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目标遗传粒子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立新 栾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5,共5页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提高电网高效运行和节能的关键环节。建立了综合考虑有功网损最小、电压偏差最小及静态电压裕度最大的三目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模型。提出了遗传粒子群(GAPSO)混合算法,并将算法运用于IEEE14与IEEE30节点电力系统无功...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提高电网高效运行和节能的关键环节。建立了综合考虑有功网损最小、电压偏差最小及静态电压裕度最大的三目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模型。提出了遗传粒子群(GAPSO)混合算法,并将算法运用于IEEE14与IEEE30节点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该算法先通过选择操作,选出优秀的样本,在利用交叉操作增加种群的多样性。然后进行变异操作提高种群的局部搜索能力。通过数据计算和比较GAPSO算法在收敛速度、精度和全局搜索能力上均优于常规GA算法和PSO算法。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遗传粒子群算法 三目标优化 静态电压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混合填充吸波材料的三目标粒子群优化
2
作者 赵雨辰 豆建华 +2 位作者 田浩 刘江凡 席晓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99,共5页
使用多层结构来离散自由空间到金属衬底之间理想的连续阻抗变化过程是吸波材料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较多层数的精细结构能够更好地逼近这一连续变化过程以获得更理想的吸波性能,但也会增加工程实现成本和复杂度。因此,实际工程中往往需... 使用多层结构来离散自由空间到金属衬底之间理想的连续阻抗变化过程是吸波材料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较多层数的精细结构能够更好地逼近这一连续变化过程以获得更理想的吸波性能,但也会增加工程实现成本和复杂度。因此,实际工程中往往需要在结构层数和逼近精度等诸多相互矛盾的因素之间寻求平衡。文中采用石墨烯纳米片(GNS)/片状羰基铁颗粒(FCI)混合填充的多层吸波材料,在由极化无关的宽带宽角吸波性能、FCI填充量以及最终层数这三个指标所张成的三维目标空间中,基于粒子群优化对多层吸波材料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显示,相比于吸波性能和磁性粒子填充量二维空间中的设计结果,在FCI填充量仅需增加不到3.3 wt%的情况下,即可使所需层数下降50%并保持原有吸波能力的98%;不进行优化的GNS填充量仅增加0.6 wt%,且得益于层数的显著减少,吸波材料的总厚度降低了14%,综合性能也提高了27.9%。此外,与其它不同优化策略的系统进行了对比,文中设计为混合填充吸波材料的多目标优化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混合填充吸波材料 粒子群优化 三目标优化设计 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碳排放的风-光-抽水蓄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40
3
作者 刘忠 陈星宇 +2 位作者 邹淑云 潘宜桦 李金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18,共10页
合理的系统容量配置方案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基础。文中提出了一种并网型风-光-抽水蓄能联合运行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以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系统模型,基于中国东南沿海某近陆海岛的真实... 合理的系统容量配置方案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基础。文中提出了一种并网型风-光-抽水蓄能联合运行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以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系统模型,基于中国东南沿海某近陆海岛的真实数据,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然后,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实现无偏折中策略获取最优容量配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联合运行系统能在最大限度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基础上实现连续稳定运行;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决策最优容量配置方案是可行的,且联合运行系统在全项目周期里的碳排放量随着灰色关联度的增大而减小;适当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入网率能够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配置 三目标优化 联合运行系统 碳排放 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的差分花朵授粉算法的无功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立新 王丽雅 董昂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3-618,共6页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有效处理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电压质量和减少电力线路的有功网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包含对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针对于传...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有效处理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电压质量和减少电力线路的有功网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包含对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针对于传统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方面的缺陷与不足,文章提出基于粒子群的差分变异花朵授粉算法(DFPA-PSO)。该算法融入花朵授粉算法中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过程和差分算法中的变异操作。拓宽粒子搜索区域的同时,还增加粒子的多样性。将该算法应用于IEEE-14节点的标准测试电力系统中,综合考虑有功网损、电压偏移和电压稳定裕度三目标优化模型,将实验结果与其他算法进行相比较,明显看出该算法的寻优能力强,收敛速度优于其他算法,有功网损也有所降低,鲁棒性好,从而证明了本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朵授粉算法 三目标优化 无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in driver protection under secondary impact 被引量:3
5
作者 WANG Wen-bin ZHOU He-chao ZHAN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905-915,共11页
An EMU train with detailed cabin structura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secondary impact between train driver and control desk is fully analysed and two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reduce the dr... An EMU train with detailed cabin structura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secondary impact between train driver and control desk is fully analysed and two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reduce the driver injury severity,such as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the driver seat position and equipping the train with three-point seat belt.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river seat posi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river injury severity during a secondary impact.According to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some Pareto solutions are suggested to design the driver seat position.Besides that,it is also indicated although the chest and leg are well protected when the driver wears a two-point seat belt,it increases the head injure during a secondary impact.On the other hand,the three-point seat belt can supply the train driver with an overall protection against the secondary impact.The injury criteria(HIC,VC,TI)of the driver with the three-point seat belt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driver without seat belt.Moreover,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analysis,the limited load of the three-point seat belt is suggested about 1.5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 collision secondary impact driver protec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three-point seat be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