROCK的活化突变体转染细胞或... 目的研究ROCK/SLUG信号通路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促进人卵巢癌细胞上皮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 ET-1处理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CaOV3,或共用ROCK的活化突变体转染细胞或加入ROCK的抑制剂Y27632,并转染含SLUG启动子的pGL3质粒与Renilla质粒。实验末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SLUG启动子活性,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ot方法检测EMT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ET-1诱导SK-OV-3和CaOV3发生与EMT相一致的形态和基因变化,促进其细胞侵袭力;ET-1与内皮素A受体(endothelin A receptor,ETAR)结合,促进转录因子SLUG的转录;ET-1促进ROCK及fibronectin的表达,同时转染ROCK的活化突变体,促进ET-1诱导的fibronectin表达以及细胞侵袭力的增加。相反,ROCK抑制剂Y27632抑制ET-1对fibronectin表达以及细胞侵袭力的促进作用;转染ROCK的活化突变体,上调SLUG基因转录启动子活性促进其转录,抑制E-cadherin的转录。相反,ROCK的抑制剂Y27632抑制SLUG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ET-1通过活化ROCK/SLUG通路促进人卵巢癌细胞发生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内皮素A受体 上皮充质转分化 人卵巢癌 ROCK SLU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Twist的短发夹RNA抑制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及体外侵袭 被引量:3
4
作者 卓文磊 王彦 +1 位作者 陈正堂 敖绪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25-328,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在胚胎发育和肿瘤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发现人肺腺癌A549细胞高表达转录因子Tw ist的基础上,本实验研究了针对Tw ist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 in RNA,shRNA)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 背景与目的: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在胚胎发育和肿瘤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发现人肺腺癌A549细胞高表达转录因子Tw ist的基础上,本实验研究了针对Tw ist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 in RNA,shRNA)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能表达针对Tw ist mRNA的shRNA的阳性RNA干扰(RNA i)质粒和表达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shRNA的阴性RNA i质粒,分别转染至A549细胞,新霉素抗性筛选得到Tw ist表达受抑制的阳性RNA i细胞(P i组)和Tw ist表达未受影响的阴性RNA i细胞(N i组)。针对正常(C组)、P i、N i三组A549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 estern b lot技术检测Tw is、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粘素表达,用Boyden小室模型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C组:Tw ist和α-SMA表达强阳性,E钙-粘素表达弱阳性,Boyden小室穿膜细胞数为57.4±3.4;P i组:和C组相比,Tw ist和α-SMA表达显著减弱(P<0.01),E钙-粘素表达显著增强(P<0.01),Boyden小室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N i组:Tw is、tα-SMA和E-钙粘素表达,及Boyden小室穿膜细胞数皆和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Tw ist的shRNA能有效地抑制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及体外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 RNA干扰 上皮-充质转分化 培养的细胞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otho对FGF2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管旭 杨可 +4 位作者 肖堂利 李艺 何婷 徐新丽 赵景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327-1330,共4页
目的探讨Klotho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重组人Klotho蛋白预孵育前后,倒置显微镜观察FGF2对H... 目的探讨Klotho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重组人Klotho蛋白预孵育前后,倒置显微镜观察FGF2对HK-2细胞形态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cytokeratin和间充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α-SMA、E-cadherin和ERK1/2的表达变化。结果 100 ng/mL的FGF2作用于HK-2细胞48 h后,HK-2细胞变成长梭形,细胞间隙明显增大,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下降,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SMA表达明显升高(P<0.05),提示FGF2可以诱导HK-2细胞发生EMT。而Klotho蛋白预孵育可以显著抑制FGF2诱导的EMT,并且FGF2/FGFR(FGFs受体)下游信号分子pERK1/2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 Klotho可以通过减弱FGF2信号通路活化抑制FGF2诱导的HK-2细胞EMT,Klotho可能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FGF2 上皮-充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通过调控Traf6/TAK1通路抑制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被引量:6
6
