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布增强聚苯醚/三烯丙基异氰酸酯复合材料耐热性和相态研究
1
作者 田勇 王秀芳 杨卓如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49,54,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聚苯醚(PPE)/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树脂的耐热性以及玻璃布增强PPE/TAIC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相态。结果表明:PPE/TAIC树脂混合物的耐热性随着PPE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且玻璃布增强PPE/TAIC复合材...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聚苯醚(PPE)/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树脂的耐热性以及玻璃布增强PPE/TAIC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相态。结果表明:PPE/TAIC树脂混合物的耐热性随着PPE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且玻璃布增强PPE/TAIC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优于纯PPE/TAIC树脂混合物;偶联剂的种类对PPE/TAIC复合材料的界面状态有较大的影响,A-172对PPE/TAIC复合材料来说是有效的硅烷偶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丙基氰酸 复合材料 耐热性 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熔融改性聚丙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莉莉 张雯 +3 位作者 林剑英 张华集 林为 王月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2-67,共6页
在复合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的引发下,采用多官能团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对聚丙烯(PP)进行熔融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测... 在复合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的引发下,采用多官能团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对聚丙烯(PP)进行熔融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产物的凝胶率。结果表明,TAIC的加入使改性PP的凝胶率增大,熔体流动速率减小,当TAIC为5份时,凝胶率达到最大值30.83%,而熔体流动速率达到最小值1.09g/10min。与纯PP相比,PP-g-TAIC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 熔融改性 反应挤出 丙基氰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合成废渣中氯化钠的回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文灿 杨春平 +1 位作者 何慧军 吕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1-394,共4页
采用浸取—抽滤分离—减压蒸发—结晶的方法处理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合成废渣,回收其中的氯化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液固比、浸取温度、搅拌时间对氯化钠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取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30 ... 采用浸取—抽滤分离—减压蒸发—结晶的方法处理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合成废渣,回收其中的氯化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液固比、浸取温度、搅拌时间对氯化钠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取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30 min、液固比为15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氯化钠回收率为81.53%。回收氯化钠产品符合GB/T 5462—2003《工业盐》精制工业盐一级标准。采用本工艺每处理1 t TAIC合成废渣可节约费用3 064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氰脲酸 合成废渣 氯化钠 回收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勇 赵卫平 吕建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以异氰尿酸和氯丙烯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季铵盐为催化剂,合成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并考察了合成工艺参数对收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 以异氰尿酸和氯丙烯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季铵盐为催化剂,合成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并考察了合成工艺参数对收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n(异氰尿酸)∶n(氯丙烯)=1∶4,氯丙烯滴加温度100℃,滴加时间2 h,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5 h,四甲基氯化铵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收率可达93.3%(以异氰尿酸计),纯度为97.9%(HP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氰尿酸 季铵盐 表征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收剂烯丙基异丁基硫氨酯在硫化铜矿表面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学勇 韩跃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2,共5页
烯丙基异丁基硫氨酯(ATC)是新一代酯类选矿药剂,它对黄铜矿捕收力强,黄铁矿捕收力弱,是铜硫分离的优良捕收剂。为了考察ATC对黄铜矿和黄铁矿分离的影响及吸附机理,在纯矿物浮选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动电位、吸附量测量试验和红外光谱分... 烯丙基异丁基硫氨酯(ATC)是新一代酯类选矿药剂,它对黄铜矿捕收力强,黄铁矿捕收力弱,是铜硫分离的优良捕收剂。为了考察ATC对黄铜矿和黄铁矿分离的影响及吸附机理,在纯矿物浮选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动电位、吸附量测量试验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ATC在试验pH范围内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于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ATC的捕收力及选择性均强于传统捕收剂Z-200;在pH=9.0、ATC用量为11.8 mg/L时,黄铜矿与黄铁矿回收率相差55个百分点;矿浆pH对黄铜矿可浮性影响较小,对黄铁矿可浮性影响大;ATC用量对黄铜矿电位影响大,对黄铁矿电位影响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TC在黄铜矿表面是化学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是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丁基硫氨 捕收剂 硫化铜矿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基聚乙二醇存在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薛强 强西怀 张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以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2400)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单体,以2,2′-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AIBI,VA-440)为引发剂,通过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各种单体均... 