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间隔织物编织工艺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玉清 宋晓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6,17-20,共5页
三维间隔织物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新型纺织材料。文章介绍了经编和纬编间隔织物的编织工艺和织造方式,归纳了间隔织物作为新型材料在垫用、服用、车用、建筑、农用、过滤、包装等方面的常规应用,重点讲述了三维间隔织物在可穿戴领域的... 三维间隔织物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新型纺织材料。文章介绍了经编和纬编间隔织物的编织工艺和织造方式,归纳了间隔织物作为新型材料在垫用、服用、车用、建筑、农用、过滤、包装等方面的常规应用,重点讲述了三维间隔织物在可穿戴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包括传感器、电容器、发电机、纺织天线等智能器件,为间隔织物在可穿戴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编织工艺 纺织材料 可穿戴技术 智能纺织品 柔性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横机三维间隔织物应用与工艺研究
2
作者 汪玥 宋晓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79,共5页
作为一种新型缓冲材料,间隔织物由上下两个表面和中间的间隔层组成。在间隔织物中,针织间隔织物具有轻质、保暖、透气和富有弹性等特点。针织间隔织物分为针织经编间隔织物和针织纬编间隔织物,这里主要介绍纬编间隔织物在纺织领域的应... 作为一种新型缓冲材料,间隔织物由上下两个表面和中间的间隔层组成。在间隔织物中,针织间隔织物具有轻质、保暖、透气和富有弹性等特点。针织间隔织物分为针织经编间隔织物和针织纬编间隔织物,这里主要介绍纬编间隔织物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归纳整理纬编间隔织物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在此基础上,参考纬编轴向织物的编织原理,进一步提出一种新型间隔层添加增强纱的纬编间隔织物。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织物通过在间隔层中添加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的增强纱,提高了织物整体性能,为后续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纬编织物 间隔结构 编织工艺 电脑横机 增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聚酰亚胺三维间隔机织物的参数化建模及高温环境传热数值模拟
3
作者 李慧敏 刘淑强 +2 位作者 杜琳琳 张曼 吴改红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为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研究高温环境下三维间隔机织物的传热机制和传热过程,以玄武岩/聚酰亚胺三维间隔机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三维间隔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并确定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织物进行高温环境下的传热... 为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研究高温环境下三维间隔机织物的传热机制和传热过程,以玄武岩/聚酰亚胺三维间隔机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三维间隔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并确定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织物进行高温环境下的传热过程数值模拟,通过实验对比验证模型有效性,探究了玄武岩/聚酰亚胺三维间隔机织物的间隔高度以及间隔跨距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间隔跨距,间隔高度对三维间隔机织物传热性能的影响更大,传热平衡状态时织物背面域点探针温度相差11.4℃;且在三维间隔机织物内部,同一时刻下同一水平面上的间隔纱温度略低于空气域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玄武岩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高性能纤维 高温环境 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钨粉体改性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材料γ射线屏蔽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雨舜 魏筱霖 +1 位作者 刘奔奔 顾轶卓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1,共8页
核能会产生电离辐射,如X,γ射线,需采用屏蔽材料进行防护。传统的X射线和γ射线屏蔽材料存在重量大、易腐蚀、有毒和结构力学性能低等缺点,因此研制质轻、辐射性能优异、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复合材料是辐射防护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核能会产生电离辐射,如X,γ射线,需采用屏蔽材料进行防护。传统的X射线和γ射线屏蔽材料存在重量大、易腐蚀、有毒和结构力学性能低等缺点,因此研制质轻、辐射性能优异、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复合材料是辐射防护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各类含钨粉体的质量衰减系数理论计算值及密度,优选了氧化钨作为γ射线屏蔽填料,采用含钨粉体改性环氧树脂,并与玻璃纤维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形成具有夹层结构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含量氧化钨对复合材料屏蔽60Co和137Csγ射线的能力及平压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钨粉对复合材料的辐射屏蔽性能有显著的提升,提升程度与理论计算值相近;相同屏蔽率下,复合材料重量明显低于铁的重量;此外氧化钨也提高了连体织物复合材料的平压强度和平压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氧化钨粉 三维间隔连体织物 Γ射线 辐射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横编间隔织物的编织工艺及其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晓英 蒋高明 +1 位作者 马丕波 聂小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70,共5页
