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文波 张波 +3 位作者 姜玉新 朱庆莉 张青 孙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评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92个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查,使用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VOCAL)影像程序分析存储的三维资料,比较良恶性结节的平均灰阶值(MG)、结... 目的评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92个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查,使用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VOCAL)影像程序分析存储的三维资料,比较良恶性结节的平均灰阶值(MG)、结节总体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间的差异。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的MG为28.27±7.21,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的32.89±8.73(P=0.007)。良性结节的VI、FI和VFI分别为(40.43±26.55)%、41.03±7.19和18.23±14.60,均明显高于恶性结节的(26.87±23.06)%(P=0.011)、37.51±7.17(P=0.022)和11.47±12.47(P=0.009)。76.5%(39/51)的恶性结节及92.7%(38/41)的良性结节总体VI小于周边VI,80.4%(41/51)的恶性结节及95.1%(39/41)的良性结节总体FI小于周边FI。结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回声低于良性结节。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血流多于恶性结节。三维能量多普勒定量分析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平均灰阶值 血管化指数 血流指数 血管化血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文波 张波 +5 位作者 朱庆莉 姜玉新 孙健 张青 杨萌 李建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6,共7页
背景与目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PDA)是一种新的血流成像技术,但在甲状腺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该研究观察甲状腺结节的3D-PDA特征,探讨3D-PD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 背景与目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PDA)是一种新的血流成像技术,但在甲状腺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该研究观察甲状腺结节的3D-PDA特征,探讨3D-PD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D-PDA对甲状腺结节及周边血流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血流分布、血管数量、血管走行是否规则、空间分布是否对称、结节内是否存在局限性血流丰富及周边实质是否存在局限性血流丰富。分析甲状腺结节的3D-PDA特征,比较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结果:在103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50个(48.5%),恶性53个(51.5%)。在3D-PDA中,血管走行不规则、空间分布不对称、结节内局限性血流丰富及周边实质局限性血流丰富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64.2%、56.0%、54.7%和60.4%,特异度分别为96.0%、88.0%、96.0%和94.0%。3D-PDA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3.0%、94.0%、93.6%、83.9%和90.3%。结论:3D-PDA可以更好地观察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及走行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黄体血流对高龄女性妊娠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丽 文新强 +4 位作者 张文轲 吕淑兰 杨筱凤 李芬 白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索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黄体血流对高龄女性妊娠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排卵正常高龄女性464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计划妊娠<35岁的女性4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索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黄体血流对高龄女性妊娠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排卵正常高龄女性464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计划妊娠<35岁的女性4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各监测时间点优势卵泡平均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卵后第1天黄体血流分级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排卵后第7~9天黄体血流分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排卵后第1天黄体体积(V)、血管参数及排卵后第7~9天黄体体积(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排卵后第7~9天黄体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6.38%、9.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7%、19.04%(P<0.05)。研究组生化妊娠流产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3%(P<0.05)。两组患者中生化妊娠流产组黄体V、VI、FI、VFI均显著低于临床妊娠组(P<0.05)。结论高龄女性胚胎着床窗口期黄体血供减少,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率降低有关。无论高龄与否,生化妊娠流产者易出现黄体血供减少,进而导致妊娠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黄体血流 血管参数 高龄女性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对宫颈癌放疗疗效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雨芹 李响 +2 位作者 王学梅 宛伟娜 李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6-838,共3页
通过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对66例宫颈癌病灶于放疗前、中、后分别进行血流分级、阻力指数测量、血管指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能够客观地反映宫颈癌病灶内血流情况,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放疗疗效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三维能量多普勒 宫颈癌 放疗 血管指数 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定量分析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郑红雨 李燕 +2 位作者 康利克 凌丹 廖明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3174-317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分析对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意义。方法选取108例(123个肿瘤)卵巢实性或囊实性肿瘤患者,均进行3D-CPA检查,测定肿瘤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血管分型,与术后病...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分析对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意义。方法选取108例(123个肿瘤)卵巢实性或囊实性肿瘤患者,均进行3D-CPA检查,测定肿瘤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血管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的VI(0.043±0.019)、FI(0.650±0.230)、VFI(0.021±0.016)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的VI(0.011±0.006)、FI(0.180±0.086)、VFI(0.008±0.004),卵巢良恶性肿瘤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I≥0.04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82.2%;以FI≥0.60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80.5%;以VFI≥0.02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82.9%。