以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2400)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单体,以2,2′-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AIBI,VA-440)为引发剂,通过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各种单体均参加了共聚反应;通过测定乳液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黏度,考察了APEG-2400、AIBI及DMC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PEG-2400用量为3.0%,AIBI用量为1.2%,DMC用量为3.0%时,可制得具有良好外观且性能稳定的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聚乙二醇 甲基丙酰氧乙基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丙 无皂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改善电池的高温性能
7
作者 刘松涛 宁凡雨 +3 位作者 王磊 王发成 于智航 刘兴江 《电池》 2025年第4期763-766,共4页
高镍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时,面临高温界面稳定性差、产气等问题。优化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添加剂比例,可提升高温性能。在基础电解液1.2 mol/L LiPF 6/EC+DEC+EMC(体积比2∶3∶5)中,添加质量分数0.5%TAIC,可改善高温性能,... 高镍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时,面临高温界面稳定性差、产气等问题。优化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添加剂比例,可提升高温性能。在基础电解液1.2 mol/L LiPF 6/EC+DEC+EMC(体积比2∶3∶5)中,添加质量分数0.5%TAIC,可改善高温性能,并保持常温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使用该电解液的电池,60℃存储30 d,内阻增长率为48.9%,相比对照组降低29.1个百分点;以80%容量保持率为终点,45℃下可以1.00 C在2.5~4.2 V循环880次,相比对照组循环次数增加了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丙基腈脲酸(TAIC)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大孔共聚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杭德华 袁直 +1 位作者 孙君坦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41-1044,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 ,二乙烯苯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作为混合交联剂 ,甲苯和正庚烷为混合致孔剂 ,通过悬浮聚合 ,合成了一系列 GMA-DVB-TAIC大孔共聚物 ,考察了不同反应阶段共聚物的孔结构 ,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用量、致孔剂的...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 ,二乙烯苯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作为混合交联剂 ,甲苯和正庚烷为混合致孔剂 ,通过悬浮聚合 ,合成了一系列 GMA-DVB-TAIC大孔共聚物 ,考察了不同反应阶段共聚物的孔结构 ,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用量、致孔剂的用量和比例 ,可以得到具有较大孔容和孔径、较高热稳定性和性能优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酸缩水甘油 二乙 丙基氰脲酸 大孔共聚物 合成 结构 性能 血液灌流 吸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辐照交联对三聚氰胺/PA6阻燃防熔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施楣梧 周国泰 朱士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将纺丝级聚己内酰胺(PA6)与三聚氰胺以及辐敏剂三烯丙基氰尿酸酯(TAC)共混后造粒压片,再经γ辐射。研究了辐照交联对其阻燃防熔滴性能和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 kGy^100 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不含TAC的阻燃体系,辐射后氧指数... 将纺丝级聚己内酰胺(PA6)与三聚氰胺以及辐敏剂三烯丙基氰尿酸酯(TAC)共混后造粒压片,再经γ辐射。研究了辐照交联对其阻燃防熔滴性能和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 kGy^100 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不含TAC的阻燃体系,辐射后氧指数有小幅度的增加,熔滴情况变化不大;含TAC的阻燃体系,随辐照剂量和三聚氰胺用量的增加,氧指数逐渐增加,熔滴情况逐步得到改善直至无熔滴,垂直燃烧性能达UL94V-0级。热重分析表明,辐射后阻燃体系的残炭量较辐射前有明显提高。对燃烧后的炭层形貌观察后发现,辐照后炭层变得结实、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交联 聚己内酰胺 丙基氰尿酸 三聚氰胺 阻燃 防熔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泡型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管仲达 姚汉清 姜霄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65-3368,3373,共5页
在氮气保护下,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醋酸酯与七甲基三硅氧烷为原料,在Karstedt催化剂催化下反应,制得了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讨论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物... 在氮气保护下,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醋酸酯与七甲基三硅氧烷为原料,在Karstedt催化剂催化下反应,制得了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讨论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物摩尔比为1.4∶1.0,催化剂用量为0.10%(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2 h,制得的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表面张力很小,铺展性能和低泡效果均较好,0.1%聚醚酯改性三硅氧烷的表面张力为20.81 mN/m,铺展直径为43.0 mm,发泡力为1.13,5 min稳泡性为0.20。