为开发适合不同应用领域的曲面复合材料,采用新型三维曲面间隔结构,在电脑横机上用芳纶纱编织了带有双层罗纹连接中间层的横编间隔织物,探讨了编织步骤和编织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间隔织物纬向的2个表层衬入芳纶增强纱,改进了织物的... 为开发适合不同应用领域的曲面复合材料,采用新型三维曲面间隔结构,在电脑横机上用芳纶纱编织了带有双层罗纹连接中间层的横编间隔织物,探讨了编织步骤和编织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间隔织物纬向的2个表层衬入芳纶增强纱,改进了织物的力学性能。通过调整编织程序,开发出不同曲率的间隔织物。在英斯特朗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有增强纱和无增强纱织物的横、纵向拉伸性能,比较分析这2种织物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增强纱的三维横编间隔织物横向、纵向拉伸应力增加明显,变形较少,织物尺寸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电脑横机 编织工艺 芳纶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化三维间隔棉织物的制备及其电加热性能
6
作者 黄锦波 邵灵达 祝成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5,共7页
为开发一种结构稳定可应用于压阻传感和电加热的功能型纺织品,研制出一种机织三维间隔织物基体,通过在惰性气体高温环境制备炭化三维间隔棉织物,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制备炭化棉织物纤维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 为开发一种结构稳定可应用于压阻传感和电加热的功能型纺织品,研制出一种机织三维间隔织物基体,通过在惰性气体高温环境制备炭化三维间隔棉织物,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制备炭化棉织物纤维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电加热性能。结果表明:炭化三维间隔棉织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可视为均匀的电阻介质,且电阻变化率随着织物炭化温度升高呈指数降低;在较低炭化温度情况下电阻变化率较大,随着炭化温度升高,电阻变化率逐步降低。通过对织物升温效果与加热性能分析可知,织物在低于62.4℃时,其理论加热效率与升温温度呈等比关系,可应用于温度精准可控的电加热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柔性加热材料 炭化工艺 导电性能 电加热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间隔空芯可变提花织物的织造工艺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志芳 周赳 +1 位作者 彭稀 黄锦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2,共6页
为减少综框数量对三维机织物制备的限制,提高三维机织物结构和织造工艺的可设计性,提出一种空芯结构可变的三维间隔空芯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对现有的电子提花织机进行改造,地组织经纱由2组综眼位置不同的综框控制,形成双梭口,纵向经纱... 为减少综框数量对三维机织物制备的限制,提高三维机织物结构和织造工艺的可设计性,提出一种空芯结构可变的三维间隔空芯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对现有的电子提花织机进行改造,地组织经纱由2组综眼位置不同的综框控制,形成双梭口,纵向经纱由提花通丝控制,配合纹织CAD,在托杆的辅助下与上下地组织纬纱进行交织,调换托杆的运动方向时,与托杆相连的纵向经纱就会出现交叉,将2层地组织连成一体,完成三维间隔空芯提花织物的织造。与三维实芯机织物的强力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织造方法可在织物强力损伤较小的前提下,实现空芯结构可变的三维间隔织物的织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空芯结构 织造工艺 电子提花 双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织物间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梦远 曹海建 +2 位作者 钱坤 张建民 王梦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3-907,共5页
三维织物间隔复合材料是一种由垂向机织物连接两个平行织物平面的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具有整体性好、可设计性强等特点。以玻璃纤维、碳纤维为原料,对三维间隔织物的结构进行设计,制备三维织物间隔复合材料,研究材料在平压和三点弯曲... 三维织物间隔复合材料是一种由垂向机织物连接两个平行织物平面的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具有整体性好、可设计性强等特点。以玻璃纤维、碳纤维为原料,对三维间隔织物的结构进行设计,制备三维织物间隔复合材料,研究材料在平压和三点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并分析纤维种类、夹芯层间距等结构参数对材料压缩、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夹芯层间距的增加,材料的压缩强度逐渐降低;材料的弯曲强度也逐渐降低,且纬向弯曲强度大于经向;采用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分别作为纬纱进行织造,前者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压缩和弯曲强度均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织物间隔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 碳纤维 压缩性能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间隔连体织物酚醛泡沫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志才 潘晓行 +3 位作者 缪长礼 郭梅梅 张宗强 匡松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26,共4页
制备了三维间隔连体织物酚醛泡沫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随着密度增加,泡沫孔的刚性提高,纤维增强效应增加,材料的压缩强度近似呈现指数增长;随着三维间隔连体织物高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呈现下降趋势。酚醛树脂经聚酰胺树脂增韧后... 制备了三维间隔连体织物酚醛泡沫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随着密度增加,泡沫孔的刚性提高,纤维增强效应增加,材料的压缩强度近似呈现指数增长;随着三维间隔连体织物高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呈现下降趋势。酚醛树脂经聚酰胺树脂增韧后,韧性提高,泡沫伴随纤维错动、屈曲的可能性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有所降低。泡沫与纱线之间的协同增强效应使得材料在灼烧后保持良好的几何形状,复合材料的耐灼烧性能及隔热性能良好,经过最高热面温度1200℃的石英灯静热测试后,1200 s时背面温度为1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连体织物 酚醛泡沫 压缩强度 耐灼烧性能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剑杆织机改造的三维间隔机织物工艺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锦波 祝成炎 +2 位作者 张红霞 洪兴华 周志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170,共5页
