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素对P2X_(2/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饶平 熊伟 +7 位作者 欧晓艳 刘晗 邱淑怡 李桂林 徐昌水 刘双梅 梁尚栋 高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探究大黄素(emodin)对P2X2/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影响。方法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CCI-ION)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测试机械痛敏阈值,观察大黄素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机械痛敏阈值的影响。结... 目的探究大黄素(emodin)对P2X2/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影响。方法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CCI-ION)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测试机械痛敏阈值,观察大黄素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机械痛敏阈值的影响。结合原位杂交、PT-PCR、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蛋白印迹等方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中P2X2/3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 d,Ⅲ组(TN模型组)和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假手术组)、Ⅳ组(TN模型+大黄素干预组)相比较,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大鼠TG中P2X2/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1);Ⅰ、Ⅱ、Ⅳ组之间相比,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Ⅳ组TG中P2X2/3受体的表达较Ⅲ组低(P<0.01)。结论 P2X2/3受体涉及到三叉神经痛,大黄素对P2X2/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2受体 p2x3受体 磷酸 大黄素 叉神经痛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牙移动中三叉神经节P2X3受体蛋白量及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曹阳 赖文莉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研究正畸牙移动中P2X3受体蛋白量及mRNA在三叉神经节(TG)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模拟临床矫治的牙移动过程,分别在实验4h,1d,2d,3d,5d,7d和14d时取出三叉神经节,应用Westernblot分析检测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正畸牙移动中P2X3受体蛋白量及mRNA在三叉神经节(TG)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模拟临床矫治的牙移动过程,分别在实验4h,1d,2d,3d,5d,7d和14d时取出三叉神经节,应用Westernblot分析检测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P2X3受体的表达部位及强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大鼠牙齿加力后,Westernblot分析观察发现TG内P2X3受体蛋白量发生一定变化,并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在实验1d后开始出现变化,3d后达到高峰,14d后下降至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同时观察到TG内P2X3mRNA杂交信号阳性标记神经元的数量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与Westernblot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大鼠牙移动过程中,TG中P2X3受体表达为一过性变化,呈现短时上调的规律,时间与正畸牙移动时的疼痛时间吻合,推测P2X3在正畸牙移动中可能与疼痛传导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动 叉神经节 磷酸 p2x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7受体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晓娣 李倩倩(综述) +1 位作者 赵荣兰 彭效祥(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11,共5页
胰腺癌是目前预后较差的癌症之一,因胰腺癌细胞、肿瘤干细胞及复杂肿瘤微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对多种抗肿瘤药物具有高抗性。嘌呤能离子通道型7(P2X7)受体是ATP门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因子的分泌、介导细胞的存... 胰腺癌是目前预后较差的癌症之一,因胰腺癌细胞、肿瘤干细胞及复杂肿瘤微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对多种抗肿瘤药物具有高抗性。嘌呤能离子通道型7(P2X7)受体是ATP门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因子的分泌、介导细胞的存活与生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P2X7受体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并通过支持胰腺星状纤维细胞的增殖、调节MMP2/MMP9蛋白途径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文章主要就P2X7受体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受体 p2x7拮抗剂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和P_2X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安东 雷洁 +1 位作者 王元银 周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多种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的释放,ATP可激活P2X和P2Y受体,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P2X和P2Y受体均属于P2受体家族,其中P2X受体为配体门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允许钠、钙、钾等阳离子通过。P2Y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 多种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的释放,ATP可激活P2X和P2Y受体,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P2X和P2Y受体均属于P2受体家族,其中P2X受体为配体门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允许钠、钙、钾等阳离子通过。P2Y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三叉神经节中含有大量与外周痛觉传导有关的中小型神经细胞,P2X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的痛觉传导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三叉神经痛以及P2X受体的结构、分布、生物学特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p2x受体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叉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和维拉帕米对P2X_3受体介导的伤害性反应作用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梁尚栋 滕莉丽 +3 位作者 高云 许宝华 穆松牛 徐昌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6-478,共3页