产品结构经红外光谱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聚氧乙醚醋酸 七甲基硅氧烷 聚醚改性硅氧烷 农用助剂 低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性高熔体聚丙烯的制备及其挤出发泡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圣飞 朱贤兵 +2 位作者 胡伟 陈祥星 王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60,83,共5页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为助交联剂,通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研究了DCP用量对PP的流变性能、材料的热性能及发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P与TAIC配合使用能有效控制PP交...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为助交联剂,通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研究了DCP用量对PP的流变性能、材料的热性能及发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P与TAIC配合使用能有效控制PP交联,从而制得有一定凝胶含量的HMSPP,同时材料的耐热性也得以提高,当DCP用量为0.8份,TAIC为3份时,制备的HMSPP,挤出发泡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 过氧化二丙苯 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 发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交联聚丙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小虎 程勇 +2 位作者 周路路 王谋华 郭晓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为了提高直链型聚丙烯(PP)的发泡性能,选用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为交联剂与PP共混热压成PP片材,用伽玛射线对PP片材进行辐射改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对不同TAIC含量和不同吸收剂量PP片材进行发泡研究。结果表明,TAIC的质... 为了提高直链型聚丙烯(PP)的发泡性能,选用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为交联剂与PP共混热压成PP片材,用伽玛射线对PP片材进行辐射改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对不同TAIC含量和不同吸收剂量PP片材进行发泡研究。结果表明,TAIC的质量分数为0.5%~2%时,PP较为适宜发泡。当TAIC质量分数为2%(PP2)时,辐射交联增加了PP2的交联度,降低了PP2的熔体流动速率,提高了PP2的发泡性能。PP2片材吸收剂量为10 k Gy时,交联最为充分,此时PP2发泡的性能较好(泡沫的泡孔尺寸分布均匀,体积膨胀率为15)。在相同的发泡条件下,辐照改性PP2的泡孔直径大小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交联 丙基氰脲酸 聚丙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中硫代亚磺酸酯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晓辉 李星 +1 位作者 孙芸 陆利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4-198,共5页
采用乙醇溶液提取大蒜中的硫代亚磺酸酯,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硫代亚磺酸酯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64.89%,提取温度为19.06℃,提取时间为1.48 h,料液比为... 采用乙醇溶液提取大蒜中的硫代亚磺酸酯,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硫代亚磺酸酯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64.89%,提取温度为19.06℃,提取时间为1.48 h,料液比为1∶4.48(g∶mL),硫代亚磺酸酯含量可达4.17 mmol/100 g。对硫代亚磺酸酯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硫代亚磺酸酯稳定性下降,提取液在贮存过程中,随着硫代亚磺酸酯含量的降低,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与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的含量会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亚磺酸 丙基二硫醚 丙基硫醚 响应面分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乙烯多胺胺化GMA-TAIC共聚物大孔树脂的合成及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树人 晏欣 +1 位作者 余红伟 周斌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
用自由基悬浮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三烯丙基异尿氰酸酯(TAIC)(80/20)共聚物大孔树脂,通过环氧基与多乙烯多胺的反应得到了相应的胺化树脂。在GMA-TAIC共聚物大孔树脂上键合多乙烯多胺会导致树脂孔体积和孔隙率的下降。... 用自由基悬浮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三烯丙基异尿氰酸酯(TAIC)(80/20)共聚物大孔树脂,通过环氧基与多乙烯多胺的反应得到了相应的胺化树脂。在GMA-TAIC共聚物大孔树脂上键合多乙烯多胺会导致树脂孔体积和孔隙率的下降。合成的胺化树脂对重金属Cu(II)、Co(II)、Ni(II)、Zn(II)、Cd(II)、Mn(II)和Pb(II)离子有相当高的吸附容量,其中对Cu(II)离子吸附容量最大、吸附速率最快,吸附速率次序为:Cu(II)>Cd(II)>Zn(II)>Pb(II)>=Co(II)>Mn(II),胺化树脂对这些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伪二级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酸缩水甘油醚 丙基尿氰酸 多乙多胺 吸附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聚醚多元醇亚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田林 王俊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7,17,共4页
研究了由丙三醇和环氧氯丙烷以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而成的低摩尔质量聚醚多元醇与亚磷酸三甲酯的反应 ,合成了具有水溶性和光固化特点的聚醚多元醇亚磷酸酯阻燃剂。结果表明 :低摩尔质量聚醚多元醇与亚磷酸三甲酯之间发生了Arbuzov... 研究了由丙三醇和环氧氯丙烷以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共聚而成的低摩尔质量聚醚多元醇与亚磷酸三甲酯的反应 ,合成了具有水溶性和光固化特点的聚醚多元醇亚磷酸酯阻燃剂。结果表明 :低摩尔质量聚醚多元醇与亚磷酸三甲酯之间发生了Arbuzov重排反应和酯交换反应以及酯交换聚合反应 ;当反应温度为 14 0~ 160℃ ,反应时间为 6h时 ,合成产物是一种可光固化的、具有抗老化和增塑功能的、不饱和度为 3 0~ 60KOHmg/g和磷含量为 10 84%~ 16 58%的新型有机磷系阻燃剂FR 13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亚磷酸 Arbuzov重排反应 环氧氯丙烷 丙基缩水甘油醚 聚醚多元醇 亚磷酸 有机磷系阻燃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的交联(英文)
16
作者 王勋林 孟跃中 R.K.Y.LI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4-6,共3页