作者 薛莉 瞿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971-2975,共5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 D)对2型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raf6)/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K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 D)对2型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raf6)/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K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Vehicle组)和治疗组(Vit D组)。Vehicle组及Vit D组建立DKD大鼠模型,饲以高脂高糖饲料并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模成功后,Vehicle组及Vit D组给予0.03μg/(kg·d)骨化三醇(溶于0.05 ml花生油)灌胃8周,Vehicle组给予等量花生油灌胃,Control组不做任何处理。8周时测定FBG、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及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纤维化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钙黏蛋白(E-cadherin)、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af6、p-TAK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Vehicle组大鼠FBG、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TGF-β1、α-SMA、Traf6、p-TAK1蛋白显著增加,E-cadherin蛋白显著减少(均P<0.05),与Vehicle组相比,Vit D组FBG、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TGF-β1、α-SMA、Traf6、p-TAK1蛋白显著减少,E-cadherin蛋白显著增多(均P<0.05)。结论:Vit D能够明显改善大鼠DKD损伤,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及肾小管EMT的发生,从而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可能通过抑制TRAF6/TAK1信号通路发挥对DKD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肾病 上皮细胞充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骨桥蛋白对大鼠移植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挺 徐东亮 +5 位作者 周强平 鲁佩 殷长军 张炜 徐正铨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823,共6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shRNA干扰质粒在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模型中对大鼠移植肾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初步探讨OPN在慢性移植物...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shRNA干扰质粒在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模型中对大鼠移植肾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初步探讨OPN在慢性移植物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行原位异体肾移植术,建立大鼠CAN模型(Allo组),以Lewis大鼠做供、受体作为同系移植对照(Syn组),以基于流体力学为基础的肾脏基因转染方法转染质粒到移植肾(RNAi组),采用空质粒作为对照(EV组),于术后12周处死各组动物,取移植肾标本进行HE和马松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移植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进行观察。同时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肾组织OPN的表达,并对其灰度比作统计分析。结果:RNAi组OPN表达显著低于Allo组。Allo组和EV组大鼠移植肾组织形态学符合慢性移植肾肾病改变。RNAi组移植肾形态学变化较Allo组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yn组相比,Allo组主要在肾小管上皮及肾间质强表达α-SMA,而肾小管上皮E-Cadherin表达较Syn组明显下降。与之相比,RNAi组α-SMA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结论:OPN在大鼠CAN模型移植肾中表达上调,OPN体内RNA干扰能够减少OPN在移植肾的表达,并且OPN的RNA干扰能缓解移植肾的病理学改变,抑制移植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提示OPN与CAN的发生有潜在相关性,其可能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发生EMT途径影响CAN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上皮充质转分化 质纤维化 慢性移植肾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钠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明丽 韩春光 +3 位作者 高志清 王琼 高月 刘永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α-酮戊二酸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 TGF-β10.5,2和5μg.L-1分别作用于葡萄糖5和30 mmol.L-1培养的HK-2细胞72 h,通过RT-PCR法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着糖蛋白和波形蛋白m... 目的探讨α-酮戊二酸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 TGF-β10.5,2和5μg.L-1分别作用于葡萄糖5和30 mmol.L-1培养的HK-2细胞72 h,通过RT-PCR法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着糖蛋白和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以选择EMT病变模型的最佳诱导条件。在此基础上,观察α-酮戊二酸钠10,100和500μmol.L-1对HK-2细胞EMT病变及G蛋白偶联受体80(GPR8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在葡萄糖5和30 mmol.L-1条件下,当TGF-β1为5μg.L-1时,与对照组比较,E-钙黏着糖蛋白mRNA的降低和波形蛋白mRNA的升高最明显(P<0.01),表明HK-2细胞发生了典型的EMT病变;②选择TGF-β15μg.L-1和葡萄糖30 mmol.L-1制备EMT病变模型,同时加入α-酮戊二酸钠100和500μmol.L-1作用72 h,与模型组比较,E-钙黏着糖蛋白mRNA明显升高,波形蛋白mRNA明显降低,GPR80 mRNA表达增加(P<0.01),表明α-酮戊二酸钠可逆转HK-2细胞EMT的发生。结论在葡萄糖5和30 mmol.L-1培养条件下,TGF-β15μg.L-1作用72 h,HK-2细胞可出现典型的EMT病变;α-酮戊二酸钠对该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充质转分化 钙黏着糖蛋白 波形蛋白 G蛋白偶联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A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文彬 凌光辉 +6 位作者 孙林 彭佑铭 刘映红 刘虹 肖力 段绍斌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建立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模型,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Smad锚着蛋白(Smad anchor for receptor activation,SARA)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紧密连接蛋白(Zon... 