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部恶性肿瘤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118例 被引量:7
1
作者 侯友贤 李工 +2 位作者 陈海 王雷 伍军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88-489,共2页
目的 :观察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方法以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 118例体部恶性肿瘤采用全身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固定系统固定 ,然后在双螺旋CT上定位扫描 ,用Leibinger 3D TPS设计治疗计划 ,Varian 6 0 0C/D直线加速... 目的 :观察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方法以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 118例体部恶性肿瘤采用全身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固定系统固定 ,然后在双螺旋CT上定位扫描 ,用Leibinger 3D TPS设计治疗计划 ,Varian 6 0 0C/D直线加速器实施计划。对于原计划采用普通放射治疗的病变如肺癌、脑肿瘤等 ,分次立体照射作为追加剂量 ,每次 5~ 8Gy ,隔日 1次 ,共 6~ 10次 ;对有手术禁忌证的NoMo 肺癌及其它不适合普通放射治疗的病变 ,单用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 ,每次 4~ 6Gy ,隔日 1次 ,共 10~ 15次。结果 :CR +PR 85 % (10 0 /118) ,NC 12例 ,PD 7例。结论 :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对于一些恶性肿瘤可以得到良好的姑息效果 ,尤其是病灶比较局限的NoMo的肿瘤 ,个别可以达到根治之疗效 ,且正常组织损伤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颅内寡转移瘤中剂量学研究
2
作者 冉凤伟 李纪伟 +4 位作者 张康 赵祥 王喆 李建军 王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3-919,共7页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射波刀(cyber Knife,CK)3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治疗颅内寡转移瘤中剂量学特性,评估其剂量分布、治疗效率及对危...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射波刀(cyber Knife,CK)3种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治疗颅内寡转移瘤中剂量学特性,评估其剂量分布、治疗效率及对危及器官受量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至2023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4例颅内寡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Varian Eclipse 16.1医生工作站中完成所有患者肿瘤靶区的勾画,在MANTEIA Acc Contour 3.2软件中完成危及器官(如脑干、脊髓、视神经等)勾画。将勾画好的结构和图像传输至TOMO、CK及Eclipse系统,并分别设计3种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计划。为评估3种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特性,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分析了以下关键参数:靶区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出束时间(TIME)、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MU),以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TOMO、VMAT和CK计划均实现处方剂量要求。TOMO计划的CI为1.05,稍优于VMAT(1.09)和CK(1.17)(P<0.001)。VMAT计划的HI为1.15,优于CK(1.28)和TOMO(1.46)(P<0.001)。在计划执行效率上,VMAT计划出束时间(5 min,1 633 MU),小于TOMO计划出束时间(10 min,8 932MU)和CK计划出束时间(39 min,5 191 MU)(P<0.001)。在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方面,CK对晶体保护最佳,右晶体和左晶体的最大剂量(Dmax)分别为15 c Gy和17 c Gy,TOMO在右耳蜗剂量控制上具有优势,平均剂量(Dmean)为88 c Gy,而VMAT在脊髓剂量限制方面表现最优,Dmax为31 c Gy(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治疗颅内寡转移瘤中,TOMO、VMAT和CK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并有效保护危及器官。临床应用中,可结合病灶特征和治疗目标,选择最适宜的技术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颅内寡转移瘤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射波刀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希成 黄晓波 +2 位作者 丁颖 莫凯岚 杨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96-1998,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6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3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总剂量66~70Gy/33~35次。B组35例3DCRT60Gy后采用立体定向放...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6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3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总剂量66~70Gy/33~35次。B组35例3DCRT60Gy后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20Gy/4次,每次500cGy,隔日一次。结果A、B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3%和80.0%,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4%和28.6%(P<0.05)。两组患者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6%和74.3%,以及46.8%和51.4%(P>0.05)。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2.6个月,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8.3个月。两组患者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I~II级放射性食道炎和骨髓抑制,后期放射反应主要为I~II级放射性肺炎,两组发生率接近。结论3DCRT联合S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优于单纯3DC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区形变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维适形计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吴魁 水永杰 张怀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293-3296,共4页