利用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多官能团化合物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对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进行了交联研究。研究发现, DCP和TAIC的用量对PPC的交联均有较大影响, PPC交联后,其凝胶含量、机械性能、弹性模量、玻璃化转变温... 利用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多官能团化合物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对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进行了交联研究。研究发现, DCP和TAIC的用量对PPC的交联均有较大影响, PPC交联后,其凝胶含量、机械性能、弹性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所增加, 1%的DCP和4%的TAIC用量可得到较理想的交联PPC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交联 过氧化二丙苯 丙基氰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助交联剂为第二单体的聚丙烯熔融接枝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宗伟 王旭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以助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或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作为聚丙烯(PP)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过程中的第二单体制备PP-g-MAH,与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常用的第二单体进行了对比,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以TAIC为例,研... 以助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或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作为聚丙烯(PP)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过程中的第二单体制备PP-g-MAH,与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常用的第二单体进行了对比,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以TAIC为例,研究了其用量对PP-g-MAH接枝率、熔体流动速率(MFR)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苯乙烯等第二单体相比,以助交联剂TAIC或TAC为第二单体,制备的PP-g-MAH接枝率更高,MFR更低,且未产生刺激性气味;在MAH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当TAIC用量(占PP-g-MAH中PP质量的百分数)由0%增加至0.5%时,接枝率由0.36%增至0.85%,MFR由95.7 g/10 min降至38.2 g/10 min。将制备的PP-g-MAH应用于P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和PP/尼龙(PA)6合金中,结果表明,随TAIC用量增加,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整体提高,TAIC用量以0.5%为宜。在PP/GF/PP-g-MAH质量比为70/30/0.7或PP/PA6/PP-g-MAH质量比为20/70/10时,与未加TAIC的相比,PP/GF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提升了10.9%,20.8%和17.7%,PP/PA6合金的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提升了42.9%,8%,12.9%和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 马来酸酐 熔融接枝 助交联剂 丙基氰尿酸 三聚氰酸 苯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电离辐射减少3D打印聚合物中的各向异性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313,共1页
研究人员制备出丙烯酸酯形状记忆聚合物和聚乳酸衍生品。并研究了3D打印辐射交联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使用熔丝加工(FFF)3D打印机的打印材料的机械性能通常依赖在熔融加工热塑性聚合物链之间的附着力。这严重地限制了3D打印形状记忆聚... 研究人员制备出丙烯酸酯形状记忆聚合物和聚乳酸衍生品。并研究了3D打印辐射交联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使用熔丝加工(FFF)3D打印机的打印材料的机械性能通常依赖在熔融加工热塑性聚合物链之间的附着力。这严重地限制了3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韧性。为了改善3D打印部件中层间附着力,研究人员通过暴露3D打印共聚物掺混料于电离辐射中,在聚合物链之间引入交联来加强部件和减少各向异性。经伽马射线辐照制备一系列掺混特定的辐射增敏剂(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的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打印材料 电离辐射 各向 羟甲基丙烷 3D 丙基氰脲酸 交联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软质PVC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聂积 吉玉碧 +5 位作者 徐国敏 张敏敏 胡智 王天 王艳娇 谭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8-51,共4页
以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BIPB)为交联剂、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为交联助剂制备了交联软质聚氯乙烯(PVC),并研究其不同用量及工艺条件对交联PVC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PB用量为1份,TAIC用量为4份,在178℃下交联反应11min... 以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BIPB)为交联剂、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为交联助剂制备了交联软质聚氯乙烯(PVC),并研究其不同用量及工艺条件对交联PVC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PB用量为1份,TAIC用量为4份,在178℃下交联反应11min时,PVC凝胶含量可以达到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叔丁基过氧化丙基苯(BIPB) 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 软质聚氯乙 交联 凝胶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TMA和TAIC对PP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雯 林剑英 +2 位作者 王月香 林为 张华集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共4页
在过氧化二异丙苯引发下,分别以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作助交联剂,考察其对发泡聚丙烯(EPP)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IC与TMPTMA均可有效提高PP的交联度;与TMPTMA相比,TAIC助交联的EPP... 在过氧化二异丙苯引发下,分别以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作助交联剂,考察其对发泡聚丙烯(EPP)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IC与TMPTMA均可有效提高PP的交联度;与TMPTMA相比,TAIC助交联的EPP不仅凝胶率提高了18.67%,还具有更优的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 羟甲基丙烷甲基丙 丙基氰脲酸 交联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