目的:建立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模型,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Smad锚着蛋白(Smad anchor for receptor activation,SARA)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紧密连接蛋白(Zona occludens-1,ZO-1)、SARA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30mmol/LD-葡萄糖刺激后,HK-2细胞vimentin蛋白及其mRNA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而ZO-1蛋白及其mRNA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下降,此变化在高糖刺激48h时最为显著。同时,SARA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下降。结论:高糖可诱导HK-2细胞发生转分化,SARA可能作为保护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肾小管上皮细胞 Smad锚着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大鹏 林洪丽 +6 位作者 沈楠 董毳 孙艳玲 谢华 于长青 王楠 单路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2-1388,共7页
目的:探讨阻抑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建立肾小管上皮HK-2细胞EMT的模型,应用RNAi技术沉默HK-2细胞的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FUT8)基因表达,光镜下观察FUT8... 目的:探讨阻抑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建立肾小管上皮HK-2细胞EMT的模型,应用RNAi技术沉默HK-2细胞的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FUT8)基因表达,光镜下观察FUT8基因沉默后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细胞表型标记物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TGF-β1孵育48 h后,HK-2细胞失去原有的上皮细胞形态,呈现纤维细胞形态,纤维细胞表型标记蛋白α-SMA、FSP-1及N-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而上皮细胞表型标记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同时伴有FUT8基因表达上调,细胞凋亡增加,而提前转染FUT8 siRNA能明显减弱上述这些反应。结论:FUT8催化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参与HK-2细胞的EMT过程;阻断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能有效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岩藻糖基化 上皮细胞充质转分化 核心岩藻糖基转移酶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ectin-1在高糖腹透液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映红 戴洪勤 +3 位作者 刘伏友 孙林 肖力 刘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研究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中galectin-1的表达和在高糖腹透液(peritoneal dialysate solution,PDS)刺激下galectin-1表达的变化及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 目的:研究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中galectin-1的表达和在高糖腹透液(peritoneal dialysate solution,PDS)刺激下galectin-1表达的变化及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以HPMCs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含1.5%葡萄糖的PDS(1.5%PDS)组,2.5%PDS组及4.25%PDS组。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galectin-1,vimentin和z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galectin-1与vimentin和zo-1表达的相关性。使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galectin-1 siRNA至HPMCs内,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高糖组(4.25%PDS)和转染组(galectin-1 siRNA+4.25%PDS)。观察galectin siRNA干预后vimentin和z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PDS刺激HPMCs 48 h后,与对照组比,galectin-1mRNA表达上调,尤以4.25%PDS组明显(P<0.05),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同时vimentin mRNA表达上调,以2.5%PDS组和4.25%PDS组更明显(P<0.05),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而zo-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不同浓度高糖PDS刺激下galecti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z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Galectin-1 siRNA干预后viment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较高糖组明显下调(P<0.05),而zo-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较高糖组明显上调(P<0.05)。结论:Galectin-1与高糖PDS诱导的HPMCs EMT相关,galectin-1 siRNA能够抑制高糖PDS诱导的HPMCs转分化。Galectin-1可能参与腹膜纤维化的发生环节,成为防治腹膜纤维化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ECTIN-1 高糖 腹透液 上皮细胞-充质细胞转分化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大黄素干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国华 秦晓华 +2 位作者 秦艳东 房向东 涂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蛋白呈时间依赖性诱导α-SMA、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调。使用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干预后,明显抑制了白蛋白诱导的上述效应。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与α-SMA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大黄素抑制人白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白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充质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阻滞剂Dickkopf-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宝尚 张璟 陶光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8-292,共5页