卵巢恶性肿瘤Ⅲ~Ⅳ型血管占90.0%,良性肿瘤Ⅰ~Ⅱ型血管占77.8%,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血管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PA定量分析是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能量多普勒 卵巢肿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鉴别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琴 骆迎春 +2 位作者 周启昌 唐小玲 杨红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鉴别国际妇产联盟(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宫颈3D-PDU及DWI,其中FIGO分期ⅠA期19例(ⅠA期组),ⅠB期26例(... 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联合MR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鉴别国际妇产联盟(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的术前宫颈3D-PDU及DWI,其中FIGO分期ⅠA期19例(ⅠA期组),ⅠB期26例(ⅠB期组),ⅡA期15例(ⅡA期组)。比较各组病灶相关血管参数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及DW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指数ADC(eADC)的差异;以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3D-PDU、DWI及二者联合鉴别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的效能。结果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中,随分期级别提高,VI、FI及VFI均逐渐升高,ADC逐渐降低而eADC逐渐升高(P均<0.05)。3D-PDU、DWI及二者联合鉴别宫颈癌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模型,即logit(PRE)_(3D-PDU)、logit(PRE)_(DWI)及logit(PRE)_(联合)中,logit(PRE)_(联合)模型判断宫颈癌FIGO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大于logit(PRE)_(3D-PDU)及logit(PRE)_(DWI)(0.78、0.75,Z=4.73、3.55,P均<0.05),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亦均高于logit(PRE)_(3D-PDU)及logit(PRE)_(DWI)(P均<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DWI可于术前有效鉴别FIGOⅠA、ⅠB及ⅡA期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分期 超声检查 三维能量多普勒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微 孙立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8-650,共3页
宫颈癌是好发于鳞柱状上皮交界移行区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的首位,中国约占总数的1/3。近40年来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年轻人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
关键词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宫颈癌 应用 发展中国家 诊疗 恶性肿瘤 鳞柱状上皮 细胞学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 被引量:50
8
作者 马云飞 杜联芳 +3 位作者 李宏波 吴意赟 张玫玫 强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宫腔粘连患者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收集经宫腔镜确诊为宫腔粘连患者43例,并于排卵日进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粘连组(n=17)、中度粘连组(n=18)、重...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宫腔粘连患者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收集经宫腔镜确诊为宫腔粘连患者43例,并于排卵日进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粘连组(n=17)、中度粘连组(n=18)、重度粘连组(n=8),比较3组间内膜厚度(ED)、内膜体积(EV)、内膜区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的差异。结果 3组间E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粘连组和重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和重度粘连组间ED、VI、V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其内膜区血流参数为宫腔粘连患者评估内膜容受性提供了一个安全、无创的新途径,EV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特征的变化及其与恶性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潘菊花 任叶青 马卿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871-876,共6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特征的变化及其与恶性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断为宫颈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宫颈活组织检查并经病理结果证实为宫颈上皮... 目的: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特征的变化及其与恶性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断为宫颈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宫颈活组织检查并经病理结果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活检前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定VI、FI、VFI;取宫颈癌组患者化疗前后的组织及对照组患者的活检组织并测定增殖、侵袭、血管新生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宫颈癌组化疗前及化疗后VI、FI、VFI的水平以及组织中Piwil2基因(Piwil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N-Myc下游调节基因3(NDRG3)、CXC基元配体5(CXCL5)、组织蛋白酶-L(CAT-L)、包含EGF腓骨蛋白样胞外基质蛋白1(EFEMP1)、血管紧张素(Ang)1、Ang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2(THBS2)、Smac基因(Smac)、大肿瘤抑制因子1(LATS1)、半胱氨酸丰富蛋白Kazal基元(RECK)、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宫颈癌组化疗后VI、FI、VFI的水平以及组织中Piwil2、CyclinD1、NDRG3、CXCL5、CAT-L、EFEMP1、Ang1、Ang2、ANGPTL4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化疗前,组织中THBS2、Smac、LATS1、RECK、PAI-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化疗前;宫颈癌组织VI、FI、VFI的水平与Piwil2、CyclinD1、NDRG3、CXCL5、CAT-L、EFEMP1、Ang1、Ang2、ANGPTL4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与THBS2、Smac、LATS1、RECK、PAI-1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变化能够反映病灶内增殖、侵袭、血管新生基因表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增殖 侵袭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谢梦 张旭垠 周毓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检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种植处微循环血管参数并评价其对该疾病诊疗的价值。方法:选择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简称栓塞化疗)后行人工流产的胚囊型CSP的患者38例,使用经阴道... 目的:应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检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种植处微循环血管参数并评价其对该疾病诊疗的价值。