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恒功率负载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无源控制研究
1
作者 王诗岳 王久和 +1 位作者 李建国 张雅静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针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无源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的EL模型,设计无源控制器。同时,引入了功率观测器来实时观测实际工程当中未知... 针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无源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带恒功率负载的EL模型,设计无源控制器。同时,引入了功率观测器来实时观测实际工程当中未知的功率,并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PI双闭环控制、外环PI内环无源控制策略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pwm整流 恒功率负载 无源控制 功率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低频共模电压的LCL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双分解-求和控制算法研究
2
作者 王彩勤 刘江 宋卫章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0-1136,共7页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需同时实现并网电流跟踪与谐振抑制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双分解-求和(Dual-Division-Summation,D-D-Σ)的并网电流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LCL滤波器两侧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变化量,建立了并网逆变器总...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需同时实现并网电流跟踪与谐振抑制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双分解-求和(Dual-Division-Summation,D-D-Σ)的并网电流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LCL滤波器两侧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变化量,建立了并网逆变器总占空比的数学模型。此外,采用一种简化估计方法实现低频共模电压的无传感器检测,有效抑制了由零序注入分量引起的三倍基频共模电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并网电流跟踪精度的同时实现了谐振抑制,并对低频共模电压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并网逆变 D-D-Σ并网电流控制算法 低频共模电压 零序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带不平衡负载的准比例谐振控制研究
3
作者 董锋斌 樊犇 +1 位作者 王宁 罗育恒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196,共8页
为解决三相电压型逆变电源在负载不平衡工况下引起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较高的问题,讨论了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双二阶广义积分器的正负序控制策略。首先,对不平衡负载条件下的输出电压进行分析,阐述了线性控制算法无法实现无静差控制的主... 为解决三相电压型逆变电源在负载不平衡工况下引起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较高的问题,讨论了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双二阶广义积分器的正负序控制策略。首先,对不平衡负载条件下的输出电压进行分析,阐述了线性控制算法无法实现无静差控制的主要原因,指出对负序分量的抑制是解决不平衡问题的主要途径;其次,仿真对比主流正负序分离方法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曲线,并选择响应性能最佳的方法进行离散化处理。将离散化的双二阶广义积分器应用于控制系统,并结合准比例谐振分别对其正序、负序分量进行控制,构建闭环控制系统;然后,使用劳斯判据作为闭环传递函数稳定性的判定标准,推导出控制算法参数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逆变 不平衡负载 准比例谐振 正负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成糕 王宇 +2 位作者 张艺 郝雯娟 夏宇航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模型预测控制具有结构简单、鲁棒性强和动静态性能良好等优点,因此其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外环采用PI线性调节器进行调节,影响了直流侧电压的动态性能。为此提出了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具有结构简单、鲁棒性强和动静态性能良好等优点,因此其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外环采用PI线性调节器进行调节,影响了直流侧电压的动态性能。为此提出了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策略,从而使直流侧电压仅经过1次调节即可实现快速收敛。为了实现此策略,首先,根据数学模型推导得到了虚拟转矩的表达式;其次,根据负载突变前、后直流侧输出电压保持不变,同时结合功率守恒原则,分析建立了负载突变时的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方程,求得零矢量与前进矢量的作用时间;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实现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系统负载突变时的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pwm整流 预测控制 动态性能 虚拟转矩冲量平衡控制策略 负载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分类的NPC型三电平双三相PMSM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庆庆 步凡 +1 位作者 谢晓彤 夏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768,I0030,共12页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角区域分类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以基波子平面大投影幅值为原则,对729个电压矢量进行初筛;接着,基于三角区域分类方法对筛选后的电压矢量进行分类,并对期望电压进行所属三角区域定位、确定候选矢量。设计满足电机定子电流谐波抑制及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目标函数;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和逆变器特征研究多目标控制权重因子的理论设计方法。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及对比实验表明,所研究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改善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钳位三电平六相逆变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分类 谐波电流 中点电位 预测电压控制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PWM电压型逆变器的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雪生 李春文 +1 位作者 汤洪海 戎袁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提出一种三相PWM电压型逆变器的积分型滑模控制方案。首先分析并建立了三相逆变器的dq模型,针对dq模型设计控制器,控制器分为内外两个环,外环为伺服补偿控制器,保证系统具有期望的动态特性并补偿负荷扰动;内环为滑模控制器,消除系统参... 提出一种三相PWM电压型逆变器的积分型滑模控制方案。首先分析并建立了三相逆变器的dq模型,针对dq模型设计控制器,控制器分为内外两个环,外环为伺服补偿控制器,保证系统具有期望的动态特性并补偿负荷扰动;内环为滑模控制器,消除系统参数摄动产生的影响。在内外环共同作用下,系统对参数摄动以及时变的负荷干扰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参数摄动和负荷突变时,系统输出电压能够很好的跟踪参考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 电压逆变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解耦控制的三相电压型SPWM逆变器 被引量:16