目的研究Wnt阻滞剂Dickkopf-1(Dkk-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收集后分3组:对照组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常规培养,TGF-β1组在常规培养基中... 目的研究Wnt阻滞剂Dickkopf-1(Dkk-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收集后分3组:对照组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常规培养,TGF-β1组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TGF-β1(终浓度20ng/ml),TGF-β1+Dkk-1组同时加入TGF-β1(终浓度20ng/ml)和Dkk-1(终浓度100ng/ml)。培养48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4、β-catenin、E-cadherin、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E-cadherin和α-SM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和TGF-β1+Dkk-1组Wnt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 mRNA表达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蛋白在对照组呈低表达,TGF-β1组表达明显上调,TGF-β1+Dkk-1组较TGF-β1组表达下调(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在对照组呈高表达,TGF-β1组表达明显降低,TGF-β1+Dkk-1组较TGF-β1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在对照组和TGF-β1+Dkk-1组的表达均较TGF-β1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cadherin和α-SMA表达与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Wnt阻滞剂Dickkopf-1能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dickkopf-1蛋白 上皮细胞-充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丹酚酸B逆转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时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荣华 芮国华 柏小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284-2286,共3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B逆转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时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①对照组:未加入丹酚酸B或者TGF-β1;②TGF-β1组:在细... 目的:研究丹酚酸B逆转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时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①对照组:未加入丹酚酸B或者TGF-β1;②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浓度为5ng/mL);③丹酚酸B逆转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先TGF-β1(浓度为5ng/mL),48h后HK-2细胞成功诱导EMT后形成的间充质细胞,再更换为TGF-β1(浓度为5ng/mL)和丹酚酸B(50μmol/L)继续培养72h,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基因芯片检测各组细胞miRN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丹酚酸B具有逆转HK-2细胞EMT的作用;②与正常HK-2细胞比较,TGF-β1组有25种miRNA的表达出现显著改变,其中15种表达下调2倍以上,10种表达上调2倍以上。③与TGF-β1组比较,丹酚酸B逆转组,有44种miRNA的表达出现显著改变,其中24种表达下调2倍以上,20种表达上调2倍以上。④有10种miRNA表达在两组同时出现显著改变,其中8种在TGF-β1组明显下调,而在丹酚酸B逆转组明显上调,1种在TGF-β1组明显上调,而在丹酚酸B逆转组则明显下调。结论:丹酚酸B具有阻止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潜能,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调控mi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MICRORNA 上皮细胞-充质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
15
作者 何婷 管旭 +5 位作者 孙蕾 杨可 肖堂利 徐新丽 杨琴 赵景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72-157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5.5 mmol/L)、高糖组(HG,30 mmol/L)、白藜芦醇组(RES...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5.5 mmol/L)、高糖组(HG,30 mmol/L)、白藜芦醇组(RES,10μmol/L)、高糖(30 mmol/L)+白藜芦醇(10μmol/L)组(HG+RES)、二苯基碘(diphenyleneiodonium)组(DPI,10μmol/L)、高糖(30 mmol/L)+DPI(10μmol/L)组(HG+DPI)。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高糖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cytokeratin)及间充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NADPH氧化酶亚基(NOXs)的表达变化,DCFH-DA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处理后的HK-2细胞失去原有形态,呈长梭形改变,上皮细胞标志物cytokeratin及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间充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及α-SMA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NADPH氧化酶亚基NOX1、NOX4表达明显升高(P<0.01),NOX2无明显变化,ROS产生明显增多[(1 723.82±303.97)vs(2 