方法:选择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简称栓塞化疗)后行人工流产的胚囊型CSP的患者38例,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3D-CPA对患者进行检查并测量病变部位栓塞化疗术前及术后1周相应的血管参数,包括: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析栓塞化疗术前VI、FI、VFI与患者血β-HCG值及PI、RI的关系。按刮宫时出血量≤100ml与>100ml分组并比较栓塞化疗术前检查时血管参数。结果:①栓塞化疗术前的VI值与血β-HCG值呈正相关(r=0.952,P<0.01),术前VI、FI、VFI与RI呈负相关(r=-0.456,r=-0.324,r=-0.298;P<0.05);②栓塞化疗术后的VI值(6.564±2.089)明显低于栓塞化疗前(11.223±2.865)(P<0.01);③刮宫术中出血量>100ml的患者栓塞化疗前的VI值(14.506±2.897)明显大于出血量≤100ml的患者VI值(8.989±2.324)(P<0.01)。结论:运用3D-CPA定量检测CSP微循环参数,其中VI值为较有价值的指标,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可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风险模型联合三维能量超声模型对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丽 郭艳平 +4 位作者 全诗敏 杨婷 赵娟 裴美丽 杨筱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风险模型联合三维能量超声模型对绝经后出血(PMB)女性子宫内膜癌(E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PMB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104例,EC组36... 目的:探讨恶性风险模型联合三维能量超声模型对绝经后出血(PMB)女性子宫内膜癌(E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PMB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104例,EC组36例;另选择同期妇科查体正常的绝经后女性38例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2~4月就诊的69例PMB患者为模型验证对象。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子宫内膜厚度(ET)、反复阴道流血和糖尿病史建立恶性风险模型,以子宫内膜体积(V)、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以及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构建三维能量超声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预测方法的价值,并对恶性风险模型联合三维能量超声模型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①EC组患者子宫内膜超声指标ET、V、VI、FI、VFI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良性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声指标中FI对EC的预测价值最大(AUC=0.86),其次为VI(AUC=0.84)、VFI(AUC=0.82),三维能量超声模型总分4~8分,截断评分值≥6分时对EC的预测价值最大(AUC=0.87)。③恶性风险模型总分0~9分,截断评分值≥4分时对EC的预测价值最大(AUC=0.80)。④两种模型联合应用预测价值(AUC=0.94)显著高于恶性风险模型(Z=3.126,P=0.039)和三维能量超声模型(Z=2.970,P=0.043);而恶性风险模型与三维能量超声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4,P=0.092)。⑤69例PMB验证对象采用联合模型进行预测验证,AUC=0.89,灵敏度为95.48%,特异度为83.97%,与模型建立时联合ROC曲线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08,P=0.126),具有可重复性。结论:恶性风险模型联合三维能量超声模型对PMB女性EC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提高诊断效果,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风险模型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绝经后出血 子宫内膜癌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彩色能量成像评价正常妊娠胎盘血流灌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吕小利 车岩 +1 位作者 吴菊 锁成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能量成像(3DCPA)测量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与孕龄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Voluson730expert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3DCPA测量130例20~40周的胎儿胎盘的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能量成像(3DCPA)测量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与孕龄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Voluson730expert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3DCPA测量130例20~40周的胎儿胎盘的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并与孕龄比较分析。结果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与孕龄呈直线相关,以孕龄为自变量,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公式为VI=0.297×GA-3.428(r=0.59,n=130,P<0.0001)FI=0.23×GA+27.516(r=0.32,n=130,P<0.0001),VFI=0.115×GA-1.509(r=0.59,n=130,P<0.0001)。结论3DCPA可以作为妊娠中观察胎盘血管树发育的工具,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与孕龄的增长以及胎儿各生长参数积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 孕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三维能量超声血流成像与MVD、CD146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龙云 孙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三维能量超声测定卵巢肿瘤的血流成像与微血管密度、CD146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检测46例卵巢肿瘤血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卵巢肿瘤组织中CD146的表达及微... 目的:为了研究三维能量超声测定卵巢肿瘤的血流成像与微血管密度、CD146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检测46例卵巢肿瘤血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卵巢肿瘤组织中CD146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情况。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流分级明显高于良性组血流分级。卵巢恶性肿瘤MVD(42.71±8.40)/400倍视野,明显高于良性组(19.48±5.09)/400倍视野(P<0.01)。恶性组CD146表达高于良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分级与MVD、CD146呈正相关(P<0.05)。结论:3D-CPA为临床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提供了敏感的血流信息,且3D-CPA血流特性与CD146表达存在正相关,CD146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的进展、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LGF/sFlt-1联合胎盘3D-PDI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飞 刘玉芳 +1 位作者 李保卫 张金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3D-PDI)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有PE高危因素的孕妇120例,随访至分娩后1周。于孕14~2...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3D-PDI)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有PE高危因素的孕妇120例,随访至分娩后1周。于孕14~20周常规产检时检测血清PLGF和sFlt-1水平,并计算PLGF/sFlt-1比值,同时超声检测胎盘3D-PDI,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根据孕20周后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根据病情轻重将PE组进一步分为非重度PE组(35例)和重度PE组(20例)。比较各组PLGF/sFlt-1及3D-PDI,并分析PLGF、sFlt-1与3D-PD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或联合预测PE的价值。