为通过常规剑杆织机设计开发出一种简便的三维间隔织物织造方法,同时解决织机在织造三维织物时由于经纱的高密度造成纱线间的摩擦和夹紧问题,提出了对现有的常规剑杆织机进行双梭口改造方案,并设计了织机的综框结构以及穿综工艺。研究... 为通过常规剑杆织机设计开发出一种简便的三维间隔织物织造方法,同时解决织机在织造三维织物时由于经纱的高密度造成纱线间的摩擦和夹紧问题,提出了对现有的常规剑杆织机进行双梭口改造方案,并设计了织机的综框结构以及穿综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设备改进及工艺设计能够有效实现三维间隔织物的织造,且综框运动设计能够有效控制三维间隔织物的成型结构。为使三维间隔织物在实践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成型效果,构建了三维间隔织物的临界高度模型,并引入相关生产数据,验算了三维间隔织物临界高度,为实践生产中工艺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剑杆织机 织物设计 织造工艺 双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志才 白培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8-21,共4页
介绍了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材料及三维间隔连体织物泡沫复合材料在材料密度控制、抗疲劳、抗冲击、抗剥离、抗压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与传统的蜂窝夹芯或泡沫夹芯结构相比,其性能方... 介绍了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材料及三维间隔连体织物泡沫复合材料在材料密度控制、抗疲劳、抗冲击、抗剥离、抗压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与传统的蜂窝夹芯或泡沫夹芯结构相比,其性能方面显著的提高可能源于纱线与泡沫、纱线与树脂、纱线与面板的协同增强效应,最后对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连体织物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泡沫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三维横编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晓英 马丕波 +1 位作者 聂小林 蒋高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5,共4页
为研究曲面三维横编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为后续低速冲击及剩余强度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制作了满足要求的试样。将三维横编间隔织物织成平面与曲面2种,再分别制成2组不同曲率的复合材料。将不同曲率增强复合材料置于电子万... 为研究曲面三维横编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为后续低速冲击及剩余强度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制作了满足要求的试样。将三维横编间隔织物织成平面与曲面2种,再分别制成2组不同曲率的复合材料。将不同曲率增强复合材料置于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其压缩性能,分组比较其载荷与位移的曲线关系。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论是平面间隔织物复合材料还是曲面间隔织物复合材料,横向压缩载荷峰值都明显高于纵向;同组复合材料随着织物样片曲率的增大,压缩载荷峰值也呈逐渐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横编间隔织物 曲面复合材料 平面间隔织物 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跨距对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纤维三维间隔热防护织物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杜琳琳 吴改红 +11 位作者 刘淑强 张曼 靖逸凡 张爱琴 李慧敏 李甫 贾潞 张钰晶 李静静 张菂 刘霞 杨智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6,共5页
为了开发具有优异阻燃隔热性能的防护面料,以玄武岩纱线和聚酰亚胺纱线为原料,设计并织造4种不同间隔跨距的三维间隔机织物,探究间隔跨距对三维间隔机织物力学性能、阻燃隔热性能、热防护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 为了开发具有优异阻燃隔热性能的防护面料,以玄武岩纱线和聚酰亚胺纱线为原料,设计并织造4种不同间隔跨距的三维间隔机织物,探究间隔跨距对三维间隔机织物力学性能、阻燃隔热性能、热防护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隔跨距增大,织物的力学性能逐渐增大,当间隔跨距为17根纬纱时,顶破强力最大;三维间隔机织物的隔热性能以及热防护性能随着间隔跨距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间隔跨距为17根纬纱时,热阻值以及织物热防护性能(TPP值)达到最大,分别为59.15℃•m^(2)/W和1136 kW•s/m^(2);4组样品的阻燃性能以及热稳定性均良好,结构对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跨距 玄武岩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热防护面料 三维间隔织物 阻燃隔热性能 热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三维间隔导电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罗娟 陈思 李日东 《针织工业》 2025年第7期51-55,共5页
为了获得导电性稳定的三维导隔导电织物,采用氧化聚合法将吡咯沉积在三维间隔织物的表面以赋予间隔织物导电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分析优化了制备工艺,以期制备出导电性能良好且性能稳定的聚吡咯三维间隔织物。并对导电织物进行红外... 为了获得导电性稳定的三维导隔导电织物,采用氧化聚合法将吡咯沉积在三维间隔织物的表面以赋予间隔织物导电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分析优化了制备工艺,以期制备出导电性能良好且性能稳定的聚吡咯三维间隔织物。并对导电织物进行红外光谱、稳定性及力学性能测试来探究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氧化聚合反应,聚吡咯成功附着在三维间隔织物表面,使得导电织物的导电性能良好且力学性能更加优异,且导电织物在大气环境中的稳定性良好,在短时间水洗后能够保持较好的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聚吡咯 原位聚合 导电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老化下类填充微穿孔板结构水下吸声材料的性能及其寿命预测
15