7
作者 邹祖冰 蔡丽娟 甘辉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7-60,共4页
该文针对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所用的三相电压型SPWM 逆变器,采用非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反馈理论,建立了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非线性数学模型,推导出其反馈线性化方程,从而得出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控制策略。... 该文针对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所用的三相电压型SPWM 逆变器,采用非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反馈理论,建立了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非线性数学模型,推导出其反馈线性化方程,从而得出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解耦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实现三相电压型 PWM 逆变器的解耦控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提高变速风力发电机组供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wm逆变 三相电压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 无功电流 非线性解耦控制 供电质量 非线性数学模 仿真 非线性反馈 非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步法在三相电压型脉冲调宽逆变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董锋斌 钟彦儒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28-932,共5页
针对三相电压型脉冲调宽(pulse-width-modulation,PWM)逆变器这个时变的、多模态的非线性系统,应用开关函数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引入开关周期平均算子将离散的系统化为连续系统,得到具有参数严格反馈形式的二阶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针对三相电压型脉冲调宽(pulse-width-modulation,PWM)逆变器这个时变的、多模态的非线性系统,应用开关函数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引入开关周期平均算子将离散的系统化为连续系统,得到具有参数严格反馈形式的二阶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应用反向递推方法,通过逐步选择虚拟控制量和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使每个状态分量具有适当的渐近特性,实现整个系统在大扰动下的全局渐近稳定性,进而得到反馈控制律的一般表达式.将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系统参数代入后得到其反馈控制规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 非线性系统 反步法 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调制度下NPC逆变器扇区重构型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及中点平衡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瀚林 赵咪 +2 位作者 黄毅 闫海超 鲁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73-2586,共14页
中点钳位(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存在直流侧电容中点电压失衡问题,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VSVPWM)在中高调制度下中点调节能力较弱。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扇区重构型VSVPWM(SR-VSVPWM)。首先,通过引入等效中矢量并重构位于中高调制度的扇区... 中点钳位(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存在直流侧电容中点电压失衡问题,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VSVPWM)在中高调制度下中点调节能力较弱。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扇区重构型VSVPWM(SR-VSVPWM)。首先,通过引入等效中矢量并重构位于中高调制度的扇区,提高中高调制度下中点调节能力。其次,采用占空比调制法平滑开关切换。再次,对其多种调制度下的中点调节裕度进行分析,揭示影响其中点调节能力的因素。最后,通过Starsim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与传统VSVPWM单一小矢量调节相比,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中高调制度下中点偏移平衡速度与中点波动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点钳位(NPC)三电平逆变 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中点电压平衡 扇区重构 等效中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策略的微网逆变器负载侧电压-功率自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10
作者 张伟琦 王艳敏 +1 位作者 张涵清 王家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76,共13页
微网负载侧并/离网状态的变化影响着逆变器的输出状态配置。为进一步增强微网逆变器输出状态的自协调能力,简化多模式控制系统并用的复杂性,基于滑模策略(SMC)设计一种电压-功率自协调控制系统。首先,建立微网逆变器功率传输模型,基于... 微网负载侧并/离网状态的变化影响着逆变器的输出状态配置。为进一步增强微网逆变器输出状态的自协调能力,简化多模式控制系统并用的复杂性,基于滑模策略(SMC)设计一种电压-功率自协调控制系统。首先,建立微网逆变器功率传输模型,基于其有功/无功约束下输出电压特性分析,引入虚拟补偿电压构建电压-功率自协调控制关系;接着,利用SMC策略实现控制系统各模块功能,并结合SMC控制律特性分析其稳定性;最后,设计不同工况下的仿真与实验,分析并验证了所提控制系统能够在逆变器最大输出功率限制下,依据负载侧运行状态自协调转换逆变器输出电压-功率状态,在满足负载侧用电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的响应时间与输出稳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三相逆变 滑模策略 自协调控制 功率约束 电压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跟网型光伏逆变器混联的配电网有功无功双层调压策略
11
作者 付利达 贾清泉 +3 位作者 孙玲玲 蔺俊明 王超 曹馨元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1-183,共13页