结果2组孕妇年龄、检测孕周、妊娠高血压史及生育史等均无差异(P>0.05)。PE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水平、早产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及孕前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PE组血清PLGF/sFlt-1、3D-PDI均低于对照组,重度PE组血清PLGF/sFlt-1、3D-PDI均低于非重度PE组(均P<0.05)。PLGF与VFI呈显著正相关(P<0.01),sFlt-1与VFI呈显著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LGF/sFlt-1、VI、FI、VFI对PE均有预测价值,VI、FI、VFI联合预测PE的价值高于各参数指标[曲线下面积(AUC)=0.951],血清PLGF/sFlt-1、VI、FI、VFI四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AUC=0.987)。结论PE患者孕早期血清PLGF、sFlt-1与胎盘VFI均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孕早期血清PLGF/sFlt-1及胎盘VI、FI、VFI均减低,4种指标联合应用预测PE的效能最高,可为临床早期筛查或预测PE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 子痫前期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超声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冰 曾凡 +1 位作者 黎玲 洪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13-815,819,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超声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1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的恶性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的良性组。术前进行三维...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超声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1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的恶性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的良性组。术前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定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以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术后收集肿瘤组织并测定血管新生以及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相关分子的表达量。结果:恶性组肿瘤组织的VI、FI、VFI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恶性组肿瘤组织中VEGF、MK、Ang-2、IGF-II、Bcl-2、Livin、Wip1、S100A4、TCF、β-catenin、SATB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组且与VI、FI、VFI水平呈正相关,CCNG2、p27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良性组且与VI、FI、VFI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显著升高且与血管新生以及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新生 增殖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结合MV-Flow成像技术在育龄期女性排卵期子宫内膜超声特点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梦洁 汪龙霞 徐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0-956,共7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结合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在育龄期女性排卵期子宫内膜超声特点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经阴道妇科超声检查的74例育龄期女性,年龄22~48(34.4±5.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结合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技术在育龄期女性排卵期子宫内膜超声特点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经阴道妇科超声检查的74例育龄期女性,年龄22~48(34.4±5.0)岁,其中≥35岁的高龄组女性35例,<35岁的低龄组女性39例。根据是否临床诊断为不孕分为不孕组(n=27)与健康对照组(n=47)。于患者排卵日利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蠕动性评分及容积,子宫螺旋动脉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双侧子宫动脉的PI和RI,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及内膜微血流血管化指数(VIMV)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低龄组与高龄组的不孕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低龄组子宫螺旋动脉RI低于高龄组(P<0.05),而内膜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VI、FI、VFI)及内膜VIMV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不孕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分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不孕组子宫内膜的厚度、蠕动性评分、容积、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VI、FI、VFI)及VIMV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育龄期女性排卵期子宫内膜的特点,尤其VIMV可定量分析子宫内膜的微血流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流成像 微血管血流 育龄期 三维能量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血流灌注监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祯 高霞 +2 位作者 赵杨 刘芳芳 李云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219-2223,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血流灌注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药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8年本院接收的22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其中子痫前期轻度患者和子痫前期重度患者分别为93例和145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另外选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胎盘血流灌注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药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8年本院接收的22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其中子痫前期轻度患者和子痫前期重度患者分别为93例和145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另外选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完成胎盘血流灌注监测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VI、FI、VFI、脐动脉S/D等四类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A组和B组产妇的超声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B组产妇的左子宫动脉PI、右子宫动脉PI超声参数明显低于A组,B组产妇的大脑中动脉PI和Apgar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胎盘F1、二维彩色超声多普勒指数和Apgar评分无显著相关性,而胎盘V1、胎盘VFI、二维彩色超声多普勒指数和Apgar评分有显著相关性。A组和B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和95.56%,药物治疗后,不同疗效分级情况下胎盘VI、FI、V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胎盘血流进行的监测,能有效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药物治疗效果,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血流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硝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