目的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的三维适形计划设计方法并评估其剂量学优势。方法随机选30例以SBRT技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每位患者分别设计常规三维适形计划(conventional... 目的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的三维适形计划设计方法并评估其剂量学优势。方法随机选30例以SBRT技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每位患者分别设计常规三维适形计划(conventional 3⁃dimensional conformal planning,CCP)和靶区形变后的三维适形计划(deformed target 3⁃dimensional conformal planning,DCP)。每个计划的处方剂量定义为计划靶区(PTV)50 Gy/5次,且要求95%的PTV体积达到处方剂量。比较两种计划适形指数(CI)、剂量梯度(DG)、靶区近似最小剂量(D99%)、离靶区2 cm处最大剂量(D2 cm)和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两组计划均能达到临床治疗的要求。但DCP与CCP相比,CI、DG、D99%、和D2 cm有明显改善(t=4.55、5.95、4.37、3.86,P<0.05),MU也大幅减少(t=2.82,P<0.05)。结论DCP剂量学优势明显,且机器跳数显著减少,大幅缩短治疗时间,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计划设计方法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计划 剂量梯度 适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宪 舒小镭 +1 位作者 何光雷 王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对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7例局部复...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对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7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SBRT组(n=36)和3D-CRT组(n=41),分别接受SBRT和3D-C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晚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BRT组患者完全缓解(CR)明显高于3D-CRT组,部分缓解(PR)低于3D-CRT组(P<0.05),两组患者稳定(S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随访前2年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BRT组患者3年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3D-CRT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前2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BRT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3D-CRT组(P<0.05)。3D-CRT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SBRT组,其中两组患者张口困难和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颅神经病变和颈动脉破裂综合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BRT较3D-CRT更能够提高局部复发鼻咽癌近期疗效和3年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3年生存率,减少晚期不良反应,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局部复发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0例脑胶质瘤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陈华 叶鸿 +7 位作者 马胜林 朱远 陈勇 叶逢松 陈晓钟 吴爱菊 叶碎林 张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30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术后残留者21例,术后复发者5例,放疗后复发者4例.利用CT模拟定位及三维重建,通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系统,设放射野5~7个,采用圆形限光简同中心非...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30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术后残留者21例,术后复发者5例,放疗后复发者4例.利用CT模拟定位及三维重建,通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系统,设放射野5~7个,采用圆形限光简同中心非共面照射7例,多叶光栏或挡铅技术照射23例.取包绕靶区(PTV)90%的等剂量曲线计算,PTV边缘剂量每次6 Gy,隔日1次,每周3次,共7次,总剂量42 Gy,相当于常规分割照射等效生物效应剂量(BED)56 Gy/28 F.结果:放射治疗后1~3个月内,根据MRI或MRI+CT复查;CR 12例(40.0%),PR 10例(33.3%),NC 6例(20.0%),PD 2例(6.7%).有效率(CR+PR)为73.3%.0.5、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7.8%,71.31和53.18%.副反应除个别有轻度恶精,头昏外均未见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副反应小,能为大多数患者所耐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后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占文 李玉 +2 位作者 阎英 田起和 徐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4-165,共2页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应用 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 79例中晚期肝癌行适形性放疗。肿瘤靶体积 (GTV)平均 336 4cm3 ,计划靶体积 (PTV)平均 416 5cm3 。单次靶区处方剂量 2Gy~ 10Gy ,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平均 38Gy...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应用 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 79例中晚期肝癌行适形性放疗。肿瘤靶体积 (GTV)平均 336 4cm3 ,计划靶体积 (PTV)平均 416 5cm3 。单次靶区处方剂量 2Gy~ 10Gy ,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平均 38Gy。近期疗效CR 2 4 1%(19/79) ,PR48 1%(38/79) ,NR2 7 8%(2 2 /79) ,总有效率 (CR+PR)为 72 2 %。