关键词 川芎嗪 维拉帕米 磷酸 p2x受体 伤害性 反应 足底用药 鞘内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P2X_3受体介导心肌痛伤害性信息作用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桂林 梁尚栋 +3 位作者 徐昌水 高云 许宝华 张春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致心肌痛伤害性剌激后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细胞P2X3受体在心肌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大鼠新鲜分离的SCG神经元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及P2X3...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致心肌痛伤害性剌激后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细胞P2X3受体在心肌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大鼠新鲜分离的SCG神经元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及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的作用。结果①大部分受检细胞对ATP(1~1000μmol.L-1)敏感,ATP-激活电流(IATP)显示快失敏和慢失敏两种形式的内向电流,心肌缺血组IATP明显高于同一浓度时对照组的IATP。②在心肌缺血组SCG细胞,P2X3受体选择性激动剂α、β亚甲三磷酸腺苷(α,β-meATP)产生激活电流,而在对照组SCG细胞只有极少数细胞有此反应,且电流幅度小。③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100nmol.L-1)对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ATP(100μmol.L-1)-激活电流均出现抑制作用,且同一浓度的A-317491对心肌缺血组IATP的抑制作用较对照组IATP的作用更为明显。A-317491(100nmol.L-1)使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SCG细胞α,β-meATP(10μmol.L-1)-激活电流减小,对心肌缺血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④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SCG细胞ATP(100μmol.L-1)-激活电流的I-U曲线反转电位不变,均接近0mV。结论心肌缺血后P2X受体激动剂在SCG神经元激活电流增大,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可抑制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的电流。因此,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的P2X3受体可能参与心肌痛伤害性感受信息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p2x3 受体 心肌痛 颈上神经节 A-317491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7受体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淑萍 张云芳 +1 位作者 彭效祥 赵荣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0-764,共5页
P2X7受体(P2X7 purinergic receptor,P2X7R)属于双跨膜阳离子通道型受体,在体内受ATP门控,激活后可产生诸如阳离子通道开放、信号通路激活、炎症介质释放和细胞凋亡等效应,在多种肿瘤及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 P2X7受体(P2X7 purinergic receptor,P2X7R)属于双跨膜阳离子通道型受体,在体内受ATP门控,激活后可产生诸如阳离子通道开放、信号通路激活、炎症介质释放和细胞凋亡等效应,在多种肿瘤及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P2X7R在乳腺癌中表达异常,并通过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多种microRNA也可通过调节P2X7R基因的表达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文章对P2X7R的研究进展及其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受体 磷酸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痛动物模型及其在P2X受体介导痛觉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云 梁尚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10-1314,共5页
神经病理痛是临床上常见病症,对人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加之慢性神经病理痛持续时间长,其研究成为疼痛领域的热点和重点。该文综述的多种神经病理痛的动物模型,复制了人类神经病理痛的各种症状,... 神经病理痛是临床上常见病症,对人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加之慢性神经病理痛持续时间长,其研究成为疼痛领域的热点和重点。该文综述的多种神经病理痛的动物模型,复制了人类神经病理痛的各种症状,是研究神经病理痛的有效手段。三磷酸腺苷(ATP)是一种重要的疼痛信号物质,ATP可作用于P2X受体产生效应。应用神经病理痛动物模型,观察到P2X受体在神经病理痛的痛觉形成、传导和调节中有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神经病理痛治疗的新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痛 磷酸 p2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鼻咽癌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宇贤 王杨 +3 位作者 崔斐 崔彦芝 吴秉毅 郭坤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NE2/DDP和Allo-NK细胞,并设3个实验组:①处理组(经索拉非尼10ng/ml共孵育4h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②未处理组(常规培养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③对照组(常规培养的K562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细胞的ABCG2表达率和5种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法检测Allo-NK细胞对各实验组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分离后的CNE2/DDP细胞的ABCG2表达率为91.40%±2.32%,分选出的CD3-CD16+CD56+(Allo-NK)细胞纯度大于90%。