579.36±353.76),P<0.01],而加入白藜芦醇或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预孵育后,均能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MT(P<0.01)和ROS[(1 803.36±199.54)或(1 837.45±266.83)vs(2 579.36±353.76),P<0.01]产生增多,并且白藜芦醇可以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NOX1以及NOX4表达升高(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ROS生成,进而抑制高糖状态下HK-2细胞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高糖 上皮-充质转分化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3-3p在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车明文 胡晋平 +4 位作者 唐亚为 陈景荷 张雅静 何丽洁 王汉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miR-143-3p在高糖刺激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转分化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永生化的HPMC给予50mmol/L高糖刺激72h后,反转录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miR-143-3p、血清反应因子(SR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 目的探讨miR-143-3p在高糖刺激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转分化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永生化的HPMC给予50mmol/L高糖刺激72h后,反转录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miR-143-3p、血清反应因子(SR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及Snail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利用miR-143-3p的模拟物、模拟物阴性对照、抑制剂及抑制剂阴性对照;pcDNA3.1空载体与pcDNA3.1-SRF质粒;SRF-siRNA和阴性对照分别转染高糖刺激72h后的HPMC,反转录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miR-143-3p、SRF、α-SMA、E-cadherin及Snai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反转录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高糖刺激HPMC72h后,miR-143-3p、SRF、α-SMA及Snail表达增加,而E-cadherin表达下降;上调miR-143-3p的表达后,SRF、α-SMA及Snail表达增加,而E-cadherin表达降低。下调miR-143-3p的表达后,SRF、α-SMA及Snail表达减少,而E-cadherin表达增加。利用pcDNA3.1-SRF质粒上调SRF表达,则miR-143-3p、α-SMA及Snail表达增加,而E-cadherin表达下调;SRF-siRNA沉默SRF后,miR-143-3p、α-SMA及Snail表达下调,而E-cadherin表达增加。结论SRF/miR-143-3p信号通路轴参与了高糖刺激所引起的人腹膜间皮细胞的转分化过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RF上调miR-143-3p的表达,间接参与人腹膜间皮细胞的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充质细胞转分化 MIR-143 血清反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9
17
作者 刘会芳 夏雨 +3 位作者 徐倩 熊加川 赵景宏 李永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19-1925,共7页
目的探讨尿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尿酸预孵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48 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尿酸对HK-2细胞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探讨尿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尿酸预孵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48 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尿酸对HK-2细胞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Fibronectin、α-SMA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以及TNF-α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cytokeratin和间充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15 mg/d L的尿酸处理HK-2细胞48 h后,HK-2细胞间隙增大,呈长梭形改变。间充质细胞标志物Fibronectin、α-SMA表达明显升高,而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同时,高浓度尿酸诱导了HK-2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升高(P<0.05),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而靶向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可以显著抑制尿酸诱导的EMT。结论高尿酸可以通过活化TLR4/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发生,靶向干预NF-κB信号通路可以显著抑制尿酸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TLR4/NF-κB B信号通路 上皮-充质转分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章俊 郭婷婷 +4 位作者 杨蕾 杜庆生 华洁 刘蓉芝 汤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200μg/ml AOPP刺激小鼠足细胞24 h,同时加入牛蒡子苷(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μmol/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200μg/ml AOPP刺激小鼠足细胞24 h,同时加入牛蒡子苷(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μmol/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CHOP及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牛蒡子苷干预后可抑制小鼠足细胞Grp78、CHOP、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OPP可通过引起小鼠足细胞内质网应激(ERS)从而导致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而牛蒡子苷则可通过减轻ERS从而逆转EMT,为治疗肾脏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 足细胞 上皮-充质转分化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对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芮国华 潘荣华 +2 位作者 姚刚 武晓春 徐玲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5-1689,共5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①对照组:未加入丹酚酸B或者TGF-β1;②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浓...