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1%(5 7/79)、45 9%(2 8/6 1)和 2 0 0 %(8/4 0 )。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6 3%(5 /79)。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疗效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肺癌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段永建 韩晓莉 +2 位作者 唐文春 吴大鹏 戚丽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原发性肺癌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艳丽 苏学峰 +2 位作者 李南征 柴海燕 王鹤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747-748,754,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了6MV-X线的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利用体部立体定向框架及真空垫固定体位,CT扫描后输入到治疗计划系统中,根据肿瘤靶区、敏感器... 目的:探讨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了6MV-X线的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利用体部立体定向框架及真空垫固定体位,CT扫描后输入到治疗计划系统中,根据肿瘤靶区、敏感器官和移动误差勾画GTV、CTV、和PTV,结合剂量-体积直方图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应用5~7个非共面野照射,80%~90%等剂量线包绕PTV,并以此为处方线,常规分割,每周5次,每次2Gy,总DT:60Gy~70Gy/42天~49天。结果:治疗后1~3个月,85.7%患者食欲改善,6例黄疸患者全部退黄,腹痛缓解者占60.7%,腹痛消失者占28.6%,肿瘤全消者占35.7%,肿瘤部分消失者占64.3%。1年生存率为76.5%(13/17),4例死于恶病质。结论: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能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症状减轻,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尤其对年老体弱患者更宜选择该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分割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晚期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73例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占文 李玉 +2 位作者 田起和 闫英 徐锐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72-573,共2页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立体定向适形 放射治疗 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立体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2例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友贤 李工 +4 位作者 陈海 王雷 王者非 李志强 戴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741-742,共2页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立体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 42例有手术禁忌证或其它原因无法手术的Ⅰ ,Ⅱ及部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先采用德国Leibinger全身三维适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固定系统固定 ,然后在双螺旋CT...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立体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 42例有手术禁忌证或其它原因无法手术的Ⅰ ,Ⅱ及部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先采用德国Leibinger全身三维适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固定系统固定 ,然后在双螺旋CT上定位扫描 ,用Leibinger 3D -TPS设计治疗计划 ,Varian 60 0C/D直线加速器实施计划。对于原计划采用普通放射治疗的病人 ,先常规外照射 ,然后对肿瘤局部用三维适形放射追加剂量至 68~82Gy ,对NoMo且肿瘤 <6cm的肺癌则单用三维适形立体放射治疗 ,每次 6~ 8Gy ,隔日 1次 (节假日不休息 ) ,共 10~ 12次 ,总量 68~ 82Gy。结果 :CR +PR95 % (40 /4 2 )。 1例死于远处转移 ,4例出现放射性肺炎 ,占 9 5 % ,经对症处理痊愈。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姑息效果。尤其对病灶比较局限的N0 M0 肺癌 ,可以达到根治之疗效 ,且正常组织损伤小 ,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食管癌30例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跃信 李国文 樊锐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7-179,共3页
关键词 食管癌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疗效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程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加化疗治疗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艳丽 苏学峰 +1 位作者 戴建平 王鹤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后程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加化疗治疗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48例患者于治疗前4周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每天2Gy,每周5次,DT40Gy,后2周针对肿瘤局部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DT24Gy~30Gy(分割剂量4Gy... 目的:探讨后程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加化疗治疗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48例患者于治疗前4周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每天2Gy,每周5次,DT40Gy,后2周针对肿瘤局部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DT24Gy~30Gy(分割剂量4Gy~5Gy,每周3次),与此同时,于第1周和第5周采用NP方案共2周期,异长春碱(NVB):25m g/m2第1和第8天静脉推注,顺铂(DDP):30m g第1至第3天静脉滴注。结果:全部患者均能完成治疗计划,CR16.7%,PR75.0%,总有效率(CR+PR)91.7%。1、2、3年局控率分别为87.5%、50.0%和35.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46.7%和28.6%,急性造血系统和胃肠道的反应较重,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后程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加化疗治疗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提高总生存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程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遇 姜炜 赵卫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63-565,共3页