作者 南静静 杜明娟 +2 位作者 孟家光 余灵婕 支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针对现阶段潜艇用水下吸声材料的低厚度强低频吸声的性能诉求,基于三维间隔织物,将兼具多孔和共振吸声特性的类填充微穿孔板(F-MPPL)结构引入常规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HBF复合材料)中,设计出新型三相复合水下吸声材料(F-MPPL复合材... 针对现阶段潜艇用水下吸声材料的低厚度强低频吸声的性能诉求,基于三维间隔织物,将兼具多孔和共振吸声特性的类填充微穿孔板(F-MPPL)结构引入常规空心微珠填充水下吸声材料(HBF复合材料)中,设计出新型三相复合水下吸声材料(F-MPPL复合材料)。鉴于海中复杂环境对水下吸声材料声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人工海水浸泡的方法对F-MPPL复合材料进行海水老化,结果发现老化12个月后的F-MPPL复合材料平均吸声系数下降了13.6%。同时,基于海水老化下孔隙率和穿孔率的变化对最终宏观模型仿真结果的影响,对F-MPPL复合材料的水下吸声性能寿命进行预测发现,模型可准确预测材料吸声峰值的位置,但对材料吸声系数峰值的大小预测稍有偏差。研究结果可为各类水下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老化研究提供实践经验,并为F-MPPL结构在海水老化下的长期寿命预测及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板结构 三维间隔织物 海水老化 水下吸声性能 寿命预测 复合水下吸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毯的宏观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
16
作者 王燕 周厚勇 +1 位作者 王得荣 冯竟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6-242,247,共8页
主要对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毯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开展研究,以及通过CT扫描技术和水化热试验对其内部结构和早期水化行为进行分析,并针对某围堰护坡工程进行了工程实践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砂浆基体和三维间隔织物的复合使纤维增强... 主要对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毯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开展研究,以及通过CT扫描技术和水化热试验对其内部结构和早期水化行为进行分析,并针对某围堰护坡工程进行了工程实践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砂浆基体和三维间隔织物的复合使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冻性能和抗干湿循环性能;水泥毯内部纤维沿纬向交叉分布、沿经向平行分布,对其抗拉强度和体积变形影响显著,纬向抗拉强度是经向的1.25倍,纬向干缩变形大于经向,沿经纬向抗拉和抗弯破环形态也有明显区别;水泥毯独特的洒水成型工艺与传统的搅拌成型相比水泥浆体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放热量更低,且洒水量越大,放热量越低;将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毯应用于围堰护坡工程一年半时间内,既无开裂也无沉降现象产生,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于此类基面不平、地基松软的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间隔织物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CT扫描技术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双层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婧婧 程小梅 +1 位作者 李瑶 郭建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作为轻质柔软的太阳能集热器,在中低温集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文章设计了新型双层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并进行户外试验,探究单双层结构、间隔丝密度、空气质量流量对集热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 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作为轻质柔软的太阳能集热器,在中低温集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文章设计了新型双层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并进行户外试验,探究单双层结构、间隔丝密度、空气质量流量对集热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质量流量为0.023 kg/(m^(2)·s)时,双层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转移因子和总热损系数分别为0.97和5.87 W/(m^(2)·℃),集热性能优于同条件下单层结构集热器;进出口空气温差和集热效率随间隔丝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集热效率随空气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空气质量流量为0.037 kg/(m^(2)·s)时,间隔丝密度为36根/cm^(2)的集热器集热效率为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集热器 双层模型 三维间隔织物 热损系数 集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帆布力学性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晶 陶耀华 +3 位作者 于康 赵佳一 庄凤明 李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0,47,共10页
混凝土帆布(CC)具有柔软易铺设、施工无需振捣搅拌和模板支护、硬化速度快,以及施工无需大量大型机械等优点,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性能和应用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CC的研究进展:(1)梳理总结了水泥种类、... 混凝土帆布(CC)具有柔软易铺设、施工无需振捣搅拌和模板支护、硬化速度快,以及施工无需大量大型机械等优点,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性能和应用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CC的研究进展:(1)梳理总结了水泥种类、水灰比和三维间隔织物材料结构对CC力学性能的影响;(2)归纳总结了CC的应用场景以及在各场景应用中的材料性能,为进一步开发CC应用的潜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帆布 力学性能 材料组成 材料应用 三维间隔织物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