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①对照组:未加入丹酚酸B或者TGF-β1;②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浓度为5ng/ml);③丹酚酸B+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丹酚酸B和TGF-β1(浓度为5ng/ml),按丹酚酸B的浓度分为A、B、C、D4个亚组:丹酚酸B的浓度分别为A组:0.1μmol/L,B组:1μmol/L,C组:10μmol/L,D组:100μmol/L。72h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组HK-2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胞浆内大量表达α-SMA,同时E-cadherind的表达明显减少;不同剂量丹酚酸B治疗可减轻TGF-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和胞浆内α-SMA的表达,同时E-cadherind的表达得到明显恢复,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酚酸B具有阻止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潜能,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阻止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细胞-充质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剂量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高血压肾病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敏 彭朋 +2 位作者 秦永生 何瑞波 马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4,共11页
目的: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模型,观察不同负荷剂量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肾脏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细胞外基质(ECM)代谢与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在其间的可能作用机制,为高血压肾病患者完善健康管理以及优化运动康复方案提供... 目的: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模型,观察不同负荷剂量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肾脏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细胞外基质(ECM)代谢与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在其间的可能作用机制,为高血压肾病患者完善健康管理以及优化运动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45只雄性SHR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安静组(SHR-Sed)、低负荷剂量HIIT组(SHR-loHIIT)和高负荷剂量HIIT组(SHR-hiHIIT),同时将10只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WKY和SHR-Sed组在鼠笼内安静饲养;SHR-loHIIT和SHR-hiHIIT组分别进行18周不同负荷量HIIT,两组运动强度保持一致,但SHR-loHIIT组总负荷剂量仅为SHR-hiHIIT组的1/4。实验后,利用无创血压仪检测尾动脉血压;测定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含量评价肾功能;过碘酸-希夫(PAS)和马森(Masson)染色进行肾脏病理组织学观察并获取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评分以及纤维化指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超微结构;免疫印迹测定ECM合成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2/3(p-Smad2/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以及ECM降解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蛋白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小管EMT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的分布与表达量。结果:1)肾脏损伤与纤维化:与WKY组比较,SHR-Sed组血压升高,肾小球萎缩、基底膜增厚、间质胶原纤维大量沉积,足细胞数量减少、足突融合破坏,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评分以及纤维化指数升高,肾功能下降(P<0.05);与SHR-Sed组比较,SHR-loHIIT组血压降低,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减轻,纤维化指数以及组织损伤评分下降,肾功能改善(P<0.05),而SHR-hiHIIT组血压水平、病理组织学变化、组织损伤评分以及纤维化指数进一步升高(P<0.05),但肾功能无显著性变化(P>0.05)。2)ECM代谢通路:与WKY组比较,SHR-Sed组TGF-β1、p-Smad2/3、CTGF蛋白表达上调(P<0.05),MMP-9/TIMP-1比值下降(P<0.05);与SHR-Sed组比较,SHR-loHIIT组TGF-β1、p-Smad2/3和CTGF蛋白表达下调(P<0.05),MMP-9/TIMP-1比值升高(P<0.05),而SHR-hiHIIT组MMP-9/TIMP-1比值下降(P<0.05),TGF-β1、p-Smad2/3和CTGF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3)肾小管EMT:与WKY组比较,SHR-Sed组肾小管上皮中E-CA表达下降、肾小管上皮和间质α-SMA升高(P<0.05);与SHR-Sed组比较,SHR-loHIIT组E-CA表达升高、α-SMA下降(P<0.05),而SHR-hiHIIT组E-CA和α-SMA分布与表达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长期HIIT对高血压肾病大鼠的健康效应与负荷剂量有关,低负荷剂量HIIT通过促进ECM降解、降低ECM合成并抑制肾小管EMT减轻肾脏纤维化,而高负荷剂量HIIT则通过抑制ECM降解(但对ECM合成无影响)加重肾脏纤维化;此外,高负荷剂量HIIT并未进一步促进EMT,因此高强度运动诱导的肾脏纤维化可能具有可逆性特征。研究提示,心血管疾病患者以HIIT作为主要方式进行运动康复时应持谨慎态度并采用低负荷剂量,其临床决策(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更多循证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 肾脏损伤 高强度歇训练 负荷剂量 细胞外基质 上皮-充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