目的:对62例体部恶性肿瘤实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并作临床分析。方法:自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治疗62例颅外肿瘤(89个病变部位),并进行了随访。肿瘤的临床靶体积(CTV)为0.2~254.2cm3(平均为28.7cm3),计划靶体积处方剂量为3~12Gy(平... 目的:对62例体部恶性肿瘤实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并作临床分析。方法:自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治疗62例颅外肿瘤(89个病变部位),并进行了随访。肿瘤的临床靶体积(CTV)为0.2~254.2cm3(平均为28.7cm3),计划靶体积处方剂量为3~12Gy(平均5.38Gy),分3~10次照射。结果:治疗过程中无1例死亡。患者一般状况评分(KPS评分):治疗前l0~90分(平均60分),治疗后20~100分(平均82分)。近期疗效按实体瘤疗效标准: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34例,无变化(NC)15例,进展(PD)7例,肿瘤控制有效率为64.5%。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颅外肿瘤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体部 恶性肿瘤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48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工 侯友贤 陈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79-980,共2页
目的 :探讨三维立体放射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首先行全脑放疗 36~ 40Gy ,局部病灶缩野时采用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 ,肿瘤周边剂量 18~ 32Gy ,平均 2 2Gy ,转移灶总剂量为5 4~ 6 2Gy ,平均为 5 8Gy... 目的 :探讨三维立体放射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首先行全脑放疗 36~ 40Gy ,局部病灶缩野时采用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 ,肿瘤周边剂量 18~ 32Gy ,平均 2 2Gy ,转移灶总剂量为5 4~ 6 2Gy ,平均为 5 8Gy。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16例患者脑转移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CT复查见肿瘤完全消失 ;2 2例CT复查见肿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6例肿瘤变化不明显 ;4例在治疗后 5个月内因远处转移死亡。结论 :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有明显疗效 ,总有效率达到 79 2 % ,且副作用小 ,延长了患者生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叶光栅实现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超敏 周凌宏 徐子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68-469,共2页
目的为最大限度地达到照射野与肿瘤的截面的形状一致,增大肿瘤照射剂量和提高治疗增益比。方法它运用新型手动多叶光栅系统产生与肿瘤轮廓投影形状一致的射束形状,通过靶点定位框实现对体部的肿瘤的精确定位和分次、大剂量、多角度的... 目的为最大限度地达到照射野与肿瘤的截面的形状一致,增大肿瘤照射剂量和提高治疗增益比。方法它运用新型手动多叶光栅系统产生与肿瘤轮廓投影形状一致的射束形状,通过靶点定位框实现对体部的肿瘤的精确定位和分次、大剂量、多角度的非共面适形照射。结论它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形放射治疗,因而能更好地控制肿瘤的发展。也可单次给出肿瘤致死剂量,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起到外科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光栅 立体定向 适形放疗 放射疗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脑瘤急性期反应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小萍 陈新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脑瘤 护理 头痛 呕吐 急性期反应 适形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原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86-287,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比较 治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55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李玉 闫英 +1 位作者 郭占文 田启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上细胞肺癌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
20
作者 侯宁农 赵卫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2 7例肺癌采用CT定位 2mm层厚连续扫描并通过图像重建 ,计算出临床靶体积 (CTV) ,计划靶体积 (PTV)及受累器官体积的照射量 -体积直方图。应用德国Leibinger的立体定向系统和Varian...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2 7例肺癌采用CT定位 2mm层厚连续扫描并通过图像重建 ,计算出临床靶体积 (CTV) ,计划靶体积 (PTV)及受累器官体积的照射量 -体积直方图。应用德国Leibinger的立体定向系统和Varian 6 0 0c加速器进行治疗。采用中等剂量 ,每次 5Gy~ 7Gy ,每日一次 ,连续治疗 5次~ 8次。 结果 本组 2 7例肺癌在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过程中无死亡 ,患者一般状况评分采用Karnofsky(KPS)标准。术前KPS评分 2 0~ 80分 ,平均 5 9分。术后KPS评分 2 0~ 10 0分 ,平均 87分。随访 2月~ 5 8月 ,平均 2 6月 ,按实体瘤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 (CR) :4例 ;部分缓解(PR) :17例 ;无变化 (NC) :2例 ;进展 (PD) :4例。肿瘤控制有效率 85 % (2 3 2 7)。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