未处理组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的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率分别为2.92%±0.33%、4.27%±0.33%、5.80%±0.62%、11.10%±3.15%、7.75%±1.14%,而处理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0.38%±1.23%、10.68%±1.26%、11.62%±1.22%、43.24%±4.42%、11.91%±0.88%;P<0.05)。在效靶比为10∶1、20∶1时,Allo-NK细胞对未处理组靶细胞的杀伤率为15.32%±1.34%、27.26%±6.81%,而对处理组靶细胞杀伤率为27.75%±4.12%、43.17%±5.9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索拉非尼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使其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基因 MDR 鼻咽肿瘤 杀伤细胞 天然 自然杀伤细胞激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2Y受体与三叉神经痛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莉莉 孙晖 +1 位作者 王元银 王烈成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36-338,共3页
腺苷三磷酸(ATP)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多种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释放ATP,ATP激活P2受体可引起疼痛。P2受体又分为P2X和P2Y两类。在受损的TG神经元上,P2Y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多。本文就ATP与P2Y... 腺苷三磷酸(ATP)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多种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释放ATP,ATP激活P2受体可引起疼痛。P2受体又分为P2X和P2Y两类。在受损的TG神经元上,P2Y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多。本文就ATP与P2Y受体表达间的相关性、P2Y受体在TG中的信号转导机制、P2Y受体对神经损伤性痛觉信号的转导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p2Y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神经元P2X受体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梁尚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1-226,共6页
关键词 外周神经元 p2x受体 嘌呤受体 磷酸 ATp 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2X_3受体介导的内向电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娜 陆一 +2 位作者 樊娟 邓小明 马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对分离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ATP受体P2X3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DRG神经元,给予外源性ATP诱导出瞬时型内向电流,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方法观察P2X3和P2X2/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T...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对分离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ATP受体P2X3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DRG神经元,给予外源性ATP诱导出瞬时型内向电流,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方法观察P2X3和P2X2/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TNP-ATP对这一电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观察PKA和PKC激动剂对ATP诱导的瞬时型内向电流的调节作用。结果在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上,ATP诱导的瞬时型电流可以被TNP-ATP抑制,其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21.7±7.6)nmol/L。PKA激动剂forskolin(1μmol/L)和PKC激动剂PMA(1μmol/L)均可以快速、可逆地抑制ATP诱导的瞬时型电流。结论在大鼠分离培养的DRG神经元,PKA和PKC可能通过磷酸化调节抑制P2X3受体的功能,从而抑制ATP诱导的瞬时型内向电流,提示蛋白激酶对P2X3受体的调节作用可能参与痛觉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p2x3受体 蛋白激酶A 蛋白激酶C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_3受体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欣娅 秦榜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2-1184,共3页
腺苷三磷酸(ATP)在机体内不仅作为一种供能物质存在,它还具有必奋性神经递质的功能,参与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其中嘌呤能P2X,受体为配体门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高度选择性地表达在与伤害性信息有关的中小直径感觉神经元。
关键词 p2x 病理性疼痛 受体 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 磷酸 感觉神经元 伤害性信息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受体的结构解析进展
14
作者 虞诗诚 郑超然 +2 位作者 顾霄鹏 李桂林 梁尚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74-1475,共2页
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配体门控P2X受体家族是由7个克隆亚型分别组装的同源或异源三聚体离子通道。研究显示,ATP不仅是细胞中主要的能量来源和核酸组分,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已证实[1-2],P2X受体为... 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配体门控P2X受体家族是由7个克隆亚型分别组装的同源或异源三聚体离子通道。研究显示,ATP不仅是细胞中主要的能量来源和核酸组分,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已证实[1-2],P2X受体为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并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可影响神经系统突触信号的快速传递,平滑肌细胞收缩、血小板聚集、巨噬细胞活化、细胞增殖和死亡等。 P2X受体斑马鱼P2X4受体晶体结构的发现极大地推进了对其P2 X受体分子和生理功能的理解,以及其药物靶点的预测和实验验证。本文探讨P2 X受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并简单介绍P2 X受体选择性配体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2x受体 磷酸 分子结构 结合位点 离子通道 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P2X7受体在视网膜变性类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祁玉麟 叶河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328,共6页