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加剧了电压越限风险。构网/跟网型逆变器混联并网的情况下,如何协调构网/跟网型设备和传统设备调节配电网电压成为重要问题。考虑构网/跟网型设备的不同调节特性,提出一种多类型设备协同调压方法。首先,根据... 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加剧了电压越限风险。构网/跟网型逆变器混联并网的情况下,如何协调构网/跟网型设备和传统设备调节配电网电压成为重要问题。考虑构网/跟网型设备的不同调节特性,提出一种多类型设备协同调压方法。首先,根据节点电气距离选取出构网型设备最优配置节点,在此类节点配置构网型设备,建立起构网/跟网型设备混联的配电网调压模型;其次,考虑短时间尺度下的调压需求,计算极端场景下构网型光伏逆变器的备用容量,留取一定无功裕量;然后,在日前阶段考虑配电网有功无功耦合特性,构建有功无功双层优化模型,通过有功无功协调优化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和电压偏差;最后,通过Fisher最优分割法对离散设备进行动态无功优化,得到最优动作时间和挡位,有效降低了离散设备的动作次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电压控制效果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逆变 跟网逆变 光伏 配电网 电压越限 调压 有功 无功 双层优化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预测与无参数参考的LC型滤波逆变器三矢量预测控制方法
12
作者 吕立傲 胡存刚 +2 位作者 芮涛 冯壮壮 孙晓磊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06-5316,共11页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依赖性的问题,首先,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型滤波逆变器的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造了电流-电压梯度查表法,分析不同矢量对应的电感电流梯度与电容电压梯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梯度全更新并基于梯度进...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依赖性的问题,首先,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型滤波逆变器的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造了电流-电压梯度查表法,分析不同矢量对应的电感电流梯度与电容电压梯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梯度全更新并基于梯度进行电流-电压的无模型预测值计算;其次,通过分析电流-电压采样值与参考值之间的相位幅值关系,构造基于采样信号相位差值的计算方法,实现LC型滤波逆变器的无参数参考值计算;再次,进一步建立电压-电流双目标价值函数,实现下一控制周期最优矢量的选取;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所提方法与传统控制方法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输出电压纹波、总谐波畸变率以及预测误差等指标进行对比,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控制方法实现了LC型滤波逆变器无模型预测控制,消除了传统无模型预测中参考值计算对系统参数的依赖,在参数失配条件下可有效降低输出电压预测误差,增强所提控制方法的参数鲁棒性,进一步改善参数失配条件下逆变器输出电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逆变 LC滤波 三矢量 无模预测控制 无参数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压环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泽昆 程鹏 贾利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7,共10页
随着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构网型并网逆变器作为新型电源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单电压环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因具有更强的小信号稳定性而在新能源并网中具有独特优势。同时,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在大扰动下呈现与同步电机不同的暂态响应... 随着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构网型并网逆变器作为新型电源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单电压环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因具有更强的小信号稳定性而在新能源并网中具有独特优势。同时,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在大扰动下呈现与同步电机不同的暂态响应,容易产生暂态失稳。针对这一问题,以单电压环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大扰动模型为基础,采用相平面图的方法分析了大扰动下功率控制环、电压控制环对逆变器的暂态作用,给出了关键控制器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刻画了功角的暂态响应特性。同时,揭示了有功控制环、无功控制环和单电压环在暂态期间会改变功角超调量、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和变化率,进而影响并网逆变器的暂态稳定性。基于上述分析,给出了减小有功和无功下垂系数,增大电压积分系数和低通滤波器截止角频率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可增强单电压环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分析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并网逆变 暂态稳定性 电压 相平面图 大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电压轨迹的三相逆变器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小健 于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6-1116,I0021,共12页
开关管开路故障会让功率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与电流产生严重畸变,因而降低了变换器输出的电能质量。开路故障出现后其余功率开关器件的损耗可能增加,所以容易在电路中引发二次故障。文中提出一种针对三相逆变器开关管开路故障的故障诊断方... 开关管开路故障会让功率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与电流产生严重畸变,因而降低了变换器输出的电能质量。开路故障出现后其余功率开关器件的损耗可能增加,所以容易在电路中引发二次故障。文中提出一种针对三相逆变器开关管开路故障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类型与故障器件的辨识通过分析三相逆变器在αβ平面上的输出电压轨迹实现,仅需要测量滤波后的输出线电压。所提出的方法易于实现,可以诊断三相逆变器的所有开关管开路故障情况。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开路故障 三相逆变 电压轨迹 克拉克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微分器LC型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15
作者 苑国锋 葛怀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2-469,共8页
针对传统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微分器存在的相位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数字微分器的LC型离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该方法设计新的相位补偿器,该相位补偿器可更加准确地补偿后向差分微分器引入的相位滞后,增大系统正向阻尼区间,使... 针对传统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微分器存在的相位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数字微分器的LC型离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该方法设计新的相位补偿器,该相位补偿器可更加准确地补偿后向差分微分器引入的相位滞后,增大系统正向阻尼区间,使电容电压有源阻尼反馈系数有更大的选择区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对谐振尖峰的抑制能力。所提出的新型微分器与理想微分器的频率特性更接近,且可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方式设计有源阻尼反馈系数。通过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阻尼 微分 LC离网逆变 电容电压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和主电路设计 被引量:72