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是世界上主要的一类致盲性眼病,感光细胞等视网膜神经元细胞损伤及凋亡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嘌呤能离子通道型7(P2X7)受体在视网膜多种类型的细胞均有表达。研究发现,P2X7受体激活及其介导的信号异常表达与视网膜神经... 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是世界上主要的一类致盲性眼病,感光细胞等视网膜神经元细胞损伤及凋亡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嘌呤能离子通道型7(P2X7)受体在视网膜多种类型的细胞均有表达。研究发现,P2X7受体激活及其介导的信号异常表达与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变性死亡过程相关,而阻断或下调P2X7受体的激活表达可显著减少视网膜胶质细胞激活和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及凋亡。本文回顾近年来嘌呤P2X7受体参与视网膜变性类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并进行综述,探讨视网膜变性类疾病中针对P2X7受体可能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受体 磷酸 视网膜变性疾病 视网膜神经元细胞 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受体P2Y2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凯 张英驰 +1 位作者 杨勇 吴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探讨嘌呤受体P2Y2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 目的探讨嘌呤受体P2Y2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B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基因的表达,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钙结节和脂滴的生成。使用三磷酸尿苷(uridine triphosphate,UTP)作为P2Y2受体激动剂,使用P2Y2和P2Y4受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P2Y6受体拮抗剂评估P2Y2受体在UTP对B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影响中的作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UTP及P2Y2受体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25和125μmol/L浓度的UTP可以使BMSCs细胞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分别下降19%和6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表达分别下降56%和55%、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分别下降26%和70%,使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分别增加38%和52%、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分别增加17%和29%、降脂素(Adipsin)分别增加54%和93%,且不影响BMSCs细胞增生。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较,125μmol/L浓度的UTP可以使BMSCs细胞钙结节生成减少64%,脂滴形成增加40%。沉默P2Y2受体后UTP对BMSCs分化的影响明显减弱,而沉默P2Y4受体或抑制P2Y6受体则没有影响。UTP可激活BMSCs的ERK1/2信号通路,沉默P2Y2受体后UTP对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明显减弱。ERK1/2信号通路的阻滞剂U0126可以明显减弱UTP对BMSCs抑制成骨和促进成脂的作用。结论UTP通过激活P2Y2受体及ERK1/2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脂分化、抑制其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2受体 磷酸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对N9小胶质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国红 郭直岳 +3 位作者 尹雅玲 魏林郁 李新娟 李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97-1604,共8页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ATP)对N9小胶质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N9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ATP处理;(2)ATP组:接种24 h后行ATP处理;(3)KN-62(P2X7受体阻断剂)干预组:KN-62孵育30 min后行...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ATP)对N9小胶质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N9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ATP处理;(2)ATP组:接种24 h后行ATP处理;(3)KN-62(P2X7受体阻断剂)干预组:KN-62孵育30 min后行ATP处理,且KN-62存在于ATP作用整个过程。XTT法测各组N9小胶质细胞的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2X7受体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2X7受体蛋白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500μmol/L ATP和1 mmol/L ATP对细胞活力损伤程度较小,作用24 h后,细胞活力仍可达88.5%±5.5%和88.2%±8.4%。当ATP浓度达到或高于2 mmol/L时,细胞活力迅速降低,细胞发生皱缩,且随ATP作用时间延长,细胞活力逐渐降低,细胞密度逐渐减少,细胞皱缩程度加重,而KN-62干预后细胞活力较ATP组明显增多,细胞密度及形态明显好于ATP组。细胞周期及凋亡检测结果显示,ATP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细胞凋亡比例明显较对照组增多(P<0.01),KN-62干预可显著减轻ATP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减少(P<0.01)。免疫荧光显示,ATP及KN-62干预对N9小胶质细胞上P2X7受体的表达分布没有影响。Western blotting显示,正常对照组、ATP组及KN-62干预组间P2X7受体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ELISA结果显示,ATP及KN-62干预对IL-1β的释放没有作用。结论:高剂量ATP可诱发N9小胶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2X7受体介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有关,而与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小胶质细胞 受体 嘌呤能p2x7 KN-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减轻HIV gp120诱发的周围神经病理痛 被引量:9
18
作者 易智华 周聪发 +3 位作者 雷琼琼 胡夏菊 李玲艳 梁尚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 DRG)P2X_3受体(P2X_3R)介导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包膜糖蛋白gp120诱发周围神经病理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IV gp120诱发周围神经病...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 DRG)P2X_3受体(P2X_3R)介导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包膜糖蛋白gp120诱发周围神经病理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IV gp120诱发周围神经病理痛大鼠模型,其中Ost给药组大鼠于建模术前7 d至术后14 d灌胃给药(40 mg·kg^(-1)·d^(-1))。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缩足反射阈值(PWT)与热痛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实时定量PCR、蛋白印迹、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DRG中神经元P2X_3R、炎性因子及ERK、p-ERK等的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检测HEK293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激活电流及Ost对电流的影响。结果 gp120组大鼠PWT、PWL较假手术组(sham)减小,大鼠DRG中P2X_3R、TNF-αR及p-ERK表达均较sham组明显升高;gp120+Ost组大鼠PWT、PWL较gp120组增大,大鼠DRG中P2X_3R、TNF-αR及p-ERK表达均较gp120组降低;Ost抑制了转染人P2X_3R的HEK293细胞ATP激动电流。结论 Ost下调DRG神经元中P2X_3R,抑制相关信号通路与炎性反应,减轻gp120诱发的周围神经病理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神经病理痛 p2x 3受体 背根神经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包膜糖蛋白gp120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ATP诱导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慧 尹雅玲 +3 位作者 李超堃 赵红岗 马洁 李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03-1609,共7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三磷酸腺苷(ATP)诱导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及关键分子靶标。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TP处理培养的PC12细胞,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YO-PRO-1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 目的:探讨外源性三磷酸腺苷(ATP)诱导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及关键分子靶标。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TP处理培养的PC12细胞,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YO-PRO-1染色检测细胞膜通透性,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P2X7受体和pannexin1(Panx1)表达的变化。结果:(1)ATP(1mmol/L、3 mmol/L、5 mmol/L)作用3 h,可见随着ATP浓度升高,PC12细胞变圆,脱壁细胞增多;当ATP浓度为3mmol/L或5 mmol/L时,PC12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2)不同浓度的ATP(0、1、3、5 mmol/L)作用1 h,PC12细胞摄入YO-PRO-1的荧光强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同一浓度的ATP作用不同时间(15、30、60min),随着时间的增加,胞内的荧光强度也增加。(3)亮蓝G(P2X7受体的抑制剂)预处理可明显拮抗ATP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和胞内荧光强度增强(P<0.05),而生胃酮(Panx1的抑制剂)预处理不改变细胞活力和胞内的荧光强度(P>0.05)。(4)ATP作用3 h使PC12细胞P2X7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Panx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不大(P>0.05)。结论:胞外高浓度ATP引起PC12细胞的膜孔形成可能主要与P2X7受体的表达和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嘌呤能p2x7受体 pC12细胞 膜孔 亮蓝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保护被ATP损伤的PC12细胞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洁 沈慧 +3 位作者 王璐 宋景贵 韩亚州 李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1-1236,共6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的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胞内Ca2+浓度([Ca2+]i)及膜通透性的变化,探讨硫化氢神经保护作用的嘌呤信号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高分化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硫化氢的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胞内Ca2+浓度([Ca2+]i)及膜通透性的变化,探讨硫化氢神经保护作用的嘌呤信号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高分化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ATP处理;(2)ATP组:接种细胞24 h后ATP处理;(3)Na HS+ATP组:Na HS预先孵育30 min后再用ATP处理,并且Na HS始终存在于反应体系中;(4)KN-62(P2X7受体阻断剂)+ATP组:KN-62预先孵育30 min,其余同Na HS+ATP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Fura-2/AM荧光染料检测各组[Ca2+]i,检测荧光染料YO-PRO-1的相对荧光单位以反映膜的通透性。结果:(1)0.3mmol/L ATP对细胞活力无影响,但1、3、5、10 mmol/L ATP则呈浓度依赖式明显降低细胞活力,200μmol/L Na HS干预可明显逆转ATP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而800μmol/L Na HS预处理则加剧ATP对PC12细胞的损伤(P<0.05)。(2)ATP处理PC12细胞会引起[Ca2+]i迅速升高并且呈浓度依赖性,Na HS预处理能对抗ATP引起的[Ca2+]i升高(P<0.05)。(3)随着ATP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PC12细胞内YO-PRO-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Na HS预处理可明显减少细胞对YO-PRO-1的摄取(P<0.05)。结论:硫化氢可保护ATP损伤的PC12细胞,可能与其抑制[Ca2+]i升高和YO-PRO-1荧光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硫化氢 嘌呤p2x7受体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