16
作者 史伟伟 蒋全 +2 位作者 胡敏强 唐国庆 蒋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5,共6页
提出了一套主电路设计方法 .首先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三相PWMVSR的数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建立了三相PWMVSR的等效电路模型 ;然后根据上述模型分别对三相PWMVSR的交流侧和直流侧进行了理论分析 ;最后着重分析讨论了交流电... 提出了一套主电路设计方法 .首先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三相PWMVSR的数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建立了三相PWMVSR的等效电路模型 ;然后根据上述模型分别对三相PWMVSR的交流侧和直流侧进行了理论分析 ;最后着重分析讨论了交流电感、直流电压、直流电容等参数的选择 .这对三相PWMVSR的主电路设计有着理论指导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pwm整流 功率电路 矢量控制pwm 数学模 主电路设计 pwmV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141
17
作者 邓卫华 张波 +2 位作者 丘东元 卢至锋 胡宗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7-103,共7页
该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在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提出其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控制策略,实现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研究表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控制能较理想地实现三相... 该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在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提出其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控制策略,实现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研究表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控制能较理想地实现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解耦,完成其功率因数校正及整流器输出特性控制的功能。文中给出了完整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pwm整流 状态反馈 线性化解耦控制 微分几何理论 非线性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42
18
作者 沈坤 章兢 +2 位作者 王玲 姚晓阳 王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3-289,共7页
针对三相三线制电压型逆变器,提出了一种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在dqo旋转坐标系下构建了三相三线制电压型逆变器的直流增量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控制系统预测模型;依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预测控制器的优化性能指标,求解优化性能指... 针对三相三线制电压型逆变器,提出了一种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在dqo旋转坐标系下构建了三相三线制电压型逆变器的直流增量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控制系统预测模型;依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预测控制器的优化性能指标,求解优化性能指标得出控制时域内最优控制增量表达式;采用根轨迹法分析了预测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预测控制器参数。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在三相三线制电压型逆变器空载、带阻感负载、带非线性负载及负载投入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且其输出电压质量优于传统的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环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三相电压逆变 优化性能指标 根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控制方法的发展综述 被引量:100
19
作者 程启明 程尹曼 +2 位作者 薛阳 胡晓青 王映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控制技术对提高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性能非常重要。介绍了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双闭环直接电流控制方式,全面地概述了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按控制理论发展规律把这些方法进行了科学分类,这些控制方法可... 控制技术对提高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性能非常重要。介绍了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双闭环直接电流控制方式,全面地概述了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按控制理论发展规律把这些方法进行了科学分类,这些控制方法可分为传统线性/非线性控制、现代非线性控制及智能控制等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展望了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pwm整流 控制方法 综述 双闭环控制 直接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级联的静止同步补偿器 被引量:19
20
作者 伏祥运 王建赜 +2 位作者 张小聪 曾繁鹏 纪延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72-76,共5页
提出一种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级联的静止同步补偿器。该补偿器主电路由具有独立直流侧电容的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通过单相耦合变压器级联而成,耦合变压器的容量为补偿器容量的1/3,具有逆变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应力小、直流侧电容电压波动... 提出一种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级联的静止同步补偿器。该补偿器主电路由具有独立直流侧电容的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通过单相耦合变压器级联而成,耦合变压器的容量为补偿器容量的1/3,具有逆变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应力小、直流侧电容电压波动小、补偿电流的波形品质好等优点。采用移相脉宽调制技术可以在不改变输出电压品质的情况下降低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将输出电压的谐波主频带推至3倍开关频率附近,采用d-q解耦控制可提高补偿器的响应速度。考虑到补偿器中各逆变器可能存在参数不一致的问题,对各逆变器的直流侧进行电压平衡控制,仿真实验证明了该补偿器及其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静止同步补偿 三相电压 逆变 级联 移相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